与时代同步 唱响德育主旋律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mer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我国新时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生活、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要求,培养良好品格、促进全面发展成为基础教育各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必须改变传统观念,以学生为中心,采取适宜学科特点的科学教学方法,不断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围绕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现状加以探究分析,并由此提出具体的有效性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现状;策略
   为确保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有效性,就当前教学现状进行探究分析,进而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从而保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
   一、当前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一)当前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没有凸显出来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活动为教学基本形式的综合课程。在实际教学之中,很多教师却罔顾其学科特点,按照“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的“讲”为重,学生的“听”为辅,而且在设置一些任务问题时,教师通常是自问自答的形式,剥夺了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权利,学生的主体性被弱化。同时,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疑问以及具体的学习动态,作为教师并没有积极地加以关注,没有为学生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由此导致学科特点不能彰显、学生学习兴趣不大。道德与法治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一个长期、系统的教育过程,单凭一堂课去改变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树立良好道德品质,无法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教师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心理诉求,调整和不断完善优化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
   (二)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缺乏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开放性课程。而现实教学中本课程常由班主任或语文老师来兼任,他们大都习惯了依附教材、照本宣科,这也容易让学生对教材失去兴趣。作为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挖掘生活中与之相对应的鲜活案例,如此也能引发学生深入了解教材,同时也通过接地气式的生活化的教学引发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更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时,教学形式较为简单机械
   面对枯燥的教学形式,学生无法充分调动自我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投入学习之中,这也需要教师创新形式,搭建学生交流互动的平台,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意见阐述出来,从而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最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师需不断提高自我的专业素养,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把课堂这一大舞台交给学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一)精准定位课堂教学地位,凸显学生主体性
   教师及时更新自己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方法,以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首先要认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性,作为德育的主阵地,它自身的学科特点决定教师必然要摒弃一些传统陈旧的模式,积极地与当下的思政教育这一理念同步,不断发挥主阵地的教育作用,从而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发表意见,促其学习状态始终被激活,并且鼓励学生多进行独立思考,积极交流与互动,碰撞出智慧与智慧的火花,使学生从课堂上吸收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知识与能量,这才能实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价值。
   (二)创设良好课堂氛围,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要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作为教师就要做好课堂教学设计,不仅结合学生这一主体的心理诉求设计教学目标,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以及学习差异设定具有层次性的教学任务以及问题。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讨论与互动,把舞台让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个性思维,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学生的认识也会更深刻,并产生将所学运用于具体行动的自觉意识。
   (三)与生活进行紧密相连,丰富学生生活经验
   针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生活阅历、经验都比较浅的这一现实问题,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教学方式与方法及时加以调整。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和真实道德冲突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真实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教师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亲切感,认识到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无所不在,无处不有,并充分调动其生活经验,就此完成教学内容的解读与理解,在深化认知之中,提高其道德品质与养成良好的行为意识、习惯。此外,還可以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如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成富有情趣的视频动漫、组织学生排演情景剧、开展“小小辩论赛”等,学生通过直观而形象的认知,学习欲望立刻被点燃。在观看之中,学生与所创设的情境产生情感共鸣,提高了理解能力,这也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其产生社会责任感以及强烈的家国情怀,从而实现教育目的。
   总之,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在于教师要与时俱进,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组织学生唱好“德育为先”主旋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马荣增.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质量[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6).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数学的基本功中,数学运算能力是最重要的一环,也是影响数学成绩的关键因素。数学计算不仅是解答数学题目的工具,更是数学考试的重点内容。针对高中学生数学运算解决能力的问题进行课堂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提高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分析   运算能力是利用一定的手段实现某项结果产生的能力。数学运算能力具体的定义
摘 要:新高考背景下家国情怀在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地位中举足轻重。为贯彻这一要求,积极融入甘南乡土人物开展教学,这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历史视野,培养学生生涯规划意识,更好地理解与把握教材内容,提升学科核心素养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根据社会需要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以身边人物的个人事迹折射整个抗战时期的家国情怀,凸显了学生对当今国家情感的高度认同感。   关键词:房西苓;课堂教学;抗日战争
摘 要:小学英语教学注重语言的实践性,即用英语做事情。而在对话语篇教学中,学生能跟读和对话,但在真实语境中灵活运用所学的能力减弱。复述作为一个有效的学习策略,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语言知识,通过层层递进的语言操练活动,做到真正理解和内化所学,促进学用结合。   关键词:对话语篇;复述;语言运用   一、引言   《北京版小学英语教材》(以下简称京版小学英语教材)的课文以对话语篇为主,突出交际功能。
摘 要:在教育现代化大背景之下,中小学美育可以利用美的特征与形象,培育学生的心智,熏陶学生的情操,升华学生的人格精神,培养中小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中小学;美育评价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美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中小学美育可以围绕学生这一主体培养其审美力作为主要目的,渗透并且深入落实到中小学的教育教学之中。对于中小学校来说,把美育贯彻落实在
摘 要:在学校教育中,作业“设计、提出与实施”是学科活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学用结合”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消化和巩固,又能在“即时反馈”基础上更好地引领教与学活动。基于此,什么样的作业设计对于教与学、学与用来说,不仅意义重大而且作用很深?立足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视角,对如何设计与实施自主实践作业做一些策略性分析。   关键词:小学教育;道德与法治教学;自主实践作业;设计与实施
摘 要:在现代教育生活中,比较注重小学语文教学情感中的教育。小学语文作为学生认知、说话、理解和情感表达的重要学科,应该得到重视。从语文的课文阅读、课外知识的文化和历史中,让学生在细节上品味情感,以情激情,锻炼学生的情感表达。   关键词:语文教育;细节;情感   根据现代教育要求,我们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渗透,这是国家开发语文课程的重要意义。我们需要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来全面提升小学生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应当帮助学生发展学习能力,同时也需要帮助学生扎实数学基础。另外,让学生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能力也是小学教师必须要做的事情,否则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独立性大打折扣,从而影响学生的探索能力与创新能力。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淡化细节,注重本质入手,探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细节;本质;小学数学;核
摘 要:结合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教学实际情况,对有效推进减负增效教学改革的措施进行了系统的探究,旨在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农村地区数学教学质量得到全面、系统的提升。   关键词:农村;数学教学;减负增效   在农村地区的小学数学课堂上,虽然受义务教育改革的影响,教师已经在减负增效方面做出了相应的探索,但是受农村地区教育资源限制的影响,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仍然存在明显的减负增效不到位的问题,不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
摘 要:幼儿时期是成长的关键时期,通过科学分析,从客观上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幼儿的身心健康状态,对研究幼儿的真实健康状态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一个精准的分析结果能科学地指导幼儿健康成长,并检测了教师体育教学的能力。通过观察记录、体测结果的数据分析,可以科学把握幼儿体育活动的发展脉搏,了解幼儿健康发展对体育活动的需求,更科学、合理地规划幼儿体育教学资源,从而进一步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大数据;促
摘 要:当前,为了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就要在中小学校中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以及民族精神,对于全面提高民族素质、落实立德树人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未成年人;德育;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道德。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深刻的中国道德教育精髓,其内涵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