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一个愁字了得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beib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词是突破了中国旧文学传统的一种文学形式,突破了“诗言志”的传统,突破了中国旧有伦理道德的传统。词在描写爱情之中,流露出了贤人君子最深隐的心意,具有强烈的个体生命意识。李泽厚先生曾指出,宋代词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从内在生命本身出发对生命个体的高度关照。较之以前的诗歌,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所谓生命意识是指“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自身生命所进行的自觉的理性思索和情感体验,即对生命的存在、人类的价值、生存的意义诸问题的追问与反思,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生命自由的追求,对生命痛苦的超越”。李清照后期词作的代表《声声慢》倾注了她的血泪,她以独特的个性体验和性别体验去表达生命意识,让我们体会到了生命的愁苦、悲怆与不屈。
  
  生命之愁苦
  
  词人开篇连用了十四个叠词写尽了主人公一天的愁苦心情,表现出词人“推愁不去还相觅”的心理状态。清晨起床,她便痛感身无所依,心有所失,禁不住四面“寻寻觅觅”起来。这是一种潜意识支配下的不自觉的行动,究竟要寻觅什么,是京城曾经的繁华?是曾有的甜蜜幸福的爱情生活?是被劫的宝贵的金石书画?她自己似乎也不甚明白。一场浩劫,自己美好的一切都已经过去了,她也被沉重的悲愁压得喘不过气来;可是,曾有的一切仍然不能忘记,仍然深深地烙印在心坎上,仍然要努力寻觅到自己生命的寄托。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下,作者又不可能找到自己的生命寄托。“寻觅”徒增一份愁苦;于是,作者更感到了“冷冷清清”。一句“冷冷清清”写尽了残秋的景色和周围环境的凄冷,更写出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无助和无望,让我们体会到生命的悲凉。“凄凄惨惨戚戚”更加重了词人内心的愁苦之感,由身世飘零和国家衰微所引发的孤独、凄凉、哀愁、冷漠,全都在这六个字所营造的氛围中呈现出来。词开篇就弥漫了浓重的寂寞、凄凉的愁苦情绪。而词的结尾“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更是把生命的愁苦推向了一个极致。
  作者的这种生命的“愁苦”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一种个体生命的闲愁。这“愁苦”的背后是对生命意识深刻的思考、追求和叩问,浸透了李清照对悲剧人生的整个情感世界的体验。词人在历经了金兵入侵、国土沦丧、家破人亡、朝政腐败等一系列痛苦的折磨之后,更感觉到生之忧患,生之艰难。此时的个体生命意识更多表现为“忧患意识”。词人个体生命的愁苦与国家的兴亡共存。她通过自己内心世界的愁苦和悲怆的情绪反映出了时代的痛苦和社会变乱。她把个人的愁怨遭遇,根植于现实土壤之中,就使得这首词哀怨凄苦的感情色彩有了一个时代的根基。
  
  生命之悲怆
  
  作者在这首诗歌中选取了“淡酒”、“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众多意象,为读者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也让读者感受到了生命的悲怆之美。独守一室冷清的李清照端起了酒杯。原本想借酒来减轻内心的愁苦,但是无奈“借酒浇愁愁更愁”。生命深处的“悲怆”更加凸显出来。“饮酒赎诗”,是典型的文人行为模式,更是李清照生命姿态中的经典造型。酒杯之中承载了她的悲愁、苦痛。愁苦的李清照把目光转向了窗外,转向了更加广阔的天空,却又看到了“过雁”。“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鸿雁承载着中国文人的相思之情。在易安词中更是多次出现“鸿雁”意象。“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那时的鸿雁寄托了个人之愁,离别之愁,暂时之愁。尽管愁,却不痛。那是一种悠闲、风雅的情调,是一种温婉轻柔、缠绵雅致的意境。但是此时却是“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词人心中有解不开的“愁”结。她把对亡夫的凄楚的哀思与对故国的黍离之悲寄寓诗中,作者如同一只失群的孤雁一样发出凄凉的哀鸣。“物是人非,事事休”。让人深深体会到其内心的“悲怆”。低头看看院中,看到的却是“满地黄花堆积”,用繁菊竞秋枝头闹的乐景反衬出词人面容憔悴、心境悲凉的哀情,愈发显得女词人晚年处境的悲怆了。度日如年之际,天公又下起了绵绵的“细雨”,雨点打在梧桐叶上,更是打在词人悲痛欲绝的心上。一滴滴,一声声,是那么强烈,它敲击、震撼着作者的心扉。这里化用温庭筠“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别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这为词人凭窗垂泪的剪影勾勒出一幅黯然销魂的惨淡背景,更营造了悲凉凄绝的艺术境界,真可谓“一字一泪,都是咬着牙根咽下”,难怪唐圭章先生说“此词写竟日愁情,满纸呜咽飞”。“黄昏风急”更让人感受到了生命无所依傍的孤寂。
  作者正是通过对“淡酒”、“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形象的描写,把生命的悲怆之感同生活细节、自然景物融合在一起,从而倾吐了作者孤身独处、国破家亡的悲哀愁苦。
  
  生命之不屈
  
  通观整首词作,我们感受到作者并没有一味沉浸在生命的哀愁与悲怆之中,从词作的三个反问句中依然能够感受到词人的不屈。在浓愁之中她依然在执著地寻求新的生活目标,仍然在执著地爱着。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园中开满了菊花,而自己却因为忧伤而憔悴瘦损,还有什么心思和兴趣去摘花呢?面对盛开的菊花,只能将自身的愁苦融入其中了。生命将逝的悲哀同晚年孤苦飘零的愁境融合在一起。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对于失去亲人、失去生命依靠的词人来说,黄昏都很难煎熬过去,又何况面对这漫漫长夜呢?从少妇到嫠妇,她曾经独自一人面对这千山万水,曾孤苦地度过无数的黄昏、黑夜。对“黑”作者有着独特的感受和切身的体会。一个“黑”字包含了词人多少哀愁、凄凉和寂寞。国愁家恨一起涌上心头,个中滋味只能自己慢慢咀嚼。这句反问让我们看到了因失去而茕独,因物是人非而憔悴的寡妇的哀婉凄凉的愁苦身世,更凸显出了词人绝望无助的心境。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全词在这句反问中结束,更把生命的悲怆推向了更高的境界,使全篇在抑郁、凄苦的气氛中鸣响着愤激的音弦。在这个愁的世界里,有着身世之苦、家国之痛、孤独之悲。但是这所有痛苦遭遇又怎么是一个“愁”字所能包容得了,概括得尽呢?
  上述的这三个反问句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欲语泪先流”的愁情。但绝不只是“倾吐一己的哀思,倾吐自己失去了富贵生活的留恋和感伤”。这是愁情融合着家国之变、时代沧桑的悲慨之曲。这是她忧患后的低沉哀诉,无一字不是她历尽折磨坎坷凝成的血泪。这三个反问的回答别无选择,但却体现一种坚韧,同时也表现了一种孤傲不屈的气质,进一步加深了词人悲切的程度。词人在凄切的酸楚之情中透露出一种对生的执著的珍视与追求,对不幸命运的抗争。在经历了被污、失盗、丧夫等一系列的惨痛打击之后,作者此时是不可能再像少女时代那样“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了。她只能把自己的这份愁苦诉诸笔端。把个人的不幸与国家的灾难,把个人的颠沛流离之苦与国家山河破碎之恨、生灵涂炭之劫深深结合在一起。这份浓愁不是颓废、绝望,而是悲怆。她仍然在坚持着自我。这是对自我生命和时代命运的感悟。
  《声声慢》是李清照后期的绝唱,集中了她个人和整个社会的特征,虽说哀愁满目,基调愁苦,但却是她忧患后的低沉哀诉,无一字不是她历尽折磨坎坷凝成的血泪。词作中融入了自我的感受,自我的体验,词中处处活跃着自我的生命。我们从中得以感受到一颗敏感的灵魂的颤动,领悟词作所散发出的一种独特的美丽的气息和永久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王兆鹏.唐宋词史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2.徐北文.李清照词全集评注[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0.
  3.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4.石邵华.论李清照词生命意识的演进[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9).
  5.向梅林.士丈夫情怀与生命意识的文化人追求[J].齐鲁学刊,2007,(5).
其他文献
无论是纵观历史,还是横阅当今,民族之间或国家之间的所有进步与落后的差异,都是由创新人才及创新人才具备的创新能力水平的高低所致。那么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关键在于创新教育。那么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关键在于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思想应该怎样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去体现呢?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拙见。    一、激发活力,引发创新    长期以来,我们都习惯于“老师问,学生答”这种课堂模式,整个课堂就是老师提
期刊
在当今教学中口语往往被当作教学的附庸、课堂的点缀,成了语文教学中可有可无的一项内容。究其原因有两方面。教师方面:一是没有认识到口语交际的重要性;二是教师爱唱独角戏,不给学生“说”的机会。学生方面:口语训练的障碍主要是由性格、能力、情绪、心理引起的。针对上述原因,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应当采取以下策略:  一、口语交际课中的口语交际训练:现行人教版课标教材关于口语交际分两个系统安排,一是与阅读结
期刊
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一段时间了,我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有幸也积极参与到课改的大潮中。到今天,经过几年的亲身实践,有些心得想浅谈一下:    一、思想观念的转变    曾经也一知半解地教了几年语文,都是一些常规性的教学手段,偶尔也有个别新方法的运用。但比起实施的新课改来,不够系统、不够规范、不够具体。今天的我,正在从常规教学的阴影中走出来,摒弃旧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
期刊
[阅读的教学背景]  对文学经典形象的认识能从本质上把握是阅读的关键。  《阿Q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鲁迅对阿Q 这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形象的创作“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意图在于“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距离阿Q时代甚远的学生们怎么理解阿Q这个人物,如何把握小说的内涵呢?考虑到老师的指导应该以学生的阅读体验为基础,我首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  [阅读体验再现]  教室里一片宁静,
期刊
副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但不能修饰作主宾语的名词。然而在现实的语言运用中确实存在名词前加副词的现象,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像“很女人”、“特知音”、“挺牛”、“更情感”、“很中国”、“很铁”、“相当世俗”、“实在阿Q”之类的“副词+名词”的组合现象更是铺天盖地,广为流行。  为什么这种原本不是一个被语法学界完全认可的语法现象,不但没有消亡,反有壮大发展之趋势,且有如此广阔的
期刊
[摘要]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思考”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我们把在教学中存在的对学生“思考”扭曲的现象定义为“假体思考”。本文试图探讨“思考”的重要性,“假体思考”产生的原由,在教学中的现状、危害及思考其出路。  [关键词] 思考 假体思考 主体意识 个性思考    一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思考”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何为“思考”?  其最简单的解释莫过于“想”,“想问题”。而在学术领域
期刊
诗歌教学是一个实施语文美育的过程,它包括:感知美、理解美、鉴赏美、创造美。中学语文新课标对中学诗词教学作了明确的要求: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内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同时还要求: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把握诗歌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并尝试诗歌的创作。①  新课
期刊
有只蝴蝶在巴西拍动几下翅膀,结果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州造成了龙卷风;一张仅有0.1毫米厚的纸折叠100次后,其厚度可达44万公里,相当于地球到月亮的距离。这就是细节的力量!同样的明代著名散文家归有光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情,用平实的语言,写就的那篇“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王锡爵语)的“太仆最胜之文”—《项脊轩志》,同样也是因细节胜出。  有人说过,课堂教
期刊
莱纳·玛利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1875~1926年),奥地利人,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德语诗人之一。他的名篇《豹》写于1902年,用德文写成,《豹》以对“客观的忠实描写”著称,被看作是“咏物诗”创作的扛鼎之作。在论及此诗时,台湾诗人叶泥给予极高的评价,称赞它“不仅是正确地描写对象与感受,而且通过对象刻画出其内心的世界,并攫出其根源深处的生命”。  通过阅读文本,我们不难
期刊
《雨霖铃》写别情,是柳永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宋金十大名曲之一。作者在倾诉难以割舍的离愁中,抒发了生平遭遇不幸的感慨,字里行间深深透露出前途暗淡的凄凉情绪。柳永的词的表现艺术主要是即事言情和融情入景,虚实相生,实中有虚,虚中有实,所谓“无画处皆成妙境”。无论诗词、曲赋,都讲究意到笔不到;讲究韵外之致,弦外之音,象外之象的意境、物境,寻取“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特殊情致。在有限的篇幅内包含尽可能丰富的情感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