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田野工作对民族民间舞蹈编创的影响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H5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民族民间舞是一种起源于人民生活中的肢体动作语言,以日常活动抽象化为表现形式的舞种,它生长在田间地头、民族迁徙和文化发展之中。要想挖掘到最纯正的民间舞动作素材,创作出更贴近群众的民间舞蹈艺术,就必须进行田野工作调查。瑶族长鼓舞是瑶族文化不可丢失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特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瑶族长鼓舞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首先简述田野工作的概念,总结出田野工作对于民族民间舞编创的必要性。之后,介绍了瑶族长鼓舞的由来以及动作特点。最后,以瑶族长鼓舞为例,分析了田野工作对民族民间舞编创的影响,对舞蹈文化工作者的舞蹈编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田野工作;长鼓舞;舞蹈编创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2-0098-02
  民族民间舞蹈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归生活,且带有强烈的自娱色彩,这也就导致民族民间舞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封闭性和特殊性。这种特质也促使舞蹈工作者要始终关注少数民族舞蹈审美的发展变化,深入挖掘民族民间舞蹈当地的文化内涵,做好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属性是实践,只有实践,才可能给它提供源源不断、用之不竭的营养。只有不断地亲身实践,才可能获取真正科学的第一手资料。
  一、田野工作的概念及意义
  田野,是“实地”的意思,是人类学家进入实地调查和研究的基本方式和方法。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和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提出的用“文化相对论”的观点去对待他者文化,并由此为依据诞生田野工作和参与观察的方法,这成为以后人类学占领主导地位的方法论。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近现代史上,走下民间进行田野工作早在1941年戴爱莲先生去广西大瑶山学习编创《瑶人之鼓》就开始了,可能有人更早。田野工作能使人们较全面地考察民族民间舞蹈的生成缘由、外部动作和动作背后的文化内涵,掌握独到的第一手资料。田野工作调查是舞蹈教学、创作素材与题材的重要来源,是促使舞蹈表演情感风格准确把握的依据。田野工作对于民族民间舞蹈的编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瑶族长鼓舞的由来
  俗话说:“有瑶就有长鼓。”鼓,记录了瑶族发展史,体现了瑶族人民的精神。民间谚语也有“瑶不离鼓”之说。说明了鼓在瑶族舞蹈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具有民俗文化的古朴性特点。农历十月十六日是瑶族的盘王节,每逢这一天,瑶族人民都会举行规模盛大“还盘王愿”活动,严格的祭祀仪式要持续七天七夜,包括歌谣、舞蹈等诸多表演技艺,舞蹈表演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 “长鼓舞”。
  关于瑶族的起源,瑶族人民崇拜盘王,自称为盘瓠之后。龙犬盘瓠的传说故事千百年来流传于瑶人中,成为其族群追根溯源的依据。传说盘王爱狩猎,在一次追赶野羊的途中,不慎被野羊撞下山崖,盘王妻儿见其数日未归,漫山遍野的寻找,最终发现盘王被羚羊角叉死,悬挂在梓木树上。盘王妻儿含泪埋葬盘王后,为了替盘王报仇,他们猎获野羊剥下皮,砍下梓木做鼓身,两端蒙上野羊皮,制成长鼓,击鼓呼号,祭奠盘王。之后,每逢节日,瑶族人民都会拿起瑶鼓跳舞唱歌,纪念盘王,祈求先祖神灵的庇佑。
  三、瑶族长鼓舞的动作特点
  长鼓,在瑶族语言中又称为“播公”。长鼓按其形状可分为大、中、小三种,是一种木制的鼓,多用空桐树制成,中间小,两端渐大,呈喇叭形。两头镂空,蒙以羊皮或牛皮。表演时以两鼓对接,握着中腰,挂在肩上,横于腰间,左手握鼓身,右手持竹片在两端的皮面上进行击打,可发出“咚咚”之声,动作粗细并蓄、刚强洒脱,既有民族特色又充满着朴实之美。长鼓舞除了可以作为表演舞蹈之外,又因长期受瑶族宗教文化的影响,发展成了宗教仪式中的一个过程,参与者不仅是在传达舞蹈,更是在参与仪式,所以长鼓舞秉承了一定的表演程式。例如,每套动作的连接处都要在头顶上方重复做一个“大莲花”的程式动作,这充分体现着瑶族人民对祖先的敬畏崇拜、心虔志诚。
  人们评价长鼓舞跳得好不好 ,就看“打得矮不矮”。长鼓舞的动律特点“屈、颤、拧、稳”,都是来源于他们日常动作的基本体态和生活动律。瑶族人民长期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活,在其他民族的夹缝中生存,在生活中演化为“长鼓舞”动作的艺术特征。“矮”,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屈”,是指“屈膝”,在舞蹈动作腿部呈现出弯曲、负重的形态,因为瑶族生活的自然环境恶劣,长期行走在山路而形成的弓背屈膝的特点,并且逐渐成为一种审美标准;“颤”,是指通过膝盖发力有控制地向下屈,再发力带动上身有规律的上下颤动;“拧”,动作时,通过拧腰侧身,动力腿向外或向内拐,所构成“拧”动作姿态;“稳”,指在动作姿态的进行中,脚的重心下踩,不管下身如何走位、颤动,都要保持上身的稳定、平稳。这些特点体现出瑶族人民在生活中,不畏艰险、踏实肯干的民族精神。
  四、田野工作对瑶族长鼓舞编创的影响
  要想挖掘到最纯正的民间舞动作素材,创作出更贴近群众的民间舞蹈艺术,就必须进行田野工作调查。田野工作对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田野工作者们深入到少数民族生活中,走到田间地头去,克服文化差异和生活环境带来的艰苦,去观察和研究每一位传承人最纯正的动作元素。做到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弄清楚动作为什么要这样做,是什么历史原因促使了这样舞蹈动态的形成,这样更有助于在编创时产生灵感,创作出好的作品。
  (一)舞蹈形态的准确把握
  舞蹈形态学中的形态分析认为,“舞蹈是一种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异性、以人的形体运动作为媒介、以表现人类浓缩而升华了的感情为追求目标的社会艺术活动。”民间舞的动作源于日常生活,通过田野工作调查,深入探究舞蹈形态的韵律特点和发展规律,准确认识其所存在的地域环境与舞蹈动作的逻辑关系,从而为舞蹈创编提供科学依据与正确方向,准确把握其舞蹈形态。例如,藏族舞俯身屈膝的体态体现了藏族的政治历史发展以及藏族人民下半身服饰穿戴的沉重感;傣族三道弯的体态表现出了傣族人民所模仿“吉祥之鸟”孔雀的美丽形态和宁静、平和的民族性格。   长鼓舞中“飘摇过海”等动作,是由瑶族民族迁徙中发展而来,“舂米”“开门”“裹绑腿”“扎腰带”等动作,都是从瑶民日常劳动生活中提炼而来的。在编创时,不能凭空想象,没有依据地编动作。不可只重形式而忽略内容,忽略动作本身的内涵和意义。深入了解舞蹈文化发展背景,正确分析舞蹈形态的形成原因,准确把握动作形态的发展规律,创作出符合逻辑的,具有民族民间舞审美的作品。
  (二)舞蹈道具的充分運用
  “道具服务于舞蹈本体,辅助于舞蹈表意,渲染舞蹈氛围,突出舞蹈主题。”道具的巧妙运用,不仅能丰富作品的表现内容,提升作品的表现力,还能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加强欣赏者的共情感。瑶族长鼓舞的主要表现道具就是长鼓,在编创作品时,可以根据瑶族长鼓舞传统的基本动作,对动作进行夸张处理,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通过左手执鼓,右手击打,模拟生产劳作时的动作,模仿动物植物的舞蹈动作,例如:“山羊反背”“莲花盖顶”,这些动作舞蹈性强,给长鼓舞增添富有自然美的艺术特色。到叙事舞段时,可以从瑶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提取情节素材,将长鼓进行一个艺术化处理,赋予长鼓新的内涵,达到一物多意的效果。例如,可以将道具围成一个圆,代表着田野,集中在一起则象征瑶族人民庆丰收时的果实。再运用现代舞技法所学,将动作进行重组,通过反复运用鼓花动作进行队形翻浪,来展现瑶民辛苦劳作,收割庄稼的热闹场景。鼓在演员手中不仅仅是道具,更是身体的一部分,在执鼓的基础上,进行动作拓展,加上平转、点翻身或者串翻身的流动,丰富作品的技术性和舞蹈画面感。
  (三)民族情感的准确注入
  舞蹈是一门通过肢体言情达意的艺术,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演绎中,情感传达构成了舞蹈动作的“表现语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属于本民族的历史发展、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从而孕育出不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体现着各族人民不同的追求和信仰、性格与精神。这些差异促使着舞蹈创作者需要通过田野工作调查先对民族情感进行深入了解,再进行立意创作,赋予作品情感的表达。如果民族舞蹈作品中的情感不明确、不准确,就如同烹饪放错调料“变了味儿”,观众便会味同嚼蜡。在编创长鼓舞舞蹈作品时,要根据瑶族的历史渊源和风土人情,充分地展示和体观瑶族人特有的精神风貌以及性格特征。历史上,瑶族人民经历了好几次迁徙,长鼓舞的很多动作就是根据民族迁徙创作的。以一名年迈的老人的追忆展开,以老人给村子里小孩讲述先祖故事为主线,以羊为图腾民族战争为背景,瑶民在与外敌殊死搏斗中惨败,被迫漂洋过海、历经迁徙的故事,传达出瑶族人民不惧外敌来犯,坚韧顽强的民族性格,以及全民族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
  民间舞蹈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璀璨明珠,是新时代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进步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田野工作不仅促进了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对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还真正做到了深入民间挖掘素材,对舞蹈文化工作者的舞蹈编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赵铁春,王昕.与民共舞——“田野作业”对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的意义[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4,(01):58-65.
  [2]资华筠.关于《舞蹈生态学》[J].南方文坛,1997,(04):39-41.
  [3]陈敏.广东连山瑶族小长鼓舞编创研究[D].广州大学,2017.
  作者简介:
  郭敏哲,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
其他文献
【摘要】 优秀的民俗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瑰宝,做好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既有厚重的社会效益,同时也有深刻的经济效益。本文以冀赣豫黔滇五地具有代表性的特色民俗,广宗柳编、萍乡花果、洛阳三彩、贵州花灯戏、西双版纳泼水节这五种特点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调查研究对象,分析这五种民俗文化的特点与艺术价值,探索其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寻求使之更好传承发展的策略,希望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优质的民俗文化。
期刊
【摘要】 现代人的生活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而对生活中所需问题的研究探讨也将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需要的理论是马克思的人学理论中一个本质维度,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是科学的需要观和方法论,为深入解读我国社会现实提供了重要理论视角。围绕人的需要,对其理论的内涵以及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的内容进行探讨,并展开分析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在当代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 需要;人的需要;价值  
期刊
【摘要】 鲁迅是中国现代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以现实主义手法探索“国民性”,企图通过文字来唤醒国民。他的小说深刻批判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揭露了封建卫道者的虚伪;对知识分子问题、反封建问题以及民主革命的出路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概括和思考,热情地呼唤新民主革命的到来。本文从四个方面对鲁迅小说作品中的知识分子形象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鲁迅小说;知识分子;封建制度;人物形象  
期刊
【摘要】 中国香文化历史悠久,经历了辉煌也遭遇了没落,振兴中国香文化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反观日本,其香道源自中国,传承至今,其经验值得借鉴。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香文化发展历程的回顾,同时借鉴日本香文化的经验,希望对中国文化传播能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香文化;文化传播;日本香道  【中图分类号】G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2-0070-
期刊
【摘要】 舞剧,是以舞蹈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表现一定戏剧内容的舞蹈作品。它是一种综合了舞蹈、戏剧、音乐、舞台美术的舞台表演艺术。本文从舞剧《英雄儿女》欣赏角度出发,进一步探索舞剧的教育功能,探究其独有的艺术形式对受众起到的作用。这个研究也为编剧、编导的舞剧创作提供了更加全面的视野,有利于其站在教育功能的角度创作出更加优秀的舞剧作品。  【关键词】 舞蹈功能;教育;舞剧;《英雄儿女》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 《大江南》是一首十分具有特色的新时代民歌,在声乐学习过程中也经常作为民族男高音的经典之作,本文从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品的特色以及作品的演唱分析出发,对这首作品的特色进行了系统介绍和分析,并对该作品的演绎提出了方法和观点,对歌唱者演唱这首作品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歌曲特色;时代气息;演唱分析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
期刊
【摘要】 本文通过对崇高理论发展过程的梳理,列举为崇高理论发展做出贡献的学说理论,总结出崇高理论的核心观点,并对闽西客家宗祠的建筑特点及文化属性进行分析,两相结合后,探讨闽西客家宗祠内所自然体现的崇高属性,以期在宗祠职能发生变化的今天,为如何保持“宗祠作为宗族情感联系纽带的作用”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 《论崇高》;朗吉弩斯;崇高理论;宗祠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 人类的想象在四处迸发出火花,丰富的想象带来无数新颖的体验,生活中人们所见所感似乎都与想象有一定关联,有时候看到一幅画、听一首歌,脑海中也能联想到一些画面,一些记忆,一些幻想。音乐的创作也离不开创作者的想象,本文从想象的源泉、动力和灵感展开论述。  【关键词】 音乐创作;想象;灵感;想象的源泉;想象的动力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
期刊
【摘要】 花山岩画元素是广西地区的传统文化元素,同时也是我国宝贵的传统文化财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花山岩画元素以红色为主,线条粗犷流畅,有着独特的中国文化底蕴和广西少数民族特色。动画造型在动画影片中是一个整体形象,需要多种不同的素材来充实,将花山岩画元素应用于动画造型设计中,可以使每个动画人物的形象能够更加饱满。因此,本文主要探究花石岩画素材在动画造型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河南文化旅游产业与舞蹈融合发展空间巨大,但是目前二者的融合发展还呈现较低水平,认识和管理理念滞后、民间舞蹈挖掘有限、舞蹈产品开发不足等问题都成为制约二者深度融合的关键所在。因此,更新观念,创设优质舞蹈品牌,加强与高校、舞蹈传承人合作,构建多元化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成为推进河南文化旅游产业与舞蹈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河南;文化旅游;舞蹈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