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清以降,长篇小说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作者的地位,也随之飞黄腾达起来。古代文学所谓“四大名著”,专指四部长篇小说。散文、诗歌、短篇小说,均无此种殊荣。现当代著名的小说家,一般都是写过长篇小说的。但是,也有例外,比如鲁迅和汪曾祺。他们都没有写出过长篇小说,中篇小说也不多,基本上都是短篇小说。
鲁迅是中国小说史的专家,出版过著名的《中国小说史略》,他对长篇小说及其作家的地位和影响的变化,比谁都清楚。因此,鲁迅没有写出过一部长篇小说这一现象,无疑是耐人寻味的。
事实上,鲁迅不但有过写长篇小说的计划,而且开始付诸行动了。1921年,也就是写作《阿Q正传》的那一年,鲁迅已经构思好了写杨贵妃的长篇小说,从长生殿上杨贵妃跟安禄山初次相见,到唐玄宗授意军士杀死杨贵妃。预计全书20万字,分为18个章节。为了创作这部小说,鲁迅还借应邀到西安讲学的机会,实地考察了一番唐朝故都。1932年,鲁迅结识到上海治疗腿伤的红军将领陈赓,听他讲述了红军反“围剿”的故事后,又决定写一部红军题材的长篇小说,题目拟用《飘落的红云》,预计篇幅15万字。据说已经写了个开头,瞿秋白读过之后,认为“虽是小说,却颇真实”。
结果尽人皆知,两部小说都没有如愿完成。其中原因,有十分具体直接的——忙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授课,《阿Q正传》需要加工修订、出版等等,使得写杨贵妃故事的计划搁浅;母亲生病,需要赴京探视,参与宋庆龄、杨杏佛等人发起的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活动,应邀到北京、上海几所高校演讲等等,使得写红军故事的计划夭折。
但是,这些具体直接的原因,远非两部长篇小说未能问世的全部原因。鲁迅先生固然诸事繁忙,但抽出完成这两部长篇小说的时间是没有问题的。显然,还有其他更重要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志趣,二是观念。
鲁迅的志趣实在是太广泛了。关心现实政治,关心文艺青年,关心文艺创作,结交各界人士,研究文学史尤其是小说史,收集造像碑帖,研究古文字,研究语言文字大众化问题,介绍外国绘画木刻艺术,培养本国木刻人才,介绍外国文学作品给中国读者……这决定了他很难抽出大块时间、静下心来进行长篇小说的创作。否则,在教育部上班、北大师大教课之余,独身而居的鲁迅完全有足够时间和精力完成关于杨贵妃的长篇;上海时期,虽然有了家庭和孩子,但是并不需要他付出多少时间和精力照料家人,也完全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红军题材的长篇写作。
比起志趣来,观念是更加重要的原因。关于写作,鲁迅有两个观念:一是文章喜短小不喜长大,二是重介绍不重创作。《坟·题记》:“那是寄给《河南》的稿子,因为那编辑先生有一种怪脾气,文章要长,愈长,稿费便愈多。所以如《摩罗诗力说》那样,简直是生凑。”《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说道:“‘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我深恶先前的称小说为‘闲书’,而且将‘为艺术的艺术’,看作不过是‘消闲’的新式的别号。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够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中国旧戏上,没有背景,新年卖给孩子看的花纸上,只有主要的几个人(但现在的花纸却多有背景了),我深信对于我的目的,这方法是适宜的,所以我不去描写风月,对话也决不说到一大篇。”“但也不是自己想创作,注重的倒是在绍介,在翻译,而尤其注重于短篇,特别是被压迫民族中的作者的作品。”都是鲁迅的夫子自道。不说别的,只要鲁迅能够把用于翻译外国作品的时间用于长篇小说创作,区区两部长篇小说,根本不在话下。
实际上,对于小说创作,鲁迅的热情和动力是明显不足的。他岂止不够重视,简直是有些轻视。《呐喊·自序》答应钱玄同给《新青年》写文章,“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从此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每写些小说模样的文章,以敷衍朋友们的嘱托,积久就有了十余篇”。“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吧,所以有时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们不惮于前驱。”《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当我留心文学的时候,情形和现在很不同:在中国,小说不算文学,做小说的也决不能称为文学家,所以并没有人想在这一条道路上出世。我也并没有要将小说抬进‘文苑’的意思,不过想利用他的力量,来改良社会。”“但是《新青年》的编辑者,却一回一回的来催,催几回,我就做一篇,这里我必得记念陈独秀先生,他是催促我做小说最着力的一个。”可见,他的小说大多是编辑约稿约出来的。倘若没有钱玄同、陈独秀、孙伏园等人,很可能,中国现代文学史也就不会有个名叫鲁迅的文豪!
鲁迅是中国小说史的专家,出版过著名的《中国小说史略》,他对长篇小说及其作家的地位和影响的变化,比谁都清楚。因此,鲁迅没有写出过一部长篇小说这一现象,无疑是耐人寻味的。
事实上,鲁迅不但有过写长篇小说的计划,而且开始付诸行动了。1921年,也就是写作《阿Q正传》的那一年,鲁迅已经构思好了写杨贵妃的长篇小说,从长生殿上杨贵妃跟安禄山初次相见,到唐玄宗授意军士杀死杨贵妃。预计全书20万字,分为18个章节。为了创作这部小说,鲁迅还借应邀到西安讲学的机会,实地考察了一番唐朝故都。1932年,鲁迅结识到上海治疗腿伤的红军将领陈赓,听他讲述了红军反“围剿”的故事后,又决定写一部红军题材的长篇小说,题目拟用《飘落的红云》,预计篇幅15万字。据说已经写了个开头,瞿秋白读过之后,认为“虽是小说,却颇真实”。
结果尽人皆知,两部小说都没有如愿完成。其中原因,有十分具体直接的——忙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授课,《阿Q正传》需要加工修订、出版等等,使得写杨贵妃故事的计划搁浅;母亲生病,需要赴京探视,参与宋庆龄、杨杏佛等人发起的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活动,应邀到北京、上海几所高校演讲等等,使得写红军故事的计划夭折。
但是,这些具体直接的原因,远非两部长篇小说未能问世的全部原因。鲁迅先生固然诸事繁忙,但抽出完成这两部长篇小说的时间是没有问题的。显然,还有其他更重要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志趣,二是观念。
鲁迅的志趣实在是太广泛了。关心现实政治,关心文艺青年,关心文艺创作,结交各界人士,研究文学史尤其是小说史,收集造像碑帖,研究古文字,研究语言文字大众化问题,介绍外国绘画木刻艺术,培养本国木刻人才,介绍外国文学作品给中国读者……这决定了他很难抽出大块时间、静下心来进行长篇小说的创作。否则,在教育部上班、北大师大教课之余,独身而居的鲁迅完全有足够时间和精力完成关于杨贵妃的长篇;上海时期,虽然有了家庭和孩子,但是并不需要他付出多少时间和精力照料家人,也完全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红军题材的长篇写作。
比起志趣来,观念是更加重要的原因。关于写作,鲁迅有两个观念:一是文章喜短小不喜长大,二是重介绍不重创作。《坟·题记》:“那是寄给《河南》的稿子,因为那编辑先生有一种怪脾气,文章要长,愈长,稿费便愈多。所以如《摩罗诗力说》那样,简直是生凑。”《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说道:“‘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我深恶先前的称小说为‘闲书’,而且将‘为艺术的艺术’,看作不过是‘消闲’的新式的别号。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够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中国旧戏上,没有背景,新年卖给孩子看的花纸上,只有主要的几个人(但现在的花纸却多有背景了),我深信对于我的目的,这方法是适宜的,所以我不去描写风月,对话也决不说到一大篇。”“但也不是自己想创作,注重的倒是在绍介,在翻译,而尤其注重于短篇,特别是被压迫民族中的作者的作品。”都是鲁迅的夫子自道。不说别的,只要鲁迅能够把用于翻译外国作品的时间用于长篇小说创作,区区两部长篇小说,根本不在话下。
实际上,对于小说创作,鲁迅的热情和动力是明显不足的。他岂止不够重视,简直是有些轻视。《呐喊·自序》答应钱玄同给《新青年》写文章,“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从此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每写些小说模样的文章,以敷衍朋友们的嘱托,积久就有了十余篇”。“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吧,所以有时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们不惮于前驱。”《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当我留心文学的时候,情形和现在很不同:在中国,小说不算文学,做小说的也决不能称为文学家,所以并没有人想在这一条道路上出世。我也并没有要将小说抬进‘文苑’的意思,不过想利用他的力量,来改良社会。”“但是《新青年》的编辑者,却一回一回的来催,催几回,我就做一篇,这里我必得记念陈独秀先生,他是催促我做小说最着力的一个。”可见,他的小说大多是编辑约稿约出来的。倘若没有钱玄同、陈独秀、孙伏园等人,很可能,中国现代文学史也就不会有个名叫鲁迅的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