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茶:年年春自东南来(上)

来源 :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闽北山区生产茶叶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宋元以来,凭借当地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与茶叶加工技术,武夷茶一度成为朝廷贡品,名重天下。从宋代的“研膏焙乳有雅制”,到如今的“岩骨花香大红袍”,年年春天惊蛰以后,只为赶上这最早上市的春茶,江西的茶工们打起包袱走福建,各地茶商携巨资纷至沓来,形成九曲溪上“竹筏连云三百辆”的盛景。
  山中名茶出僧道
  武夷山地处闽江上游,这里山岭耸峙,低丘起伏,河谷与山间盆地错综其间,形成以丘陵山地为主的低山区地貌特征。从整个福建省的地形特征来看,大致可分为闽南的海区和闽北的山区两大部分,“摘山”与“煮海”自古以来就是福建省的两大经济来源。在宋代时,包括武夷茶在内的建茶即闻名天下,被称为“摘山胜煮海,财货所源流。建焙甲天下,赋入十倍收。”
  天下名山僧占多,素有“奇秀甲东南”的武夷山也不例外。自唐宋以来,山中佛、道盛行,寺院、道观遍及全山。明朝末期,大批闽南籍的移民与僧道迁入武夷山,几乎无山不庵。由于山多田少,种田十分不易,“以茶代耕”一直是武夷山的传统生计方式。僧道们利用岩凹或岩壁隙处,依地势垒砌石壁,培土植茶。山中凡是有寺庙、道观的地方必有茶山。
  为培植珍贵名枞,僧道们甚至不惜人力发明了“石座式”:先打磨开凿出石条,再用石条层层垒砌成“石座”。植于此石座中之茶株,往往系山中最珍贵之茶树。这些茶树要么是直接归属于各寺庙道观,要么与寺庙道观的关系甚密,在旁人不可得的情况下,僧道往往可以设法获得少许。如《寒秀草堂笔记》中记载的“不知春”“。言茶之至美,名为不知春,在武夷天佑岩下,仅—树。每岁,广东洋商预以金定此树,自春前至四月,皆有人守之。惟寺僧偶乞得一二两,以饷富商大贾,求檀施。”此外,止止庵的“闽茶第一枝”白鸡冠,天游观的大红袍也都闻名遐迩,重金难求。据清代刘埥《片刻余闲集》记载,“凡岩茶,皆各岩僧道采摘焙制,远近贾客于九曲内各寺庙觅购,市中无售者”。
  武夷茶名,历代均有变迁。唐徐夤赞其曰:“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可见,唐时的武夷茶为蒸青绿茶(蜡面茶)。元代设在四曲的御茶园加工的龙团凤饼赢得了“武夷焙法,实甲天下”的美名。从我国古代茶叶制作技术的发展来看,大致经历了一个从晒制、蒸制的散茶和末茶,演变为拍制的团饼茶,再到蒸青绿茶、炒青,最后才发展为乌龙茶和红茶的历程。清代出现的武夷岩茶炒焙兼施,其工序之繁复、劳动强度之大,费时之长,是其他制茶工艺少有的,据说这种“先炒再焙”的工艺是受到黄山僧人传授松萝茶技法的启发。
  明末清初时期,崇安县令殷应寅延请黄山僧人传授松萝茶制法。据《闽小记》云:“近有以松萝法制之者,即试之,色香亦具足,经旬月,则紫赤如故。”松萝制法颇为精细讲究,据《茶笺》记载:茶初摘时,须拣去枝梗老叶,惟取嫩叶,又须去尖与柄,恐其易焦,此松萝法也。炒时须一人从旁扇之,以祛热气,否则黄色,香味俱减。”松萝茶虽乃精细之炒青绿茶,但“经旬月,则紫赤入故”已经跟绿茶的特征截然不同。在松萝茶法引入之前,武夷茶仍是延续北苑贡茶的蒸青技术,而黄山僧传授的炒青技术无疑为当地延续了数百年的制茶法带来了新的活力。
  清明过了谷雨边,打起包袱走福建
  清明过了谷雨边,打起包袱走福建,
  想起福建真可怜,半碗咸菜半碗盐,
  有朝一日回江西,吃碗青菜赛过年。
  民国时期的一首武夷采茶歌悠悠传唱至今,林馥泉在这首民谣下注释到“福建系江西籍茶工对制茶地崇安(武夷山)之称,此句意即平素民间过年无不丰珍美味,如回江西吃碗青菜,比武夷制茶期间所吃的来得有滋味,比过年时的山珍海味来得好,在茶季膳食之苦可想而知。”
  从地理位置来看,武夷山位于闽浙赣交界地区。在与江西交界的地带,发育着许多沿西北方向延伸与山体斜交的大山隘口,由东向西依次有岭阳关、焦岭关、窠竹关、温林关、观音关、分水关、童子关、桐木关。岩茶采摘所用人工,除“包头”一人及三五名长工终年在茶厂工作以外,其余均系临时短工,每春整批由江西上饶一带招雇而来,过分水关、桐木关到福建。每年谷雨一过,包头就要赴江西订雇茶工。春茶结束后,分发工资遣散。武夷山的茶祖杨太伯相传也是江西人。因此,就连武夷山本地人也称“唯有江西佬是开山种茶之始祖,唯有江西佬才是制茶的大好佬。””至今在武夷山,仍有不少人说江西话,因为他们的祖辈来自江西,大多是“挑崇安担”来到武夷山以后,逐渐定居下来。
  从黄山传来的松萝茶技法或许体现了武夷茶由蒸青向炒青的关键性转变,但仍无法解释岩茶关键的“做青”工艺。在武夷山的民间传说中,乌龙茶的“倒青”工艺被认为是当地茶神杨太伯的“发明”。据传杨太伯来自江西府州,为武夷山种茶之始祖。他勤于种茶,擅于制茶,为人古道热肠,山人尊称为“太伯”,以表敬意。在客死武夷山后,茶农奉其为神,并赠以“公”字以表尊重。其妻李氏,死后与夫君一同受祀香火,享号“李太夫人”。传说杨太伯挑着茶叶担子行走在山路中,茶叶与竹筐反复碰撞散发出阵阵清香,无意中产生了“摇青”、“倒青”现象,他经过反复摸索后,遂发明了岩茶晾干、揉青、烘、焙、分拣的一套工艺。至今武夷山的茶厂在春茶开采的“开山”仪式上仍要祭祀祖师杨太伯。
  头春茶的茶工大部分是从江西请来。“走崇安”是茶工们在春茶采制季节依靠出卖劳力维生的无奈之举。民国时期的茶厂分有“包头厂”与“东家厂”。包头厂因是为岩主包工制茶,力求开支节省,故茶工饭食较差。茶工们在春茶季节不分昼夜的工作,有时三餐却只有无菜下饭,因此常借用山歌抒发愁苦。例如茶歌唱到:“想起崇安真可憐,半碗卤菜半碗盐。茶树脚兜赚饭吃,灯火脚兜赚工钱”,可见包头对茶工甚为苛刻。所谓“灯火脚兜”即在半夜还要在油灯旁继续炒茶。与包头厂相比,东家厂为岩主己有,包头即为岩主,对待茶工较好。有时半夜加班时甚至还有鸡蛋面条“加餐”。当然,茶工们最盼望的还是“有朝一日回江西,吃完青菜赛过年”。最忘不了的当是临行时依依不舍的情人,“采了头春下了山,有钱无钱妹喜欢”。(未完待续)
其他文献
世界经历了一波劫难,晚来的山茶花到春天才开得艳丽。温柔的季节里,山林是浅白与粉红的世界,花朵们争夺阳光,它和我们的心事不—样。我们在分辨好与坏,在担忧与思虑,它们只在争夺阳光,应约繁华。  又一年的茶季到来,如果认为2019年是个气候反常的年份,2020年的开春并没有给人带来喜悦。云南澜沧江内古老的茶山在清明之前仍旧旱得厉害,诸多茶树枯死,旱在茶农的脸上与心里。在这些时候,蓦然觉得茁壮茶的芽叶是多
期刊
2020年,对于中国茶业来说,注定会是不平凡的一年。站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起点,茶界面对着不只是悬而未决的疫情,还是生存与发展的艰难抉择。然而,疫情犹如一把双刀剑,我们不能只仅仅看到它的[危]疫情对整个行业造成的冲击,还有看到[危]中所蕴藏的[机]崭新的契机。它会伤害你,也能成就你。  管理学大师托马斯·彼得斯曾说,一距离已经消失,要么創新,要么死亡。只有变,才是水恒不变的直理。不论是否存在危机
期刊
一  历时35年,全国范围内的832个贫困县终于全部脱贫。960万平方公里的华夏大地,十四亿华夏儿女的泱泱大国,这样伟大的民族壮举堪称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不朽丰碑。作为亲历这个时代的作家,更作为扶贫攻坚新时代新长征第一现场的亲历者,作者的笔触在第一时间进入了这条浩浩荡荡的“新长征路”,以文字记述了一个高原乡村的脱贫历程,驳杂细腻又质朴宏大,如大地无声,亦如史诗磅礴。这不止是一个作家对时代的使命,一个扶
期刊
这场席卷全球的疫情已历时数月,在这场人与自然之间的持久战中,许多行业都备受影响,而作为需要“面对面”品饮消费的传统行业,茶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数月的全民居家隔离,虽让很多行业停摆,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衍生了“宅经济”的新型业态,足不出户的人们基本只能进行“屏对屏”的互动,而电商在这段时间俨然成为全民消费的阵地。  近年来,在“互联网+”的大势下,茶企大都积极介入电商,推动茶业的转型升级。根据艾媒咨
期刊
2019年,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庆典上,有一个方阵特别引人注目,那就是“创新驱动”方阵,代表科技创新的动车、C919飞机、卫星、火箭等模型昭示着通过创新,中国在经济、社会等方方面面发生翻天覆地的大变革。70年来,科技强则中国强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中国茶产业在70年的历程中亦是通过科技创新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再度成为世界最大的茶叶生产和消费国。  同年的12月,茶行业内最高规格的“2019中国茶业科技年
期刊
陈继儒说:“酒类侠,茶类隐。”一个豪放,一个恬淡,左手酒,右手茶,时醉时醒,快意人生。但,在文人的精神世界里,更愿意把茶看作是一位具孤高气节又不失淑世情怀的隐士:它深隐山林,遗世独立,吸风饮露,生长出桀骜不驯的性格。而当它一旦“出山”,内在品格就会焕发出卓荦不凡的魅力,使人钦服。来自政和山野深林的“白龙须”正是这样一个离尘出世的隐者。  一  白色棉线缠绕盘旋,捆扎着数枚颀长的梗叶,像束薪,又像蘸
期刊
有人说:“这世上有两个世界,一个是郁郁葱葱的陆地,一个是一望无际的湛蓝。”春分之后,天气澄和,风物闲美。尽管新冠疫情的防疫工作仍然还在保持警惕状态,但随着各地旅游景点公园景区的陆续开放,在家蛰伏许久的人们也开始慢慢尝试选择近郊出行。  上个周末,三五好友也同样按捺不住一颗去野的心,邀约着去平潭看海听风吃茶。这是一个称得上是春风沉醉、喜出望外的周末。我们去到平潭,围绕着最美的海岸线,开启了一杯茶的旅
期刊
初秋,丽江那条留有历史余温的茶马古道,披上了行将枯未枯的蒿草,失踪多年的乌鸦收敛翅膀蹲在树上,像一朵朵被大风撕扯过的雨云。走在路上的马与人都很少很少了,难得有一个赶马哥的后代,陪着我从丽江出发,发誓是要走到西藏的芒康,结果到德钦县住了一晚,就被高反拦了下来。再踅返丽江的路,我仍然选择徒步,我要与当年的马哥头一样,花同样的时间,体验一条茶水浸淫的古道不一样的风景。  就在许多地方大兴土木重新打造所谓
期刊
京都连日阴雨,气候清寒。一个人围炉而坐,享受着初春的寂静和炉火的暖意。今年因为春寒的缘故,庭院里梅花这个月初才次第开放,白梅淡雅,红梅娇艶,为这乍暖还寒的初春时节增添了些许幽雅和芬芳。  一大早推开幛子窗,天色已然放睛,一缕初阳从对面比叡山头倾泻而来,晃人眼帘。京都天色亮得早,现在才早上六点钟,已经朝旭满窗了。  洗漱罢,开始打坐、径行,这是我每天的必修功课。早餐简单,煮了一杯咖啡,再配一块面包即
期刊
城市的角落总在默默发生改变,流淌在街巷里的人文脉络还在被不同方式延续。如果不是来到这座遗世独立的“集贤宾”茶院,还不知位于福州市朱紫坊南侧花园弄的老巷子正在改造。周边坊巷曾辈出名人,宋代通奉大夫朱敏功居此,朱氏兄弟四人皆登仕榜,朱紫盈门,“朱紫坊”因此得名。坊内有名士郑堂住宅,清北洋水师“济远”舰管带方伯谦,厦门大学校长萨本栋、中山舰舰长萨师俊的故居,民国海军宿将萨镇冰晚年也曾居此。沿河古榕垂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