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挑战”中合作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bbbccc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科学课教学中,我们把“挑战性学习”作为合作学习的根基,推动合作学习的开展。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运动和设计》单元的《设计并建造一辆带帆的小车》和《测试空气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中,有两组关联性很强的驱动性问题:一组是预想当帆与风同向或反向时,帆对小车的运动有什么影响;另一组是通过“直立的帆是如何影响小车运动的”“帆与空气的摩擦是如何影响小车运动的”两个问题,分别引导学生设计减少空气阻力的有帆的车和测试空气阻力对小车的影响。这两组驱动性问题既是组织和推动教学的抓手,又能初步激发学生的挑战意识。
  有了挑战性问题,教师还需要设计相应的探究性活动,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教学中,教师围绕上述驱动性问题,呈现了“是什么导致小车运动减慢”“是什么导致小车运动加快”两个问题,让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重力作用下物体运动变慢或加快的原因;接着,围绕找出的所有原因,讨论哪些内容可能与小车“减慢”与“加快”有关,教师在黑板上记录他们的观点;然后,教师向每个小组分发一块写有设计要求的“挑战卡”,在确信学生都理解了挑战要求的基础上,让他们讨论如何将前面所获得的知识运用于本课的挑战。此时,教师提醒各组要让每一位组员都有机会参与组装小车,并提醒各组一旦满足了挑战要求,必须向教师或其他组重复他们的试验结果。
  在此基础上,各组开始挑战设计,使之满足“小车在通过工作区域时能够在绳子拉动下运动4秒至6秒”的要求。各组按要求完成设计后,教师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在组装小车前,你们小组是如何准备的?在组装小车时,你们遇到了什么問题,是怎样解决的?你们是如何试验小车以判断它是否满足要求的?你们的小车是如何运动的?试验后,你们改装了小车或重力作用下的物体下落装置吗,如何改装的,为什么这样改装?这几个问题涉及设计与计划、组装、试验与评价等方面,学生能答清楚这些问题,说明他们的试验与挑战是成功的。
  在挑战性合作学习中,因为任务具有挑战性,所以讨论显得极其重要。这节课中,主要涉及三种类型的讨论:一是反刍回忆引发关注型,如开课时全班学生一起讨论“在重力作用下的物体下落装置中使小车运动变慢或加快的因素”。二是串联思考迎接挑战型。探究阶段,学生设计“月球探测器”时,教师让他们讨论如何将前面所获得的知识运用于本课的挑战。小组内的学生利用之前回顾的相关信息进行关联思考,并产生新的策略解决新的挑战,运用的就是这种讨论类型。三是交流分享形成认识型。在各小组按要求完成设计之后,教师向学生提出了涉及设计与计划、组装、试验与评价方面的系列问题,引导他们进行讨论并分享观点。交流、分享的过程中,学生既交换了信息,又对物体运动的规律有了深刻认识。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姜楚华
其他文献
结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恰到好处的结课,或归纳总结,强调重点;或新旧联系,铺路搭桥;或留下悬念,引人遐思;或意蕴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一个充满艺术的结尾,不仅能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概括、画龙点睛或提炼升华,而且能拓宽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那么,教师应如何结课,使“课断思不断,语停意不停”呢?  本期,就让我们共同探讨结课的艺术。  如果把语文课比作一首歌曲
“顺生教育”的本质特征是让教育有温度。其内涵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出彩;关心教师职业幸福,催生教师专业成长的原动力,让每个教师都出彩的教育;关注家长的合理期待,尽力让学校教育成为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公平教育。  激发学生潜能,让每个学生都出彩  每个生命都具备发展的潜能,都具有发展的强烈愿望,小学生尤其如此。我们抓住学生发展的正常期待,采取多种方式
练习课是新授课的必要补充和延续,但在平时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练习课目标缺位,比较典型的现象是练习随意性大、练习内容脱离教学目标、目标制订不科学不明确、缺少目标拓展的方法。现结合个人实践与认识谈谈新授课后的练习课目标的拓展策略。  一、厘清练习课与新授课在目标上的逻辑关系  虽然在每个新授课内容之后,必有对应的练习课,但根据新授课的类型和容量,练习课的编排所承载的功能各有不同,其与新授课在教学目标上的
本节课主要是学生从喜欢的网络语言切入,通过几次习作,将自己与家长之间的“代沟”写清楚,最后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整个写作过程环环紧扣,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充分表达,作文真正在生活中活了起来,是一节扎扎实实的作文课。  唤醒生活  师:有一些语言我们大人不懂(板书:不懂),除此之外,我想我们生活中可能还有一些事情,大人也不太理解你们,(学生点头)谁来跟大家交流一下?这样吧,我们用“我想……可是……”这样的
鄂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选编了鲁彦的《听潮》。文章通过艺术手法,描绘了涨潮前大海波澜不惊和涨潮时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这些描写文字优美、情感丰富,是进行审美教育的好材料。  激发兴趣感知美  学生都有一种迫切的探索未知世界的需要,就是希望从自己的视角来探索发现和研究自己想要的东西。美无疑是学生想要发现的东西,教师要抓住学生这种心理需求,通过多种方式调动他们感知美的兴趣。  教学《听潮》时,教师先
语文教学中,读的作用极其重要,但如果让学生漫无目的地“死读”,或全凭教师逐字逐词地咀嚼、逐句逐段的讲解,结果往往事倍功半。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的“整体把握、分步导读”阅读教学法效果较好。下面以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5课《詹天佑》为例,简要地介绍这种教学方法。  第一步:初读——紧扣文题,整体感知。看到《詹天佑》这个题目,学生都想知道詹天佑是一个怎样的人。教师不急于解答,而是告诉学生:
郭思乐  生本教育创始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理事,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协会学校文化建设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基础教育专家组成员,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专家咨询组成员,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生本教育改革项目研究和实验领导小组副组长,出版《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扬生命》《谛听教育的春天》《天纵之教》《思
层峦叠翠,掩映红色书院;高铁新城,传来阵阵书声。  2015年9月,湖北大悟书生学校建校,并获教育部原部长柳斌题词。  这所由北京天有教育咨询集团投资,以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名字命名的高端优质民办公助学校(含小学、初中、高中),建校初始就坚定了发展走向:以学生为主体,优化课堂教学。并在总结分析在校学生实际情况前提下,归纳出三条演绎路径:学生自主管理、导师育人、分层教学。如此,“以学生为主体”才显得
一提到改革,总有人将其与“推倒重来”联系在一起,将其和“常规”对立起来。  开展“现代课堂”研究,建设“现代课堂”面临同样的问题。比如“备课”,“现代课堂”要不要备课,怎么备课,就存在一些模糊不清甚至错误的认识与做法——“网上资源这么丰富,现成的教案、课件多得是,还要备课吗?”“课堂重在生成,不需要预设。”……  落实教学常规与推进教学改革,不是对立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肯定
追寻数学教学之本真,就是追求具有数学味的课堂,追求返璞归真的教学。本真的数学教育更注重人——学习数学的人和帮助学习数学的人,更注重人在获得数学知识、技能、方法、思想的过程中的人际关系和心理体验,更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推动学生思维能力向纵深发展。聆听了德国老师的数学课,我发现他们正是“以人为本”,努力寻求本真意义的课堂。具体来说,我有以下两点体会:  独立思考重训练  思考是数学最本质的特征,培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