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论与一元论:宋明理学人性论的演变

来源 :锦绣·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tx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在他的著作《王阳明与明末儒学》中指出“一言以蔽之,从二元论到一元论、由理性主义到抒情主义,从思想史看就是宋代到明代的展开”,在人性论的演变方面也有着相似的进程:张载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观点;二程兄弟也在“性即理也”的基础上继承了张载的思想,讲“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朱熹融合理与气,接续二程的人性观点;宋明理学发展到了明代,王阳明依据“心即理也”提出人性一元论。依据这个发展脉络,笔者将简单阐述一下宋明理学的人性论演变史。
  关键词:宋明理学;二元论;一元论;人性论
  人性论一直以来都是儒家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因为它不仅关涉着个人道德的品质行为,还体现着国家的意识形态与思想政策指导,对教育、文化、社会和个人的影响都是很显著的:从先秦时期,孔子就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论判断;孟子就是最先主张性善论,提出人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端之心,基本奠定了后期儒家学者的人性论基础;荀子还提出人性本恶的观点,主张礼仪教化存善去恶;孟荀之后,汉代的董仲舒的性三品说将人性分为斗筲之性、中民之性和圣人之性,融合了孟荀的人性观……
  唐代以后的儒学家,融合儒道佛三教重新发展了儒家哲学,宋明理学自周敦颐开始。周敦颐也有关于人性观的看法,在《太极图说》中他写道“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矣。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从其中我们不难发现论述里的儒道色彩,他还融合《周易》中的五行学说将宇宙和人类万物汇融一体,创立起了囊括整个宇宙的学说观点,开创了宋明理学与宇宙相契合的学术思想的先河。
  张载构建出了自己的极具体系,十分完整的哲学体系。他以“气”作为他哲学架构的基础和宇宙人生的最终本质“太虚无形,气之本体,齐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正蒙·太和篇》)”,“太虚即气”的天道论是他人性论的基础,宇宙的统一性和万物的生死聚散都是源于“气”,在此之上,他写道“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合虚与气,有性之名。合性与直觉,有心之名(《正蒙·太和篇》)”太虚即天,气化就是万物之道,性是由气与虚构成的,心又是性和直觉共同形成的,他从宇宙论中阐发出人性本源,在《正蒙·诚明篇》中有言“天性在人,正犹水性之在冰,凝释虽异,为一物也。受光有大小、昏明,其照纳不二也”,他以冰与水和光线大小的例子生动地阐明了“天地之性”是最初便赋予所有人的人性特点,虽有“晦明”的不同,但是本质相同,都由太虚而成。在此之外,张载又提及了“气质之性”,在《正蒙·诚明篇》中“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
  程颢、程颐兄弟二人在形而上学的基础上不同于张载的朴素唯物主义观,他们主张的是“性即理也”(主要是由程颐提出的),“所谓理,性是也。(《遗书》)”程颐在孟子人性善的基础上进一步解释“理”,将性上升到了本体论的高度,对整个理学的创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二程创建的哲学体系中,“理”是最高范畴,是它指导天和气化生成万物,性指的就是天和理赋予人们的自然本性,而性与理二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密不可分。性与理成为二程人性论的基础,因为它可以承上启下:既能连接到每个个体,还能将这一理论与宇宙本质相融合,就使他们的人性論更具说服力了。二程赞同《中庸》的“天命之谓性”的论断,并继承和发展了孟子的性善论主张,“生之谓性,止所秉受也。今人言天性缓柔、天性刚急,俗言天成,皆生来如此,此训所秉受也。若性之理也则无不善,曰天者,自然之理也(《二程集》)”,这里的“生之谓性”就是气质之性,是在人出现之前就已经有此道或者理了,而天命之性就是本体论“性即理也”中的“性”,是人性的根本“天下之理,厚其所自,未有不善…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才说性时,便已不是性也(《二程集》)”,所以天命之性是不能言说的永恒真理,具有人人平等和无贵贱之分的特质。二程在言及天命之性的基础上对气质之性加以阐释,成功完整的解释出了不同人的善恶禀性的原因,是理学的重大成果之一。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在二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和补充了“性即理也”的天道论来说明人性论。人性论上,他也接续张载和二程,将“性”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朱熹将理与气相融合形成了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属第二性的理气观。理在人未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附于人体上成为先天禀赋在人心上的仁、义、礼、智等道德,是先天的善性人人皆有,所以是“天命之性”;而人形成之时,必须禀乘气,但是由于气有精粗、厚薄、清浊、久暂的差异,所以就产生了善恶、贤愚、贫富的区别和性格上的不同,气质之性有善有恶,“天命之性如水,气质之性如盐水(《朱文公文集》)”、“论天地之性则是专指理言,论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之”(《答郑子上十三》),这是因为这二者并存于人的身上,所以人的后天才会有不同的选择与人生道路,并且这一观点使性善论、性恶论或是无善无恶、有善有恶的争论得到了极好地解决,其实所有上述争论的本质是人性即理。
  进入明代后,因为僵化的程朱理学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导致了不良学习的风气和社会氛围,外加王阳明自身曾以朱熹“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格物,但是一无所获还生了一场大病,所以他创立了阳明心学。其中人性论是他心学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其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一元论,他不赞同朱熹的“心、理为二”的主张,他认为朱熹的主张分裂了主观和客观的关联性,为了迎合统治阶级和意识形态上的统治,把理和气对立来看,有了前后主次排序,但在王阳明看来理与气应是一体的,并统一于“心”这个宇宙本体,所以在此基础上的气质之性与天命之性也应该是圆融统一的,他在《传习录》中多次写道“心即理也”“心即理,性即理…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填一分”他把理完全归于“心”中,主张心理合一、性气合一、天人合一、理气合一,而今“心即天”,所以不需要外求就可以获得内心的自我富足,人性又与自然相联系“此人心本是天然之理,精精明明,无纤介染着,只是一无我而已(《传习录下》)”,所一王阳明的人性论又将二元论化归于一元论,将理与气统一融合为心性,具有强烈的主观唯心特点,更加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的多种人性论都是中国儒家文化中的重要成果,都有自己的合理性与进步之处,但也有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笔者所介绍的宋明理学人性论的嬗变,涉及到的也只是其中很少的部分。人性论不论是在古今还是中外,都是哲学家们争论的重点,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最大程度的发扬和继承其中的优秀部分,通过人性论的研究和学习发挥人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为当今社会服务和贡献自己的力量。
  宋明理学及其人性论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的一些人对宋明理学有一定程度的误解和错误认识,我们要通过学习和研究纠正人们的错误观点并补充新儒学,只有对它们有了科学的认识和评价,才能真正利用好宋明理学。
  (武汉大学人文科学试验班 湖北 武汉 430072)
其他文献
摘要:在采油工艺中,井下工具的使用对工艺的完整度的质量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井下施工时是采油工艺的起点和基础,一个完善,安全,高效的井下设计更是重中之重。如何在众多的井下工具中选择合适的进行生产,保证采油工艺和采集的原油产品质量是我国石油工业的一个重点。本文浅析井下工具和井下施工的质量控制,进行对策分析。  关键词:井下工具;采油工艺;作用探析  前言:  井下采油设备在生产的安全和生产效率方面来说
期刊
摘要:隨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现阶段,合理完善的科学技术体系是促进我国轨道交通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保障,信号系统是支撑轨道交通运营控制的基础和核心部分,其能够保证轨道交通日常的安全运行。但是在轨道交通网络和信息安全研究方面,这依旧是一个新难题,是一个需要突破的难题。网络和信息安全,简单来说就是信息网络中的软硬件以及信息系统中的信息数据不会因为某种原因被破坏和泄露,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很多地方政府都把旅游业作为地方新兴战略产业,旅游景区的发展也获得了更多的政策与资金支持。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实践,探讨了社会责任理论下旅游景区发展与管理机制的构建措施。  关键词:社会责任理论;旅游景区;发展与管理  从现阶段国内大部分旅游景区的服务管理实际来看,依旧还有很多景区存在盲目建设、破坏
期刊
摘要:公园绿地中体现的城市文化对诠释城市形象、地域特色有种重要意义,本文简单探讨了城市文化的构成及其在公园绿地中的表达方式,旨在为公园绿地的景观营造提供理论价值和现实作用。  关键词:城市文化;文化表达;公园绿地  1城市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客观存在的现象。通常人们所说的文化是狭义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主要指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优秀文化,是民族的
期刊
摘要:现如今,我国是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新时期,人们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随之对于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要求也有所提升。在生活节奏较快的时代背景下,绿色、自然、舒适的园林工程,可以提供给人们一个更加接近自然的机会。在园林工程中,通过绿化种植施工,可以有效提升工程绿化程度和效果,符合人们对于园林工程的需求。针对园林工程中的绿化种植施工关键点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有效提升园林工程绿化水平和质量。  
期刊
摘要:我国在研究和探索如何走好符合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方面已经十多年的时间了。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上指出,我们要让新型的、环保的工业、新型的城镇结构关系与现如今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创新型、领先型的农业一齐发展,而党的十九大则指出了让乡村美丽振兴发展的口号,坚持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与发展,最后让广大农村人们享受到的发展振兴成果。乡村的发展得到进一步推动,而我国的城乡融合发展也更上一
期刊
摘要:社工组织在解决一些情感问题、贫困问题以及未成年人犯罪、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人口老龄化和生态环境问题以及一些个人的行为问题和家庭矛盾问题上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随着社工组织在我国社会中的发展,得到了政府财政和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和推动,全国各个省市都建立起了专业的社工组织。这些组织的建立,很好的缓解了一些仅仅依靠政府而无法彻底解决和处理的社会问题。但是,并且由于很多方面的原因,在当前我国社工组织的发
期刊
摘要:明确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意义;对某市耕地人口承载力、建设用地承载力、土地生态承载力等资源承载力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某市各阶段资源环境承载力情况,提出评价结果的应用与建议,以期对未来发展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资源环境;发展;承载力  1.评价意义  1.1科学利用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内涵  土地资源承载力是区域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的重要指标,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界定既要最大限度满足当前
期刊
摘要: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交通建设项目的增多。建设智慧城市轨道交通(以下简称“城轨”)是实施交通强国战略和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内容。2020年3月,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从行业层面为智慧城轨的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勾勒了发展蓝图、明确了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强力助推了交通强国建设和智慧城市发展。城轨车站既作为城轨的交互窗口,为乘客提供出行服务,又是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民事案件数量大幅增长,诉讼中证明妨碍现象也屡屡发生。证明妨碍行为损害司法程序有序进行,损害了当事人或者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但由于相关法律的不健全、指导案例的匮乏、法官水平的差异,证明妨碍行为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故而,无论是基于保障公民权利还是维护司法权威,完善民事诉讼证明妨碍制度都是关键的一环。  关键词:证明妨碍;证明责任;协力义务  一、民事诉讼证明妨碍概述  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