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研善用 润物无声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c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的德育应该是在一种氛围中实现的。作为一线教师,如何利用统编语文教材这一工具,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既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又润物无声地达成立德树人的目标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读懂单元导语,明确育人目标
  新的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采用“双线组元”,即兼顾了语文素养和人文主题两个方面。在人文主题的选择上并不高深,诸如四季美景、至爱亲情、学习生活、动物与人、凡人小事等均取自学生身边,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有切身的体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之所以要强调“教科书编者”,目的是告诉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理解、尊重编者的编写意图。而编者的编写意图最直接、最简洁的呈现方式就是教材中的单元导语。单元导语作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编者对一组教材整体设计的意图,涵盖并突出该单元的学习专题、学习要点和学习方法等内容,让使用者在最短时间内把握单元的中心内容,有着统领全组教材的目标定位和学习导航的重要功能。正确解读、弄懂悟透单元导语,能帮助教师准确把握编者意图,准确设定教学目标,对合理取舍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有效达成育人目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以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该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四季美景”。单元导语这样描述: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景物美不胜收。本单元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抒发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学习本单元,要重视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领略景物之美;把握好重音和停顿,感受汉语声韵之美;还要注意揣摩和品味语言,体会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達效果。”
  这段话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提纲挈领地揭示了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四时美景”及人文目标“亲近自然、热爱生活”,具有鲜明的育人导向;第二部分提示学习任务、学习要求、学习重点、学习方法等。细细揣摩,两部分密不可分。它告诉教师: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愿望和热情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在品赏想象、熏陶感染中一点点地激发培养出来的。
  二、研读文本内涵,发掘育人因素
  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选文以经典为主,如《春》《济南的冬天》《散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白杨礼赞》《最后一课》等。这些经典作品多为教学传统篇目,久经教学实践的检验而魅力不减。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之初就能以此为范例,掌握语言运用的奥秘,感受到语文语言之美,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让学生以此为窗口,突破狭小的生活圈子,领略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灿烂的现代文明的风采;以此为桥梁,打破时空的界限,聆听伟大心灵的跳动,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
  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至关重要。他们解读文本是为给学生导航,以自己的解读体验引领、指导、促进学生感悟文本内涵,提升文化素养,塑造健全的人格,从而使文本最大限度地发挥育人功能。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阅读文本的效果。然而不同的教师因其阅历不同、知识储备不同、认知不同,导致解读文本的视角、深度亦不同。有时由于教师对文本的理解不深入、不透彻,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教材的育人功能就会大大减弱,严重者甚至会南辕北辙。
  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主题为“至爱亲情”,但这些文章的主旨并不仅限于亲情,还可以读出其他丰厚的内涵。例如:《秋天的怀念》除了表现母爱的无私、深沉与宝贵,更有儿子的悔恨和愧疚之情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感悟,《散步》可以读出生命轮回和延续的感慨,读出人生的选择,读出中年人特有的责任感。《荷叶·母亲》不仅仅赞颂母爱,还有少女对母亲的依恋,对母爱的感知、感激。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说过。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反复研读文本,深入理解每个文字所传递的情和意,形成自己的阅读感悟;要精心备课,把作品的内涵、作者寄寓的情思化为自己的真实情感传递给学生;要发掘教材的育人因素,用故事中人物的高尚品德来感染学生,用文章所体现的积极内容来陶冶学生,要以自己的言传身教来影响学生,用周围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来点化学生,真正做到作者的心、教者的心、学生的心三心共鸣。而不是简单直接地依赖教参,做了阅读理解的搬运工。
  三、借助助学系统,落实育人举措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丰富了作业系统的层次,设置了完整的助学系统,每篇教读课文文前有“预习”,兼有助读和作业的双重功能,引导学生在课文学习前认真预习,做好学习准备。每课有两道题目,分别从内容和写法两方面设计,旨在激发阅读兴趣,引起阅读期待,布置资料搜集,提供阅读方法,引发深入思考。教学时教师可灵活处理,既可事前布置给学生,由学生自主完成,也可作为课堂导入活动。文后有“思考探究”“积累拓展”“读读写写”。“思考探究”题重在引导学生通过一些练习,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情感,思考作品主题,解决疑难问题。“积累拓展”题又分“积累”题和“拓展”题,前者重在品味语句,积累文笔精华,后者侧重拓展延伸,或仿写、续写、改写,或课外实践。“读读写写”题提供了本课要求掌握的词语,书法家手书的汉字堪比字帖。
  以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为例,预习有两项任务:一是搜集资料,了解白求恩其人其事;二是让学生问问自己的祖辈、父辈,了解这篇文章对他们的影响。不难想象,学生在搜集资料时势必会读到白求恩从加拿大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生命的感人事迹,他们的心灵一定会激起层层涟漪;学生在向祖辈、父辈了解这篇文章的影响时,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专业追求就会通过家人的口讲给孩子,对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同样,课后的“思考探究”“积累拓展”具有同样的功用。无论是理清文章的思路,还是体会对比手法的作用,都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洗礼,感受到白求恩同志的高风亮节,感受到白求恩精神的崇高可贵,让学生鄙弃庸俗,追求崇高,走出“小我”,成就“大我”。
  四、捕捉教育契机,渗透育人导向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然而,语文不是政治课,绝大多数课文中包含的思想内容总是通过对特定情感的表达、事实的叙述、景物的描写、故事的展开来寄寓表达的。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捕捉细节,利用课堂上一闪即逝的教育契机,“顺水推舟”“迁情入化”“润物无声”使学生在进行语言文字学习的同时,受到“情”的陶冶、“理”的启迪,这样才能避免空洞、无力的说教,从而变得有色有味、有趣有情、富有实效。
  如在学习《邓稼先》一文时,有学生提到网民把杨振宁称作“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授课教师便紧紧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思考:两人同乡、同学,同为伟大的科学家,为什么邓稼先获得的赞誉多过杨振宁?通过探究辨析,让学生看到邓稼先自甘清贫、勇于担当、鞠躬尽瘁这些当今社会稀缺的高贵品质;让学生懂得一个人不管能力有多大,学识有多高,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民族的命运融为一体,才能光耀史册,受万人景仰。同样,在学习《老王》一文时,可以紧扣文中“愧怍”一词,让学生认识到真正的人道关怀不是施舍,而是对于个体生命、个体人格、个体价值的凝望、平等与尊重;同时也看到作者可贵的自我反省与解剖精神。
  总之,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处处闪耀着立德树人思想的光辉。作为语文教师,要时刻牢记“教之道,德为先”的道理,研究教材、运用教材,以此为工具,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志趣,真正肩负起教书育人的使命。只有这样,教材立意之初“立德树人”的编写理念、编排原则、良苦用心才能落地生根,开枝散叶,结出丰硕的果实。
  作者单位陕西省莲湖教师进修学校
其他文献
本文为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之一。  作业作为教与学的交叉点,它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优化作业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让学生敢于联想,敢于创新,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将核心素养中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落到实处,以此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案例一:制作型作业设计  自制温度计,一个小药瓶装满
期刊
班主任肩负着教育和管理学生的重任,要想把学生教育好,把班级管理好,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尤其是要转变自己的工作理念,适应“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从传统的“管理学生”到“学生管理”,以“人性化”和“自觉性”的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班主任应是一个探索者  班主任应积极探索,转变理念,摆脱德育主体的错位,将目标落实到学生的德育上。  一、实施学生自我管理,培养自觉
期刊
自从学校开展“语文主题学习”以来,作为语文老师的我,深切地感悟到:“生活就是语文,生活的内涵多大,语文的外延就多大”;语文教学要实现“人文性回归”。所以语文课堂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语言文字转化成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我们教师的任务就定位成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照顾到绝大多数人的阅读感受,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不再把语文定位为一种知识的教学,而更多的是一种生命的体验,生活的积累
期刊
4月中旬,我和张宇老师赴山东潍坊参加了由北京新学校教育科技研究院主办的第十届全国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观摩研讨会。我们观摩了潍坊市各实验学校教师的精彩课堂展示,听取了教育专家及两位校长的教育报告。虽然只有两天的时间,但不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从认识上,都让我收获颇丰。  一、会议内容及点滴认识  会议内容分为九节观摩课和三个报告。观摩课主要集中在中高年段,老师们将主题学习的课堂展示得丰富多彩,既有高超的
期刊
2018年RoboRAVE国际机器人竞赛于美国时间2018年5月14日在美国阿尔伯克基落下帷幕。经过4天的激烈角逐,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机器人代表队荣获机器人迷宫项目亚军、机器人巡线投球项目季军、机器人灭火项目一等奖(第五名)的好成绩,成为中国代表队中获奖最多的队伍。  带领这些孩子们参加比赛的就是西安指尖新空间创始人——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机器人教师向金。十几年的时间,向金亲手设计制作出的创意产
期刊
斗转星移,第34个教师节即将来临,我感慨万千,作为已有21年教龄的人民教师,内心深处许多话语想与大家分享诉说!  1985年9月10日是一个神圣的日子,这一天迎来了我国第一个教师节,校园里浓浓的节日气氛让人激动!校园广播传来的声音:“每当我轻轻走在你窗前,明亮的灯光照亮我心房……”至今记忆犹新!这一刻我有了想当一名教师的愿望!  1994年7月,我如愿以偿被渭南师专(现渭南师院)物理系录取。当我拿
期刊
在教育技术领域,有一个颇为著名的“乔布斯之问”:“为什么计算机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却唯独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教育和技术的深度融合一直是教育界关心的热门话题。  2012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在这份规划中,首次提出信息技术应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概念,将教育信息化上升为国家
期刊
一  初夏,一个细雨温润的上午,我们来到陕西省安康市石泉中学,在明亮的接待室,校电教室元主任招呼我们说,校长正在接待国外的一个教育参观团。我们和这位女教师随便攀谈起来。  她自豪地告诉我们,去年她带领学生去美国学习交流,收获很大,学生感触颇深,回来后变化很大,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非常大的提高。她带出去的一个瘦小的女生,以前很内向,不太和同学交往,回来之后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活泼开朗,还参加了学校举
期刊
2018年7月5日至7日,本人被选聘为高中语文组的评委参加了2018年陕西省教学能手评审工作。评审归来,虽不敢自名伯乐,却真有相马归来的愉悦之感,现将自己评审的个人体会和心得列叙如下,以就教于大方之家。本文主要针对选手微型课的美中不足加以阐述,希冀给来年的选手提供一点鉴戒。  省级教学能手的评选过程分两个环节:一个是10分钟的说课答辩,一个是20分钟课堂教学。20分钟的课堂教学不能上成45分钟的常
期刊
《将相和》这篇课文出自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文章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主线,通过三个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的故事,写出了“将”和“相”之间由失和到永好的过程。文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因果关系错综复杂。第一次尝试网络教学,课前我做了精心准备,具体做以下安排:  一、精心设计网页内容  我的教学环节设计理念是利用有效资源进行省时、高效、全方位的学习。在本课教学的网页中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