谛听心声•“天地悠然”系列

来源 :中华儿女·书画名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dmar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
  总觉得,画画是谛听心灵的回声。心灵像一个飘浮的钟,在时间的维度,在穿越着历史和现实的空间,有时被一阵风吹响,声音在旷荡深幽中飘出,清脆而沉逸,引来似有若无的回响。屏心息气,谛听这种回响,在画面的墨韵笔意、结构形态中感觉这回响,传达这回响。
  不知是我有意去选择和标示“天地悠然”这一表现题材,还是老屋、云水、回栏、斜柱,撞击着我飘浮的心灵,由是我一而再、再而三地画着,企求画出曾经有过的一阵阵回声。
  “天地悠然”应该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哲思,东方人的哲思最高境界往往落在“天人合一”上。“天地悠然”,天地是物,悠然是人的心理体验,陶渊明“悠然见南山”成了哲思和境界的永恒坐标。因此,可以说,“天地悠然”这一境界是永恒而非个体心理的。人的个体心理往往是在集体无意识中被模塑被铸炼而成,在一些颇自命的“个性”中,其潜在因素不过是一种公共的“个性”而已。
  也许,我画“天地悠然”也只属于这种公共个性而已。没有理由要为这公共个性标榜出太多的意义。我只想认真地画出自己心声的回响,在画的过程中谛听这清脆而悠远的音色。
  中国人的哲思其实是凝固在任何存在着的事物中,就如中国的古代建筑,由墙、柱、梁、瓦所分割出来的独立空间往往代表着一种独特的哲学意味和美学概念。“房笼虽小乾坤大,不足回旋睡有余”,从小的空间通连大的宇宙,从行为的局限到思维的无边,超越局限,自足自乐,超越形而下而寻求形而上的满足,这可以说就是中国文人的精神特性。从某些方面讲,这特性可称之为“精神实用主义”,精神的超越和满足是相对于物质世界的局促和无可奈何的。据说多年前有位西方学人想到中国寻找息心宁性的安静,他的朋友劝他说:中国现在哪有一片安宁的净土,到处又脏又乱又噪。学人笑言,在脏乱噪中能体验到心灵的安静,这才是真正的息心宁性。在《天地悠然》系列中,我企求表达的正是这种超越空间局限的渺远,表达心的渺远和安详,表现一种文化体验的韵味。
其他文献
主持语:  文化学者李廷华撰写的《王子云评传》,对中国新美术运动的先驱人物王子云先生的生平及事业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揭示,也对王子云的坎坷遭遇及社会、文化原因详为分析。《评传》出版后,在美术界受到普遍好评。朱天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曾经与王子云先生有过密切接触,对王子云的人格精神及性情作为十分感佩,对《评传》有独特解读。本期将朱天杰与李廷华的对话及《评传》中的一部分《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的成立》同时发表
期刊
女》是用来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与盟军并肩作战的女性志愿人员纪念性雕塑,但是它并没有触及这些志愿人员的个体身份,仅是以神话故事中的胜利女神Nike的形象来作为她们的抽象代表。1940年纳粹占领期间,这座雕像被锯成三截扔到库房里。1985年,它被重新竖立在卢森堡的宪政广场,并配以一个底座,上面刻满在二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士兵(注意,他们都是男性)的名字,使它成为纪念两次世界大战的战争纪念碑。2001
期刊
主持语:  本期师出名门向读者推介的是:西安美院版画系张凌教授和她的三位研究生。需要说明的是:杂志创刊四年来,张凌是本栏目推出的第二位女教师,通过教与学,我们可以看到,坚守版画教学和富有创作激情的张凌,是如何运用试验性和课题性的教学手段,打通和激活学生的创作热情。同时,也看到了王晶、张峰平、王涛在张老师的精心呵护和学术主导下,是如何发现自我,展示自我的。        版画教学与创作思考  在版画
期刊
蓝色的西湖并不多见,闲步西湖,眼见多是青色。青碧的水、黛绿的树,仿佛连天空也被绿意湮染,那么周刚为何舍绿而取蓝?又或是画家由环境生态出发,对城市天空提出的蓝色寓意?然细细想来西湖之蓝也确实存在。天晴时湖面是银色,下雨的日子则烟雾蒙蒙一片灰蓝,更何况夜幕初垂,星辰将启未启之间的那一种湛蓝,与湖边树下的蓝色灯光相映成影。周刚的画作,将我所忽视的那一抹抹蓝色瞬间唤至眼前,而西湖的绿色真的被舍弃了吗?《西
期刊
读 者A:陈老师你好,我很喜欢你的画,包括早期的西藏组画,我是80年出生,较之您的所有作品,更喜欢你早期的作品。您能分析一下您作品的发展演变过程吗?是不是早期作品感情更饱满呢?  陈丹青:这应该你帮我分析分析。我也想找人帮我看看画。我们三个人马上要到上海办展览,媒体就会动脑筋弄点戏出来,找来了王安忆,她和我同届,是个老知青,文学家。她很喜欢我们三个人年轻时期的画,可是我们三个人当中的韩辛,最痛苦的
期刊
周刚是我关注了很久的水彩画艺术家。前不久和周刚的会面,我和周刚就中国现代绘画,有过一番交谈。我的大致意思如下:当中国发生了至今难以完全确定功过的“五四运动”,一场深刻的物质形态的与精神形态的社会现代化转型就不可逆转了。这样的时代背景几乎注定了一切文化意义上的努力都染着上现代性的色彩。从粗陋而蛮横的工业化运动,到对西方各种文化思潮的狂热般地吸收、挪用甚至错用,内在的逻辑动力不外乎适应现代化的世界生存
期刊
在众声喧哗的中国当代画坛上,有一种声音特别值得我们聆听和思考,那就是来自历史深处和个人灵魂中的反思、忏悔与创造之声。“生于1949:李斌画展”展示了画家在少先队员、共青团员、红卫兵、知青、共产党员、探索者和反思、忏悔者等人生旅程上各个时期中所创作的重要作品,从中人们会发现一个经历过从红卫兵到忏悔者的心路历程的真诚的人。  李斌于1949年11月生于上海,在“文革”期间是《上海红卫战报》的美术编辑,
期刊
这  里摘录几段我的“画室杂记”:夜很静很静,独自坐在画室,想着窗外远远的风,吹过耳语着的树,树在谈论些什么?我好奇地谛听着。也许,在某一个清晨,昨夜的很多很多想象和幻想,都在这夜色中的耳语变得深沉厚实。  终于安定下来了,画画、抽烟斗、喝茶,看看书,打打电脑,还有很无聊地海阔天空地瞎想,或者什么都不想。安静是一份福分。阳台和窗台种了几株竹子,夜风吹来,竹叶嘎嘎地响,晃动的影子似乎是心的飘然悠然的
期刊
学术之路  SHMJ:白老师,您好。能有机会对您进行这样一次访谈,我们感到非常高兴和荣幸。您这次回国是在北大讲课吗?  白谦慎:我在北大做访问学者。  SHMJ:您前几天在故宫博物院参加的“兰亭国际学术研讨会”,我也去旁听了。  白谦慎:对,我只是去做了个评议。现在除了跟我目前的研究有关的东西,全都辞掉。我现在主要是在做关于晚清的吴大潋的研究,而跟吴大潋无关的邀请,我基本都不接受。因为十几年前,我
期刊
主持语:  照片上的来源、黄庆、任志忠、邬大勇、周小松,是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青年教师,他们在美院和西湖湖山境域的滋养下,氤氲着一种生活的姿态和创作的热情,代表着当今中国油画的一种特殊气质。他们乐于回溯探源,在追踪西方绘画“古典”精神的同时,也关注在新的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走向。尽管他们的面貌各有不同,但对个体生存体验已成为他们艺术表达的一种主要人文意识。他们关注生活、关注情感、关注作品的纯正性,并努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