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课本资源,丰富议论文写作素材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l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常常面临无材料可用的尴尬局面。议论文写作需要丰富翔实的论据,而丰富翔实的论据离不开积累。人们常说“厚积而薄发”,强调的就是积累的重要性。但是中学生学习任务重,缺乏宽裕的时间和从容的心态来积累写作素材,因而常常导致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
  其实,学生在写作中真的没有可用的素材吗?答案是否定的。实际情况是学生缺乏对素材的发现和挖掘,要想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有效地解决议论文缺乏鲜活论据的问题,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内求”,即把目光投向课本,深入挖掘并恰当使用课本资源,使课本资源成为服务于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
  新课程标准指出:“不同阶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不仅要具体考查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察他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
  通过积累,学生具备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使写作成为有本之木、有源之水。“有了源头才会倾注出起初的水来”,拥有了丰富的知识和充足的材料,一旦有机会表达,它就会将之灵活生动地运用于写作实践中,拥有了“车薪”自然容易煮开“杯水”。积累得很多,思路就开阔,写起来就比较顺手。
  课本就是这样一个巨大的材料宝藏,只是学生没有有意识地去开掘罢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语文教材是一座富矿,等待着学生去开发。问题在于不少学生身在宝山而不知山中有宝,空手而回,留下了遗憾。如果能灵活运用好课文中的素材,一定能克服作文写作时“巧妇难为无米之吹”的难题,也可以增加文章的文学内涵及文化底蕴,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课本资源作为写作中的素材库,可以引导学生重点关注以下三类资源:
  一、课本中文章作者的生平事迹材料
  入选语文教材的课文作者,他们的文章和道德都堪称楷模,他们身上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他们中的许多人是人类的精神丰碑。如,孔子、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陶渊明,鲁迅、巴金、曹雪芹等大量作者。如果能较为全面地理解这些作者的生平事迹,借助所学课文加深对他们精神价值的理解,就能有效地将他们化作写作的重要素材来源。
  比如,孟子这一战国时期的儒家代表人物,学生学过他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鱼我所欲也》《寡人之于国也》等文章,听过 “孟母三迁”的故事。学生可以借助这些文章的学习,更全面地了解孟子的生平事迹,进行梳理、积累,使这一课文作者成为有效的写作素材。
  二、课本中的人物和事件材料
  课本中有大量的人物和事例可以作为学生写作的素材来源。有来自诸子百家的,如,《劝学》《逍遥游》《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等;有来自史传文学的,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烛之武退秦师》《苏武传》《邹忌讽齐王纳谏》等;有来自后人阐发历史的政论文,如,《过秦论》《六国论》《阿房宫赋》等;也有古人游历山水的散文,如,《兰亭集序》《游褒禅山记》《赤壁赋》等。其中所述的人物和事件,经过发掘都可成为学生写作的绝佳素材。
  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中“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事例可以用于多个话题: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进一步则互伤,退一步则双赢;宽容大度的胸襟更易感化人;要勇于改错;人才也需伯乐推荐;等等。
  三、课本中的诗文名句
  语文课本所选课文,绝大部分是经过时间淘洗后的经典名文,大纲要求背诵的也有许多诗文名篇名句。学生在学习课文过程中,也背诵、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名言警句。但很多学生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中的默写而去记诵,并未有效地将这些诗文名句化作写作的素材,这无疑是对写作资源的极大浪费。
  总之,语文课本蕴藏着丰富的语文资源,是积累材料的宝库,是传授章法的“例子”,是揣摩写作的标本,是认识生活的桥梁,是激发想象的触媒,是学习语言的捷径。只要“以本为本”,充分开发和利用课本资源,坚持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坚持积累与训练的结合,就一定能够使课本资源成为有效提升学生写作素养、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平台。
其他文献
学校里有两座教学楼,东边的一座牌子上写着东教学楼,西边的一座牌子上写着西教学楼。有四年的时间,我从东教学楼移到西教学楼,又从西教学楼移回东教学楼。一年一次的轮回,而今我又站在了这四楼的教室。四年的时光未变,教室依旧,设置依旧;初入高三的新学生的眼神也一如我与他们学长的初见,新鲜、紧张、好奇、探究。但我的心老了,什么时候,它没有了接受重任的紧张,也没有了初见新生的兴奋,剩下的只是一些疲惫。  其实我
期刊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当今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却随着年级的递增而呈下降趋势,让人费解。究其原因,主要是现在许多的语文课堂教学,仍然以老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只是机械地听、记,课堂成了被动的听与练。学生们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去质疑,更不必说是讨论问题了。在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永远是没兴趣的,这样的课堂氛围往往也显得非常郁闷,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要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应在教学内容上积极引进“活水”,在
期刊
美人指称美貌的女子,似乎已成通识,并无异议。中国古有四大美人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高适《燕歌行》中有诗云“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是说前方战事吃紧,死伤惨重,后方军官营帐却轻歌曼舞,纸醉金迷。在古代,多数情况下,美人是妃姬、姬妾的统称,“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汉王遂入彭城,收羽美人货赂,置酒高会”(《汉书·高帝
期刊
高中文言文知识中,教材介绍了一类偏义复词,典型的例子如“去来江口守空船”的“去来”、“昼夜勤作息”中的“作息”等。对这类词,教材止于介绍其偏于一义,未再进行全面性的分析,以致许多学生把“偏义复词”错记为“偏义副词”,且对此知识点只做了硬性记忆,不懂其来源及语法作用。这不仅会使学生混淆语法现象,也会对古文理解及以后的古文知识掌握产生不良影响。鉴于教材的偏漏,本文拟就此类语法现象做一简要概括,并结合同
期刊
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的未来和希望,是明天学校教育的中坚和骨干,每一位有责任的青年教师都憧憬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新的时代、新的环境中,应该如何做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时代的要求呢?要从以下几方面向老教师学习,并从自身不断地下功夫:  一、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  俗语说的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师要“为人师表”,要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师德觉悟。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提高
期刊
情感是兴趣产生的基础,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兴趣的主要职能是使学生把学习化作自己的愿望和需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而兴趣的培养离不开情感教育的作用。  一、情感教育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所谓情感教育,指的是在学习教育中,加强对学生情感素质的开发和培养,使之达到较高的水平,从而丰富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心理健康。而情
期刊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要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必须重视朗读训练。现阶段,新的语文高考大纲对学生读的要求越来越高,新的语文教学方法提倡“重读背、轻讲析,重陶冶,轻灌输”,这都要求重视朗读教学。但是走进高中校园,会发现早读课因为低效和无效已经成为教师和学生眼中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有的岌岌可危,有的面目全非,完全被占用去做其他的事情了。学生早读读一遍课文已经厌倦,哪能长期坚持?对早读充满厌倦进而对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的“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明确指出:“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学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让学生“乐之”,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如下几点:  一、以趣引入,激起兴趣  一堂新课有一个好的开端,使学生有一种“向而往之”的学习意识,
期刊
一、提高教师素质是创新教育的新源泉  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要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教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要提高教师素质,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下面几点。  1.从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教师除了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需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
期刊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他们对作文的感觉是“无东西可写,不会写”。要使学生乐于作文,写好作文,教师必须激发他们的兴趣,丰富他们的积累,使写作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事情。也就是说,不要让学生的写作兴趣“睡着”了!  一、培养兴趣:“我要写”,“我喜欢写”  兴趣,是写作的源动力。学生的兴趣要靠教师去激发,使他们有东西可写,有写东西的欲望。兴趣的激发方式有很多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