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要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必须重视朗读训练。现阶段,新的语文高考大纲对学生读的要求越来越高,新的语文教学方法提倡“重读背、轻讲析,重陶冶,轻灌输”,这都要求重视朗读教学。但是走进高中校园,会发现早读课因为低效和无效已经成为教师和学生眼中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有的岌岌可危,有的面目全非,完全被占用去做其他的事情了。学生早读读一遍课文已经厌倦,哪能长期坚持?对早读充满厌倦进而对语文学习也丧失了兴趣和信心,一些学生干脆放弃语文学习,早读课现状堪忧。
是什么原因让“重视早读课”成为一句口号?早读课的设置沦为一种形式?让教师头疼,让学生厌倦?
一、学校轻视让早读课“面目全非”
学校轻视早读课,表现在任意占用早读课,或者直接取消早读课。学生会、团委会经常利用早读课的时间向学生广播通知及宣传事务,一些学校甚至直接取消早读课,把宝贵的早读时间拿来上第一节课。学校这样做让语文早读课面目全非,可有可无。殊不知学校在早读课做这些事情的同时,也把早读可有可无这种观念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了。学校无视,学生无视,后果如何,不言而喻。
二、教师轻视导致早读课低效、无效
在那些由班主任跟早读课的学校中,不是语文教师的班主任,只能监督学生一味的朗读,无法对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指导,导致早读课低效甚至无效。
也有很多学校早读是由语文教师负责辅导,但是由于语文教师对早读课的重视只是停留在意识层面上,没有把早读课当成正常的教学,所以只是跟班到岗,对学生的朗读不管不问无作为,导致早读课低效、无效。
三、学生轻视早读课变自由课
学生不把早读课当回事,主要是受到学校和教师的影响,当然和部分学生缺乏自觉意识不无关系。在早读课堂上,会看到很多学生利用早读课做其他科的作业或看其他科的书;吃早餐、说笑、上厕所等行为更是不一而足。总之,在早读课上,学生认为没有教师教课就很随意,所以行为非常自由,极个别学生甚至长期等到早读下课才来学校。就算有教师的强制监督,很多学生朗读要么很快,有口无心像和尚在念经;要么很慢,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很多学生还片面地认为,早读朗读仅限于高中课本,日日读、月月读实在没必要,十遍、百遍是早已厌倦。
针对早读课被占用、被异化、被厌倦的低效、无效现状,必须要清醒,必须要反思,要正本清源,对症下药,来缓解这种危急局势。很明显,学校尤其是语文教师,在早读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早读课高效低效取决于语文教师对早读课是否用心,所以就从这两类角色入手,思考应对策略。
一、学校应该充分重视早读课
首先学校重视早读课必须从学校各级各部门做起,杜绝一切与语文早读无关的事情在早读课中出现,还早读课本来面目,为学生早读提供一个单纯、安静、严肃的环境。学校还应组织教师向学生宣传早读课的重要性和严肃性,让学生能够意识到早读课和平时上课一样,同样需要严格遵守课堂纪律。
学校还可以尝试开设语文早读公开课,为全校语文教师学习和交流早读课教学经验提供一个平台。这样也能促使语文教师对早读课教学的研究和开发,提高教师对早读课的重视程度。
当然,学校不应该局限于重视早读课,要全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因为好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会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二、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早读课
语文教师在早读课中居于主导地位,决定着语文早读课的效率高低。语文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早读课,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也会更加得心应手,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也会不在话下。要充分利用早读课,使早读课的效率最大化,语文教师首先在思想上就要重视早读课,充分认识早读之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要长期向学生灌输这种意识,然后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将之运用于早读课堂中,并且持之以恒。方案具体如下:
1.制定明确的朗读目标。
要有长期、短期目标,包括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学月目标,要具体到每一节早读课。不仅语文教师自己目标明确,还要让学生明确。所以每一节语文早读课上,教师都应该把本次早读的具体任务和目标板书在黑板上。
2.合理安排朗读内容。
在早读课中,不仅朗读的目标要明确,朗读的内容也要明确。课堂上学习了哪些文章,早读课就可以把它作为朗读内容,但不能是唯一的内容,因为不是每篇课文都适宜在早读课上大声朗读,总是读同样的内容也容易引起学生疲劳厌倦从而降低早读课的效率。学生发现读自己作文的感觉和读经典美文的感觉不一样,从而明白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会有所改进,时间长了作文水平就会逐步提高。
3.运用多种朗读形式,注重朗读技巧。
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早读课最常见的是齐声朗读,齐读有它的优点,朗朗书声促使学生专注于文章,齐读时学生可以大声地、放开来读,专注程度比自由朗读要高,学生的读书激情容易释放。适当安排齐读,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如果老是一种方式读书学生会觉得乏味,教师还应引入多种朗读方式,如,自由朗读、范读、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等,有时候还可以让学生默读。
教师应多提倡自由朗读,因为高中学生有自己独立的认识、思辨能力,自由朗读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作品,空间更广阔,符合他们认识新知、独立感知的要求,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朗读时间,学生可以从朗读中获得更多独特的体验。
4.听说读写百花齐放。
叶圣陶曾提出,“听、说、读、写并重,不可偏废”。重读写,轻听说,是影响人的基本素质的,必须全面重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虽说早读早读,一定要读,但是绝对不是让学生从上课读到下课。大声朗读时相当耗费精力,读久了效率不高还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三十分钟的早读课,朗读时间最好不超过二十分钟,这其间也要有间断,一节课总的朗读时间控制在二十分钟就好。在读的时候,可以穿插着听、说、写能力的训练。这样变换着花样,多种方式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学生在新鲜有趣的早读课中,能力得到提高,视野得到拓展,对早读课就会充满了期待。就算是天天读,十遍百遍也不厌倦,早读课的效率还能低效、无效吗?
早读课对于语文学习非常重要,如果学校、语文教师能够重视早读课,就能够最大化地利用早读课,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早读课,爱上读书。读“书”的感觉像春天,浪漫的季节,醉人的诗篇,喜悦的经典,美丽的诗篇,读“你”千遍也不厌倦,那么,这将是学校、教师、学生所有人最大的幸福。
是什么原因让“重视早读课”成为一句口号?早读课的设置沦为一种形式?让教师头疼,让学生厌倦?
一、学校轻视让早读课“面目全非”
学校轻视早读课,表现在任意占用早读课,或者直接取消早读课。学生会、团委会经常利用早读课的时间向学生广播通知及宣传事务,一些学校甚至直接取消早读课,把宝贵的早读时间拿来上第一节课。学校这样做让语文早读课面目全非,可有可无。殊不知学校在早读课做这些事情的同时,也把早读可有可无这种观念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了。学校无视,学生无视,后果如何,不言而喻。
二、教师轻视导致早读课低效、无效
在那些由班主任跟早读课的学校中,不是语文教师的班主任,只能监督学生一味的朗读,无法对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指导,导致早读课低效甚至无效。
也有很多学校早读是由语文教师负责辅导,但是由于语文教师对早读课的重视只是停留在意识层面上,没有把早读课当成正常的教学,所以只是跟班到岗,对学生的朗读不管不问无作为,导致早读课低效、无效。
三、学生轻视早读课变自由课
学生不把早读课当回事,主要是受到学校和教师的影响,当然和部分学生缺乏自觉意识不无关系。在早读课堂上,会看到很多学生利用早读课做其他科的作业或看其他科的书;吃早餐、说笑、上厕所等行为更是不一而足。总之,在早读课上,学生认为没有教师教课就很随意,所以行为非常自由,极个别学生甚至长期等到早读下课才来学校。就算有教师的强制监督,很多学生朗读要么很快,有口无心像和尚在念经;要么很慢,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很多学生还片面地认为,早读朗读仅限于高中课本,日日读、月月读实在没必要,十遍、百遍是早已厌倦。
针对早读课被占用、被异化、被厌倦的低效、无效现状,必须要清醒,必须要反思,要正本清源,对症下药,来缓解这种危急局势。很明显,学校尤其是语文教师,在早读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早读课高效低效取决于语文教师对早读课是否用心,所以就从这两类角色入手,思考应对策略。
一、学校应该充分重视早读课
首先学校重视早读课必须从学校各级各部门做起,杜绝一切与语文早读无关的事情在早读课中出现,还早读课本来面目,为学生早读提供一个单纯、安静、严肃的环境。学校还应组织教师向学生宣传早读课的重要性和严肃性,让学生能够意识到早读课和平时上课一样,同样需要严格遵守课堂纪律。
学校还可以尝试开设语文早读公开课,为全校语文教师学习和交流早读课教学经验提供一个平台。这样也能促使语文教师对早读课教学的研究和开发,提高教师对早读课的重视程度。
当然,学校不应该局限于重视早读课,要全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因为好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会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二、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早读课
语文教师在早读课中居于主导地位,决定着语文早读课的效率高低。语文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早读课,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也会更加得心应手,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也会不在话下。要充分利用早读课,使早读课的效率最大化,语文教师首先在思想上就要重视早读课,充分认识早读之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要长期向学生灌输这种意识,然后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将之运用于早读课堂中,并且持之以恒。方案具体如下:
1.制定明确的朗读目标。
要有长期、短期目标,包括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学月目标,要具体到每一节早读课。不仅语文教师自己目标明确,还要让学生明确。所以每一节语文早读课上,教师都应该把本次早读的具体任务和目标板书在黑板上。
2.合理安排朗读内容。
在早读课中,不仅朗读的目标要明确,朗读的内容也要明确。课堂上学习了哪些文章,早读课就可以把它作为朗读内容,但不能是唯一的内容,因为不是每篇课文都适宜在早读课上大声朗读,总是读同样的内容也容易引起学生疲劳厌倦从而降低早读课的效率。学生发现读自己作文的感觉和读经典美文的感觉不一样,从而明白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会有所改进,时间长了作文水平就会逐步提高。
3.运用多种朗读形式,注重朗读技巧。
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早读课最常见的是齐声朗读,齐读有它的优点,朗朗书声促使学生专注于文章,齐读时学生可以大声地、放开来读,专注程度比自由朗读要高,学生的读书激情容易释放。适当安排齐读,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如果老是一种方式读书学生会觉得乏味,教师还应引入多种朗读方式,如,自由朗读、范读、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等,有时候还可以让学生默读。
教师应多提倡自由朗读,因为高中学生有自己独立的认识、思辨能力,自由朗读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作品,空间更广阔,符合他们认识新知、独立感知的要求,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朗读时间,学生可以从朗读中获得更多独特的体验。
4.听说读写百花齐放。
叶圣陶曾提出,“听、说、读、写并重,不可偏废”。重读写,轻听说,是影响人的基本素质的,必须全面重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虽说早读早读,一定要读,但是绝对不是让学生从上课读到下课。大声朗读时相当耗费精力,读久了效率不高还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三十分钟的早读课,朗读时间最好不超过二十分钟,这其间也要有间断,一节课总的朗读时间控制在二十分钟就好。在读的时候,可以穿插着听、说、写能力的训练。这样变换着花样,多种方式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学生在新鲜有趣的早读课中,能力得到提高,视野得到拓展,对早读课就会充满了期待。就算是天天读,十遍百遍也不厌倦,早读课的效率还能低效、无效吗?
早读课对于语文学习非常重要,如果学校、语文教师能够重视早读课,就能够最大化地利用早读课,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早读课,爱上读书。读“书”的感觉像春天,浪漫的季节,醉人的诗篇,喜悦的经典,美丽的诗篇,读“你”千遍也不厌倦,那么,这将是学校、教师、学生所有人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