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适应自然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lhzl_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夸美纽斯名片
  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1592~1670):“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奠基者,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教育革新家。他总结了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人文主义教育成果和当时进步教育的实际经验,提出了一套系统而又全面的教育理论。同时,他还带动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革新运动,为近、现代教育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因而被称为“近代教育学的奠基人”和“现代教育之父”。原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称他是“一位精髓而有独到见解的哲学家,他在新生一代的教学和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完成了一场革命,他是一位博学而天才的教育家”。
  1592年3月28日,夸美纽斯出生于捷克的一个磨坊主家庭,12岁时父母双亡成为孤儿,直到16岁时,才得以进入传统的拉丁文法学校,在那里显出了他的光辉的天才和卓越的能力。1611年,他被选送到德国的赫尔博恩(Herborn)大学学习哲学和神学;1613年,又到海德尔堡(Heidelberg)大学学习,为他后来从事文化教育活动打下了良好的根基。1614年,他回到捷克,在他的母校普雷拉乌拉丁文法学校任教,开始研究教育改革问题。1618年三十年宗教战争爆发,他被迫迁居波兰。他的教育名著《大教学论》(1632)就是在波兰流亡时写成的。《大教学论》可以说是欧洲教育史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教育学著作。除《大教学论》外,他的主要著作还有《语学入门》(1631)、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1632)、中学物理教材《物理学概论》(1633)等。
  
  一
  
  《大教学论》是夸美纽斯最重要的教育著作。在《大教学论》一书中,夸美纽斯用了好多章节以含而不露的方式把“教育要适应自然”作为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指导原则。夸美纽斯认为,在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活动中存在着普遍的规律,一切好的教育教学原则、法则和方法都需要受这种普遍规律的支配,必须服从(或适应)这种普遍规律,这就是自然适应性。
  其实“教育要适应自然”原则不仅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主线,也是夸美纽斯教学理论的主导原则或基本原理。他企图从对自然界的类比研究中,探求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并运用这种规律来指导教育实践。在教育史上,他这一开创性的实践,既奠定了教育的科学化行程,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夸美纽斯对自然的理解与前人不同。他自己称,“自然”所指的是“我们的最初的和原始的状况,我们应当回复这种状况,如同回到一个起点一样”。这实际上是强调要保持一种事物的本来面貌和原始倾向,外界不加干预,非人为的意思。涉及到教育,自然主要是指儿童的天性。为使教育适应人类本身的“自然”,夸美纽斯又对人的自然本性、儿童的年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进行了许多的观察和研究。
  所谓“适应自然”,按夸美纽斯的看法,除遵循自然界的“秩序”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遵循人的自然特性。这也是夸美纽斯民主主义和人文主义思想的基础。我们知道,在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起支配作用的普遍规律(普遍规则),夸美纽斯称其为“秩序”。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的发展以及对人进行的教育都应服从这一普遍规律,要按照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来改造旧学校,创办新教育;要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和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自然界的变化总是选择合适的时机:动植物都是在春天里生长和繁殖的,人类的教育也应从“人生的春天”,即从“儿童时期”开始。
  夸美纽斯在对教育要适应自然的论述中,大量引用了人类运用机械原理的许多事例,如钟和船的运行,大炮发射以及印刷术等,说明一切事物只需按照一定的秩序进行和谐的合作,就可以产生大的力量并获得成功。教学工作也不例外,只不过是要把时间、科目和方法巧妙地加以安排而已。一旦我们发现了正确的方法,那么教育工作同样可以进行得迅捷、省力而有效。夸美纽斯把“教育要适应自然”作为创设新学校的主导原则。他说:“改良学校的基础应该是万物的严谨秩序。”“秩序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教学艺术的主导原则。”夸美纽斯相信自然界是从一般开始的——就像鸟从卵孵化形成鸟的本质开始——再过渡到个别,所以自然是遵守适当的时机,给予一定的材料,选择合适的物件去运动,它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序的,由普遍到特殊一步步地前进,并坚持到最终。适应自然的教育不仅要通过运用当前的力量从内部顺着自然的途径来实现主体的发展,而且还要“循序渐进”,通过自然来实施。
  根据“适应自然”的原则,夸美纽斯创立了他自己的整套教育体系。因为他确信人生来就具有渴求知识和美德的不可遏止的意向,他认为应当研究人的这些生来就有的意向,要给予机会和适当培养,以便满足人在多方面的自然需要。夸美纽斯说:“为了鼓励求知的意向,首先方法本身必须很自然。要知道凡是自然的事情都是自己发展起来的。水往山下流用不着强迫的;一旦水坝等阻止水流的东西移开以后,它就立刻会下流……”换句话说,夸美纽斯不希望学习存在于真空,而希望在以兴趣为基础的活动中展开。“如果不首先唤起学生的兴趣,就不要施教。”而且,“任何时候都要讲授既有趣又有益的知识,这样学生才会头脑充实,积极进取,注意力专注”。实际上在这方面,夸美纽斯是想要教育遵循儿童自然发展的天性,“自始至终要按学生的年龄及其已有的知识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导”。夸美纽斯指出:“有些人是伶俐的,有些人是迟钝的;有些人是温柔和顺从的,有些人是强硬不屈的;有些人渴望求取知识,有些人较爱获得机械技巧。”教育对他们应当区别对待。因此,他要求学校教育“适合学生的年龄,凡是超出了他们理解的东西就不要给他们学习”。
  可以说,包含在夸美纽斯“教育要适应自然”这条原则中的思想是非常丰富的,影响也是广泛的。他提出的“教育要适应自然”原则对近代教育革新运动有着直接的影响,并成为儿童中心论的思想来源。如法国教育家卢梭受夸美纽斯的影响,在其《爱弥儿》中提出了自然教育的理论,要求培养反封建的自由人。当然,除了卢梭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家如裴斯泰洛奇、福禄贝尔、杜威等人都论述过有关自然教育的思想,他们无不受到夸美纽斯及其思想的影响。
  
  二
  
  历史的车轮已驶入21世纪,我们今天在此重提夸美纽斯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主要是因为自然适应性教育理论包含着永不磨灭的深刻道理: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其自然规律,教育应当顺应学生的天性,遵循和尊重这些规律而不能与其对抗。然而,在我们当今的学校教育实践中,仍然存在着大量人为的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现象,有的甚至触目惊心。作为学校教育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我们应该认真反思一下:我们的学校教育到底应该怎样进行?怎样的改革才能使教育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我们知道,学生的发展不仅仅是获得一些知识,掌握一些技能、技巧甚至是技艺,学生人格的健全和谐发展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学生本身的发展水平、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应当是我们选择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重要依据,也是教育实践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倡导“教育要适应自然”的原则。然而,对于夸美纽斯的“适应自然”原则,我们应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夸美纽斯所谓的“自然适应性”思想并不完全是从什么“自然原理”中引申出的,而是他以丰富的教育实践为根基,又运用了科学的教育研究方法的结果,而科学的教育研究方法又得自于他丰富的教育实践和对客观自然规律的尊重。正因为如此,才使得夸美纽斯成为了西方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在教育史上是他首次向自然要真理,以自然为师,运用自然的法则来解决人类的自身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体系。依据夸美纽斯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我们今天为了要教育更好地“回归自然”,教育工作者必须去真正认识、了解、分析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并遵循其身心发展的规律,依其自然本性进行教育,不要强迫学生生硬地接受违背自然本性的东西,要让他们以轻松的心态快乐学习。同时还要使学生对世界永远保持一种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这样可以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丰富和升华,最终使学生得到高度自由、快乐、均衡、和谐的发展。
  另一方面,我们还要认识到,夸美纽斯关于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反映了他力求摆脱神学、使教育工作科学化的良好愿望。他企图从教育和自然的类比研究中探索教育规律,并用规律来改造教育,在这点上他初步意识到教育工作中的确存在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由于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和他本身就是一个宗教信仰很深的基督教徒,对教育问题的论述难免带有神秘色彩和宗教的气味。所以夸美纽斯并没有真正地找到人与自然发展的普遍规律,更不了解教育与自然的本质区别,只是牵强附会地将人类的教育活动与自然现象相类比,显然是不恰当的。当然,我们并不能因此就抹杀他在教育学上所作的历史贡献,毕竟他的许多教育、教学管理上的原则和思想经过300多年历史的检验,已经被吸收到现代的教学论体系中。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就是如何根据当今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对其加以批判、继承、丰富和发展。
  总之,夸美纽斯在教育史上是最早企图探索教育规律的教育家,他以《大教学论》不朽的思想,占据着“教育发展史上的哥白尼”的地位。西方学者斯皮尔曼甚至给予了这样的评价:“倘若各时代关于教育学的著作都丢了,只要留得《大教学论》在,后人便仍可以把它作为基础,重新建立教育的科学。”
  (责编 若 洋)
其他文献
【摘 要】将传播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是新时代推动传播实践发展的重要命题。疫情防控中“硬核”宣传标语作为抗疫的重要工具,内含鲜明的运动式治理特色。通过搭建运动式治理的“主体—工具—过程—逻辑”四维分析框架,本文分析了疫情中“硬核”宣传标语“理念—方式—效能—规则”四大传播特征,进而论证了其在提升治理动员力、治理精准化、治理集约度和治理和谐性等四个方面的治理效能,以期为传播和治理的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临近期末,又到了班主任给学生写评语的时候。“该生学习态度认真,热爱劳动,待人有礼貌,希望以后改正字体潦草的毛病”之类的套话是令人厌倦的。这是一个创新的时代,给学生写评语也要写出新意,力求让学生喜欢,起到应有的教育实效。  本期我们来分享四位老师给学生写评语的奇思妙想,也许您从会中受到启发,在写评语时迸发出更多灵感的火花。    学生替我写评语  李晔飞    怎么能让学生替我写评语呢,这岂不是我不
2月17日、18日,我省相继召开了2009年度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和全省基础教育暨师范教育工作会议,回顾总结了上一年的工作,重点部署了2009年的工作。据记者了解,2009年,我省基础教育领域将以科学发展为主线,进行一系列的改革,而与之相配套的政策也将同步实施,记者对此加以梳理。    关键词:教育服务年    配套政策:我省把今年定为“教育服务年”,当前,省教育厅正在针对这一活动的指导思想、活动内容
【摘 要】从2010年开始,《纽约时报》就领悟到社交媒体将是未来报道内容最重要的传播渠道,也将是未来和客户互动最重要的渠道,甚至还是第一手消息的重要来源。它在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平台相继建立了自己的账号,积极利用社交媒体为其新闻内容生产、新闻传播、开拓市场以及维系受众服务。  【关键词】《纽约时报》 社交媒体 运用  皮尤研究中心公布了《2014年新闻媒体状况报告》指出,新闻行业
【摘 要】時政报道是各新闻媒体投入“重兵”的重要阵地,更是传统党报转型的关键所在。面对着“不变”的使命、担当和责任,面对传播技术、受众需求之“变”的挑战,时政报道必须与时俱进,创新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练就“十八般武艺”,让新闻报道更有温度、更有深度、更有速度,从而提升时政报道的热度,为时政报道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提供支撑和保障。  【关键词】时政报道;转型创新;提升热度  时政报道承
编者按: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主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广大语文教师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下面选登的这组文章,介绍了有关的经验,供广大语文教师参考。    作文中的“小”与“大”  ■ 泌阳县泌水镇中心学校 李华成  在写作中怎样让平淡的材料富有生趣,让陈旧的素材富有灵性,让雷同的材料富有特点,让一般的材料富有个性呢?笔者根据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提倡探究性学习,注重教材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自主探究的能力。不同的探究内容,可应用不同的探究方法。在带领学生学习“引起生物变异的主要因素”的课题时,笔者带领学生以“向日葵果实大小的变异”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    一、问题的提出    生物世界中,不同种类的生物千差万别,同种生物之间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这都源于生物的变异。如我们平时吃的向日葵的果实有大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世时,温家宝总理多次去看望他。钱老多次向温家宝总理谈起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问题,一直到去世前那一次会面,钱老还念念不忘这个问题。钱老去世后,他留下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引起举国上下的广泛关注。应该说,“钱学森之问”是关乎国家和民族未来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温总理每到一所学校都要向师生们讲述钱老的话,并要求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从娃娃抓起。这
【关键词】人物通讯;作品评析;写作方法  人物通讯是一种通过报道人物的思想和事迹来展现人物精神风貌的新闻体裁。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无不经受着时代大潮的洗礼,而在接受洗礼的同时,每一个人又都在具体地体现着这个时代的丰盈与充沛。[1]人物通讯用平凡的生活来反映时代的轨迹,或者以小人物来书写大情怀,或者用榜样的力量来感染人、引导人。它书写的不只是人物,而是时代精神、民族精神,起到正确引导舆论、培育社
【班主任案例】  新学期,由于不了解学生,我随意点名几位学生负责班级事务,也就是任班干部。我班的班干部就这样没有斟酌、没有推荐、没有选举地产生了。  下午放学,我接到马超妈妈的电话,她说孩子当了值日小组长特别兴奋,由于孩子学习不太好,以前从未担任过班级的任何职务。她感谢我对孩子的关注和信任,为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让他少了点自卑、多了些自信。  通话结束,我陷入了沉思:仅仅是老师一个随意的决定,竟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