铍针切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背臀部疼痛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中医药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deli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铍针疗法;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4.09.030
  中图分类号:R274.915.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9-0104-02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表现为腰背、臀部疼痛。笔者采用铍针切刺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背、臀部疼痛,并以按摩疗法作为对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纳入病例均为2012年1月-2013年4月北京市丰盛中医骨伤专科医院就诊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铍针组和按摩组各40例,最终完成74例。铍针组36例,女28例,男8例,平均年龄(50.52±3.11)岁,平均病程(10.69±3.54)d;按摩组38例,女29例,男9例,平均年龄(49.65±2.84)岁,平均病程(9.50±3.53)d。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按照《中华骨科学(运动创伤卷)》[1]中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①有腰部劳损或受寒湿史;②腰痛及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腹压增加时疼痛加重;③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可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④X线示脊柱侧弯,腰生理曲度消失,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患者腰背、臀部经筋循行线路上有明确的压痛点或触及“筋结”;③患者自愿作为受试对象,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④能接受试验方法治疗,保证完成疗程者。
  1.4 排除标准
  ①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脏器衰竭者;②腰腿部软组织皮肤破损及伴红、肿、热、痛炎症反应者;③正在接受其他相关治疗,可能影响本研究效应指标观测者;④有出血倾向者;⑤巨大腰椎间盘突出或伴有马尾神经压迫症状或出现肌力明显下降需手术者;⑥腰椎结核、腰椎肿瘤者。
  1.5 治疗方法
  铍针组患者俯卧位,暴露腰背及臀部,循经按压,寻找压痛点或皮下可触及“筋结”处。触摸到病变部位后,以龙胆紫标记,常规碘酒、酒精消毒,铺无菌手术洞巾。选择5 cm×0.5 mm铍针,针头长1 cm,针体长4 cm,末端扁平斜口刃,针口线为0.5 mm,从标记处进针,针刃方向与肌纤维走行方向一致,切刺深筋膜,因骶尾部组织较薄,切刺时可直达骨质。进针后在痛点周围进行扇形或线形松解。松解完毕后出针,以无菌敷料覆盖48 h,保持敷料干燥、清洁。1周1次,3次为1个疗程,若1次切刺后疼痛消失,则治疗结束。
  按摩组采用传统按摩手法。患者俯卧位,术者双手置于脊柱两旁骶脊肌表面,推揉骶脊肌,使脊柱晃动,身体完全放松。循经点揉阿是穴及“筋结”部位,力度由表及里,由浅及深,可反复多次点揉。之后患者侧卧位,进行侧扳手法治疗。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与方法
  ①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2]对疼痛感觉进行评分。VAS采用10 cm长的直线,两端分别表示“无痛”(0分)和“想象中的剧烈疼痛”(10分),被测者根据其感受程度在相应部位标记分值;②治疗前后进行腰椎JOA评分[3],包括主要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受限度、膀胱功能4部分共计14项提问,合计29分。分数越低表明病情越严重。
  1.7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评价疗效。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能恢复原工作;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度好转;无效:体征无改善。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按摩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注:2组比较,P<0.05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属中医“腰痛”范畴。近年研究发现,腰椎周围肌肉、韧带的力学失衡与椎间盘突出有密切关系。经筋理论是对人体肌肉、韧带和附属组织的生理特性和病理发生、发展的规律总结。腰椎椎体周围的肌肉、韧带及椎间盘同属经筋系统,其临床表现与三阳经筋及足少阴肾经经筋关系密切,所以,腰椎间盘突出当属经筋病症。
  从脊柱生物力学来看,腰椎周围的腹肌、背肌、筋膜、韧带对腰椎的稳定性起重要作用,是重要的外源性维稳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反复劳损、长期姿势不良及外伤等原因,使脊柱周围软组织平衡失调、椎间盘内受力分布不均而出现退变。机体为代偿周围软组织不稳,常采取改变腰椎曲度或腰背肌反射性引起保护性痉挛,持续性曲度改变和软组织痉挛使腰背部筋膜间室的压力增高、肌肉附着处应力过于集中,导致局部肌肉微循环障碍,感觉神经末梢受到牵拉刺激而产生疼痛,即“不通则痛”,长时间发展会使软组织失衡进一步加剧,所以,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所致疾病的关键在于恢复脊柱的周围软组织平衡。
  铍针疗法最早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铍针,取法于剑锋,广二分半,长四寸。”现代铍针技术源于20世纪90年代,采用新型材料,在原有基础上加以改进,使其具有硬度高、针径细、创伤小等特点。铍针疗法以中医学“以痛为输”和“通则不痛”为理论基础。通过对筋膜的线形或扇形切刺,使腰背部筋膜间室压力得到释放,筋膜表面张力得到降低,脊柱周围软组织平衡失调得以纠正,恢复正常的生物力学关系,进一步促进了局部微循环改善、无菌性炎症消退,从而减弱感觉神经末梢受到的刺激,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
  铍针疗法操作时应注意:①严格掌握无菌操作,避免发生感染;②准确定位,注意针刃与肌纤维走行方向要保持一致;③保护血管和神经,进针深度以筋膜层为宜;④不能一次解决者,可间隔1周再次治疗,避免长时间操作而加重损伤;⑤松解完毕后出针,需压迫止血,避免局部出血过多或形成血肿;⑥个别患者会晕针,按常规处理。
  总之,铍针切刺法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显著、疼痛缓解快、就医次数少等优势,且符合微创理念,无需麻醉,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背、臀部疼痛提供了新选择。
  参考文献:
  [1] 于长隆,敖英芳.中华骨科学(运动创伤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00-301.
  [2] 吕晨,邹建玲,沈淑华,等.视觉模拟量表和语言评价量表用于术后疼痛评估的比较[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4,2(4):214-215.
  [3] 徐卫国,陈圣华,鲁光钱,等.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JOA对其预测的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1):3679-3680.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2-203.
  (收稿日期:2013-12-01;编辑:季巍巍)
其他文献
关键词:名医经验;房定亚;成人still病;卫气营血辨证;犀角地黄汤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6.03.032  中图分类号:R259.9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6)03-0108-02  成人Still病(adult-onset still' s disease,AOSD)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以长期间歇性发热、一过性
期刊
摘要:目的 建立川芎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方法 使用色谱柱Thermo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25 ℃,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23 nm。通过提取11个色谱峰作为指纹图谱共有峰,分别采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所收集的18批样品进行系统比较与归类。结果 通过比较18批川芎的色谱图,确定了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天麻总提物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获得、巩固、再现功能的影响,为临床研发新药提供依据。方法 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天麻总提物组,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灌胃容积为0.2 mL/10 g,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等容积蒸馏水灌胃,连续16 d。于给药11 d后复制东莨菪碱、氯霉素、乙醇致小鼠记忆获得、巩固、再现功能障碍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定位航行实验及空间
期刊
摘要:目的 评价补阳还五汤及其精简方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内实验: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局灶性脑缺血(MCAO)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和补阳还五汤精简方组,每组10只,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脑梗死面积和脑含水量等指标的变化。体外实验:采用过氧化氢(H2O2)对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细胞)致损,建立体外氧化应激细胞模型,将PC12细胞分为正常组、空白对照组、补阳还五汤组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探讨不同体质类型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 运用王氏体质分类法对600例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进行体质分型,分析主要体质类型与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排名前4位的体质类型分别为瘀血质、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4类体质的TG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5);瘀
期刊
摘要:目的 测定不同炮制时间和温度下苍耳子中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的含量变化,确定苍耳子炒制的最佳工艺。方法 采用砂炒法,温度150~220 ℃,时间0.5~7 min,每一温度分别炒制浅黄、黄褐色2份炮制品,共得到16份炮制样品。采用超高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含量。色谱柱:Acquity BEH C18(2.1 mm×100 mm,1.7 μm);流动相:乙腈-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趁鲜切片对当归质量的影响,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当归趁鲜切片的质量提供可靠方法,并对当归趁鲜切片及当归饮片的质量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当归中阿魏酸含量。提取方法、色谱条件均在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基础上进行了优化。色谱柱:Kromasil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门诊患者投诉的常见原因,探讨相关对策以缓解医患矛盾,促进医患关系正常化。方法 通过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门诊部接待患者的投诉情况,从服务态度、医疗差错、流程布局、沟通交流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门诊量1055万人次,门诊投诉1426人次(其中服务态度24.2%、医疗差错11.5%、流程布局40.3%、沟通交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五藤二草汤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将65例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片10 mg,每周1次;硫酸羟氯喹片200 mg,每日2次;双氯芬酸钠缓释片75 mg,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五藤二草汤,每日3次,口服。疗程12周。于治疗后观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糖痹康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血浆β-内啡肽(β-EP)含量的影响,探讨其镇痛及神经保护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和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发2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甲钴胺组及糖痹康高、中、低剂量组,另设10只大鼠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等量蒸馏水,各治疗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每4周检测体质量、空腹血糖,16周后取大鼠一侧坐骨神经,光镜观察各组大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