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企知识转移的主要模式及归纳分析

来源 :企业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esentSco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基于不同主体、基于合作模式、基于知识特性三个方面对当前高职院校校企知识转移的主要模式进行了梳理及归纳分析,指出校企联合研发模式与知识产权转让模式是符合目前高职教育特点的校企知识转移模式。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校企知识转移中存在的不足,指出校企双方应根据自身情况、阶段性目标及市场环境选择合适的转移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知识转移;模式;校企联合研发模式;知识产权转让模式
  知识是人类在实践基础上产生且又经过实践检验的智慧成果,知识转移是校企双方间知识和技术的相互传递。高职院校具有知识和技术优势,但缺乏对市场的把握与技术的市场化;企业缺乏知识资源与技术成果,但把握市场和技术转化是其长处。因此,高职院校把创造的知识转移给企业,能够弥补企业的知识缺口;企业能够把市场信息、现实技术需求转移给高校。
  目前,国内外已有部分学者开始围绕校企知识转移的相关模式展开研究,然而不同的研究视角所得到的结论各不相同,探索与分析符合高职教育的校企知识转移的模式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一、高职院校校企知识转移的主要模式
  模式是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是对现实状况的理论性和标准化的的表达。因此,研究校企知识转移应从校企知识转移的模式开始,高职院校校企知识转移效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校企合作模式选择不当。下面从三方面对高职院校校企知识转移的主要模式进行梳理。
  1.基于不同主体。(1)高职院校主导型模式。主导者为高职院校,依托人才、技术等研发优势进行创新,再将知识成果以专利转让等方式转移给合作企业,达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目的。这种模式,研发风险由高职院校独立承担,创新的决定权掌握在高职学院手中。因此,需要高职院校具有对未来市场环境的预判性,并对预期收益做出判断。(2)企业主导型模式。主导者为企业,根据自身实力和市场需求等客观因素,以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的,采取委托、合作及共建科研平台等方式获取高职院校的知识资源。这种模式,研发风险由企业独立承担,创新的决定权掌握在企业手中。因此,身为参与者的高职院校,只是被动的与合作企业进行知识转移。(3)“双主体”模式。高职院校和企业作为“双主体”,知识转移采用“优势互补”的方式进行,没有绝对的主导者。双方从自身需求出发,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以合同的形式相互约束,发挥各自的优势,合作研发,共同创新。这种模式,知识转移的过程由校企双方共同主导,知识成果及利益也由双方共同分享,最终达到双赢。
  2.基于合作方式。(1)校企联合攻关模式。市场竞争残酷,企业为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与高职院校联合攻关,例如校企共同承担科研项目等。这种模式,提高了科研项目的市场针对性,加速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此外,为了服务地方经济或提高地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许多政府直接或间接的参与到校企合作项目中去。德国有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国家公共事业科研项目,其研究成果以研讨会或演示会的形式向广大企业及公众展示,任何企业和个人都可以使用这些免费的知识资源。(2)校企共建研发平台模式。这种模式,高职院校提供场地及配套设施,企业提供设备及资金,依托高职院校的人才优势和研发优势,校企双方共同搭建研发平台,例如校企共建实验室、校企共建研发中心等。这些共建平台与高职院校的优势学科紧密关联,依托学院的知识资源,利用企业的市场优势,达到科技成果孵化及产业化的目的。(3)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模式。最重要的资源是人才。高职院校依据企业的发展和行业需求,依托自身优良的科研氛围,以多元化的方式为企业培养人才;企业通过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等方式为高职院校提供资金支持和实训条件支持。这种模式,校企双方共同承担人才培养,既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供了实践的场所和创新的平台,也为企业培育了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
  3.基于知识特性。知识特性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类。显性知识能用文字、公式、图表等表示,是结构化的知识,转移方便。隐性知识难于表示,是非结构化的知识,转移困难。因此,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转移模式不尽相同。(1)显性知识转移模式。显性知识的转移具有方便且成本低的特点。显性知识转移模式,首先由个人或组织开始知识转移,然后其他个人或组织可以通过共享的方式来获取知识资源。在这种模式中,只要拥有能够用于知识存储、共享及检索的工具,企业就能很便捷的完成知识转移。具备了优良的学风和有效的激励机制,高职院校可以使知识转移的效率和效果更好,提高了知识转移的成功率。(2)隐性知识转移模式。隐性知识的转移困难且复杂,需要对转移的知识进行再加工以利于知识的消化吸收。隐性知识转移模式,首先由接受者从拥有者那里获取转移来的知识,接着利用自身已有知识对转移来的知识进行加工、消化吸收,再通过共享的方式将知识传播到组织,最后组织中的其他个人就可以获取所需的知识。在这种模式中,为了降低知识转移的难度,提高知识转移的成功率,应提高转移双方的匹配程度。(3)相互转移模式。相互转移模式,其转移途径为双向,在知识转移的过程中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同发生转移,但转移方式却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上述两种模式的叠加,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组织之间、个体之间的信任度,关系到知识转移的成功率。
  在这种模式中,知识转移的双方可以通过情感交流、互惠关系建立等方法来增加彼此的信任度,从而降低知识转移的成本,提高知识转移的成功率。
  二、高职院校校企知识转移主要模式的归纳与分析
  1.校企联合研发模式。高职院校投入人才、知识等研发资源,企业投入资金、设备等资源,以委托、合同、共建科研平台等方式,充分协作,联合攻关,实现知识成果的转化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联合研发,一方面,企业面向市场推出新产品,提高了自身的行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对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的研究,打造了一批跨专业、跨学科的科研创新团队。   在这种模式中,高职院校区别于一般本科院校的办学特点尤为突出,“厂中校”和“校中厂”使得校企双方交织在一起,高职院校的管理、教学及人才培养倾向于企业、行业的需求,是世界各国重点推广的校企知识转移的模式之一。截至2000年,美国各高校在政府及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支持下,校企共建高校工业合作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跨学科科学研究中心达1000多个;英国的“高教援助基金”,由贸工部、教育部和教育基金理事会共同资助、建立,每年用以加强校企合作研发的拨款达2000万英镑;日本政府专门设立了科学技术振兴经费、科学研究补助金、官民共同研究开发项目和综合技术开发项目,旨在鼓励和加强校企间的合作。
  校企联合研发模式的优点有:(1)校企间紧密交流,信息流通顺畅,真正做到了优势互补。(2)企业介入研发过程,减弱了知识成果的市场化风险,更有助于企业了解知识成果的价值与效用,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
  校企联合研发模式的缺点有:(1)知识成果可能会滞后于
  市场,主要原因是研发周期长,降低了知识成果的应用价值。(2)研发过程中,市场变化影响着研发的计划和进度,势必增加校企双方的研发成本。
  2.知识产权转让模式。高职院校凭借已有的知识成果,如技术、专利等,以转让合同的方式完成知识转移,获得知识成果的转让收益。在这种模式中,企业购买知识成果,享有先进成果的使用权,在接受并吸收转移来的知识成果后,依据自身的开发能力和市场运作能力,成功实现知识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并借以获得高额利润及竞争优势。因此,具有商业性质的知识产权转让模式,普遍受到了高职院校和企业的重视。
  近几年,国内部分高校建立了“技术转移中心”,专职负责本校知识成果的推广、转化、转让,如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江苏省内的本科院校。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了保护高校知识成果的知识产权,均设立了大量的技术转让机构,通过多种方式对高校的知识成果进行转移,如独占许可、非独占许可等。在法国,约20%的高校知识成果通过保留专利权的方式进行知识的转移。
  知识产权转让模式的优点包括:(1)降低了企业的风险投
  资,企业可以迅速使用获得的知识成果,加快技术的更新换代,缩短开发周期,快速推出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借以获得巨大利润,提升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2)提高了高职院校的收益,提升了高职院校的声誉。
  知识产权转让模式的缺点包括:(1)企业不了解研发过程,无法把握知识成果的实用价值、可靠性及预期效用,自身创新能力得不到提高,势必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2)高校不了解市场,由于独立研发,取得的知识成果可能落后于行业发展,成果的实用性不高,增加了研发风险,势必影响高职院校的社会声誉。
  三、高职院校校企知识转移存在的不足
  (1)高职院校的商业化意识较弱,研发的知识成果主要针对职称评定,甚至与市场、企业的需求相悖,实用性差,无法有效的转化。(2)企业急功近利,注重短期效益,重视已有知识成果的引进,知识转移偏向于纯粹的技术转移,忽略了其他知识成果的转移,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3)知识转移的地区差大,经济发达地区的经费充足,产业发展快,因而知识转移的活动较活跃,这种失衡现象不利于国内各地区高职院校和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4)我国高职院校校企知识转移的长效机制不够完善,校企双方在文化氛围、管理方式、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存在着分歧,双方信息流通不畅,出现了校企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目前高职院校校企知识转移的主要模式进行了梳理及归纳分析,指出校企联合研发模式与知识产权转让模式是符合当前高职教育校企知识转移的主要模式,最后分析了高职院校校企知识转移中存在的不足。现实中,校企双方应根据自身情况、阶段性目标及市场环境选择合适的转移模式。
  参 考 文 献
  [1]陈立敏,王漩.2000-2007年知识转移理论研究综述[J].情报科学.2009(1):137~144
  [2]陈丽,余津宜.大学与企业合作技术创新的模式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5(1):22~23
  [3]范旭,方一兵.我国高校技术创新界面演变的三个阶段[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6):130~131
  [4]徐升华,廖述梅.我国校企知识转移研究定位分析明[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3):143~145
  [5]芦亮.校企知识转移的机制与效用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20~36项目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D/2011/03/112);徐州市科技情报项目。
其他文献
【摘 要】绿化养护管理是高校绿化事业的核心工作。通过对高校绿化养护需求和现状比较,提出加强高校绿化养护队伍建设,使其更能满足现代高校绿化养护需求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绿化养护队伍;建设  大学校园绿化建设是大学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校园绿化美化应能体现现代化高校的特点和校园文化特色,这就对绿化养护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今虽然从事高校绿化养护的人员增多,但其中只有部分是农业院校园艺毕业
摘要:水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系统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水治理不能就水论水,要用系统论的方法来分析水治理的内涵,文章就我国水治理及水治理体制现状做了探讨。  关键词:水治理;体制机制;水治理体制  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了社会力量参与涉水管理和监管的权责,但企业、社团、公众参与水治理各有侧重点。企业主要从事涉水经营性活动,社团组织主要开展涉水非营利性活动,公众主要参与
在我10岁的时候,爸爸和妈妈离婚了,这件事在我的内心深处留下了一道不可抹去的阴影。每当我看见一个完整的家庭欢聚一堂时,我只能向他们投去羡慕的眼光。过了一段时间,我和妈
摘要: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的第一要素。目前,随着传媒行业的快速发展,作为“第一媒体”的电视媒体,其生态环境进一步走向开放化和自由化,以更加低门槛化、多元化、复杂化等特性呈现在观众面前。电视新闻如何适应这样的生态环境,保证其客观真实和主观真实,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实际入手,结合当前电视新闻发展实际,剖析电视新闻失实的原因,简要分析了基于这样的生态环境,如何从多个方面保证电视新闻真实性的
【摘 要】文章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某司法警官院校为例,通过将学费与生均成本、居民支付能力、未来收益进行比较并预测未来年度生均成本趋势,全国生均公共财政经费与得出结论:高校应加强内部控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同时财政部门应加强支持力度。  【关键词】教育成本;生均成本;学费;司法警官院校  高等院校的教育经费主要依靠财政拨款,采取“收支两条线”的运行机制,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关注的往往是高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如何能有效培养企业所适用的高素质人才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点培养目标,其教学发展的主要核心为专业建设,重点是对师资队伍进行有效建设,师资队伍是高等院校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在新常态要求下高等院校教育更加需要重视对人才的培养。现如今,高职院校队伍的建设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存在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不明确、师资结构
《中华诗词》杂志社举办的“青春诗会”,是为了更好地帮助青年(35岁以下)诗词作者提高创作水平,向诗坛大力推荐新人新作而举办的研讨型诗会,每年举办一次,2013年度“青春诗会”定于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利用教材资源,创设问题情境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也在不断丰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应用,传统的教育档案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建立健全科学的教育培训档案管理系统,增强教育培训的统筹性、针对性以及实效性,加强和完善企业的教育培训工作已成为当前档案管理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将目前教育培训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建立、健全教育培训档案管理做出思考。  关键词:教育培训;档案  一、培训档案的分类与要素  一般来说,培训档案主
真情回放rn成长中,总有许多记忆从未走远.亲人的鼓励,安慰了受伤的心;自然中徜徉,接受了灵魂的洗礼;古诗词中畅游,领略了圣贤的心怀;历史中的探索,成熟了懵懂的心智……rn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