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鸣、姚明及其他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guo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在报上看到一则关于“抓捕野生蛙父子双获刑”的报道。
  家住某城市郊区某村的冯氏父子俩,晚饭后喝酒缺酒菜,突被村外水渠的蛙鸣提醒,遂心血来潮,决定抓点青蛙回来下酒。于是父子二人携带强光手电、捕网等工具,来到村外的水渠里,使用强光照射、捞网抓捕的方法,抓获野生蛙类40余只。公安部门接到群众举报,赶到现场将二人抓获。经鉴定,冯氏父子捕获的40余只野生蛙类,均属于受保护的野生动物。遂在清点、拍照后,将二人捕获的野生蛙类放生。按照有关规定,冯氏父子在禁猎区、禁猎期内捕获具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40余只,其行为已构成非法狩猎罪,被判拘役—个月,缓刑两个月。
  阅读上述报道,有人觉得对捕蛙父子判决过重了。实则不然。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人类的好朋友。青蛙是国家三级保护动物,抓野生青蛙犯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六条中被列入受保护的“三级动物”除青蛙外,还有麻雀、壁虎、蟾蜍、野鸡、野兔和多种蛇类共计1700余种。
  古人对青蛙情有独钟,不少古诗词对蛙鸣的生动描写绘色绘声,如:“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青草万蛙鸣。”宋朝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特意将“稻香丰年”与“蛙声一片”联袂描写,足见自古以来对蛙类有益于人类,就有充分的共识: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是诉说着丰收年。“蛙声一片”“处处蛙”“万蛙鸣”,皆形容蛙声之多——如此壮观的青蛙大合唱,将人类与大自然动物的和谐相处演绎到极致。
  笔者上中学的校园毗邻一荷塘,聆听蛙鸣美妙的歌唱,胜过音乐课的琴声;课后扒着校园篱笆墙与坐在荷叶上的青蛙默默对视,稚趣无穷……参加工作后重返母校,荷塘旧址上盖起了高楼,青蛙不见了,蛙鸣听不到了。站在母校新围墙旁,仰望高大的新建筑,欣喜之余,难免有几分淡淡的遗憾和惆怅。
  由楼之高、蛙鸣消,联想到篮坛巨人姚明,以“护鲨大使”的身份无偿为野生救援学会拍摄“拒绝鱼翅保护鲨鱼”的公益广告;其中最著名的广告词是:“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长期以来,人们对鲨鱼鱼翅因为“舌”有独钟,每年约有七千多万条鲨鱼为了鱼翅汤被捕杀,有三分之一的鲨鱼物种濒临灭绝。其实,所谓鲨鱼鱼翅富含高营养、抗癌等说法,是个伪命题。据科学研究发现,鲨鱼鱼翅含高浓度重金属,食用鱼翅并非有益健康。拒绝鱼翅,给鲨鱼一份保护,亦给自己多一份保护,不给杀害、买卖鱼翅者提供市场,应该成为我们广泛的共识与遵循。
  笔者所以将蛙鸣与姚明联系在一起,其出发点在于保护生态平衡、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生不辞小。青蛙等小动物,虽然与鲨鱼相比小巫见大巫,但同样是大自然保持生态平衡不可或缺的绿色链条,犹如演戏、拍电视剧,虽有小人物,但没有小角色,对小青蛙等三级保护动物的重视与保护工作不可小觑。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逐渐压缩,种群逐漸减少;加之不法分子的肆意捕杀,有的物种濒临灭绝,亟待全社会合力保护。
  我仰视姚明,不只因为他身材高大、曾驰骋篮球赛场为祖国争得荣誉,更是因为,在众多影视歌体明星趋之若鹜纷纷做保健品等商业广告之际,他甘愿无偿充当保护鲨鱼形象大使,让人可亲可敬。
  盼望广大观众敬仰的明星们,都能和姚明一样,多为保护野生动物无偿做一些类似“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的公益广告,从而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换来更多类似“万蛙鸣”的野生动物欢唱的场景。如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举“口”之劳,何乐不为?如是,我先替野生动物谢谢列位啦!
其他文献
这几年无数个清晨,开车经由郊区一条主干道左拐,送孩子到学校。左拐弯没多远就有两所中学。   主干道由一座高架桥“延伸”而来,又连接着主城和郊区,车流量本就很大,早晨送娃的“汽车军团”生生在早高峰之前加演了一个小高峰,等待左拐的车多时能排出几百米长队。但左拐弯绿灯每次只亮区区二十多秒,好像在“限量供应”“饥饿放行”似的。   更大的问题在于,主干道单向四车道只有一条左拐弯道,只是在左拐弯道的虚线
期刊
清朝初建时,生机勃勃,奋发向上。可慢慢地忘了初心,开始走下坡路,政治腐败,军队颓废,国力衰弱,成了谁都可以捏的软柿子,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全都输得一塌胡涂。可蹊跷的是,所有败仗在当时全是“胜仗”,全国上下捷报满天飞。   大清官员大多闭目塞听,不了解西方列强飞速发展的事实,沉溺于天朝上国的幻想之中。皇帝老爷喜欢听好话,捷报来了龙颜大悦,听到前线打败仗就黑脸,不仅不
期刊
午饭时同事言,其女在澳大利亚留学,前段时间,给一个十六岁的台湾男孩补习功课,她说:“这样的男孩子不多见!”该男生言谈举止温文尔雅,极有礼貌,说话从不高聲,见到老师鞠躬问好,与老师分别要鞠躬告辞,回到家,还发信息来,对老师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他提醒女儿,有些男孩善于伪装,表面上对你非常好,暗地里可能会对你不利的。女儿告诉他,该男生的礼貌与修养,是从骨子里发出来的,不是能够伪装出来
期刊
禁外放噪音宜司乘共襄  不久前,昆明市交通运输局就《昆明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修订举行听证会。新规拟要求乘客在使用电子设备时,不得外放音量,不得大声喧哗。此前,北京、兰州也出台了类似规定,其中北京规定地铁内大声外放音乐将纳入征信。对此,很多饱受噪音打扰的网友、乘客纷纷表示支持。(8月27日央视财经《每日经济新闻》) 如今,坐地铁、公交车的乘客,几乎是人手一机(手机或平板)。其中刷外放的不在少数,刷视
期刊
“狐假虎威”这个成语,凡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中国人,都知道是什么意思,连那位想请岳飞同志帮忙给填个歌词的女歌星,也肯定知道是什么意思。因此,犯不着我来饶舌。  想说的,是社会生活中经常看到或听到的一些“狐假虎威”的现象。比如,给领导开车的司机,闯了红灯还跟警察耍横;连个股级干部都不是,却对单位的人指手画脚的局长夫人;跟上司有点暖昧味道甚至有一“腿”的女职员,或者打着中央领导的亲戚、某省长干儿子的旗号
期刊
市里或者县里来了新领导。普通老百姓看到的可能只是主席台居中的座位上换了面孔,本地新闻里的官员换了名字。“领导换了”之后还有哪些悄然发生的变化?新领导上任,可知多少人苦心孤诣求“摸透”?  某地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一次居然接待了外地一个省会城市的党政代表团学习取经。旁观者一看明显不对,哪有这样的“倒取经”?知情人心里明白,这个欠发达地区,曾经走出去过一位敢想敢干的个性官员。官员兜兜转转,现在到异地主政
期刊
战国时代,楚国大臣庄辛劝告楚襄王说:“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说的是赶快补救,也不算晚。但这也是退后一步宽慰人的话、鼓动人的话,因为,补救总比不补救好吧,不补救那就损失更大了。   但不论怎么说,“亡羊补牢”是损失已经发生之后的事,绝对地看,还是损失了,还是不完美。要想不发生损失,要想完美,事先就得做到牢固羊儿不逃亡。   遗
期刊
近日“闭关”“充电”,拜读先贤杂文名篇。胡适先生93年前有“雄文”直斥“差不多先生”——整个社会从处事不认真到处世不认真,许许多多的人就在“差不多”的圈套里度过一生。掩卷而思,胡适先生担心如果“差不多先生”多多,中国从此就成为一个懒人国了。未料,那历史的阴影并未消退,信息之洪流确乎“造就”了不少思想之懒人;更邪乎的是,与“差不多先生”适成对照的“顶真先生”们在今朝依然“凤毛麟角”,且虽愤世嫉俗,又
期刊
“每当读到曾经在一个班子里共事、相处还比较好的忏悔者所述,不免产生这样的疑问:怎么我们当时在一起的时候没有感觉、看不出来?看了他们在忏悔录中对自己内心的剖析才有了答案:两面人、善于伪装。”掩卷沉思,对“看不出来”“两面人、善于伪装”有些不解。  大家一个班子里共事,大家“一块抡马勺”这么多年,就是腐败分子,就是“两面人”再“善于伪装”,反侦查能力再强,也不可能一点马脚都露不出来,也不可能一点异味也
期刊
把违法违规“吃山”的嘴关起来   陆成文(辽宁锦州)   读《还有谁“靠山吃山”?》(《杂文月刊》2020年2月上)有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本来是老百姓依靠所在当地条件谋生的手段。我小时候,有一位远房亲戚与其他十多户人家住在山沟里。那里土地很少,种庄稼收的粮食根本不够吃。亲戚家有一辆毛驴拉的小车,农闲时常拉些当地的黄土(城里人家做取暖烧饭的煤坯子用)及水果到城里沿街叫卖。亲戚说:“靠山吃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