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发展面临低碳节能绿色发展趋势的转型,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认识逐渐提高,重点保护森林资源与可持续开发林业资源的战略发展规划正在逐步展开,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国家林业经济发展动力,营林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意义。营林发展必须要注重三大效益,要以生态效益发展为主,强调经济效益,注重社会效益。营林经营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要建设生态林场,改善生态环境与气候,提高林木资源的发展可持续动力。本文中作者以营林工作的发展意义与完善对策为主,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营林工作;意义;可持续发展;完善对策
中图分类号:S7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6-0083-01
新时期,国家林业发展对推动全国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带来强大的发展动力,林业经济产值在国民经济产值中的贡献逐年上升,国家不断调整经济发展政策,在资金支持力度上做出了积极调整与转型,对林业发展给予了较大的扶持,林业经济产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对我国绿色化经济发展转型带来了重要机遇。国家森林资源在根本上解决了森林资源的分布问题,对待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产生了重要影响,生态环境越来越影响了国家的正常发展,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正在稳步实行与开展,林业发展也成了未来的重要发展途径。
一、营林造林的意义
1.1 植树造林能有效地保持水土
植树造林针对地方性植被覆盖率较低的问题给予了新的解决思路,常年水土流失,造成了大量的泥沙拥挤,流入河流之中造成了很大的泥沙堆积,在雨季破坏了耕地,填高了河床,堵塞了人海口,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影响了生态平衡,对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损失,植树造林可以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可以从根本入手,解决好土壤水分流失的问题。
1.2 植树造林能有效地防风固沙
风沙的袭来,所到之处,会毁坏很多田园,埋葬很多地方,将城市逐渐变成废墟。针对风沙的袭击,必须要及时营造防护林,降低风沙袭击的力度。事实证明,防护林能将风的速度减弱70%以上。在树木之间,配合小草的种植,可以减少风中的含沙量。
1.3 植树造林能有效地为人类提供部分有用的东西
在生活之中植树造林的产物丰富,其中有药材、水果、蔬菜都是植树造林的附属产物,还比如一些经济作物,如茶叶、橡胶、木炭等都源自于植树造林,因此树木都具有很强的运用价值。
1.4 植树造林能有效地减少空气的污染量
根据实际统计,0.067hm2树林在1年中可以减少2万kg以上的灰尘,平均1天能吸收高达67kg的二氧化碳,能制造48kg的氧气;而且松柏林的杀菌效果非常高,杀菌范围也很广,其中包括伤害、白喉、肺结核等病菌。
1.5 植树造林能有效地防止噪音的污染
减少噪音,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这样才能促进人类建设理想的生活、学习、工作、娱乐等环境。
二、当前营林工作所存在的问题
2.1 当前营林工作的基础地位不是很稳定
受到传统林业也就是大木头经济的影响,在营林上重视索取忽视培育,没有将以营林作为林业建设的基础方针彻底施行。而营林工作中的艰苦工作条件与相对来讲比较低的报酬也是没有贯彻好林业建设基础方针的一个重要因素,林业工作本身对于质量的要求就很高,如果报酬不能满足员工,导致员工积极性不高以致最后动摇了营林工作的基础地位。
2.2 营林机构不健全,营林队伍业务能力不强
营林工作本身是一项对技术相对要求很多的事业,同时也要求要有很强的工作责任心。而很多从事营林工作多年并且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完美结合起来的一些一线营林者,因为艰苦的环境纷纷离开岗位。留下的营林员又往往不是专业出身,导致了营林队伍的严重断档,从根本上就满足不了当下营林工作的需求。
2.3 经营太过粗放
很多林业经营中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些经营者受到经济利益的诱惑,不断更新人工,却忽视了最重要的天然更新,造林中的植被太过单一,结构分配不合理,林分质量相对较低。据统计,在全国总共33007/公顷人工林中,能够真正达到丰产和速生标准的仅仅只有214万公顷。近年来“成活成林”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但“成材高产”的问题却尚未解决。重造轻育,抚育跟不上更新,结果造林不少,保存率却比较低,实际成林的就更少了。
三、现代营林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3.1 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现代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实现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证。在第一产业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速生丰产林、竹林和名特优新经济林建设;在第二产业方面,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促进以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在第三产业方面,要加大森林业、花卉业的发展。要采取“以二促一带三”的策略,调整生产力布局,淘汰落后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重组,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促进现代营林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3.2 完善林业相关的法律制度
我国林业法律没有针对生态环境提出必要的保护要求,大多数都是借鉴国外的资源发展情况与背景,没有真正贯彻执行生态保护与资源的有效运用,我国应该支持环境保护,发挥环境保护的优点与优势,注重环境保护的发展动力,在生态利益方面需要与经济利益和国家发展动力相互结合,形成改革。一是必须实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健全管理机制,加大管理力度。二是必须加强林地管理,实行林地用途管制和总量控制制度,严惩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违法犯罪行为。三是必须认真执行凭证运输木材制度,严格对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的监督管理。
3.3 完善监管体系建设
在监测方面,要进一步加强综合监测体系建设,实现对森林资源与林业状况的综合监测。要以森林资源监测为主体,整合现有监测资源,扩展监测内容,建立健全全国森林资源与林业状况综合监测体系,实现对森林资源和林業状况的综合监测和评价。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采取有力的措施,实现对森林资源的监测和林业经营的管理。
3.4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加快建立“环境财政”。把环境财政作为公共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财政转移支付中生态补偿的力度。完善现行保护环境的税收政策,增收生态补偿税,开征新的环境税,调整和完善现行资源税。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全社会支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融资体制。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投融资体制,既要坚持政府主导,努力增加公共财政对生态补偿的投入,又要积极引导社会各方参与,形成多方并举,合力推进。积极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式,引导社会各方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培育资源市场,开放生产要素市场,使资源资本化、生态资本化,使环境要素的价格真正反映它们的稀缺程度,可达到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双重效应,积极探索资源使(取)用权、排污权交易等市场化的补偿模式。
[关键词]营林工作;意义;可持续发展;完善对策
中图分类号:S7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6-0083-01
新时期,国家林业发展对推动全国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带来强大的发展动力,林业经济产值在国民经济产值中的贡献逐年上升,国家不断调整经济发展政策,在资金支持力度上做出了积极调整与转型,对林业发展给予了较大的扶持,林业经济产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对我国绿色化经济发展转型带来了重要机遇。国家森林资源在根本上解决了森林资源的分布问题,对待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产生了重要影响,生态环境越来越影响了国家的正常发展,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正在稳步实行与开展,林业发展也成了未来的重要发展途径。
一、营林造林的意义
1.1 植树造林能有效地保持水土
植树造林针对地方性植被覆盖率较低的问题给予了新的解决思路,常年水土流失,造成了大量的泥沙拥挤,流入河流之中造成了很大的泥沙堆积,在雨季破坏了耕地,填高了河床,堵塞了人海口,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影响了生态平衡,对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损失,植树造林可以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可以从根本入手,解决好土壤水分流失的问题。
1.2 植树造林能有效地防风固沙
风沙的袭来,所到之处,会毁坏很多田园,埋葬很多地方,将城市逐渐变成废墟。针对风沙的袭击,必须要及时营造防护林,降低风沙袭击的力度。事实证明,防护林能将风的速度减弱70%以上。在树木之间,配合小草的种植,可以减少风中的含沙量。
1.3 植树造林能有效地为人类提供部分有用的东西
在生活之中植树造林的产物丰富,其中有药材、水果、蔬菜都是植树造林的附属产物,还比如一些经济作物,如茶叶、橡胶、木炭等都源自于植树造林,因此树木都具有很强的运用价值。
1.4 植树造林能有效地减少空气的污染量
根据实际统计,0.067hm2树林在1年中可以减少2万kg以上的灰尘,平均1天能吸收高达67kg的二氧化碳,能制造48kg的氧气;而且松柏林的杀菌效果非常高,杀菌范围也很广,其中包括伤害、白喉、肺结核等病菌。
1.5 植树造林能有效地防止噪音的污染
减少噪音,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这样才能促进人类建设理想的生活、学习、工作、娱乐等环境。
二、当前营林工作所存在的问题
2.1 当前营林工作的基础地位不是很稳定
受到传统林业也就是大木头经济的影响,在营林上重视索取忽视培育,没有将以营林作为林业建设的基础方针彻底施行。而营林工作中的艰苦工作条件与相对来讲比较低的报酬也是没有贯彻好林业建设基础方针的一个重要因素,林业工作本身对于质量的要求就很高,如果报酬不能满足员工,导致员工积极性不高以致最后动摇了营林工作的基础地位。
2.2 营林机构不健全,营林队伍业务能力不强
营林工作本身是一项对技术相对要求很多的事业,同时也要求要有很强的工作责任心。而很多从事营林工作多年并且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完美结合起来的一些一线营林者,因为艰苦的环境纷纷离开岗位。留下的营林员又往往不是专业出身,导致了营林队伍的严重断档,从根本上就满足不了当下营林工作的需求。
2.3 经营太过粗放
很多林业经营中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些经营者受到经济利益的诱惑,不断更新人工,却忽视了最重要的天然更新,造林中的植被太过单一,结构分配不合理,林分质量相对较低。据统计,在全国总共33007/公顷人工林中,能够真正达到丰产和速生标准的仅仅只有214万公顷。近年来“成活成林”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但“成材高产”的问题却尚未解决。重造轻育,抚育跟不上更新,结果造林不少,保存率却比较低,实际成林的就更少了。
三、现代营林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3.1 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现代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实现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证。在第一产业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速生丰产林、竹林和名特优新经济林建设;在第二产业方面,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促进以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在第三产业方面,要加大森林业、花卉业的发展。要采取“以二促一带三”的策略,调整生产力布局,淘汰落后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重组,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促进现代营林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3.2 完善林业相关的法律制度
我国林业法律没有针对生态环境提出必要的保护要求,大多数都是借鉴国外的资源发展情况与背景,没有真正贯彻执行生态保护与资源的有效运用,我国应该支持环境保护,发挥环境保护的优点与优势,注重环境保护的发展动力,在生态利益方面需要与经济利益和国家发展动力相互结合,形成改革。一是必须实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健全管理机制,加大管理力度。二是必须加强林地管理,实行林地用途管制和总量控制制度,严惩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违法犯罪行为。三是必须认真执行凭证运输木材制度,严格对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的监督管理。
3.3 完善监管体系建设
在监测方面,要进一步加强综合监测体系建设,实现对森林资源与林业状况的综合监测。要以森林资源监测为主体,整合现有监测资源,扩展监测内容,建立健全全国森林资源与林业状况综合监测体系,实现对森林资源和林業状况的综合监测和评价。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采取有力的措施,实现对森林资源的监测和林业经营的管理。
3.4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加快建立“环境财政”。把环境财政作为公共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财政转移支付中生态补偿的力度。完善现行保护环境的税收政策,增收生态补偿税,开征新的环境税,调整和完善现行资源税。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全社会支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融资体制。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投融资体制,既要坚持政府主导,努力增加公共财政对生态补偿的投入,又要积极引导社会各方参与,形成多方并举,合力推进。积极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式,引导社会各方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培育资源市场,开放生产要素市场,使资源资本化、生态资本化,使环境要素的价格真正反映它们的稀缺程度,可达到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双重效应,积极探索资源使(取)用权、排污权交易等市场化的补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