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学的认识取决于人对事物的认知。事物需要长时间的认识、尝试、导入、试验,才能进入一个全新的科学领域。教师应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从而顺利地导入新课。为了加强学生对事物的观察,了解事物发生、发展的经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在引入新知识之前,应以归纳、诱导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科学的奥秘,提高对科学的认知。
关键词:科学课;课堂;探究
一、极具吸引力的导入,激发学生对科学认知的好奇心
任务型的课堂划分为三部分——任务前、任务中和任务后,课堂导入属于“任务前”的部分,主要是完成任务实施前的准备工作,为课堂教学实施做好铺垫和准备。好的导入会使教学成功一半。一个好的开头就像平静的湖面丢进了一块石头,可以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进而使学生主动积极地进入科学探究之中。如果未知的知识成为学生的负担,学生就会产生抗拒心理。所以在授课时,教师要重视“导入”这个环节,创设新奇而有趣的课堂导入话题,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进行探究的极大热情。
1. 利用实际操作导入
实际操作具有直观性、形象性,蕴含的科学现象更加明显,能很好地把學生的注意力拉到课堂上,从而使学生有更大的学习欲望及对科学认知的渴求。阎承利在《教学最优化艺术》中提出,新课导入、导语设计等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并介绍了使课堂教学最优化的一些导入方法。
2. 利用多媒体导入
现代教学离不开多媒体,多媒体可以将图文、声像很好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将多媒体运用到科学教学中,更能凸显科学课程的学科特征,更加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与思维特征。多媒体上展示的不是单一、无声和静止的内容,而是将学生不好理解的、难以想象的、深奥的知识放到直观的实例与生动的场面中,使知识更加生动具体及容易理解,这样,学生就不会因为过于抽象和难以理解而分散注意力。多媒体导入可以更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能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体会学习科学的乐趣。
3. 疑问式导入
面对千奇百怪的世界,涉世未深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设置悬念或提出疑问的导入方式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让学生在自主思考中领悟科学的奥秘。如在学习静电时,教师可以将事先摩擦过的纸条放于手中,为学生表演魔术——纸条放在光滑的气球表面却不会掉下来。几个学生试验以后,发现纸条会掉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呢?很自然地,疑惑引发了学生的关注与思考,学生热情高涨,课堂开始充满探索的气氛。如此,学生会自主地探究未知的领域,对所学的新知识就会有更深刻的印象。
小结:万事开头难,授课也是。但如果设置了一个好的切入点,就会让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二、抓重点提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
学习的动机在于思考,思考的过程中必定会产生疑问。疑问是好奇心的起源,好奇心是学习的动机和开始。教师要善于运用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带领学生进入未知的世界,使学生全身心投入,主动探究问题,尝试着解开心中的疑惑。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要让学生主导课堂,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作为推动者,教师要帮助学生在积极思考的基础上,树立自主探究与自主学习的意识,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1. 导语的探索性
在导入提问时,要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过深、过难的问题学生不能理解,过浅、过易的问题又提不起学习兴趣,两者都会让学生感到无趣和乏味,打击学习的信心,还有可能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对科学认知的热情。学生的认知是一个循环过程,是“已知—最近发展区—未知”的循环,是将未知不断转化成已知的过程。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将问题设置在已知与未知的过渡区,在已知的基础上增加一点点难度,让学生容易接受,也能通过自主探索将未知知识转变成已知的知识。学习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探究性学习也是如此。探究性的学习环境反映了构建主义的学习观,强调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知识结构,通过自主探究,经历科学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探究思维。
2. 问题的层次性
学生之间具有差异性,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都不同,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创造性探究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这种差异性,在教学中不能搞“一刀切”,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让学生的个性充分得到发展。
3. 问题的开放性
为了了解学生掌握的内容有多少,教师往往会在课堂上提出一些检测性的问题,这是传统的做法,有一定的优点,但并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与科学探究精神,也明显不适用于科学这门课程的开展。我认为,对于科学这门课程,教师要多提出开放性的问题,不能像传统课堂一样拘泥于标准答案,要有更大的空间让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想,让学生将课堂和生活联系起来,跳出固定思维,发挥主观能动性,摆脱传统的学习方式的桎梏,让课堂学习“活”起来。自主探究精神才是科学课堂必须培养的。
三、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科学课程的学习还应该延伸到课堂之外——在开展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知识面更加广阔,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科学探究的热情。如在学习“温度与水的变化”时,让学生探究如何捕捉空气中的水分子,这样的第二课堂活动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学生更容易引发兴趣,会在这一过程中了解到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进而主动去了解、去探索。
四、总结
我们要透彻地掌握“科学”这门课程的学科特征,发挥其作用,为学生创造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探究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创设探究科学的动机,带领学生开展主动而积极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科学的奥秘,并通过操作发现科学的原理,培养科学的精神;与此同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加强动手能力,学会探索的基本方法。
导入学习法,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科学探究的主人,有效地促进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阎承利.教学最优化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科学课;课堂;探究
一、极具吸引力的导入,激发学生对科学认知的好奇心
任务型的课堂划分为三部分——任务前、任务中和任务后,课堂导入属于“任务前”的部分,主要是完成任务实施前的准备工作,为课堂教学实施做好铺垫和准备。好的导入会使教学成功一半。一个好的开头就像平静的湖面丢进了一块石头,可以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进而使学生主动积极地进入科学探究之中。如果未知的知识成为学生的负担,学生就会产生抗拒心理。所以在授课时,教师要重视“导入”这个环节,创设新奇而有趣的课堂导入话题,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进行探究的极大热情。
1. 利用实际操作导入
实际操作具有直观性、形象性,蕴含的科学现象更加明显,能很好地把學生的注意力拉到课堂上,从而使学生有更大的学习欲望及对科学认知的渴求。阎承利在《教学最优化艺术》中提出,新课导入、导语设计等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并介绍了使课堂教学最优化的一些导入方法。
2. 利用多媒体导入
现代教学离不开多媒体,多媒体可以将图文、声像很好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将多媒体运用到科学教学中,更能凸显科学课程的学科特征,更加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与思维特征。多媒体上展示的不是单一、无声和静止的内容,而是将学生不好理解的、难以想象的、深奥的知识放到直观的实例与生动的场面中,使知识更加生动具体及容易理解,这样,学生就不会因为过于抽象和难以理解而分散注意力。多媒体导入可以更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能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体会学习科学的乐趣。
3. 疑问式导入
面对千奇百怪的世界,涉世未深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设置悬念或提出疑问的导入方式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让学生在自主思考中领悟科学的奥秘。如在学习静电时,教师可以将事先摩擦过的纸条放于手中,为学生表演魔术——纸条放在光滑的气球表面却不会掉下来。几个学生试验以后,发现纸条会掉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呢?很自然地,疑惑引发了学生的关注与思考,学生热情高涨,课堂开始充满探索的气氛。如此,学生会自主地探究未知的领域,对所学的新知识就会有更深刻的印象。
小结:万事开头难,授课也是。但如果设置了一个好的切入点,就会让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二、抓重点提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
学习的动机在于思考,思考的过程中必定会产生疑问。疑问是好奇心的起源,好奇心是学习的动机和开始。教师要善于运用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带领学生进入未知的世界,使学生全身心投入,主动探究问题,尝试着解开心中的疑惑。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要让学生主导课堂,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作为推动者,教师要帮助学生在积极思考的基础上,树立自主探究与自主学习的意识,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1. 导语的探索性
在导入提问时,要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过深、过难的问题学生不能理解,过浅、过易的问题又提不起学习兴趣,两者都会让学生感到无趣和乏味,打击学习的信心,还有可能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对科学认知的热情。学生的认知是一个循环过程,是“已知—最近发展区—未知”的循环,是将未知不断转化成已知的过程。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将问题设置在已知与未知的过渡区,在已知的基础上增加一点点难度,让学生容易接受,也能通过自主探索将未知知识转变成已知的知识。学习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探究性学习也是如此。探究性的学习环境反映了构建主义的学习观,强调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知识结构,通过自主探究,经历科学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探究思维。
2. 问题的层次性
学生之间具有差异性,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都不同,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创造性探究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这种差异性,在教学中不能搞“一刀切”,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让学生的个性充分得到发展。
3. 问题的开放性
为了了解学生掌握的内容有多少,教师往往会在课堂上提出一些检测性的问题,这是传统的做法,有一定的优点,但并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与科学探究精神,也明显不适用于科学这门课程的开展。我认为,对于科学这门课程,教师要多提出开放性的问题,不能像传统课堂一样拘泥于标准答案,要有更大的空间让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想,让学生将课堂和生活联系起来,跳出固定思维,发挥主观能动性,摆脱传统的学习方式的桎梏,让课堂学习“活”起来。自主探究精神才是科学课堂必须培养的。
三、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科学课程的学习还应该延伸到课堂之外——在开展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知识面更加广阔,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科学探究的热情。如在学习“温度与水的变化”时,让学生探究如何捕捉空气中的水分子,这样的第二课堂活动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学生更容易引发兴趣,会在这一过程中了解到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进而主动去了解、去探索。
四、总结
我们要透彻地掌握“科学”这门课程的学科特征,发挥其作用,为学生创造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探究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创设探究科学的动机,带领学生开展主动而积极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科学的奥秘,并通过操作发现科学的原理,培养科学的精神;与此同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加强动手能力,学会探索的基本方法。
导入学习法,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科学探究的主人,有效地促进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阎承利.教学最优化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