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叙,顾名思义,就是记人事叙情感。
许多教师在指导学生记叙文写作时,常常把记叙文这个概念阐释为“写人记事的文章”,这固然不错,但不全面。什么叫“事情”?就是事件的情况。叙述事情,就是叙述事件的情况,包括起因、经过、结果——不少老师就是这么认为的。学生接受了这样的指导,练习写作,事件具备了,起因、经过、结果也交待清楚了,人物也出来了,但习作总是干巴巴的,感动不了读者,自己看了,也觉无味。这是为什么呢?其实,问题就在于老师对“事情”这个概念的阐述不清晰。
笔者以为,所谓“事情”,就是因事见情。那么,叙述事情就是叙事述情。记叙文就是记人事叙情感的文章。这个“情感”才是文章的命脉,也是记叙文感人的源点。
如何让学生写好记叙文?老师在具体指导中如何求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心得。
一、立诚求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但“情”有真假,真情可以感人,假意也未必不会惑人,关键是要让学生养成说真话的良好习性。
“立诚求真”是完美的写作人格。可是这种美好的写作人格在今天不少的学生身上已荡然无存,只要看看近几年所谓的高考“满分作文”,就不得不让人忧心忡忡。当然,责任不在学生,而更多的在于评卷者。这些考生的“上帝”们,特别衷情那些刻意“包装”的、“诗意般”的浮华文字:一开篇就是成串排比句,一落笔就是名言警句,一举例就是名人典故,大话套话一本正经,虚情假意满篇皆是。为了高考分数,无奈之下,一些老师就启发自己的学生高考作文,要有视觉冲击力,要学会“诗意的语言”表达,要让评卷人眼睛一亮云云。
于是,许许多多的高考作文不是再现考生自己生命的真切体验,不是率真感性表达自己对社会对生活的思考,而是在掩饰,在装腔作势,在刻意炫示“诗意”与“文化”,这样的作文其实就是一些浮华的文字垃圾。
事实上,写作是在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是情感率真的自然展示。鲁迅先生认为,写作应是“不做作,去粉饰,有真意”。叶圣陶先生道:“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的话,说自己的话,不要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
一年前,在电视上看到采访世界花样滑冰双人滑冠军赵宏博,主持人问:“听说你当初想进入国家队就是为了吃好一点?”面对热爱他的观众,世界冠军坦然承认。我觉得这比“要为祖国争光”的豪言壮语更让人感动,因为那是他当时心里最真实的想法,也是最人性化的声音。
有一篇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作文《我的理想》,作文是这样写的:“阿爹没走(当地称人死为走)的时候,他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做个科学家;阿妈却要我长大做个公安(人员),说这样啥都不怕。我不想当科学家,也不想当公安,我的理想是变成一只狗,天天夜里守在家门口。因为阿妈怕鬼,我也怕。但阿妈说,狗不怕鬼,所以我要做一只狗,这样阿妈和我都不怕……”读完这篇作文,让人感动欲泪。这是一个八、九岁孩子最真诚的孝心表白啊!可是,她的这篇作文却被她的语文老师打上红红的“×”,并批上评语:“这也叫理想?这也叫作文?”我无从得知这个小女孩当时的心情。我要说的是,我们今天不少的语文老师和评卷者,都类似那小女孩的语文老师,总是喜欢一些所谓“高尚”、“诗意”的矫情作文,而对真正写出真心话语的文字却毫无感觉,这实在是一大悲哀!
《杨子法言•问神》:“言,心声也;书,心话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杨雄认为言语书画都是写心的,从中可以看出这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若用这个标准衡量,我们的一些为人师者充当的又是什么角色呢?
如此看来,要让学生作文说真话,吐心声并不难,难就难在一些作文的指导者身上。《中国青年报》曾报道过一篇名为《言为心声,人格分裂从作文始》的文章,标题触目惊心。但愿我们的一些语文老师和考生的“上帝”们,别再成为分裂学生人格的始作俑者!
二、情节波涌
说了真话,并不等于就是好文章。人贵直,文贵曲。记叙文是以故事情节为元素的文体,如果平铺直叙,一眼就望到底的,只能败坏读者的兴致;若能使情节曲折,波澜迭起,翻腾跌宕,便容易引人入胜,产生感人的艺术效果。
日常具体的写作指导中,我们至少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设置的写作内容,力求有空间延展的可能。
这比较适合初中生群体,这个学龄段的孩子思维相对单纯,如《难忘的______》、《一件小事》、《我的好朋友》、《______二三事》等题目,学生要写出曲折性较强的故事情节,难度可能较大。但如果换成《 之谜》、《原来如此》、《奇怪的一次经历》等较有悬念性的题目,那么构思情节的起伏,便有更大的延展空间。
2.适当掌握一些行文构思的方法
记叙文行文起波澜的方法很多,引导学生适当学会一些,还是必要的,比如倒叙悬念法,比如欲扬先抑法或先扬后抑法,比如误会法或巧合法等。当然,本着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原则,老师不能一味地往追奇求巧的偏道上误导,情节的波涌,不能背离生活的逻辑,必须合乎情理。
三、形象为文
所谓形象为文,就是能写出事件情节的生动精彩,能绘出人物形象的逼真传神,达到如事现眼前、人立纸上的效果。这是记叙文独具的艺术审美价值,但又恰恰是学生记叙文写作的软肋。主要表现为叙事空乏,人物形象可感性不强,难以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如何让学生做到形象为文?以下两点,颇为可行。
1.化大为小求感性
高中段的不少学生,具备了一点理性的思维,平时接触较多的又是议论文与散文的写作。于是,一旦写起记叙文,那是满篇“人生”,满纸“社会”——诸如“生活”、“爱情”、“友谊”、“感动”、“精神”、“事业”等一些概念化、抽象化的字眼,在一篇作文中到处都是,完全失去了记叙文应具有的形象可感的内质,读来空洞乏味,苍白一片。究其原因,是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的思维能力的退化。
古代的哲人能够“一粒米中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这是见微知著的智慧。一篇优秀的记叙文往往就蕴含着这种智慧。一碗普通的阳春面,我们感受到亲情与生活的毅力;偏远的驿路上,洁白梨花见证了淳厚的爱心;那微黄的小橘灯光中,我们看到小姑娘乐观而坚强的品性。
笔者曾让高二的学生就“人与自然”的话题进行写作训练,起初,不少习作也是面面俱到,叙完了南极上空臭氧层的漏洞,又述起了珠穆朗玛峰冰川的灰尘,接着大谈云南滇池的蓝藻,然后又说到了淮河十年治污失败,中国日益严重的沙化,长江豚的绝迹,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上升,阿里无人区藏羚羊遭到肆虐捕杀等等,在一篇不到千字的习作里,几乎说遍了所有环境问题,都快成了一份问题报告书。笔者对症下药,要求只记叙其中的一个问题,并把它说清楚,要从这个问题事件里,让人感知我们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生存危机。经重写之后的作文,可感性立即增强,习作者从中也明白了“以点见面”的道理。
因此,在学生初具理性思维的同时,老师若能帮助他们寻回感性思维能力,记叙文写作便不再苍白空乏。
2.细节突出
写好细节,永远是记叙文获得生动形象效果的保证。细节处一旦灵动,则可使人物个性鲜明,形象“丰满,“人立纸上”的效果立竿见影。细节的求得,不外乎两个方面。
(1)从阅读中求得理解,获得感悟。历来的经典文学作品,精彩的细节文字,俯仰即是。一部《红楼梦》就是一座细节的宝库。一部《安娜•卡列宁娜》便是一本细节的活字典。
(2)在写作时的兴会运笔。阅读是内化,写作是外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心悟之功,来自习作实践的千锤百炼,来自老师的千引万导。对细节的把握运用,除却个人的悟性变通,有一点人人可以学会,那就是——少叙述,多描写。很多学生的习作干燥无味,与过多的泛泛叙述有关。如果能更多地突出描写(描摹)的文字,有意识地在人物特别的形貌、微妙的心理、瞬间的举动、个性化的语言等方面做些细腻的描绘,不须穷形尽相,但求耐人寻味,力求写好能够顶得上千言万语的“这一笔”。
多年前,笔者曾很随意地浏览过一篇短文,已忘记了文章的题目与作者,但内容至今还记得很牢,就是源于文中写到的一个细节。短文内容大致是这样的:我一直以为,一辈子生活在乡下的父母不懂得爱情,甚至没有爱情,因为我从未见过他们有什么亲呢的举动,也没有听到过什么爱意的话语。而现在一代的小夫妻,常常是甜言蜜语,浪漫温馨,享受的才是真爱情。有一天,我一人回家,与父母一起坐于电视机旁,母亲在缝补一件旧衣,突然说找一把剪刀给她,我与父亲各找了一把,同时递到母亲面前,就在这一瞬间,我犹如电掣雷轰,因为这眼前的两把剪刀,我拿的一把,刀尖朝向母亲,而父亲拿的一把,是刀柄朝着母亲。我体会到了真正的爱,从此,我再也不敢说懂得爱情了。
这篇短文就因递剪刀一个细节,便全文起色,满篇生情,多年来还让人记忆犹新。
四、结处余韵
文章结尾的意义,自不待言。
记叙文结尾,当求情感的升华。这可以借助议论和抒情的方式,完成点睛之笔。也就是通常说的“卒章显志”。顺着“人——事——情——理”乍活逻辑纵深,叙一宗事,述一份情,见一种理,最终完成从个体的体验升华到普世的认知。
许多教师在指导学生记叙文写作时,常常把记叙文这个概念阐释为“写人记事的文章”,这固然不错,但不全面。什么叫“事情”?就是事件的情况。叙述事情,就是叙述事件的情况,包括起因、经过、结果——不少老师就是这么认为的。学生接受了这样的指导,练习写作,事件具备了,起因、经过、结果也交待清楚了,人物也出来了,但习作总是干巴巴的,感动不了读者,自己看了,也觉无味。这是为什么呢?其实,问题就在于老师对“事情”这个概念的阐述不清晰。
笔者以为,所谓“事情”,就是因事见情。那么,叙述事情就是叙事述情。记叙文就是记人事叙情感的文章。这个“情感”才是文章的命脉,也是记叙文感人的源点。
如何让学生写好记叙文?老师在具体指导中如何求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心得。
一、立诚求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但“情”有真假,真情可以感人,假意也未必不会惑人,关键是要让学生养成说真话的良好习性。
“立诚求真”是完美的写作人格。可是这种美好的写作人格在今天不少的学生身上已荡然无存,只要看看近几年所谓的高考“满分作文”,就不得不让人忧心忡忡。当然,责任不在学生,而更多的在于评卷者。这些考生的“上帝”们,特别衷情那些刻意“包装”的、“诗意般”的浮华文字:一开篇就是成串排比句,一落笔就是名言警句,一举例就是名人典故,大话套话一本正经,虚情假意满篇皆是。为了高考分数,无奈之下,一些老师就启发自己的学生高考作文,要有视觉冲击力,要学会“诗意的语言”表达,要让评卷人眼睛一亮云云。
于是,许许多多的高考作文不是再现考生自己生命的真切体验,不是率真感性表达自己对社会对生活的思考,而是在掩饰,在装腔作势,在刻意炫示“诗意”与“文化”,这样的作文其实就是一些浮华的文字垃圾。
事实上,写作是在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是情感率真的自然展示。鲁迅先生认为,写作应是“不做作,去粉饰,有真意”。叶圣陶先生道:“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的话,说自己的话,不要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
一年前,在电视上看到采访世界花样滑冰双人滑冠军赵宏博,主持人问:“听说你当初想进入国家队就是为了吃好一点?”面对热爱他的观众,世界冠军坦然承认。我觉得这比“要为祖国争光”的豪言壮语更让人感动,因为那是他当时心里最真实的想法,也是最人性化的声音。
有一篇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作文《我的理想》,作文是这样写的:“阿爹没走(当地称人死为走)的时候,他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做个科学家;阿妈却要我长大做个公安(人员),说这样啥都不怕。我不想当科学家,也不想当公安,我的理想是变成一只狗,天天夜里守在家门口。因为阿妈怕鬼,我也怕。但阿妈说,狗不怕鬼,所以我要做一只狗,这样阿妈和我都不怕……”读完这篇作文,让人感动欲泪。这是一个八、九岁孩子最真诚的孝心表白啊!可是,她的这篇作文却被她的语文老师打上红红的“×”,并批上评语:“这也叫理想?这也叫作文?”我无从得知这个小女孩当时的心情。我要说的是,我们今天不少的语文老师和评卷者,都类似那小女孩的语文老师,总是喜欢一些所谓“高尚”、“诗意”的矫情作文,而对真正写出真心话语的文字却毫无感觉,这实在是一大悲哀!
《杨子法言•问神》:“言,心声也;书,心话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杨雄认为言语书画都是写心的,从中可以看出这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若用这个标准衡量,我们的一些为人师者充当的又是什么角色呢?
如此看来,要让学生作文说真话,吐心声并不难,难就难在一些作文的指导者身上。《中国青年报》曾报道过一篇名为《言为心声,人格分裂从作文始》的文章,标题触目惊心。但愿我们的一些语文老师和考生的“上帝”们,别再成为分裂学生人格的始作俑者!
二、情节波涌
说了真话,并不等于就是好文章。人贵直,文贵曲。记叙文是以故事情节为元素的文体,如果平铺直叙,一眼就望到底的,只能败坏读者的兴致;若能使情节曲折,波澜迭起,翻腾跌宕,便容易引人入胜,产生感人的艺术效果。
日常具体的写作指导中,我们至少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设置的写作内容,力求有空间延展的可能。
这比较适合初中生群体,这个学龄段的孩子思维相对单纯,如《难忘的______》、《一件小事》、《我的好朋友》、《______二三事》等题目,学生要写出曲折性较强的故事情节,难度可能较大。但如果换成《 之谜》、《原来如此》、《奇怪的一次经历》等较有悬念性的题目,那么构思情节的起伏,便有更大的延展空间。
2.适当掌握一些行文构思的方法
记叙文行文起波澜的方法很多,引导学生适当学会一些,还是必要的,比如倒叙悬念法,比如欲扬先抑法或先扬后抑法,比如误会法或巧合法等。当然,本着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原则,老师不能一味地往追奇求巧的偏道上误导,情节的波涌,不能背离生活的逻辑,必须合乎情理。
三、形象为文
所谓形象为文,就是能写出事件情节的生动精彩,能绘出人物形象的逼真传神,达到如事现眼前、人立纸上的效果。这是记叙文独具的艺术审美价值,但又恰恰是学生记叙文写作的软肋。主要表现为叙事空乏,人物形象可感性不强,难以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如何让学生做到形象为文?以下两点,颇为可行。
1.化大为小求感性
高中段的不少学生,具备了一点理性的思维,平时接触较多的又是议论文与散文的写作。于是,一旦写起记叙文,那是满篇“人生”,满纸“社会”——诸如“生活”、“爱情”、“友谊”、“感动”、“精神”、“事业”等一些概念化、抽象化的字眼,在一篇作文中到处都是,完全失去了记叙文应具有的形象可感的内质,读来空洞乏味,苍白一片。究其原因,是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的思维能力的退化。
古代的哲人能够“一粒米中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这是见微知著的智慧。一篇优秀的记叙文往往就蕴含着这种智慧。一碗普通的阳春面,我们感受到亲情与生活的毅力;偏远的驿路上,洁白梨花见证了淳厚的爱心;那微黄的小橘灯光中,我们看到小姑娘乐观而坚强的品性。
笔者曾让高二的学生就“人与自然”的话题进行写作训练,起初,不少习作也是面面俱到,叙完了南极上空臭氧层的漏洞,又述起了珠穆朗玛峰冰川的灰尘,接着大谈云南滇池的蓝藻,然后又说到了淮河十年治污失败,中国日益严重的沙化,长江豚的绝迹,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上升,阿里无人区藏羚羊遭到肆虐捕杀等等,在一篇不到千字的习作里,几乎说遍了所有环境问题,都快成了一份问题报告书。笔者对症下药,要求只记叙其中的一个问题,并把它说清楚,要从这个问题事件里,让人感知我们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生存危机。经重写之后的作文,可感性立即增强,习作者从中也明白了“以点见面”的道理。
因此,在学生初具理性思维的同时,老师若能帮助他们寻回感性思维能力,记叙文写作便不再苍白空乏。
2.细节突出
写好细节,永远是记叙文获得生动形象效果的保证。细节处一旦灵动,则可使人物个性鲜明,形象“丰满,“人立纸上”的效果立竿见影。细节的求得,不外乎两个方面。
(1)从阅读中求得理解,获得感悟。历来的经典文学作品,精彩的细节文字,俯仰即是。一部《红楼梦》就是一座细节的宝库。一部《安娜•卡列宁娜》便是一本细节的活字典。
(2)在写作时的兴会运笔。阅读是内化,写作是外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心悟之功,来自习作实践的千锤百炼,来自老师的千引万导。对细节的把握运用,除却个人的悟性变通,有一点人人可以学会,那就是——少叙述,多描写。很多学生的习作干燥无味,与过多的泛泛叙述有关。如果能更多地突出描写(描摹)的文字,有意识地在人物特别的形貌、微妙的心理、瞬间的举动、个性化的语言等方面做些细腻的描绘,不须穷形尽相,但求耐人寻味,力求写好能够顶得上千言万语的“这一笔”。
多年前,笔者曾很随意地浏览过一篇短文,已忘记了文章的题目与作者,但内容至今还记得很牢,就是源于文中写到的一个细节。短文内容大致是这样的:我一直以为,一辈子生活在乡下的父母不懂得爱情,甚至没有爱情,因为我从未见过他们有什么亲呢的举动,也没有听到过什么爱意的话语。而现在一代的小夫妻,常常是甜言蜜语,浪漫温馨,享受的才是真爱情。有一天,我一人回家,与父母一起坐于电视机旁,母亲在缝补一件旧衣,突然说找一把剪刀给她,我与父亲各找了一把,同时递到母亲面前,就在这一瞬间,我犹如电掣雷轰,因为这眼前的两把剪刀,我拿的一把,刀尖朝向母亲,而父亲拿的一把,是刀柄朝着母亲。我体会到了真正的爱,从此,我再也不敢说懂得爱情了。
这篇短文就因递剪刀一个细节,便全文起色,满篇生情,多年来还让人记忆犹新。
四、结处余韵
文章结尾的意义,自不待言。
记叙文结尾,当求情感的升华。这可以借助议论和抒情的方式,完成点睛之笔。也就是通常说的“卒章显志”。顺着“人——事——情——理”乍活逻辑纵深,叙一宗事,述一份情,见一种理,最终完成从个体的体验升华到普世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