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诗人海涅曾写道:“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随他而来的。”而我们职校班主任所面对的是几十个“世界”。真正有效地实施教育,仅凭班主任的爱心、耐心和诚心来管理这些九零后学生是完全不够的,家长和社会给予他们物质上的关爱太多,而生活的富足和精神的匮乏,对爱,这些学生已经有些麻木和冷漠,认为任何人为他做什么都是应该的,对班级管理增加了不少难度;但如果用班主任的权威去制约学生,不仅容易挫伤学生的自信心,也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那就会按下葫芦起了瓢,学生看“笑话”不说,班主任身心疲惫,最后的教育过程变得没有任何意义。
笔者认为目前班主任应是在对学生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更多的是使用一些方式方法,巧妙运用管理学中的一些原理会对班级管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破窗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妙用
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观察总结出环境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地上一旦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地扔,丝毫不觉羞愧。
事实也是如此,以我班卫生为例,开学初,第一天检查卫生不合格,班主任指出来,值日生打扫干净,如果第二天重复这样的现象,第三天会更脏,这就是“破窗”效应,因为结论暗示了班主任批评的软弱、值日生清扫的毫无价值,某些学生还是会不注意卫生,那么大家就可以不讲卫生,甚至会故意破坏教室卫生。
明白了原理,作为班主任就不难想出办法,用有效的制度去约束他们,我是这样实施的,如果当天教室卫生不合格,责罚值日组长一周的卫生,哪位学生座位的区域不卫生也会受到责罚,有效地惩罚让学生明白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迁就他们,做了错事就要受到惩罚,卫生并不都是值日生的事,应由全体学生共同保持和遵守;其次是利用班级量化考核来制约他们,对全天的卫生进行考核,如果全天保持干净就给当天值日生加分。第三,就是有学生监管机制,学生轮流做值日班长,哪位学生管理效果好,就让他长期做,监督全体学生的卫生习惯,经过一个月的试验,效果明显好转,慢慢地学生由被迫遵守制度到自觉遵守,班主任应会“察颜观色”,学生管理无小事,从卫生上就可以看出学生的行为习惯如何,要让学生真正对自己应尽的义务负责。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他们顺利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罗森塔尔效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罗森塔尔效应”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是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于1968年做过的著名实验。在一所小学,对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学生进行有意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并把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告诉教师。这是个善意的谎言,而正是这些“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调动了教师对这些学生的某种期待心理。在一段时间经测试,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教师也给了他们良好的品行评语,这个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
其实,大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都较差,每年新生都要进行心理教师的心理测试,测试结果令人担忧。这些学生的心理都有这样那样的不平衡,对外界环境尤其敏感,旁边发生一点小事,就会让他产生极大的兴趣,而对学习漠不关心。
我班就有这样一位女生,家长是位初中教师,家庭氛围很好,这名学生各方面素质都比较优秀,体育、绘画都有良好的基础,曾在校运会上长跑获得第二名;经常帮助班里做黑板报,设计得相当有新意。就有一个毛病,不分场合、时间的说话,上课迟到、说话,什么事都要发表她的意见,规章制度对她来说是一纸空文,经常受到其他老师的批评,但丝毫没有悔改,而且还变本加厉。经过与家长的沟通,发现他们已对这个孩子放弃,而这个学生正是知道家长的想法,也有了这样的态度,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完全不理会别人的感受,但我发现她的内心还是善良的。
找到症结,我认为“罗森塔尔效应”应该比较适用,此效应其实就是善意的谎言、权威性的谎言。首先,我和这个学生进行了非常诚恳的谈心,客观地分析了她身上的优势,并告诉她老师很欣赏她的才华,希望她今后能多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展示自己,也给班集体增光。她欣然接受。第二,告诉家长这个学生表现很好,各方面都很优秀,让家长放心,其实家长并不十分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真实表现,在我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经常鼓励和表扬她,学校的各项活动她都积极参加,经过一段时间的考查,这个学生有了本质的转变,心慢慢地沉稳下来,不随便说话了,也变得爱思考了。
我只是把善意的谎言用在了家长身上,而通过家长转到了孩子身上,让她知道最亲的人并没有放弃她,使其重新获得自信和希望。
总之,班主任应是有智慧的、现代的,这就更加要求班主任经常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开拓自己的思路,把管理学的经验和原理合理、恰当地运用到教育中来,在实践中多摸索,不断积累经验,用爱心和方法教育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才能让学生信任和佩服,那么班主任的教育理念才能得到有效地实施,学生的教育才能有好的收效,让他们脚踏实地地生活和学习,将来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笔者认为目前班主任应是在对学生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更多的是使用一些方式方法,巧妙运用管理学中的一些原理会对班级管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破窗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妙用
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观察总结出环境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地上一旦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地扔,丝毫不觉羞愧。
事实也是如此,以我班卫生为例,开学初,第一天检查卫生不合格,班主任指出来,值日生打扫干净,如果第二天重复这样的现象,第三天会更脏,这就是“破窗”效应,因为结论暗示了班主任批评的软弱、值日生清扫的毫无价值,某些学生还是会不注意卫生,那么大家就可以不讲卫生,甚至会故意破坏教室卫生。
明白了原理,作为班主任就不难想出办法,用有效的制度去约束他们,我是这样实施的,如果当天教室卫生不合格,责罚值日组长一周的卫生,哪位学生座位的区域不卫生也会受到责罚,有效地惩罚让学生明白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迁就他们,做了错事就要受到惩罚,卫生并不都是值日生的事,应由全体学生共同保持和遵守;其次是利用班级量化考核来制约他们,对全天的卫生进行考核,如果全天保持干净就给当天值日生加分。第三,就是有学生监管机制,学生轮流做值日班长,哪位学生管理效果好,就让他长期做,监督全体学生的卫生习惯,经过一个月的试验,效果明显好转,慢慢地学生由被迫遵守制度到自觉遵守,班主任应会“察颜观色”,学生管理无小事,从卫生上就可以看出学生的行为习惯如何,要让学生真正对自己应尽的义务负责。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他们顺利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罗森塔尔效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罗森塔尔效应”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是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于1968年做过的著名实验。在一所小学,对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学生进行有意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并把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告诉教师。这是个善意的谎言,而正是这些“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调动了教师对这些学生的某种期待心理。在一段时间经测试,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教师也给了他们良好的品行评语,这个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
其实,大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都较差,每年新生都要进行心理教师的心理测试,测试结果令人担忧。这些学生的心理都有这样那样的不平衡,对外界环境尤其敏感,旁边发生一点小事,就会让他产生极大的兴趣,而对学习漠不关心。
我班就有这样一位女生,家长是位初中教师,家庭氛围很好,这名学生各方面素质都比较优秀,体育、绘画都有良好的基础,曾在校运会上长跑获得第二名;经常帮助班里做黑板报,设计得相当有新意。就有一个毛病,不分场合、时间的说话,上课迟到、说话,什么事都要发表她的意见,规章制度对她来说是一纸空文,经常受到其他老师的批评,但丝毫没有悔改,而且还变本加厉。经过与家长的沟通,发现他们已对这个孩子放弃,而这个学生正是知道家长的想法,也有了这样的态度,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完全不理会别人的感受,但我发现她的内心还是善良的。
找到症结,我认为“罗森塔尔效应”应该比较适用,此效应其实就是善意的谎言、权威性的谎言。首先,我和这个学生进行了非常诚恳的谈心,客观地分析了她身上的优势,并告诉她老师很欣赏她的才华,希望她今后能多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展示自己,也给班集体增光。她欣然接受。第二,告诉家长这个学生表现很好,各方面都很优秀,让家长放心,其实家长并不十分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真实表现,在我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经常鼓励和表扬她,学校的各项活动她都积极参加,经过一段时间的考查,这个学生有了本质的转变,心慢慢地沉稳下来,不随便说话了,也变得爱思考了。
我只是把善意的谎言用在了家长身上,而通过家长转到了孩子身上,让她知道最亲的人并没有放弃她,使其重新获得自信和希望。
总之,班主任应是有智慧的、现代的,这就更加要求班主任经常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开拓自己的思路,把管理学的经验和原理合理、恰当地运用到教育中来,在实践中多摸索,不断积累经验,用爱心和方法教育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才能让学生信任和佩服,那么班主任的教育理念才能得到有效地实施,学生的教育才能有好的收效,让他们脚踏实地地生活和学习,将来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