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的介入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liut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前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特征下,城市建设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质量将是新的趋势和需求。高品质的城市空间、城市文化魅力,特别的城市历史底蕴等城市“软实力”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价值。正如规划设计对城市空间干预所产生的具体质变,公共艺术介入空间后也常如“城市针灸”的效果般,从某些异质性的穴位逐渐诱生周边城市环境的改变。但从本质论述到操作过程,乃至介入效果,空间规划设计与公共艺术介入究竟有何不同?在公共艺术介入的场域中,是否存在异于规划设计理性的企图、逻辑及美学立场在全球化与在地化拉扯的同时,公共艺术无疑是城市环境的“设计触媒”。
  关键词:公共艺术;艺术介入;城市环境;“设计触媒”
  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是当前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征,城市建设从“大跃进”式的建设模式转为重视质量的建设形态,城市建设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质量将是新的趋势和需求,其核心必然反映对文化的更高诉求上。城市的飞速建设,带来了对城市文化的一种快餐性的诉求,也带来了对城市环境艺术的量化需求。城市规划师、环境设计师、景观设计师、灯光设计师、街道家具设计师等都被找来,共同为某个场域或城市道路作规划,团队透过缜密计算所完成的一致性風貌使我们欣喜,然而其危险也是相对的,在表面繁荣的背后藏着盲目地符号性复制潮流,欲求视觉性的协调却有可能使原本对比鲜明的元素在规划中消失不见,牺牲的是城市独有的文化品质,其成果大都成为重功能性,却失去品味的堆叠。环境艺术与地景艺术近代于西方展开时,呼吁人类要重视环境永续议题,且小心使用贴近自然的素材进行创作,尽量不造成环境生态的负担,它也是一种公共艺术的呈现。而城市作为一种环境艺术,是长时间众人智慧之积累,所以也是一种社会艺术。
  因此,我们需要思考:人类呼吁要重视环境永续议题的初衷哪儿去了?我们的文化哪儿去了?经济充满活力是不是就等于一个健康的城市?
  人们评价城市发展的标准在发生变化,开始更多地从城市的美观和文化氛围来评价一个城市,在城市环境的建设中开始关注其“综合价值”。城市环境最高的理想并不只是那些物化的形态,而是对满足城市人群的行为需求、留存城市文化意象寄以期望。因而,我们需要另一种更开放适宜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定义和操作模式。即使不同的社会有其不同的发展进程及需求,但“公共空间”的建立,抑或是“公共空间”的重建,皆是贯穿每一个社会时期的重要课题。由于城市的发展,人们始终喜欢聚集、喜欢分享共有的空间显得更加重要。新的转型期给未来城市建设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城市建设从规模到质量的转型期,正在步入注重自然与人文和谐,诉求城市差异和特色,全面塑造城市文化形象发展的新阶段,城市建设从追求规模走向追求质量的转型带来了城市设计与环境建设的新课题。①
  公共艺术对相应空间的作用及价值恰恰体现在这里。公共艺术成为现代都市论述的一环,它正是用艺术的语言和方式潜移默化地介入然后去化解这些问题,重塑在地环境和在地人文精神。对于一个勇于吸收新文化的国家来说,公共艺术仍是一种未被充分理解与消化的异质文化,城市雕塑虽是公共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早已不是公共艺术的全部内容。公共艺术正在不断地“滋长”,是促使每一个人与世界、促使每一个人与他人“相遇”的媒介,公共空间、公共性、艺术性、社会性、在地性、公益性、公众参与、跨学科、跨媒介,这些关键词都是谈及公共艺术时绕不开的话题。“城市因为公共艺术而增加它的价值。公共艺术区分延续着城市的地域历史和精神传承,反映并揭示一个社会,创造更有意义的城市和更独特的地方(Public Art Network Council,2010)。”公共艺术不再责成观众专注地回应其全神贯注创造的具象物件,而是要以最合宜的介入去创造、去促成人与整个环境的新关系,理清场域中所缺的东西,更新、复兴、创新,不做无谓的添加,诱生“公共空间”的出现和交流。通过物化的精神场,渗透至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景和路径中,并以一种动态的精神意象,引导人们如何看待自己的城市、自己的生活。现在更多的人关心居住的地区有没有公园、绿地,这是因为人们对精神消费和艺术熏陶的需求是与生俱来的,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这种文化生活还在变化中释放新的活力。城市的“文化形象”显现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承载一个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意识,彰显着城市的文化表情,而公共艺术的介入将成为文化生长的孵化器、城市风格的助推器,公共艺术是城市环境的“设计触媒”。
  探索新的理念并形成对今后城市环境建设深远的影响,艺术和美不只是唯一的目标,城市环境建设正从“艺术装点空间”转型到“艺术营造空间”,进而走向“艺术激活空间”。不断变换形态的“公共空间”的促成媒介非“艺术”莫属。从“艺术介入空间”深入为“艺术浸润空间”,艺术作为媒介除了改善人们的生活空间、美化城市视觉景观,更希望能借此改变民众的美学态度,产生对城市环境、社区环境的互动与认同,形式包含但不限于绘画、雕塑、影像、声音、文字、网络、装置、新媒体、表演、教育剧场等领域,由此可看出艺术类型的多元化。艺术品出现所创造的时空分享,调整光线、导引方向、对视觉的刺激、视觉所暗示不可见之物、声音、气味等,对于环境空间的形成有相当的助益,使体验到的人感到精神富足。艺术在这里逐渐转移为游戏、互动为主要目的的公共行为,让公共空间中的自由、休闲、互动、游戏的特质尽显,是另一种可以成为环境“公共空间”的有利条件的介入型艺术,是人与人、人与环境互动的触媒。
  公共艺术的基本要素是“在地性”、因地制宜(site-specific)。城市公共空间(街道、广场等)的艺术设置越来越琳琅满目,但离开美术馆的艺术品与所在地的环境,与社会脉络的对话,经常仍是浮面而样板的。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公共艺术研究领域资深专家汪大伟教授这样概括:“我理解的在地性是不可复制性,‘非此地不可’,也就是说离开这个地方、背景,该作品就可能毫无意义了”。从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及地方认同来说,以公共艺术作为“地方重塑”的概念进行规划与设置来深化社区的地景风貌,从而丰富城市整体多元的地景风貌,将社区公共艺术作为社会化的公共议题,透过公民论述与市民创作,在社区参与过程中凝聚地方认同,形塑地方性与地点感。加大洛杉矶分校的“地方的力量”工作室(The Power of Place),以一位曾任助产士的黑人母亲Biddy Mason的一生作为故事的创作素材,将种族、宗教、政治、经济、性别等社会议题融入艺术创作,并藉由“公共历史工作坊”民众参与说故事的过程积累创作内容,艺术家与居民共同完成了画作、书、雕塑等系列作品,再现了城市历史的底层生命力,人们在观赏这些作品的时候仿佛看见自己平日生活的场景进入艺术的领域。透过艺术的反身凝视,认同的力量塑造了一种全新而进步的地方感。台北市永康街社区的居民携手北师美教系的师生,在永康公园的14面外墙上以艺术的手段诠释地方故事,叙述着社区不同阶段的代表性事件,并在现场直面社区居民和路过行人的讨论和建议,自信地摆脱了一般邻里公园大同小异的制式框架,用精美的琉璃砖拼贴出永康街社区的公共历史(图1)。[1]   从文化产业的视角,将一定场域内的地方特色透过公共艺术与地景环境的整体规划,选择历史主题、社会议题、地方特殊产物或创新文化等,形成具有特色的地方社区或村落,发展地方观光、地方产业或文化商品等。[2]墨西哥湾海底震撼人心的公共艺术《无声的进化》,将400多个真人比例的雕塑沉入海底,因当地的珊瑚礁常遭飓风破坏,礁石稀少,雕塑群成为珊瑚、浮游生物等吸附的载体,海洋生物得以栖息、繁衍。公共艺术激发了人们对于海洋环境公共空间的意识,当地也因此变成了旅游胜地(图2)。
  从城市设计的角度,考量城市环境中的通道、地标、节点、区域、边缘等空间组成要素,在城市“门面”的场域,将公共艺术作为全球地方化及地方全球化下形塑城市意象的重要元素,将城市剪影透过公共艺术强化城市性格。[2]台北市立动物园的公共艺术从相应空间便开始介入,且具体而微:动物园捷运站、公车站、猫空缆车,公共艺术早早介入城市交通枢纽;动物园门前的路灯“长着”动物的斑紋,围墙、雕塑、电话亭,艺术的每一处介入都邀请艺术家为动物园“私人定制”;园内随处可见的雕塑、导览牌、休息亭、售卖亭、垃圾站、昆虫区的垃圾桶,甚至是机动车道路旁的凸面镜等,艺术不仅潜移默化地介入空间,循旧化新,艺术本身就是空间(图3)。
  文化的积淀是建立在城市自然增长的基础上的,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环境的“设计触媒”,在当下人为促进城市化进程中,给城市注入文化的灵魂,恢复城市历史的记忆,建立城市的人文与场域精神,营造宜居、艺术的生存环境。致力于推广公共艺术在城市的发展,通过公共艺术介入来提倡城市的公共精神,体现公民意志,表达公众意愿,提升公共艺术美学意义与其在城市中的价值,增加人们对一座城市、一个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针对城市空间的公共艺术介入,我们希望公共艺术进驻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新的契机,让我们有机会重新检讨与改善我们的城市空间与环境品质,藉由公共艺术深化在地认同的机制渐次发生,期望透过公共艺术转换城市的意象,融合艺术、自然和建筑的边界来呼应环境,在全球化的潮流中,发展出属于每个城市特有的城市意象与在地精神,塑造出欢愉又有活力的、人们喜爱的、具有深度文化美感的城市。
  注释:①中国环境艺术杂志环境艺术联盟对王中的访谈:新形势下,中国环境艺术发展战略如何升级?
  参考文献:
  [1] 台北市文化局.解放公共艺术——破与立之间[M].台北市文化局出版社,2004.
  [2] 陈冠甫,廖世璋,彭嘉玲.艺术出墙:成果专辑Art Out of the Wall[M].台北市文化局出版社,2007.
  [3] Catherine Grout . Pour de l’art dans notre quotidien:Des oeuvres en milieu urbain[M].姚梦吟,译.远流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摘 要:博物馆是面向全民的公益性服务机构,承担着陈列、收藏、教育三大主要功能。社会教育是博物馆文物研究的目的及博物馆存在的真正价值和意义。观众是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基本对象,是博物馆的受益者。作为博物馆与观众沟通的桥梁,讲解员讲解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博物馆的公众形象,也关系到观众的教育质量。如何让讲解工作有所创新,与时俱进,是讲解员面临的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就博物馆讲解进行简要探讨,以期提升博物馆的教
期刊
摘 要:MOOK杂志书是杂志(magazine)和图书(book)的结合体,其性质介于两者之间,起源于日本,20世纪末在我国兴起并发展。新近创刊的MOOK《知日》的多平台创新性宣传十分引人注目,5年来构建出了自身良好的品牌形象,也存在不少争议。本文力图从宣传营销策略的角度分析《知日》的特点及问题,从而为MOOK在我国的宣传营销提供建设性思考。  关键词:杂志书;《知日》;宣传营销;策略研究  1
期刊
摘 要:本文根据郑州地区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要求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在已有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为民办职业艺术设计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办职业教育;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  2013年3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机场建设需要大量经过教育和培训的设计人才。民办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作
期刊
摘 要:在应用型高校的建设背景下,改革和突破传统的学科本位成为发展的题中之意。“双创”教育作为全新理念,在引领和扎根专业教育的基础上,致力于对学生学习、生存以及发展等综合能力的培育,以使学生日后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对应用型高校而言,要实现跨越性发展,就应在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下,将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相结合,积极推进本科教育改革,打破传统学科本位的路径制约和束缚。  关键词:“双创”教育;专业教育
期刊
摘 要:识谱技能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是解读和表现音乐的手段。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识谱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音乐课堂上如何正确处理课程中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发展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能力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识谱教学的核心内容主要是“识”“读”两个部分。“识”是认识乐谱的各种符号和对乐谱知识的通晓,“读”是能够根据乐谱进行视唱。我们需要教给孩子识谱的方法,培养他们识谱的
期刊
摘 要:文章针对当前传统中职教育无法满足服装设计专业课程学习的问题,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教学,以《服装电脑技术-CorelDRAW》课程为例进行实践研究。对传统教学的现状及学生需求进行了分析,对微课的教学功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在教学实践中验证基于微信平台的中职服装微课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教学;《服装电脑技术-CorelDRAW》  近年来,在国家教育
期刊
摘 要:赫伯特·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最著名的社会批判理论家,同时也是积极的社会活动家,被誉为“新左派之父”和“青年造反之父”。他在《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批判》(以下简称《单向度的人》)中,从人和整个社会的单向化入手,深刻揭露了西方当代发达资本主义中的异化现象,对发达工业社会作了极为尖锐的批判,指出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通过虚假需要操纵、整合和重构工人阶级,替代恐怖统治的集权社会。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现代服饰中昆剧头饰多兼具独特性、象征性和艺术性,其作为一种审美符号和装饰性元素为大众所熟知。本文通过案例分析阐述传统服饰文化元素的继承意义。  关键词:头饰;审美符号;装饰性元素;传承与创新  昆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百戏之师”。在近六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严密的服饰文化系统,以其委婉的风格与我国传统礼仪和服饰文化融为一体。昆剧头饰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具有文化和社会的象征意义,后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广告设计》的教学改革为立足点,结合“互联网+”时代《广告设计》课堂遇到的挑战,提出“互联网+广告设计教育”,简单来说就是结合线上的网络资源和线下的师生互动来完成“教—学—导”一体化的新模式。笔者结合自身的广告设计教学经验,详细论述了《广告设计》课程改革的方法。  关键词:“互联网+”;《广告设计》  “互联网+”的概念提出最早可以追溯2012年11月,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易观国际
期刊
摘 要:随着网络的发展,时尚快捷、物美价廉的网络订餐逐步走进学生的视野,但多起校园外卖中毒事件的发生,如2014年11月16日,河北科技大学24名学生通过“饿了么”外卖网站订餐并食用后,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被紧急送医。科大“饿了么”食物中毒事件怎能不让我们对外卖食品卫生安全质疑?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对外卖食品卫生问题的关注度,上海大学两名学生采取发放问卷和校园拦访的方式对上大延长校区全体学生进行调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