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海军:从伊春林区走出的“科幻迷”

来源 :北方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123456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54岁的姚海军是科幻世界杂志社的副总编,除了《科幻世界》杂志,还编辑出版了中国科幻基石丛书、世界科幻大师丛书。去年12月,姚海军荣获第30届中国科幻“银河奖”特别贡献奖。姚海军是《三体》走向世界的幕后推手,被业内大咖称为“科幻掘金人”和“中国的坎贝尔”。
  而在更早之前,姚海军生活在黑龙江,他的童年和青年时代都是在家乡伊春度过的。从林场工人到“中国的坎贝尔”,这位科幻迷的人生亦如科幻般精彩……
  被“机器狗”带入新世界
  “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跟刘慈欣在《三体2》里所描述的“黑暗森林”的紧张氛围不同,成长于伊春林区的姚海军,在真实的山林里度过了被他称为“近乎置身于童话世界”的前20年。
  他出生在一个叫“七公里半”的小村庄,四面环山,满目苍翠,经常有野兔、野猪、小鹿出没,呆萌的狍子偶尔会跑到后窗舔窗纸。
  然而,美好的“桃源”往往也伴随着闭塞。上初中后,姚海军的课余生活很单调,没有课外书可读,他的数学老师很有经济头脑,批发了一些课外读物,用书包装回来,放学后卖给学生们。这个现在看来可能略有争议的做法,无意中改变了姚海军的命运。他花三毛二挑了本《奇异的机器狗》,这个“狗头移植”的科幻故事,把他带入了一个奇异的新世界。
  “越匮乏,就会越向往。”姚海军说,第一次接触科幻文学,觉得太新奇了。
  深山里出“星云”
  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科幻曾迎来一个“短暂的春天”。姚海军通过科幻期刊边栏上的作者信息,与国内一群科幻迷建立了书信联系。1988年春天,他从省内一所技校毕业前夕,创办了《星云》杂志。这是中国第一个科幻迷杂志,每年出三期,主要介绍国内外科幻消息、书讯,发表科幻短评等。
  “那时候没有互联网,我家里甚至连电话都没有,只能靠书信与科幻杂志的编辑和全国各地科幻迷们交流。”姚海军回忆说,《星云》的筹款方式现在看来也有点儿超前,办刊经费由科幻迷们“众筹”,他会在每期杂志上公布收支情况。
  姚海军毕业后,被分配到林场的储木厂当工人,主要工作是跟在电瓶车后面选材,每天将不同等级、不同直径的木材分类,这跟他后来的职业——为中国科幻选拔人才,似乎有某種共通之处。
  下班后,他经常一个人兴致勃勃地躲进小屋里整理素材,独自完成编辑、校对、排版、印刷工作。最初是手刻蜡纸,后来是油印、铅印,姚海军把小册子邮寄给全国各地的科幻迷,最多一期印过一千多册。《星云》创刊后迅速在科幻界形成了影响,曾被北师大教授吴岩带到美国,作为中国科幻迷的代表杂志展出。
  一个人在偏远的山区林场里印科幻杂志,这事儿本身听起来也挺“科幻”。然而,姚海军觉得这并非偶然,“伊春虽然是个小地方,但上世纪80年代黑龙江省的科幻出版很厉害,中国第一份准科幻报纸就诞生在黑龙江,当时还有比《科学文艺》(《科幻世界》前身)刊发更多科幻内容的科普杂志《科学时代》。”
  从伊春林场到“科幻重地”
  1997年,国际科幻大会在北京举行,邀请到了俄罗斯和美国的宇航员为科幻“正名”,这对当时的中国科幻而言至关重要。这次会议也彻底改变了姚海军的人生轨迹,彼时他已经当了近十年的选材工人。
  在各地科幻迷的帮助下,他前往北京,在会议中心附近旅馆的地下室里,终于见到了那些神交多年的同好。大家彻夜长谈,纷纷劝他“出山”。很快,姚海军被《科幻大王》副主编邀请去太原工作,一年后他又在科幻界大咖王晋康、韩松等人的力荐下,前往“科幻重地”成都,进入《科幻世界》杂志社。最初,他被分到读者俱乐部,主要工作是组织科幻迷活动和编辑会刊。
  1999年,姚海军开始担任编辑工作,他至今仍记得和同事们一起读完刘慈欣来稿时的激动,“作品虽然篇幅短小,但想象力惊人,刘慈欣这种作家,一出手就与众不同。”姚海军感慨地说。在2000年的笔会上,他第一次见到刘慈欣,第一印象是“穿着普通,人很平和,内秀”。在听刘慈欣聊完那些惊人的科幻构想后,姚海军震撼极了,“特别渴望他能把这些构想都变成科幻小说”。
  2002年编辑部实行责任编辑制,姚海军成为了刘慈欣的责编,他对后来被拍成科幻大片的《流浪地球》的评价是:“想象奇崛,格局宏阔。”
  姚海军坦言,中国的科幻小说往往是在传统题材的基础上加入新东西,而刘慈欣则是成功创造了一个新世界,尤其是后来的《三体》。2005年,看到《三体1》的手稿时,姚海军很激动却不震惊,因为之前他听刘慈欣讲过很多这样的故事。然而,后来读到《三体3》时,姚海军的兴奋劲儿又来了,“‘三部曲’通常会一部不如一部,但《三体3》超乎想象的好!”
  2015年8月,《三体》加冕“雨果奖”之前,姚海军并非没抱期待,但他觉得“无论获奖与否,都无损这部作品的伟大”。获奖消息传来后,姚海军第一个打电话通知刘慈欣,刘慈欣的反应相当淡定,姚海军回忆说“电话那头儿很平静”。
  20多年来,姚海军不仅见证了中国科幻的变迁,也有幸参与其中。他一直希望推进中国科幻产业升级换代,如今这种转变已经发生,“以前科幻作家主要是围绕在杂志周围,今天中国有了《三体》这样的超级畅销书,也有了《流浪地球》这样成功的科幻大片,奇迹在不断发生,世界正在变得广阔。”
  其实,比起“科幻掘金人”和“中国的坎贝尔”这些赞誉,姚海军对自己有着更谦虚的定位,“我只是一名科幻编辑,骨子里仍然是个科幻迷。”
其他文献
关注传统文化楹联  华罗庚刻苦好学,不仅数学突出,国学功底也很深厚,尤其是在搞数学研究之余,他对传统文化尤其是楹联很关注。  1953年,中国科学院组织出国考察团,由钱三强担任团长,团员有华罗庚、赵九章等20多人。期间,他们经常谈到学术与传统文化楹联, 大家都知道华罗庚修养极高,有人提议要他讲一讲。  华罗庚说,说到学术楹联,当推北宋的一副。宋仁宗时,辽使出上联“三光日月星”要宋廷对,这个上联的难
期刊
唐玄宗时有两位名相,一是姚崇,一是宋璟。史学家把他俩与唐太宗时的名相房玄龄、杜如晦相提并论,称之“前有房杜,后有姚宋。”  史称宋璟“风度凝远,人莫涯其量”,意思是说气质高雅,心胸坦荡。  宋璟曾在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四朝中任要职。宋璟为人耿直刚正,不畏权贵,敢于直言,很有建树。  武则天时,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受宠,两人仗势横行,朝中官吏大都敢怒不敢言。御史大夫魏元忠得罪了他,张易之就在
期刊
自年初开始,随着第一代“90后”陆续跨过三十岁大关,人们往往就“三十而立”展开讨论。随着孔子的时代远去,“三十而立”逐渐成了习语,指三十岁的人应该在某个领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成就。相应的,四十岁的人就要有“不惑”的坚定,五十岁的人就应该获得了“知天命”的“超能力”,六十岁的人就必须听什么都“耳顺”,七十岁的人则想干什么都“不逾矩”。  孔子的本意真是如此吗?或者说,怎样算“立”?“立”又必须在三十
期刊
宋人美学吸引之处,在于境界。可是“境界”每人感受不同,不能以一言蔽之。以下试举数例。  文人:苏轼  早前在整理苏轼《木石图》资料时,除了东坡先生生平、诗词、书画,也看了许多艺术以外的轶事,毫无疑问苏轼在学术领域上有非凡之处,而他在官仕生涯中、曾经被宫廷甚为看重,却又数次被贬官流放至不毛之地,不论多风光,或是多潦倒,他在这些颠沛经历里,苦或乐的日常生活中,他所感受到的那种境界,并非我们一般常人能轻
期刊
最近你是不是也被各种女团综艺刷屏?  看到她们这么火,我不禁心生一个想法:如果让这些自带“吸粉”属性的作家们组团出道会怎么样?你会pick谁?  玛格丽特·杜拉斯:叛逆 girl  必杀技:门面担当,全能型选手。  每个女团里都不会缺一个鬼马担当,她精灵古怪,有着或许是从美貌中或是成长过程中而获得的一丝优越感和乖张,但这并不影响她成为团宠,并在第一时间抓取人们的大部分注意力。杜拉斯,绝对拥有这样的
期刊
不久之前,日本援助中国的防疫物资上所写的“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等诗句引起人们热议。随着新冠肺炎在全球大流行、中国国内疫情趋于平缓,中国投桃报李的时候到了。  在中国捐助给其他国家物资的包装箱上,出现了许多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诗句。  由此不难发现,中国古人爱写诗赠人,来中国留学的学者也常用汉语写诗(这一现象在日本学者中更为常见),中国古人走出国门,也愿意用诗抒发情感
期刊
一个哲学家和他的徒弟徒步穿越森林,路过一座小农场,这座农场的位置不错,但是看上去一片荒芜,农舍也很旧。  哲学家敲了敲这所农舍的门,里面的主人走了出来:是一对夫妇和三个孩子,一家人都穿着又脏又旧的衣服。  “你们住在森林的中心,附近没有一家店铺,你们靠什么生活?”哲学家问这家的男主人。  男人平静地回答:“朋友,我们有一头奶牛,它每天都能给我们提供几升牛奶,我们喝不完,就用它去附近的村子里换些食物
期刊
谣言①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前吃饭或喝水,能避免不良反应  真相:疫苗的不良反应与体质、年龄、基础疾病等密切相关,与是否吃饭或喝水基本无关。无论接种疫苗前有没有吃饭或喝水,都不影响不良反应的出现与否。不过接种疫苗前吃点东西,为身体补充足够的能量,免疫系統也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产生抗体。接种疫苗后,建议清淡饮食,多喝水,适当休息。  谣言② 打完疫苗后不能洗澡  真相:可以洗澡。但应尽量避免接触接种区域,
期刊
当我沿路穿过收获的田野,  那些被收割后没了头颅的庄稼,  平坦地躺着,好像露水打湿了茅草屋顶,  几乎遮没花园里的小径。  当我来到花园中的空地,  肃穆的鸟的呼呼声  从枯草的混乱之上传来  要比任何话语都悲伤。  在墙的一边,一棵树赤裸地站立,  只有一片逗留的叶子仍然保持着褐色,  我不怀疑它受到我的思索的打扰,  轻轻地飘落,伴随着簌簌的声音。  在不遠的地方,我停了下来  拣一片最后的
期刊
1889年春末,埃菲尔铁塔落成开放,在各种或喜或怒的评论声中,有一种反应甚至让铁塔设计者都大吃一惊:登塔参观的游客惊讶地发现,这座地面上最高的建筑突然之间把周围的世界都变小了。  任何足够勇敢的人都可以登上363级台阶到达第一层,再登上381级台阶到达第二层,从那里可以俯瞰一个全新的世界:底下的人小得像蚂蚁。虽然这个比喻在今天已经老掉牙了,但在当时却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就是现代主义的雏形: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