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学作文指导往往根据考场需求注重基础与技巧的训练;面对学生作文,教师应换位思考,多关注其优点,使之得到尊重;教师不可将一些写作技巧强加到每一位学生身上。总之,指导学生习作的态度能体现出教师对学生心理的认知程度,体现出教师的成长。教师应该和自己的学生共同成长,这是使作文指导在学生身上产生成效的思想基础。
关键词:作文指导;学生心理;共同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9-073-1
谈到指导学生写作,有时我会觉得惭愧。我认为,绝大多数学生能写出感人肺腑、发人深省的佳作都是源于他自己的灵感。而我们老师,只是在日常教学当中传授学生一些写作技巧,教给他们观察和感悟的习惯,以及努力地开启他们的心灵而已。
工作22年,我指导学生发表文章、参加国家级作文大赛获奖数百人次。自己也曾获得北大培文杯伯乐奖、叶圣陶杯全国作文大赛指导一等奖、国学大赛特级辅导教师等称号。自以为功劳主要不在我身上,而在学生自身。只不过,在指导学生的过程当中,无论是成功的案例,还是失败的案例,都使我在帮助学生的路上走得更有目标了。
大致来说,我指导学生写作文,也都是从原来的不会到会的过程,也是和学生一起共同成长的过程:我原来是不会指导学生写作文的,即使懂一点,也是一种出于热情的瞎指导。然后通过几年的教学,逐步懂了一定的写作规律、写作技法之后,虽然能做一些指导,但仍然是不够精当的指导;再通过几年教学,与学生共同进步,到今天终于能谨慎地、有取舍地作出像样的指导了。
下面我想把作文教学中的一些有心得的指导理念梳理出来,与大家共享。
一、考场作文跟参赛作文的性质是有差异的
考场作文和参赛文章,当然都需要精致的语言、清晰的结构、动人的素材、深厚的情感、深刻的道理。但是考场作文,已经慢慢的形成了一种格局,字数上的要求也比较明确,有些省份甚至对作文的体裁作出了严格的限制,比如这几年浙江卷就曾要求写论说文。事实上,在考场作文当中有一些篇幅有限、但是才气横溢的文章,如果拿去参赛,仍然可以算是佳作。然而,考场作文中,能达到这种程度的作品实在是凤毛麟角;参赛作文并不像考场作文那样地强调技巧,它更注重灵气。如果按照有些老师指导的考场作文模式去写参赛作文,结局多数惨淡。这样看来,语言基础是大家都需要的,但是考场作文跟参赛作文比,起点不同;参赛作文起点明显要高一些。因此,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考场作文是人人都应该参加的,而参赛作文却很少有人能够胜任。
二、教师不要一看到学生的缺点就指责,而应该放大他们的优点
学生得到了尊重就会有更高的写作热情。我们可以把“指出学生不可以这样写”换作“你可以这么寫”。实际上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一致的,但是学生心理上不会认为老师在批评自己,而会觉得老师在温情地帮助他。那么,帮助当中不正包含着对学生的某些习作问题的匡正吗?
我常听到一些教师说自己的学生作文写得差,甚至恨恨地责骂,我很心痛。我认为,教师这样评价学生的时候,等于站在三四十岁的年龄、工作多年的语文教学熟练工的立场上去看一个十六七岁的中学生;这样的教师从没想过自己在十六七岁的时候习作能力是不是比得上现在的学生,这样的教师可能也从没回想过当初的自己希望得到老师怎样的评价,如果以前自己被老师如此蔑视会变得怎样。如果说我们在进行作文指导的时候能够放低心态,拿十六七岁时候的自己来跟现在的学生相比,就会觉得学生还是很不容易的,他们身上有很多亮点。如果我们带着一种欣赏学生的态度出发,再去帮他们提高档次,那样的话就不是在批评学生了,而是在帮学生更快乐的成长;我们是站在首先承认学生已经健康成长的基石上去帮助他们的,我们看到的原本就是一个个正常优秀的青少年。当我们有了良好的教学心态时,每一个学生在我们眼里都是优秀的、可爱的。人和人之间的感情是相互流动的,因为受到尊重,学生也会对老师特别的尊重,更乐于接受老师的建议和指导,我们的教学就更容易行之有效。
三、教师应该有区分地对待需要指导的学生
语文教师不仅要广泛涉猎、认真阅读,而且还要有较强的文学作品与学生文章的鉴赏能力。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梯度、有区分度的作文指导,可以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指出较为明确的提升目标。这种方式会让很多学生感觉到,他们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可期待值。
我曾经有过这样的一种尝试:拿班里面上、中、下三等作文各一篇进行修改,对程度差一点的那篇作文修改花力气最多,但是改好之后,学生发现它的大部分内容都是被保留的,文章读起来却比原来舒服了。学生会觉得,自己的作文跟班里甚至整个年级的范文的水平好像相差不远;于是,他会认为写出好作文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我想,有时我们也不需要刻意指出学生有多少、多大的问题,我们可以试着让学生感觉到离成功并不遥远,这种心态上的助推产生的作用有可能比指导学生写作技巧的作用大得多。当一个人对写作没有特别的负重感,没有那种逃避、害怕的感觉的时候,他当然比较容易写出更好的作文。有时候,习作能力难以提升,很大程度上源于心理作用。现在的学生比以前的学生学前教育要多,基础要扎实,接触的媒体、社会面要广;攻破心理关之后,他们应该可以写出比以前的中学生更好的作文。
总而言之,一位成熟的教师,应该谨慎的辅导自己的学生。有的时候不予指导也是一种谨慎;因为我们的指导有可能会适得其反,因为谁都不敢说自己掌握了每一种文体的写作规律,因为我们有时无法代替学生思考。语文教师切莫因自己能写几篇文章、上几堂课而自以为是,即使是伟大的作家,也多是因为谦逊的、卓尔不群的情操而吸引千秋万代的学生的。我们所做的指导,都应该以对学生的尊重为出发点;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永远走在和学生共同成长的路上。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中学,浙江 湖州313000)
关键词:作文指导;学生心理;共同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9-073-1
谈到指导学生写作,有时我会觉得惭愧。我认为,绝大多数学生能写出感人肺腑、发人深省的佳作都是源于他自己的灵感。而我们老师,只是在日常教学当中传授学生一些写作技巧,教给他们观察和感悟的习惯,以及努力地开启他们的心灵而已。
工作22年,我指导学生发表文章、参加国家级作文大赛获奖数百人次。自己也曾获得北大培文杯伯乐奖、叶圣陶杯全国作文大赛指导一等奖、国学大赛特级辅导教师等称号。自以为功劳主要不在我身上,而在学生自身。只不过,在指导学生的过程当中,无论是成功的案例,还是失败的案例,都使我在帮助学生的路上走得更有目标了。
大致来说,我指导学生写作文,也都是从原来的不会到会的过程,也是和学生一起共同成长的过程:我原来是不会指导学生写作文的,即使懂一点,也是一种出于热情的瞎指导。然后通过几年的教学,逐步懂了一定的写作规律、写作技法之后,虽然能做一些指导,但仍然是不够精当的指导;再通过几年教学,与学生共同进步,到今天终于能谨慎地、有取舍地作出像样的指导了。
下面我想把作文教学中的一些有心得的指导理念梳理出来,与大家共享。
一、考场作文跟参赛作文的性质是有差异的
考场作文和参赛文章,当然都需要精致的语言、清晰的结构、动人的素材、深厚的情感、深刻的道理。但是考场作文,已经慢慢的形成了一种格局,字数上的要求也比较明确,有些省份甚至对作文的体裁作出了严格的限制,比如这几年浙江卷就曾要求写论说文。事实上,在考场作文当中有一些篇幅有限、但是才气横溢的文章,如果拿去参赛,仍然可以算是佳作。然而,考场作文中,能达到这种程度的作品实在是凤毛麟角;参赛作文并不像考场作文那样地强调技巧,它更注重灵气。如果按照有些老师指导的考场作文模式去写参赛作文,结局多数惨淡。这样看来,语言基础是大家都需要的,但是考场作文跟参赛作文比,起点不同;参赛作文起点明显要高一些。因此,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考场作文是人人都应该参加的,而参赛作文却很少有人能够胜任。
二、教师不要一看到学生的缺点就指责,而应该放大他们的优点
学生得到了尊重就会有更高的写作热情。我们可以把“指出学生不可以这样写”换作“你可以这么寫”。实际上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一致的,但是学生心理上不会认为老师在批评自己,而会觉得老师在温情地帮助他。那么,帮助当中不正包含着对学生的某些习作问题的匡正吗?
我常听到一些教师说自己的学生作文写得差,甚至恨恨地责骂,我很心痛。我认为,教师这样评价学生的时候,等于站在三四十岁的年龄、工作多年的语文教学熟练工的立场上去看一个十六七岁的中学生;这样的教师从没想过自己在十六七岁的时候习作能力是不是比得上现在的学生,这样的教师可能也从没回想过当初的自己希望得到老师怎样的评价,如果以前自己被老师如此蔑视会变得怎样。如果说我们在进行作文指导的时候能够放低心态,拿十六七岁时候的自己来跟现在的学生相比,就会觉得学生还是很不容易的,他们身上有很多亮点。如果我们带着一种欣赏学生的态度出发,再去帮他们提高档次,那样的话就不是在批评学生了,而是在帮学生更快乐的成长;我们是站在首先承认学生已经健康成长的基石上去帮助他们的,我们看到的原本就是一个个正常优秀的青少年。当我们有了良好的教学心态时,每一个学生在我们眼里都是优秀的、可爱的。人和人之间的感情是相互流动的,因为受到尊重,学生也会对老师特别的尊重,更乐于接受老师的建议和指导,我们的教学就更容易行之有效。
三、教师应该有区分地对待需要指导的学生
语文教师不仅要广泛涉猎、认真阅读,而且还要有较强的文学作品与学生文章的鉴赏能力。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梯度、有区分度的作文指导,可以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指出较为明确的提升目标。这种方式会让很多学生感觉到,他们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可期待值。
我曾经有过这样的一种尝试:拿班里面上、中、下三等作文各一篇进行修改,对程度差一点的那篇作文修改花力气最多,但是改好之后,学生发现它的大部分内容都是被保留的,文章读起来却比原来舒服了。学生会觉得,自己的作文跟班里甚至整个年级的范文的水平好像相差不远;于是,他会认为写出好作文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我想,有时我们也不需要刻意指出学生有多少、多大的问题,我们可以试着让学生感觉到离成功并不遥远,这种心态上的助推产生的作用有可能比指导学生写作技巧的作用大得多。当一个人对写作没有特别的负重感,没有那种逃避、害怕的感觉的时候,他当然比较容易写出更好的作文。有时候,习作能力难以提升,很大程度上源于心理作用。现在的学生比以前的学生学前教育要多,基础要扎实,接触的媒体、社会面要广;攻破心理关之后,他们应该可以写出比以前的中学生更好的作文。
总而言之,一位成熟的教师,应该谨慎的辅导自己的学生。有的时候不予指导也是一种谨慎;因为我们的指导有可能会适得其反,因为谁都不敢说自己掌握了每一种文体的写作规律,因为我们有时无法代替学生思考。语文教师切莫因自己能写几篇文章、上几堂课而自以为是,即使是伟大的作家,也多是因为谦逊的、卓尔不群的情操而吸引千秋万代的学生的。我们所做的指导,都应该以对学生的尊重为出发点;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永远走在和学生共同成长的路上。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中学,浙江 湖州3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