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学习在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ppat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的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体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从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的《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一书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以上这些无非是在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为多样化、主动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感受,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在这种现状下,根据我校初中语文成绩低,学生厌学语文的现状,反思自身的教学实践,觉得高效教学的根本立足点不仅仅在于教师本身的提高,而更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提高。
  二、概念的界定
  体验式学习起源于美国斯坦福大学,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基于杜威的经验主义哲学,受到建构主义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启示。体验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是对经验带有感情色彩和主观能动的体会与反馈。体验式学习是人类最基本的学习方式之一,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学习者在实践中获得知识、技能,形成积极态度的学习方式。这一学习方式和过程强调个体体验对学习的意义,包含了杜威的“做中学”的思想,同时又不是简单地主张要在“做”中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它更关注对经验的总结和反思。
  三、研究目的
  第一,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研究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根本的转变,使学生能主动求知、积极展示自我、进行互相交流,突出学生在课堂中参与、活动、体验的比重,使学生能在自主学习的课堂中身心愉悦的对话、交流,自由而有序的碰撞思想、彰显个性,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培养新型的健康人才。
  第二,通过阅读体验转变学生讨厌语文的现状,激发学生爱学语文的兴趣,把学生的视野由课内引向课外,引向更广阔的空间,使学生学生从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提高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进而提高语文的素养,提高我校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
  四、研究对象
  我校是西青区偏远地区的一所普通完中校,各年级都是平行班,各班之间差异不大,人数相同,我们的实验主要对初中七年级的学生,七年级共十个班,每班40人,每个实验教师选择自己所教的两个班中的一个班进行实验研究,单数班为实验班,双数班为对照班,我们的研究对象为七年级5个班中200名学生。
  五、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资料、参考或直接应用相关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寻求理论和实践创新。
  问卷调查法。通过调查把握学生的心理,分析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了解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基本情况。
  实验研究法与访谈法相结合。每一个实验教师选择一个初中实验班在阅读教学中开展体验式学习的实验研究,观察变化,有针对性地积累实践经验。
  (二)研究内容及过程
  1.样本选择
  选取了我校初中七年级中的10个班两学期的平均分进行数据分析,单数班(1、3、5、7、9)为实验班,双数班(2、4、6、8、10)为对照班,对照班实行常规教学,实验班进行体验式学习的尝试。
  2.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体验式学习的研究
  第一,创设情境,营造阅读氛围。
  一是多媒体辅助,创设意境;二是通过动手亲身体验;三是编演“课本剧”,体验情境;四是在比赛中体验,激发竞争意识。
  第二,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体验。
  课内阅读教学是为了使学生更好的进行课外阅读。语文教学中有限的文章已远远满足不了现代中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和应试的需要,在课内阅读教学的基础上,进行课外阅读训练。加强课内外学习资源的有机结合,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由书本到生活、由学习到实践的拓展与延伸。
  第三,质疑中体验,激发创新意识。
  一个人的创新意识决定于他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兴趣越强烈那么他求知的欲望就越强烈。在求知欲的驱动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被充分激发,学生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阅读一篇文章教师要精心设计、巧妙质疑,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得学生在教师的质疑引领下,主动阅读探究,对文章做出自己独到而深刻的见解与评判。
  第四,变读为写,升华体验。
  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在阅读中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受,在互相交流中共享感受,这些都是为学生的写作奠基。学生有了体验就有了要表达了的内容,有了要表达的内容,就有了可写的东西了;学生参与的活动多了,经验与体验丰富了,写作的素材就多了,那学生再写作文还用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把作品中的经典语句、语段摘抄下来,把自己的独特感受记录下来,这些都在为写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六、本课题研究效果
  一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合作精神,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三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四是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能力
  五是带动了学校教学的整体改革
  七、结论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体验式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加强了师生间、生生间的沟通,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从而通过阅读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使学生学生从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提高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进而提高语文的素养,解决了教师的困惑,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
  八、问题与思考
  第一,受考试制度的影响,教师在实施体验式教学的过程当中,还不够大胆,有些内容还不敢尝试,将在以后的研究中尝试进行。
  第二,本研究的方法只适用于初中语文学科的部分环节,缺乏普遍性。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中曾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小学阶段习作教学应着力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易于动笔写真事,乐于动笔表真情。作文是语文基本功中最重要的内容,也是衡量和体现学生其他语文技能的重要标志。可是在平常作文教学中我们会听到这样的话:“我怕写作文,一提笔就头痛,不知如何下笔。”“我不会写作文,头脑空空。”有些同学虽然写了,
期刊
幼儿教师面对的不仅是千差万别的孩子,还有千差万别的幼儿家长。幼儿教师与家长们之间的相处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幼儿教师比中小学教师与家长的接触频率要高得多。而在相处过程中容易发生哪些分歧,又应该如何处理对待这些分歧呢?  一、教师与幼儿家长交往过程中易发生的分歧  第一,对幼儿的教育观念、态度与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的目的存在不同的理解。例如,在教育观念上,有的家长认为幼儿园就是应该多学知识
期刊
用精心换得孩子们的快乐健康成长,是我这个教了23年小学语文的教育者最大的幸福。  3月20日,我执教了1年级2班的一节口语交际《该怎么做》。这堂课是用的一年级二班的学生。一年级二班共有学生46人。教学这堂课,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扎扎实实搞教育,真真实实教语文  由于在知识的储备上:一年级小学生识字不多,不过,已经掌握了汉语拼音这一个语文工具。所以,在这堂课上,我提醒同学们关注书上的拼音,认识
期刊
一、作文修改的意义  (一)修改落实新课标的意旨  叶圣陶在谈到作文教学时曾说,不要“只顾到学生的作文,却忘了作文的学生”,学生作为认知和实践活动的主体,学生个体对于自己的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和能力,主动认识客体和改造客体。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是培养学生主体人格的表现。著名心理学家皮的亚杰曾经指出:“真正学习不是由教师传给学生,而是出自学生本身,这是一个主动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要尊重和发展学生
期刊
一、人员的管理是校园网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  校园网的建设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使用计算机的人员和频率都很多,计算机的使用寿命、校园网的运行费用与使用人员能否正确操作计算机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使校园网能够高效、长期的运行下去,需要指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实行。管理制度要根据各学校的校园网环境和工作性质恰如其分的制定。比如,我们学校的机房实行分层管理和登记制度。学生机房的登记册与教师
期刊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应方式。表现为:或高兴、欢乐,或忧愁、悲伤或赞叹、喜爱,或惊恐、厌恶。  初中生由于年龄小、知识根底浅、活泼好奇,偏爱形象思维,乐于接受教师的富于情趣的教学方式。为此,我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倾注情感的感化、熏陶,收到良好的效果。我的做法如下。  一、以情激学  与其它学科相比,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两难:
期刊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歌颂着这个光荣的称号,多少仁人志士肩负着这个崇高的使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一、热爱教育事业,以教师职业为荣——选择它,就爱它  著名文学家莎士比亚说过的一句话:“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传到遥远的后世。”所以,我时时伸出热情的双手,怀着一颗热诚的心,在自身平凡的岗位上,
期刊
人们说:教师是“春蚕”吐尽青丝;教师是“蜡烛”化成灰烬;教师是“春雨”润物无声。可见,教师的工作平凡但事业崇高。  我们知道,教师的师德师风既是一个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也决定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学校发展以教师为本,教师素质以师德为先。在新形势下,在课改的背景下,我作为一名校长,应如何充实自己的教育思想,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做一名合格的校长、优秀的校长,这是作为一名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加强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落实语文新课标的应有之义。下面拟就这一问题谈自己的认识与实践。  一、通过阅读教学进行德育渗透  
期刊
“基础教育不能办成单纯的升学教育,而应当是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是社会主义公民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国家教委副书记柳斌同志这句话衍变出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口号。然而由于长期在统一教材,统一考纲,统一考试的规范下,广大的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仍然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且对“应试教育”情在独钟,导致了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缓慢,实质性进展不快,给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带来很不利的影响,现就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