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教师面对的不仅是千差万别的孩子,还有千差万别的幼儿家长。幼儿教师与家长们之间的相处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幼儿教师比中小学教师与家长的接触频率要高得多。而在相处过程中容易发生哪些分歧,又应该如何处理对待这些分歧呢?
一、教师与幼儿家长交往过程中易发生的分歧
第一,对幼儿的教育观念、态度与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的目的存在不同的理解。例如,在教育观念上,有的家长认为幼儿园就是应该多学知识,不能只顾“玩”;也有的家长认为,学东西是其次,吃好玩好就行。在教育方法上,有的家长是粗暴专制的态度,信奉“棍棒”教育;而我们教师讲究的是耐心说服的民主教育的态度和方法。
第二,对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因的分歧。教师和家长的矛盾,常常是由于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引起的。如有的幼儿身体状况不好,一到幼儿园就生病,也有的幼儿存有某些不良的行为习惯,纠正多次,仍有反复等。对此,家长可能会埋怨教师对幼儿不够关心,而教师又抱怨家长溺爱放纵孩子,从而造成双方的误解。
第三,对幼儿的评价的分歧。在对幼儿发展的评价方面也极易产生分歧,家长对自孩子的评价往往是在只看到一个孩子的基础上的评价,而教师是在比较中得出的结论。另外,幼儿的表现往往随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在家里的表现与在幼儿园的表现不一致。有时教师与家长缺乏交流,因而对幼儿的情况不能全面了解,做出的评价也是各执一端。
二、教师应如何处理与幼儿家长的人际关系
(一)掌握家庭教育的知识,提高自身的威信
第一,掌握家庭教育知识有助于提高家长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
教师具有家庭教育的知识,可以更好地帮家长分析幼儿成长中的不足,回答家长对孩子问题,有针对性地宣传一些科学育儿的知识、方法,有的放矢地为家长解决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题、疑惑,帮助家长解决具体困难,从而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水平,也提高了家长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
第二,掌握家庭教育知识有助于取得家长的紧密合作。
在传统教育观念中把幼儿以及家长看成是被动的,因此家长往往缺乏兴趣,积极性不高。作为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观念,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多肯定家长好的教育方法,积极采纳家长的合理化建议。这样做不但帮助教师拓宽思路,而且调动了家长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使得幼儿园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家长与教师之间关系。
(二)发挥主动作用,增强信任感
任何人际关系的相处都是互动的,是相互影响的,教师在与家长的交往过程中要发挥主动的作用,取得家长对教师的信任,这是做好家长工作至关重要的一环。
第一,主动介绍情况,搭建感情的桥梁。
教师应主动担负起建立彼此相互信任的责任,主动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情况,幼儿在幼儿园各个方面的表现,以及教师的一些想法等,都要告诉家长,从而使家长了解幼儿,理解教师的意图和方法,赢得家长信任,配合教师工作,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第二,主动消除顾虑,避免误会。
事实上很多家长对教师心存很多“顾虑”,还有不少的家长怕得罪老师,有意见也不敢提。对此,教师要主动了解家长的顾虑,揣摩家长的心思,抓住需要沟通的问题,选择恰当时机,与家长交流看法,并以实际行动及时消除家长的顾虑,取得家长的信任。
第三,主动沟通情况,正确对待并非合理的意见。
有时个别家长对教师不够尊重,对幼儿园工作有偏见,不了解教师的苦衷,有些批评不够符合事实,甚至提出一些老师无法满足的自私无理的要求,对此,教师应该保持冷静的心态,换位思考,主动沟通情况,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坦诚交流看法,澄清事实,取得家长的理解。
(三)讲究谈话的技巧方法,给家长以足够的尊重
在与家长交往的过程中教师往往要提出批评,这是经常遇到的一个棘手的问题。教师应如何巧妙地对学生以及家长的某些不当之处提出批评呢?
第一,单独批评,避免伤害家长的感情。
教师向家长反映情况时,应当避免当着其他家长或幼儿的面进行,否则可能会得罪家长,家长会以为你在出他的丑,容易伤害家长的感情。有的家长可能因此迁怒于孩子,回家之后打骂孩子,有的可能造成双方情绪上的对立。
第二,先报喜,后报忧。
不管是“对中有错”还是“错中有对”,幼儿的优点、点滴进步都要先告诉家长,不吝惜对幼儿应有的赞美与期望。报喜说明教师喜欢孩子,然后再耐心诚恳地指出问题所在。
第三,用请教式的态度提出建议性的看法。
把责备变成“请教”,采取请教式的批评,使家长容易接受,产生伙伴般的亲切感,效果反而会比较好。如需指出问题时,就事论事,不概括化,批评行为本身,不要一味地指责孩子把重点放在如何改,防止重犯上,多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方法。
(四)遵守人际交往的道德规范,保持教师人格的高尚性
第一,抵制社会不正之风的侵蚀,不利用地位向家长谋求私利。
有些家长或者是出于对孩子教育的重视,或者是出于对教师的感谢,又或者是受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给教师“送礼”,教师应该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呢?作为教师要抵制社会不正之风的侵蚀,不利用地位向家长谋求私利,要遵守人际交往的道德规范,清醒地保持自己人格的高尚性,保持教师与家长发生关系的纯洁性,这是教师与家长进行交往的原则。
第二,一视同仁,不因家长地位的高低而有亲疏之分。
班上幼儿家长的社会角色各不相同。有的幼儿家长在学历、职业、收入、社会地位等方面都比教师高,也有的家长是普通的劳动者,甚至是下岗的工人。但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教师对家长都应一视同仁,一样看待,一样尊重,要平等待人,不因家长地位的高低而有亲疏之分。
教师与家长,孩子之间很需要沟通,而真诚对话是最好的沟通桥梁之一。然而为什么有的教师三言两语就能让家长接受意见,而有的教师苦口婆心家长却不领情?我认为,关键在于教师能否站在家长的角度上换位思考,是否把话说到了家长的心坎里。
教师如何在开心、舒心中与家长相互交流大有学问,还需要我们不断摸索。
一、教师与幼儿家长交往过程中易发生的分歧
第一,对幼儿的教育观念、态度与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的目的存在不同的理解。例如,在教育观念上,有的家长认为幼儿园就是应该多学知识,不能只顾“玩”;也有的家长认为,学东西是其次,吃好玩好就行。在教育方法上,有的家长是粗暴专制的态度,信奉“棍棒”教育;而我们教师讲究的是耐心说服的民主教育的态度和方法。
第二,对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因的分歧。教师和家长的矛盾,常常是由于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引起的。如有的幼儿身体状况不好,一到幼儿园就生病,也有的幼儿存有某些不良的行为习惯,纠正多次,仍有反复等。对此,家长可能会埋怨教师对幼儿不够关心,而教师又抱怨家长溺爱放纵孩子,从而造成双方的误解。
第三,对幼儿的评价的分歧。在对幼儿发展的评价方面也极易产生分歧,家长对自孩子的评价往往是在只看到一个孩子的基础上的评价,而教师是在比较中得出的结论。另外,幼儿的表现往往随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在家里的表现与在幼儿园的表现不一致。有时教师与家长缺乏交流,因而对幼儿的情况不能全面了解,做出的评价也是各执一端。
二、教师应如何处理与幼儿家长的人际关系
(一)掌握家庭教育的知识,提高自身的威信
第一,掌握家庭教育知识有助于提高家长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
教师具有家庭教育的知识,可以更好地帮家长分析幼儿成长中的不足,回答家长对孩子问题,有针对性地宣传一些科学育儿的知识、方法,有的放矢地为家长解决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题、疑惑,帮助家长解决具体困难,从而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水平,也提高了家长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
第二,掌握家庭教育知识有助于取得家长的紧密合作。
在传统教育观念中把幼儿以及家长看成是被动的,因此家长往往缺乏兴趣,积极性不高。作为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观念,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多肯定家长好的教育方法,积极采纳家长的合理化建议。这样做不但帮助教师拓宽思路,而且调动了家长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使得幼儿园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家长与教师之间关系。
(二)发挥主动作用,增强信任感
任何人际关系的相处都是互动的,是相互影响的,教师在与家长的交往过程中要发挥主动的作用,取得家长对教师的信任,这是做好家长工作至关重要的一环。
第一,主动介绍情况,搭建感情的桥梁。
教师应主动担负起建立彼此相互信任的责任,主动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情况,幼儿在幼儿园各个方面的表现,以及教师的一些想法等,都要告诉家长,从而使家长了解幼儿,理解教师的意图和方法,赢得家长信任,配合教师工作,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第二,主动消除顾虑,避免误会。
事实上很多家长对教师心存很多“顾虑”,还有不少的家长怕得罪老师,有意见也不敢提。对此,教师要主动了解家长的顾虑,揣摩家长的心思,抓住需要沟通的问题,选择恰当时机,与家长交流看法,并以实际行动及时消除家长的顾虑,取得家长的信任。
第三,主动沟通情况,正确对待并非合理的意见。
有时个别家长对教师不够尊重,对幼儿园工作有偏见,不了解教师的苦衷,有些批评不够符合事实,甚至提出一些老师无法满足的自私无理的要求,对此,教师应该保持冷静的心态,换位思考,主动沟通情况,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坦诚交流看法,澄清事实,取得家长的理解。
(三)讲究谈话的技巧方法,给家长以足够的尊重
在与家长交往的过程中教师往往要提出批评,这是经常遇到的一个棘手的问题。教师应如何巧妙地对学生以及家长的某些不当之处提出批评呢?
第一,单独批评,避免伤害家长的感情。
教师向家长反映情况时,应当避免当着其他家长或幼儿的面进行,否则可能会得罪家长,家长会以为你在出他的丑,容易伤害家长的感情。有的家长可能因此迁怒于孩子,回家之后打骂孩子,有的可能造成双方情绪上的对立。
第二,先报喜,后报忧。
不管是“对中有错”还是“错中有对”,幼儿的优点、点滴进步都要先告诉家长,不吝惜对幼儿应有的赞美与期望。报喜说明教师喜欢孩子,然后再耐心诚恳地指出问题所在。
第三,用请教式的态度提出建议性的看法。
把责备变成“请教”,采取请教式的批评,使家长容易接受,产生伙伴般的亲切感,效果反而会比较好。如需指出问题时,就事论事,不概括化,批评行为本身,不要一味地指责孩子把重点放在如何改,防止重犯上,多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方法。
(四)遵守人际交往的道德规范,保持教师人格的高尚性
第一,抵制社会不正之风的侵蚀,不利用地位向家长谋求私利。
有些家长或者是出于对孩子教育的重视,或者是出于对教师的感谢,又或者是受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给教师“送礼”,教师应该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呢?作为教师要抵制社会不正之风的侵蚀,不利用地位向家长谋求私利,要遵守人际交往的道德规范,清醒地保持自己人格的高尚性,保持教师与家长发生关系的纯洁性,这是教师与家长进行交往的原则。
第二,一视同仁,不因家长地位的高低而有亲疏之分。
班上幼儿家长的社会角色各不相同。有的幼儿家长在学历、职业、收入、社会地位等方面都比教师高,也有的家长是普通的劳动者,甚至是下岗的工人。但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教师对家长都应一视同仁,一样看待,一样尊重,要平等待人,不因家长地位的高低而有亲疏之分。
教师与家长,孩子之间很需要沟通,而真诚对话是最好的沟通桥梁之一。然而为什么有的教师三言两语就能让家长接受意见,而有的教师苦口婆心家长却不领情?我认为,关键在于教师能否站在家长的角度上换位思考,是否把话说到了家长的心坎里。
教师如何在开心、舒心中与家长相互交流大有学问,还需要我们不断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