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6年4月,《山东省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正式发布,“德育课程一体化”走入了学校的眼帘。“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实践活动课程”必须做到四位一体。作为一线实践者,深知在“四位一体”中融通“学科课程”无疑是最难的一环,怎样能“既紧密结合学科教学内容”还能让各学科内容的德育目标进行“有机融合”?从而联通“德育课程”与“学科课程”?几番探索,历经两年的研究历程,学校以“主题整合”为切入点,对“德育课程”与“学科课程”的融通进行了重点攻克,孵化了主题式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德育 渗透点 实施策略
一、分解梳理——纵向挖掘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点,为主题式课程奠基
1.梳理,让德育目标“有迹可循”。众所周知,受学科本位思想的限制,“德”与“智”一直是“隔江而治”。学校首先组织教师依据教参及教学经验,将各年级各学科各单元渗透的德育目标进行挖掘梳理,编辑完成《分年级分学科单元德育目标指导手册》,依据手册,老师可以直接看到某年级某学科某单元需开展的德育教育及目标。同时《手册》在装订时便直接按照“各学科纵向汇总、各年级横向汇总”两种样式进行装订,这样“纵连成线、横结成面”的指导,更有利于让教师利用丰富的学科文化渗透德育,实现全科育人。
2.分解,让德育目标“落地生根”。即老师先将国家课程标准进行不同层次的分解,然后再将教学内容与分解后的课程标准,进行一对一匹配,“教学内容”并不仅仅是知识性的内容,还包括方法性知识内容。比如,数学学科我们结合一体化实施纲要中数学“思维严谨、理性精神”两条德育范畴,围绕教材及教学经验,提炼出“分析综合”“归纳”“分类”等18类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仅“分类”这一种数学方法,我们就将其进行了五个年段十个学期的能力分层,然后再将教材中相关教学内容与之匹配。这样,老师对于这项能力学生在不同年龄段需达到的标准一清二楚,学生也在各个年龄段得到不同层次的提升。
另外,众多学校的实情是,德育课程经常作为一门副科,没有专职教师,所以教师对其德育任务、德育目标并不十分清晰。基于此,我们先对《品生》《品社》的国家课程标准进行分解,再将分解出的目标与教学内容一一匹配,如一二年级品生课标内容中有这样一条“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通过匹配后我们发现它分别存在于“二上:让我们的教室清洁又美丽;二下:我们的大地妈妈,美化家园”两个主题单元,那么我们把对学生开展有关于这部分的德育教育就直接放入二年级品德课中,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许多班会、校本课的课时量,而且这样的德育目标也不再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它是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既有全盘的架构、把握、梳理,又与优秀教师的教学实践相结合。
同时,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还深知,评价就是教学的指挥棒,要想变“学科教学”为“学科教育”就必须先改变学科评价。所以,我们在目标打通的基础上,分别在语文、数学学科根据不同课时研发不同的评价量规,这些量规中很大一部分比重就是围绕评价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状态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德育内容制定。比如,“小组合作学习”五年级的评价量规,会从“参与性、责任分配情况、互动的质量、成员角色扮演甚至是冲突的管理”几个方面从“师评、自评、互评”三个维度进行评价。目前学校语文、数学两个学科的评价量规都已经从学期的课程纲要到单元计划再到每课时都进行了精心研制。
二、融合统整——横向融通各个学科的德育渗透点,构建四位一体的主题式课程框架
在分解与梳理了所有学科的教学内容后,我们发现无论国家课程还是地方课程都蕴含了广泛的德育目标。而且许多学科之间的育人目标或育人内容是有交叉或重复出现的。主要有两种情况:
1.“同一年级不同学科,教育主题相同”。例如,《我换牙了》主题分别出现在一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与《品德与生活》教材;《春节》主题分别出现在一年级下册的《美术》教材与《音乐》教材;《秋天》主题分别出现在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与《品德与生活》教材;而“爱国”的主题仅在五年级下册教材中,就被分别安排在语文——《开国大典》,《品德与社会》——《不能忘记的屈辱》,数学——《中国的世界遗产》等。
2.同一主题出现在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例如《认识对称美》被先后安排在二年级上册美术《对折剪纸》、三年级数学《生活中的对称》、四年级下册数学《对称》等教材。比如“认识事物的变化”主题,三上语文有《利比亚的木匣》,三上美术有《万花筒》,五年级科学有《认识人体》等。也许因不同学科教材编写人员的不同,所以导致很多教育主题,学生是被重复学习的,我们完全可以借其中一些内容进行整合,既减少教师的授课压力,学生还可以体验知识之间的联系。因此我们将德育课程、学科课程“合二为一”,依托品德课的课程标准以及课程内容领域,确立了我校“健康、校园、家庭、家乡、国家、世界”六大一体化课程主题,并从内容、目标、评价、实施四方面构建了一体化课程框架。每学期各年级会围绕指定主题,选取恰当的小主题,采用“1个周 2个月”的方式开展教育,“1个周”即集中利用一个周的时间在全年级开展全学科整合式教学。“2个月”即在主题周教学结束后,学生至少还要将爱绿护绿行为持续2个月。这样全学科、整合式的一体化教育,既避免了重复、零散,又真正实现了“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愿景,而且主题式的全学科课程教学,将以往单一的、碎片化的育人转化为全科的、丰富多彩的教育,学生学得更加有趣、更加丰富和饱满。
三、实践提升——超越学科开拓德育教育的时空,打造丰盈师生生命的无边界教育
“我们给孩子精心编辑了课本,却忘了最好的教材是生活本身。”学校在整合所有课程资源之后,还专门開发了一门基于学科又超越学科的无边界主题式德育课程——《奇妙的变化》。通过整合自习、校本等课时,按低、中、高年段引导学生通过“身体、自然、社会”三个层次探究身边的变化,在不断的认识变化中,学会正确看待世间万物的变化,从而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哲学观、世界观。比如,一年级同学在学习《奇妙的变化》“牙齿”主题单元时,会经历一系列的诸如“牙齿小实验”“阅读牙齿绘本”“牙齿自画像”等小项目学习,在“教室小课堂学习、学校中课堂展示、社会大课堂实践”三维空间的学习中,培养了品格,提升了能力。此外,学校的无边界课程还包括“每个教室都是一门课程”的教室主题课程、以及为特长、特需、特殊等不同类型学生专题打造的星星课程等。当我们将德育课程与学科课程打通之后,传统文化课程、实践活动课程也就自然而然相互贯通。比如,今年清明,我们就做了一期“印象清明”的主题课程。在班会课上“知清明”之后,就号召学生将语文与美术学习经验相结合的“诗情画意话清明”活动;将综合实践课与传统文化课相结合的“捏面燕儿”活动;将亲子实践活动与“烈士墓前祭英魂”相结合,不同的教育活动,传达了同一教育主题,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实践活动课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围绕同一教育目标,实现了360度的无缝衔接。
在一步步筑基的过程中,学校课程的整体结构也逐渐完善、清晰起来。有人说,要让学生心灵无杂草,无尘埃,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占据心灵的旷野。伴随着学校主题式德育一体化课程的研究,学校育人已呈现出“花繁枝秀香已馥”的良好态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让德育回归教育的中心”必将成为学校教育的常态。
【关键词】小学德育 渗透点 实施策略
一、分解梳理——纵向挖掘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点,为主题式课程奠基
1.梳理,让德育目标“有迹可循”。众所周知,受学科本位思想的限制,“德”与“智”一直是“隔江而治”。学校首先组织教师依据教参及教学经验,将各年级各学科各单元渗透的德育目标进行挖掘梳理,编辑完成《分年级分学科单元德育目标指导手册》,依据手册,老师可以直接看到某年级某学科某单元需开展的德育教育及目标。同时《手册》在装订时便直接按照“各学科纵向汇总、各年级横向汇总”两种样式进行装订,这样“纵连成线、横结成面”的指导,更有利于让教师利用丰富的学科文化渗透德育,实现全科育人。
2.分解,让德育目标“落地生根”。即老师先将国家课程标准进行不同层次的分解,然后再将教学内容与分解后的课程标准,进行一对一匹配,“教学内容”并不仅仅是知识性的内容,还包括方法性知识内容。比如,数学学科我们结合一体化实施纲要中数学“思维严谨、理性精神”两条德育范畴,围绕教材及教学经验,提炼出“分析综合”“归纳”“分类”等18类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仅“分类”这一种数学方法,我们就将其进行了五个年段十个学期的能力分层,然后再将教材中相关教学内容与之匹配。这样,老师对于这项能力学生在不同年龄段需达到的标准一清二楚,学生也在各个年龄段得到不同层次的提升。
另外,众多学校的实情是,德育课程经常作为一门副科,没有专职教师,所以教师对其德育任务、德育目标并不十分清晰。基于此,我们先对《品生》《品社》的国家课程标准进行分解,再将分解出的目标与教学内容一一匹配,如一二年级品生课标内容中有这样一条“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通过匹配后我们发现它分别存在于“二上:让我们的教室清洁又美丽;二下:我们的大地妈妈,美化家园”两个主题单元,那么我们把对学生开展有关于这部分的德育教育就直接放入二年级品德课中,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许多班会、校本课的课时量,而且这样的德育目标也不再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它是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既有全盘的架构、把握、梳理,又与优秀教师的教学实践相结合。
同时,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还深知,评价就是教学的指挥棒,要想变“学科教学”为“学科教育”就必须先改变学科评价。所以,我们在目标打通的基础上,分别在语文、数学学科根据不同课时研发不同的评价量规,这些量规中很大一部分比重就是围绕评价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状态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德育内容制定。比如,“小组合作学习”五年级的评价量规,会从“参与性、责任分配情况、互动的质量、成员角色扮演甚至是冲突的管理”几个方面从“师评、自评、互评”三个维度进行评价。目前学校语文、数学两个学科的评价量规都已经从学期的课程纲要到单元计划再到每课时都进行了精心研制。
二、融合统整——横向融通各个学科的德育渗透点,构建四位一体的主题式课程框架
在分解与梳理了所有学科的教学内容后,我们发现无论国家课程还是地方课程都蕴含了广泛的德育目标。而且许多学科之间的育人目标或育人内容是有交叉或重复出现的。主要有两种情况:
1.“同一年级不同学科,教育主题相同”。例如,《我换牙了》主题分别出现在一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与《品德与生活》教材;《春节》主题分别出现在一年级下册的《美术》教材与《音乐》教材;《秋天》主题分别出现在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与《品德与生活》教材;而“爱国”的主题仅在五年级下册教材中,就被分别安排在语文——《开国大典》,《品德与社会》——《不能忘记的屈辱》,数学——《中国的世界遗产》等。
2.同一主题出现在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例如《认识对称美》被先后安排在二年级上册美术《对折剪纸》、三年级数学《生活中的对称》、四年级下册数学《对称》等教材。比如“认识事物的变化”主题,三上语文有《利比亚的木匣》,三上美术有《万花筒》,五年级科学有《认识人体》等。也许因不同学科教材编写人员的不同,所以导致很多教育主题,学生是被重复学习的,我们完全可以借其中一些内容进行整合,既减少教师的授课压力,学生还可以体验知识之间的联系。因此我们将德育课程、学科课程“合二为一”,依托品德课的课程标准以及课程内容领域,确立了我校“健康、校园、家庭、家乡、国家、世界”六大一体化课程主题,并从内容、目标、评价、实施四方面构建了一体化课程框架。每学期各年级会围绕指定主题,选取恰当的小主题,采用“1个周 2个月”的方式开展教育,“1个周”即集中利用一个周的时间在全年级开展全学科整合式教学。“2个月”即在主题周教学结束后,学生至少还要将爱绿护绿行为持续2个月。这样全学科、整合式的一体化教育,既避免了重复、零散,又真正实现了“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愿景,而且主题式的全学科课程教学,将以往单一的、碎片化的育人转化为全科的、丰富多彩的教育,学生学得更加有趣、更加丰富和饱满。
三、实践提升——超越学科开拓德育教育的时空,打造丰盈师生生命的无边界教育
“我们给孩子精心编辑了课本,却忘了最好的教材是生活本身。”学校在整合所有课程资源之后,还专门開发了一门基于学科又超越学科的无边界主题式德育课程——《奇妙的变化》。通过整合自习、校本等课时,按低、中、高年段引导学生通过“身体、自然、社会”三个层次探究身边的变化,在不断的认识变化中,学会正确看待世间万物的变化,从而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哲学观、世界观。比如,一年级同学在学习《奇妙的变化》“牙齿”主题单元时,会经历一系列的诸如“牙齿小实验”“阅读牙齿绘本”“牙齿自画像”等小项目学习,在“教室小课堂学习、学校中课堂展示、社会大课堂实践”三维空间的学习中,培养了品格,提升了能力。此外,学校的无边界课程还包括“每个教室都是一门课程”的教室主题课程、以及为特长、特需、特殊等不同类型学生专题打造的星星课程等。当我们将德育课程与学科课程打通之后,传统文化课程、实践活动课程也就自然而然相互贯通。比如,今年清明,我们就做了一期“印象清明”的主题课程。在班会课上“知清明”之后,就号召学生将语文与美术学习经验相结合的“诗情画意话清明”活动;将综合实践课与传统文化课相结合的“捏面燕儿”活动;将亲子实践活动与“烈士墓前祭英魂”相结合,不同的教育活动,传达了同一教育主题,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实践活动课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围绕同一教育目标,实现了360度的无缝衔接。
在一步步筑基的过程中,学校课程的整体结构也逐渐完善、清晰起来。有人说,要让学生心灵无杂草,无尘埃,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占据心灵的旷野。伴随着学校主题式德育一体化课程的研究,学校育人已呈现出“花繁枝秀香已馥”的良好态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让德育回归教育的中心”必将成为学校教育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