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的作文“亮”起来

来源 :教育新视线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7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批改学生作文时,我们常发现雷同率高得惊人,内容雷同、手法雷同、思维雷同……让人很难感受到个性智慧的闪耀。有的学生作文已成为一种应付,胡编乱造,生搬硬套,模仿抄袭,实在是触目惊心。反思之余,怎样才能使学生的作文真正地绽放出个性的奇花异彩?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勤积累
  积累是写作的基础,积累越厚实,写作就越有基础,文章就能根深叶茂开奇葩。没有积累,胸无点墨,怎么也不会写出好文来。
  写作积累具体有三个方面:
  一是材料的积累。
  材料是写作之源,写作材料主要来源于社会生活。学生应当学会用心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把自己的视线、触角引向自然、社会、学校、家庭,放开眼睛看,竖起耳朵听,接受新事物,接受新信息。这样,发现多了,积累也就多了。阅读和听取,则是积累写作材料的另一途径。对于生活范围较小、生活经历有限的中学生来说,从这一源头获取材料最为广泛。学生材料积累多了,便不会再出现无话可说的状况,而是泼洒成文。
  二是语言的积累。
  中学生要有意识地积累语言,读书看报碰到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句,听广播看电视甚至听别人说话得到的美妙言语,都要记下来。这样,积沙成塔,集腋成裘,从而逐步建立自己的语言词典。经过积累,语言丰富了,写作时自然会左右逢源。
  三是情感的积累。
  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作者只有将自己的情感体验,自己的真情、深情、纯情、至情付诸写作对象,文章才能情深意切、字字动心。可见,写好作文,中学生必须有情感的积淀。
  二、善创新
  作文是思维成果的展示,作文创新首先是思维要创新。作文思维创新,能使文章思想独到、新颖而深刻。培养作文创新思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思路求新。
  教学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学生看到一个作文题,往往囿于习惯思维方式,不能看到所谓的另一面,人云亦云,写出的文章缺少个性和新意。而运用逆向思维求新可以使作文独树一帜。“班门弄斧”既可以批评缺乏自知的人,又可以歌颂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开拓者;“这山望着那山高”含有贬义,指责那些见异思迁、朝三暮四的人,可我们也可赋予它新意:赞扬不断进取的精神。逆向思维可以给文章带来出人意料的清新与生气。有时围绕文题多角度、多侧面地思考,深入挖掘题目的含义,也可独辟蹊径,写出有新意、有创见性的文章。
  2、体裁出新。
  美的事物应当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一篇作文仅仅有美好的内容而缺少形式的美观,仍然不能称作美文。在规矩死板的作文中,同学们可写成寓言故事、话剧、书信、会议记录、日记等等,形式的创新确实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3、语言思新。
  词语生动主要体现在词语的灵活搭配上。词语的灵活搭配需要打破常规、大胆想像、敢于创新,这样就可以把静态的事物写活、把动态的事物写得逼真、把平常的事写得形象动人。如:“我是常常去读山的,远远的读其苍茫,近近的读其清幽;精读其豪放,细读其沉淀。读青、读绿、读和谐、读静谧。”这一“读”字就是应超常搭配的需要产生的。句式灵活常常表现为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语序的选择等多种形式的灵活安排。这样会使文章显得摇曳多姿、舒卷自如。修辞可使文章语言有色彩,能让读者调动想像和联想,在心中唤起某种影像。比喻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应用比喻关键是要准确、新颖,能反映事物的特点,喻体要新。比如:“人生之舟,不堪重负,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失去了美貌,有健康陪伴;失去了健康,有才学追随;失去了才学,有机敏想跟。但失去了诚信呢?”
  三、重技巧
  1、巧用新颖题目。
  常言道:“题好一半文”,“人靠衣装,文靠题装”。好的题目会让人眼睛为之一亮,顿生好感。拟题的技巧多种多样,其中利用修辞方法就是一个诀窍。有人说:“修辞是作文的魔水。”拟题目也是一样,修辞会让题目异彩飞扬。如《炖好艺术的“腊八粥”》、《海棠依旧?绿肥红瘦?》、《“诚信”漂流记》、《我闻到了阳光》等都用到了各种修辞格。
  2、奇用文章题记。
  题记是凸现和揭示文章主旨、情感的句子,贵在简洁含蓄,或引用,或创新。好的题记会显“奇效”之功。如《“回声”的启示》题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语)。”《五彩的幸福》题记:“生活如花,姹紫嫣红;生活如歌,美妙动听;生活如酒,芳香清醇;生活如诗,意境深远;生活如梦,绚丽多姿。”
  3、善用整句开头。
  文章开头一般要“开门见山”、“开宗明义”,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最好的办法是采用排比句式、设问句式。如《时间啊,时间》的开头:“每当路过海关,倾听着宏亮的钟声,我感到时间的庄严;每当我听到学校的上课铃声,前脚刚跨进大门时,我感到时间的紧迫;每当我在迷途中徘徊,猛然抬头,却发现时间的飞逝。”《杂是一种生命的奇迹》的开头:“可曾见过,沧桑褪色的万国建筑群?可曾赏过,阳明山的紧簇春花?可曾听过,爵士乐的错杂鼓点?可曾品过,青藤阁的浓香花茶?如果倏然抹去哪些杂体,那么生活将变得多么单一、多么可怕啊!我说,杂,就是一种生命的奇迹。”
  4、妙用蕴语结尾。
  李渔曾说:“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笔流连,若难遽别。”所谓“媚语”,即富有文采、意蕴深刻的语言。有文采的结尾,耐人寻味,让人爱不释手。如:“听,那是波涛里的胜利之歌;看,那是人性之美的画卷。翱翔吧,那是整个宇宙的书卷。面对大海,聆听、欣赏、品位……。”再如:“扬起生命之帆,让涛声为伴奏,扯缆绳作琴弦,掬劲风为号角,奏一曲超越时空的乐声,礁石间,狂风里,我张开双臂,用沸腾的流着我热血的心,拥抱博爱——紧紧地——一生无悔。”
其他文献
面对21世纪的挑战,新的教育观念定位在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也是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要求。对于学生而言,创新素质的培养必须融于学科教学之中,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要渠道,只有创新性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著名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如果没有兴趣,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
期刊
作文不仅是人们用来进行社会交际和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而且是衡量一个人的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准。学生作文又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此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作文教与学方面所付出的精力可以说是最多的。令人遗憾的是,所取得的效果却不是很好。因此很多语文教师感到困惑:作文课到底应该怎么上?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本人认为,要提高作文课的教学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使教育教学有了新的发展。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有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然而,很多教师在选择新的教学方式、运用新的教学手段的过程中,盲目追求华丽、热闹,以致出现了偏离学科本质的问题。本文将结合语文教学的实质特点,立足语文的特性,具体阐述如何正确开展语文教学活动。  关键词:语文教学 新课标 教学方式 教学手段    新课程标准下,新颖的教学方式、先进的教学手
期刊
试卷评讲是各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根本目的是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纠正错误、分析得失、巩固提高。在当前的数学试卷评讲教学中,普遍存在机械地采用逐题对答案、改正错误、就题论题、面面俱到的问题,如何把握一堂试卷评讲课,使之能够充分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是评价我们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现结合本人这些年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一、数学试卷评讲课的一般策略  要上好
期刊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有的物理知识,包括物理概念、定律和理论,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严格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学生今后搞科学实验和技术革新有重要的基础作用。面对学生的多样化我觉得实验教学更重要、更应该多样化,则实验教学应“因材施教”,以下是我的一些见解。  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第一就要大胆遐想,善于提出问题。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
期刊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经典名著,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积累他们的文化底蕴、处世经验,激发他们的创造思维、进取精神。《新课标》对中学生的名著阅读有明确的要求:“要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教师要引导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的终身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提高学生的名著阅读兴趣
期刊
新疆是个多民族的地区,通过宣传舆论的影响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早日实现全省区小康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进步,符合各民族群众的共同愿望和要求,对于维护稳定、促进发展、防止和粉碎敌对势力的渗透及分裂阴谋,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如何利用地理课堂教学,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民族团结内容的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是摆在我们每一位地理教师面前的一项研究课题。  一、借助地理学科优势,恰当地宣传国家
期刊
一、我们的课堂中有哪些错误表现  1、满堂灌成了满堂问  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把提问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混为一谈,导致课堂教学以满堂问代替了满堂灌,问题设计欠合理化、科学化,提问随意性大,缺乏精心安排,忽视了对重点、难点的讲解。而启发式教学是在教师的诱导、点拨下,使学生通过亲自尝试探索,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将新的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再发现过程。   2、精讲精练成了少讲少练  课堂教学中教
期刊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一直强调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做学习的主体。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大学,学生的一生中要花费16年的时间在学校,每天都要面对45分钟的课堂时间。在这45分钟的时间里,学生的眼光能够在黑板(屏幕)上停留几分钟?如何才能捕捉到学生的眼光?怎样才能使学生的眼光长久地停留?如何能够使学生在短短45分钟的戏剧表演中成为主角?我想这是一个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深思的问题。  一、老师要从心里
期刊
写字、画画都有临摹阶段,小学生初学作文也需要仿写作为过渡,这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所谓仿写,就是仿照着样子写,可以仿写整篇文章,也可以仿写一个片段。这里提倡的还是先仿写片段为准,因为一下子就成篇仿写,难免会出现写不具体、说空话、说假话等弊端。再说,大篇作文也只不过是由许多不同角度的片段有机地结合起来的而已,只要各种片段都样样拿手,写整篇作文还有何难?因此,仿写是以最简便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