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手拉手,共圆“画家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tu20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对头完小地处招远市张星镇石对头村。这里是远近闻名的“书画之乡”,从八十高龄的美术院校的老教授,到咿呀学语的孩童;从学校的教师,到读书的孩子;从机关干部、企业职工,到肩扛犁耙的农民,他们都能倾情地挥毫作画。艺术巨匠孙其峰、孙墨龙、孙鲁一等老一辈艺术家皆从这里走出。
  国家一级画师王学义,是孙其峰老先生的入室弟子,是石对头书画艺术的主要传承者。上世纪90年代王老师从工厂退休后,主动来到学校,申请做学校的校外辅导员。为此,学校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欢迎仪式。会上,王老师激动地对孩子们说:“来到学校,看到你们,就想起我小的时候。那时候条件不好,想学也学不成;现在不同了,我们村有这么好的艺术环境,希望你们能珍惜,不但要学好文化,还要把我们的书画艺术发扬光大。”
  良好的环境氛围,深厚的文化积淀,再加上名师的言传身教,学生们得以实现“画家梦”。上世纪90年代后期,和着校本课程改革的节拍,我率先带领学生开展了一系列书画培训活动,也开始了对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
  
  1.免费学书画,技艺大增长
  
  为了使石对头书画艺术后继有人,王学义老师利用学校第二课堂和寒暑假对学生们进行专业的书画培训。王老师说:“把书画之道作为我们学校的校本课程再合适不过了,教本的编写就包在我身上了。只要孩子们能好好学,学出个样儿来,我脸上也有光啊!”孩子们懂得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吗?内心激动之余,我的心中掠过一丝忧虑。王少晖连续几天趴在窗前锁眉凝望,是不是对画画失去兴趣了?原来,王老师发现他对国画颇有悟性,就让他仔细观察,画一只会飞的麻雀。王振娟练的是隶书,平时做题粗心大意,这会儿大概是忘了笔路,又缠着王老师给她示范呢。看着学生勤学苦练,技艺渐长,我和王老师一样,感到莫大的欣慰。
  
  2.走访书画人,铺好书画路
  
  为了拓宽孩子们的眼界,我和王老师带领学生走访石对头书画人。所到之处,都受到了热情接待。石对头书画人年龄不一,经历各异。孩子们和书画人一起聊学艺历程,聊绘画技艺,聊书画作品,既了解了石对头书画艺术的发展,又学会了怎样做书画人。王少晖同学正是在这一活动中结识了“麻雀大师”——孙学杰老师,从而使他绘画水平迅速提高,屡获大奖。
  
  3.外出采风,激情创作
  
  “‘画即我心,我心即画。’一定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借助画笔流露在纸上。”这是王学义老师在指导学生画画时常说的一句话。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创作激情,利用活动时间,我和王老师带领他们拿起画笔,背上画夹外出采风。几年来,从学校到工厂,从农村到城市,从海边到绿地,从田野到山头,到处都有我们的足迹。外出采风,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创作欲望,锻炼出他们敏锐的观察力,也让他们感受到时代发展的气息。杨静的获奖作品——《丰收》,描绘了颗粒饱满、色如涂金的大玉米,充分展示了丰收的景象,流露出丰收的喜悦。这一素材就是在外出采风时所捕捉到的。
  
  4.参观书画展,博采众家长
  
  2003年9月,全国第一个村办书画院——石对头书画院在石对头村正式成立。书画院由孙其峰先生任顾问,孙墨龙先生任名誉院长,王学义老师任院长。书画院成立后,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不少外地知名艺术家前来交流经验,举办书画展。
  为了让学生更直接地感受书画艺术的魅力,每逢书画展,王老师都会通知我,“一定要带学生来,对他们有好处。”每每带着孩子们走在路上,叽叽喳喳,快活得总有说不完的话,可一到书画院,却总是在“啊——”的一声后变得鸦雀无声。他们的心在王老师的指引下,投入墙上的一幅幅书画中去了。我不禁慨然,这难道就是书画艺术的魅力所在?每次欣赏完书画作品之后,王老师总会说:“墙上有块空地方是留给你们的,下次来,希望能看到你们的获奖作品在这里展出。”
  
  5.踊跃参赛,连创佳绩
  
  孩子们的作品几时才能在书画院里展出呢?为了让学生认清自己作品的价值,我和王老师在校内策划了多次书画比赛,学生积极报名,踊跃参赛。参赛的每幅作品都得到了王老师的点评。获奖作品有的在学校橱窗展出,受到全校师生的好评,反响强烈;有的被王老师带到书画院展出,令老艺术家们刮目相看。在王老师等书画人的热心指导下,杨静的水彩画《丰收》、孙梦飞的水彩画《富贵》在镇书画比赛中获二等奖,王振娟的书法作品获一等奖,王少晖的国画《秋实》等多幅作品先后在镇市两级组织的书画比赛中获一、二等奖……
  2004年11月6日,标志着石对头书画艺术发展里程碑的《石对头人书画集》一书在我校举行了隆重的首发式。孙秀娟等多名学生的优秀作品入选该画集,光荣地成为石对头书画人中的一员。发布会结束后,市委领导及各界艺术家欣赏了我校王少晖同学的现场作画,赞不绝口,对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培训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如今,十年过去了。十年里,石对头完小旧貌换新颜,学生们在老一辈艺术家的关爱下,正一步步从幼稚走向成熟。石对头书画人和石对头完小依然心手相牵地前行在艺术之路上,为石对头书画艺术的传承默默地奉献。这一切,也为我校的校本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实践证明,校本课程的开发只有建立在充分挖掘本土资源的基础上,才能取得成功。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从普通年金和递延年金的概念上比较两者的异同,通过普通年金现值公式的推导进而引伸出递延年金现值的多种不同解法,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将抽象的专业术语化成通俗的语言来详解例题,以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关键词: 普通年金递延年金现值    递延年金是高职高专财务管理教材中资金时间价值里的一个知识点,由于它有递延期的存在,其收付款项不是从第一期开始,而是在若干期后才发生,因此学生易将其与普通年金
期刊
摘要: 文章作者通过调查广州市10所高校大学生的节水意识以及节水教育情况,发现大学生的节水意识基本来源于个人生活经历,而对于我国基本水情的了解知之甚少;而高等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的节水意识尤为重要。文章从纵横两个维度探讨了提高大学生节水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节水意识调查教育    一、引言    水是生命之源,是不可替代的有限的自然资源。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而我国的水资源利用方式粗
期刊
摘要: 本文探讨了当前英语口语课存在的问题,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即言语计划和工作记忆两个方面分析了出现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实现学生口语的流利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心理语言学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英语的教学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英语口语教学成为英语教师积极探索的课题。大学英语也开始把口语作为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而列入教学大纲。但是,事实上的口语教学由于
期刊
一、背景    《有多少人为了我》是《品德与社会》(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课,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到他们的劳动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方便,懂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尊重他们的人格,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中国的传统思想教育也存在偏差,把劳动者的地位分成了三六九等,并且在人们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反映在现代社会中,不同的工作岗位,不但是劳动报酬差距过于明显,而且
期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说明了教育的长效性。初中的现状是实行大循环,这就给我们提出了要求,而且这也是教育本身的要求,即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眼前的工作。众所周知,德育是其它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顾及阶段性,而忘记长期性。  回首三年的教育,许多在初三遗留的问题,其实都是由初一时候工作不到位造成的,比如集体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环境意识、竞争与合作意识、班级舆论,等等,一个
期刊
摘要: 在减负增效的大背景下,向课堂要效益成为教师的共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学语言作为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主要工具、师生心灵联系的纽带,必须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教师要追求语言的精练,提高语言数量与质量的“效率比”,这才是提高课堂效益,实现减负增效的最切实可行的办法。  关键词: 语言精练危害原因注意事项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减负增效”,它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面对
期刊
经常看见学生在课间抱着一本日本卡通,打闹时模仿的是奥特曼、柯南,我的心里总觉得堵得慌。作为一个初中美术教师,我常在想,除了在课堂上教学生一些美术理论和美术技法外,还能更多地教会学生什么?中国几千年丰富的文化,如何能用更形象、更生动的方式,让同学们接受呢?当我欣赏到蔡志忠的漫画《庄子说·自然的箫声》时受到很大启发,他用工整而不写实的笔调画出的光头的小老头庄周,给你大谈哲学,可一点不觉得枯燥、难懂,反
期刊
摘 要: 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介绍了数学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机会,让学生体会”的教学体会。  关键词: 数学高中学生思维空间合作机会
期刊
摘要: 李贺擅用异于常人的意象、色彩和时空表现自己的内心情感,诗风诡异奇谲。这种风格来源于他不得志的人生经历和强烈的生命意识,诗中体现着悲凉凄惨的情调,宣泄无可诉说的满腔悲愤。这种特殊的艺术效果深深地吸引着千百年来的读者。  关键词: 李贺意象色彩时空    李贺,字长吉,有着皇室后裔的远亲血统,但早已没落,其父晋肃,早殁,为避讳父名而无法参加进士考试,贫病交加,二十七岁郁郁而终。  与进士无缘并
期刊
著名的教育家尼尔波斯特曼说:“孩子们入学时像一个问号,毕业时却像一个句号。”这句话形象地指出了教育的弊端,同时也启示我们:教育要使学生的思维流动起来。作为重要的育人者,班主任要用博爱之心去爱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并使思维活跃流动。教育家陶行知曾提醒教师:“在教师心灵的天平上,应给每个学生同样重的砝码。当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对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