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摘要】
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偏重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教
学的实际问题,为此,必须构建项目实践教学体系,实现项目化课程的应用以提高机电类专业整体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项目化课程
自从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来,我国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无论是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课程体系还是学生的管理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一些院校还是存在大量的问题,例如:教学方法手段单一,只注重理论教学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不太重视。同时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知识结构不健全,使得他们都在学习很多在专业知识上有一定的困难。再加上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不足和对就业前景地考虑片面。有不少学生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是热门专业,就业后收入低,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差,对所学专业有厌倦感。综上,我们怎样做才能让学生学习的轻松,有趣,怎样做才能使他们更有效的,更扎实的掌握专业知识、技能,是每一位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职教工作者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
1 “项目化课程”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在众多教学模式中“项目化课程”教学模式,被很多专业人士和高职院校所认同。 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让学生学会完成完整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基本方向。项目化课程以工作任务为参照点设置课程,以项目为参照点组织教学内容。它与技能训练课程的区别在于技能训练只是让学生获得一项孤立的技能,通过项目化课程学习的学生可以获得真实化、综合化的职业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能让学生掌握完整的工作过程,这对职业能力水平来说非常重要。一、它是衡量职业能力水平的重要指标。尽管由于劳动过程内部分工的原因,劳动者可能只需要完成整个产品制作的一个环节,但若它对工作过程缺乏完整地把握,那么其所获得的职业能力必然被视为残缺的。没人会满意这种职业能力。二 、有利于学生从整体意义上理解每一个工作任务。每一个具体的工作任务,都是和整个工作过程密切联系的,只有理解了整个工作过程才能更好把握好就提工作的意义,也才能更好与团队其他成员沟通合作。三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于孤立的工作任务相比,学生往往对能获得具体结果的完整工作过程更感兴趣。
2 “项目化课程”在机电类专业的开展
工作任务分析与项目设计是项目课程开发的两个非常重要核心的环节。只有在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围绕着工作任务学习的需要进一步进行项目设计,并在项目与工作任务之间形成某中对应关系,才能得到项目课程。首先是工作任务分析:机电类专业的工作任务一般包括:机电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调试、维修等。种类繁杂的机电产品有:各类机床、工程机械、汽车等,我们在选择工作任务时,只能选择本地区有代表性的、典型产品或产品部件为线索进行课程设置和组织内容。项目化课程主要是对学科课程模式下的专业课进行开发的,对于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修养的文化课和基础专业课,继续延续学科分段的教学模式。基础专业课加强与实践、实验内容的结合,并经常在实验室或实习场地中进行。如“液压传动”部分,在学习完相关理论知识之后,给学生分组,在实验室认识各液压传动零、部件,并通过实验设备体验液压传动是如何控制工作及运动的。金属材料可以通过热处理实验,让学生自己操作,获得热处理后的产品(如手锤,刀口尺,标准件),再用显微镜等设备观察其金相组织。教学中能使学生获得产品的,就让学生亲身体验。不能获得产品的,通过实验来验证知识。
学科课程模式下的专业理论课是与实践紧密联系的课程,其内容较枯燥,特别是在没有实际工作环境的情况下学习尤为如此。采用项目课程能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车床主轴部件为典型产品为例设置项目课程如图1-1。
项目化课程以项目为参照点贯穿整个课程内容,让学生在以项目为载体所设计的综合化情境中学习完成完整工作过程,并获得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课程。“项目课程”教学模式所开发的课程时将理论和实践综合化了的课程,它的优势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它强调充分发挥“一体化”教师的作用。考虑到“一体化”教师的工作强度,每门课程可以由一名或几名教师共同承担,共同根据课程标准制定详细的学期计划,具体到每次课的课时数、学习地点、学习内容等,在实际操作中要充分考虑知识、技能形成的渐进过程。另外在开发项目课程时不应忽视职业道德的培养,因为我国的产品质量要想赶超西方发达国家,就必须提高职业道德。可以把一些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渗透到课程中去,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企业,了解我国制造业所处的地位。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合作,有条件的话,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生产中去进行实际锻炼。
这种课程模式下进行教学,能让学生知道需要加工那些零件,学会综合那些工作任务来加工这些零件,从而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它将成为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的主体。项目课程强调以典型产品为载体来设计教学活动,整个教学过程最终要只想让学生有实际价值的产品或服务。
【参考文献】
[1]姜大元.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張建.论职业教育项目课程改革[J] .职教通讯.2006.
[3]伍建桥.高职课程改革与课程模式的构建[M] .中国高教研究.2006.
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偏重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教
学的实际问题,为此,必须构建项目实践教学体系,实现项目化课程的应用以提高机电类专业整体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项目化课程
自从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来,我国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无论是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课程体系还是学生的管理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一些院校还是存在大量的问题,例如:教学方法手段单一,只注重理论教学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不太重视。同时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知识结构不健全,使得他们都在学习很多在专业知识上有一定的困难。再加上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不足和对就业前景地考虑片面。有不少学生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是热门专业,就业后收入低,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差,对所学专业有厌倦感。综上,我们怎样做才能让学生学习的轻松,有趣,怎样做才能使他们更有效的,更扎实的掌握专业知识、技能,是每一位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职教工作者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
1 “项目化课程”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在众多教学模式中“项目化课程”教学模式,被很多专业人士和高职院校所认同。 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让学生学会完成完整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基本方向。项目化课程以工作任务为参照点设置课程,以项目为参照点组织教学内容。它与技能训练课程的区别在于技能训练只是让学生获得一项孤立的技能,通过项目化课程学习的学生可以获得真实化、综合化的职业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能让学生掌握完整的工作过程,这对职业能力水平来说非常重要。一、它是衡量职业能力水平的重要指标。尽管由于劳动过程内部分工的原因,劳动者可能只需要完成整个产品制作的一个环节,但若它对工作过程缺乏完整地把握,那么其所获得的职业能力必然被视为残缺的。没人会满意这种职业能力。二 、有利于学生从整体意义上理解每一个工作任务。每一个具体的工作任务,都是和整个工作过程密切联系的,只有理解了整个工作过程才能更好把握好就提工作的意义,也才能更好与团队其他成员沟通合作。三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于孤立的工作任务相比,学生往往对能获得具体结果的完整工作过程更感兴趣。
2 “项目化课程”在机电类专业的开展
工作任务分析与项目设计是项目课程开发的两个非常重要核心的环节。只有在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围绕着工作任务学习的需要进一步进行项目设计,并在项目与工作任务之间形成某中对应关系,才能得到项目课程。首先是工作任务分析:机电类专业的工作任务一般包括:机电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调试、维修等。种类繁杂的机电产品有:各类机床、工程机械、汽车等,我们在选择工作任务时,只能选择本地区有代表性的、典型产品或产品部件为线索进行课程设置和组织内容。项目化课程主要是对学科课程模式下的专业课进行开发的,对于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修养的文化课和基础专业课,继续延续学科分段的教学模式。基础专业课加强与实践、实验内容的结合,并经常在实验室或实习场地中进行。如“液压传动”部分,在学习完相关理论知识之后,给学生分组,在实验室认识各液压传动零、部件,并通过实验设备体验液压传动是如何控制工作及运动的。金属材料可以通过热处理实验,让学生自己操作,获得热处理后的产品(如手锤,刀口尺,标准件),再用显微镜等设备观察其金相组织。教学中能使学生获得产品的,就让学生亲身体验。不能获得产品的,通过实验来验证知识。
学科课程模式下的专业理论课是与实践紧密联系的课程,其内容较枯燥,特别是在没有实际工作环境的情况下学习尤为如此。采用项目课程能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车床主轴部件为典型产品为例设置项目课程如图1-1。
项目化课程以项目为参照点贯穿整个课程内容,让学生在以项目为载体所设计的综合化情境中学习完成完整工作过程,并获得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课程。“项目课程”教学模式所开发的课程时将理论和实践综合化了的课程,它的优势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它强调充分发挥“一体化”教师的作用。考虑到“一体化”教师的工作强度,每门课程可以由一名或几名教师共同承担,共同根据课程标准制定详细的学期计划,具体到每次课的课时数、学习地点、学习内容等,在实际操作中要充分考虑知识、技能形成的渐进过程。另外在开发项目课程时不应忽视职业道德的培养,因为我国的产品质量要想赶超西方发达国家,就必须提高职业道德。可以把一些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渗透到课程中去,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企业,了解我国制造业所处的地位。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合作,有条件的话,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生产中去进行实际锻炼。
这种课程模式下进行教学,能让学生知道需要加工那些零件,学会综合那些工作任务来加工这些零件,从而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它将成为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的主体。项目课程强调以典型产品为载体来设计教学活动,整个教学过程最终要只想让学生有实际价值的产品或服务。
【参考文献】
[1]姜大元.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張建.论职业教育项目课程改革[J] .职教通讯.2006.
[3]伍建桥.高职课程改革与课程模式的构建[M] .中国高教研究.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