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l1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不仅对学生自身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本文依数学学科的特点来研究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望能对数学教学的实践活动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学效率;教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特点,了解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适当的手段,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基本要求
  
  1 教学观念现代化,实践证明:教学观念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观念不解决,再好的教材,再完善的教学方法,使用起来也会“走样”,现代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有效、合理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学得主动、生动活泼,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建立符合现代教学观的崭新体系,努力做到"32个转变”和确立“四种教学观”。
  2 数学目标明确化,教学目标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教材所包含的知识因素和能力训练的具体要求,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决定着教学内容、方法、途径的选择,决定着教学效率的提高。
  3 教学方法科学化,教学方法是师生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目标而相互结合的活动方式,其中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而学生的学法实际上是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方法。
  4 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措施,传统的数学教学,从概念到概念,教师单靠粉笔和黑板讲解,势必影响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素质提高,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5 课堂结构高效化,现代教学论认为:应变“教”的课堂结构为“学”的课堂结构。变“课堂”为“学堂”。
  6 基本训练序列化,数学课堂教学中一条成功的经验是要加强双基(基础知识教学、基本能力训练),加强双基,教学质量就高:削弱双基,教学质量就下降。
  以上六项基本要求,体现了数学的学科特点,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集中了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实施这六条基本要求,就能优化课堂教学,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二、促进学生发展
  
  新课程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学生来进行,而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的最大受益者莫过于学生,它能够促进学生的快速成长和发展,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尤其是在小学阶段,课程教授内容虽然简单,但是对于小学生,教师教授的目的不仅是让他们学会课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是启发他们的灵感,培养他们的创新性,以及激发出他们的无限兴趣,这对同学们以后的成长都是至关重要的,而课堂教学评价正是扭转以往以教学结果为核心,忽视教学过程的状况,让教师重视教学过程,让学生充分享受教学过程。
  
  三、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将课堂评价改革的目的明确定为评价不在于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而是发挥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并对教师明确提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着重探讨应该用什么样标准评价课堂教学问题,如何引导与帮助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可见,课堂上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不仅是以往被评价的主要对象,更应是学生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在于运用一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与自我发展的机会,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和谐地学习和成长,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予以有效的落实呢?
  1 巧设导语,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欲望,使学生愿学,俗话说:“一石激起千层浪,”巧妙恰当的导语,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第一手感性材料,如果以此能引起学生惊奇、兴趣、疑问、新鲜、亲近等情绪,就可勾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学的生学习精神,吸引学生投入到自主学习中去,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故事导人法、游戏导入法、图画导人法、情境导人法、比赛计算导入法等。
  2 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而数学知识又比较抽象,针对这一矛盾就需要教师利用小学生“好动”的特点来穿针引线、铺路搭桥,通过动手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剪一剪、量一量等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经观察、比较、分析、判断、推理、综合、概括等逻辑思维,从具体形象的实际操作中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概括出计算方法或规律,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探索知识、发现规律的能力
  3 动口讨论,给学生创造自我探索学习方法的机会,使学生会学,课堂讨论能达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心灵沟通,可形成一种默契、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小学生“爱说”的个性,让他们各抒己见,能使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形成一种民主、平等、宽松的人际关系;能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情况,有效地调控课堂教学;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总结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其他文献
浅析转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摘要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习起来就会乐此不疲,本文从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等几个方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 兴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通过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情感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当他受到情感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也就是说,同样一个人在通过充分情感激励后,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4倍。情感作为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学生精神生活的主宰,不能再忽视了,为此,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了情感目标,同时新课程标准在评价中也提出,“既要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
[摘要]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由于实施者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课堂教学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和课堂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是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  [关键词]有效性;问题环境;探究    新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伴随着课改的深入,课改新理念为广大数
所谓探究式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具有“不断追求卓越的态度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作为载体,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有目的地、相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如何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如何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如何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是教师最大的挑战,课堂教学又是教育的主要环节,所以抓好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如何加强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效率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是目前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急需探讨的问题,通过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笔者对数学教学方法上总结出一些自己的感悟和
[摘要]新课程改革给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生命的活力,但在改革过程中,由于认识上的不够全面、不够深刻、不够透彻,致使课程改革出现了某些偏差,结果学生该获得的数学基本素养没获得,课堂效率低下,学生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因此,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应积极探索和反思教学,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数学课堂教学,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使学生得到全面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新
数学是一个非常美的领域,这是因为数学的主要部分是由人类的心灵创造和构成的,数学与科学技术、人文科学、经济发展等都有着广泛的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大千世界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而数学在现实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为全文原
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数学作为中学课程的一门基础性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