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问题,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h4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好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与学生作情感的双向交流。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提问还是体现课程理念、实现课程目标的一种创造过程。本文就物理教学中问题的设计与提出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 物理教学 问题设计 认知规律
  
  一、课堂提问的积极意义
  
  1.提问可使学生认真听讲。
  学生在答问时容易集中注意力,对未被提问的学生有提醒的作用。教师不能仅靠静讲、维持课堂纪律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应以授课的内容来吸引学生,用一个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提问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把学生的思维吸引住,激发学习兴趣,使学习成为主动的、积极的、活跃的、富有个性的过程,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推理习惯和逻辑推理能力。
  物理教师在课堂上要针对概念提出一些题意明确清楚的实际问题,诱发学生思考,这样对提高学习效率、突破教学难点很有用。特别是在学生一般认为理当如此的地方,可提出与常规看法相悖的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独特性和创新意识。同时引导学生对已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或以题目的本身提出疑问或变换题目的条件,来拓宽学生的视野,诱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培养逻辑推理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3.提问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总是和语言分不开的,课堂提问便是培养学生正确地掌握学科语言表达能力的契机。如在教师做演示实验的过程中,采用边做边提问让学生回答的方法,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进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研究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以人为本”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主动提出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重要意义;对于学生人格的尊重、个体差异的体现有重要的意义。
  
  二、物理教学中如何设计与提出问题
  
  1.通过挖掘教材设计问题。
  教师应通过挖掘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例如,学生在学习了电磁感应的知识后,对电磁感应中电能的来源产生疑惑,我就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线框在非匀强磁场中的摆动会很快减弱?学生们很快想到:安培力做负功,机械能减少,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接着我又问:能量又是如何转化的呢?然后和学生们一起讨论洛仑兹力的两个分力的作用。通过这些问题的层层设问和讨论,不断激发思维火花,使之成为有序的思维训练过程。
  教师要善于把教材中物理观点转化为问题,促使学生思考,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我在《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中,根据伽利略反驳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设计这样的问题:假如越重的物体下落得越快,越轻的物体下落得越慢,那么将这个重物和这个轻物拴在一起,快慢情况又如何?有的学生说,两物相加更重了,应该下落得更快;有的学生说,重物由于受到轻物的牵制,下落肯定要比原来慢。学生经过充分的思考和讨论,寻找正确的答案。这样通过挖掘教材,设置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拓展了学生的心智品质。
  2.从实际出发设计问题。
  教师经常让学生套自己的思维,把观点强加于学生,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训练,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久而久之,学生只会处理已简化了的物理对象和理想化的物理模型,遇到实际问题就不知所措。因此,教师必须结合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不断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抓住主要因素,提取物理对象和物理模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符合教学内容和要求的问题情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例如,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实际情景:输送带送物、刹车滑行、跳水运动、小孩滑滑梯、荡千秋、亮度可调的台灯、光导纤维传送光信号、原子弹爆炸等。将这些真实的实际情景设计成对应的物理问题,如:摩擦力问题、匀减速问题、竖直上抛问题、斜面动力学问题、单摆问题、电路调压问题、全反射问题、核裂变问题等,穿插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加强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物理知识的意义,逐步培养学生主动观察自然—寻找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3.遵循认知规律设计问题。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答问应在“元认知级”,即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不能是纯知识性的提问。问题设计又要有适当的难度和梯度,即既要让学生有成功的可能,同时更要具有培养物理思维的价值。如一些能引起认知冲突的问题,能引起争论的问题,或一些能将认知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等。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即最邻近发展区),通过提问来引导思维,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即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
  4.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各个层次的学生的需求。
  课堂提问可分为感悟层面、理解层面、综合层面。问题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特别是符合被提问学生的认识水平。感悟层面学生回答时不需要深刻思考,要求学生对已教的具体事实和知识作回忆性陈述。理解层面要求学生对已知信息进行内化处理之后,再套用现成的方法,对已内化的知识信息再外化,进行信息加工变式后才能作答。综合层面对学生具有高层次的挑战性,调动思维在大脑中搜寻多种知识、方法,多角度、多侧面进行思考,通过检取、重组、重构才能应答;要通过认知结构中各类模式的分析、对照和比较,作出自己独立的创造性的回答。
  总之,只有充分重视问题的设计并不断优化,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得轻松、高效,课堂效益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教师行为优化教程.黑龙江出版社.
  [2]柳夕浪.课堂教学临床指导.人民教育出版社.
  [3]给学生一个思考空间.教育艺术,2006,(4).
  [4]运用课堂讨论存在的问题与决策.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13).
其他文献
摘要: 根据不同学者对口译定义的探讨,可以总结出口译的最大的特点为即时性。这个特点对口译员各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尤其需要译员平时进行长期记忆的积累。在具体的口译过程中则体现了短期记忆的重要性。本文就口译的特点,对译员应采取的对策和方法进行初步的研究。  关键词: 口译 记忆 策略和方法    一、口译概况    历史表明,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或者传播必须以语言系统的转换作为基础,通过对语言的翻译活动
摘要: 本文以歌剧和电影两种艺术形式为切入点,对《茶花女》的歌剧和电影两种文体进行分析,试着去把握两种艺术形式之间的本质差异,同时领略每一种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以及各自不可被替代的特质。  关键词: 《茶花女》 歌剧 电影    《茶花女》是小仲马第一部扬名文坛的力作,玛格丽特的命运悲号以及阿尔芒痛彻肺腑的悔恨,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和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1853年3月6日,意大利杰出的歌剧作曲家威尔
摘要: “词汇空缺”,即一种语言能用单个词语明确标记的事物,另一种语言却没有,而要“兜圈子”才能表达。词汇空缺现象产生的原因有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差异,社会习俗的不同造成语言与语言之间的隔阂,宗教信仰不同,词义联想和文化意向的差异。在翻译中我们可以用音译、直译、意译、增词译、加注等方法进行处理。  关键词: 空缺 原因 翻译    英语和汉语反映不同的文化,即各自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
摘要: 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制定,给公共图书馆寻求服务模式的创新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盐城图书馆以加快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为抓手,创新服务模式,为各基层点提供技术支持,努力构建遍及城乡的共享工程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基层文化新一轮的跨越发展。  关键词: 图书馆 创新 服务模式 文化信息共享工程      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就是要在传统服务的基础上,找准信息与社会、知识与经济的对接点,
肾积水是临床上泌尿系统常见的一种疾病,此疾病具备发病率较高的特点.根据笔者统计资料证实,近年来肾积水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1-2].肾积水在治疗中,以
期刊
任何一种艺术事物及艺术门类的发展必先经过从萌芽到成长、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历程,在它从形成到发展的漫长过程中,逐渐形成自身的行业规范和规则。这种规范和规则积淀了人类社会生活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它是我们无数艺术先驱们经过长期不断的社会实践和艺术活动的总结,进行不断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同时,通过人们的审美经验的不断丰富和认识的不断提升,最终形成的。这种由规范和规则所形成的特殊品质标志着这一艺术事物
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网络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生活助手和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数字化技术为出版商和作者创造了无纸化网络出版发行的一种可能性,为图书馆实现全球性虚拟数字图书馆提供了技术支持。当这些数字化了的文献被上传到Internet网上时,一种新的图书载体形式和读者阅读模式便应运而生了。数字图书馆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觉冲击的同时,也把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放在了我们面前——数字图书馆建设当中的著作
摘要: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学习哲学对传统的学习观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建构主义学习观的研究也应运而生,本文对知识的本质、学习者及学习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获得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学习 知识 教育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新的认知理论。它是在皮亚杰、布鲁纳等人的理论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吸纳了各种学习理论,尤其是维果茨基的“最
隐性辍学的学生群是一个核心明确、外缘模糊、具有张力、变动不居的球形群体.这个群体的核心部分十分明确.是由“差等生”构成:外缘部分相对模糊.是由“中等生”构成.这个群
摘要: 青少年的思想、观念是客观社会现实影响的产物,只有认识社会的新变化,正确地把握青少年的思想新特点,才能懂得青少年的心思,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理论联系实际,增强青少年思想工作的效果。  关键词: 青少年 思想教育 方法    一、青少年精神世界出现新的特点    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对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总体上看,在新的现实面前,青少年具有思想活跃、知识广博、敢于创新等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