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行校、处、组三级管理的完全中学的管理原则,为保证校、处、组各层级、各部门卓有成效地开展活动,必须遵循以下原则。重视三级管理的职权与参谋职权。同时还需要处理好三级管理当中的几种关系。
【关键词】完全中学三级管理体制改革初探
完全中学,是当前普及高中和推行九年义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管理,是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依据一定的原则,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学校内部的人、财、物等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的活动过程。它是一种只有一般管理活动的共同特征,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以教育管理为内容,以育人为目标的管理活动。当前,随着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条件,已被提上了学校管理的日程。为了适应这一需要,许多中学都纷纷向校、处、组三级管理体制迈进。这样,必须研究在新的管理体制下如何有效地实施管理,以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培养造就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服务。
本文是从学校行政管理的角度,对实行校、处、组三级管理的原则、职权以及管理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进行探讨。
一、实行校、处、组三级管理的完全中学的管理原则
为保证校、处、组各层级、各部门卓有成效地开展活动,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目标原则
目标是指某种行为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既是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又是管理工作的终结点。它指明了管理活动的方向,对组织成员能起到极大的动员和激励作用;同时又是管理活动的自控阀和衡量管理效果的标尺。它能将全体组织成员凝聚为一体,从而产生巨大的合力,为组织任务的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实行校、处、组三级管理的学校,其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目标原则,实行目标管理。具体作法是:通过全校上下一起协商,把省、市、县制定的学校教育的总任务转化为学校的共同目标,由此决定校、处、组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管理活动、评估成绩、奖励惩罚的标准,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学校的总目标各负其责,各尽所能。
2、整体原则
整体原则是以系统理论为依据而提出的一项管理原则。根据系统观点,实行校、处、组三级管理的学校是一个由多方面、多层次、多环节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复杂的有机整体组成的,各要素必须由原来孤立的、分散的各部分,通过联系而形成有序化,组织化的合理结构,使之产生出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在学校的整个管理过程中,就要求全体教职工应处理好部分与整体,重点与一般、主要与次要之间的关系,做到部分服从整体,既保证重点又不忽视一般,优先考虑主要工作而不丢弃次要工作,使全校实现整(整体把握)、分(科学分解)、合(组织综合)的统一,各部门、各人员在工作中做到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从而提高学校管理的整体效能。
3、集中领导与分权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美国著名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认为:“无论何时,只要可能,就必须根据联合分权制的原则把各种活动结成一个整体。”
实行校、处、组三级管理的学校,由于其规模较大,为了保证有效的管理,必须作到集权与分权相结合。也就是说,既要建立起以校长为首的行政指挥系统,统一和协调学校各层级、各部门的行动,以保证学校目标的实现;同时,又必须保证各处、组具有相应的独立性,使它们具有一定的管理权限,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起处、组的积极性、创造性,有利于工作的开展。此外,校、处对其相应的部门也要适当下放权力。
当然,对于集权与分权“度”的把握,历来是管理中的难题。权力过分集中则会产生统得过死,使组织失去活力;过分分散又容易导致各行其是,组织的命令难以畅通。因此,过分集权和过分分权都不利管理。一般来说,影响集权和分权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组织的规模。组织规模越大,层次就越多,信息的沟通就越复杂,集中决策就越困难,于是就越需要分权。二是组织的地域分布。在地域上很分散的组织,管理的空间较大,管理难度也随之增大。出现这种状况,必须按照地域或部门实行分权,或按自然形成的体系进行分散管理。三是组织面临的环境与自身和竞争能力。当组织所处的环境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在竞争中风险小,则可实行分权;反之,若组织面临的环境险恶,竞争中风险大,权力则应相对集中,以增强力量。四是管理者的能力。当管理工作量超过管理者的能力时,就需要分权与授权,这样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发达国家实行“分权事业部制”的企业组织,他们采取的管理方针是:集中政策,分散经营。作为实行校、处、组三级管理的学校,在集权与分权的问题上,一般说来,高层决策应掌握三个方面的权力:①事业发展的决策权。关系到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均应由高层决定,诸如教师的配置,学校的建设、资金的投入,学校及处室人员的编织等。②人事安排权。全校副主任以上的行政职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评聘,均应由高层直接控制。③资金分配使用的决策权。学校的所有预算资金和预算外资金,除学校允许各处、组自留自支的部分外,其余皆应由校长统一安排使用。在学校的总体工作中,除以上三方面外,其余部分都可以考虑放权给处、组自主管理。
(四)职、责、权一致的原则
任何正式组织都是由职、责、权构成的体系。在组织管理活动中,职务、权力、责任三者互为条件,而且必须相称和平衡。如果有责无权,则无法尽其责;如果有权无责,则易滥用权力,也不能尽其责。在一个组织中,如果权责混乱,就不能维持组织的正常运行。
实行校、处、组三级管理的学校,在贯彻职、责、权一致的原则时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应明确规定校、处、组及其所属机构的职责范围,授予其相应的管理权,建立起权责一致的管理体系。②每个管理人员都要有明确的职务、职权和职责,做到事事有人负责,人人各司其职,各行其权,避免争功诿过,互相扯皮的现象发生。③建立科学而严格的监督、考核、奖惩、升降等制度,这是实行责权一致的必要手段。④必须把管理事和管人统一起来,要承担工作责任,就应该有一定的权限,如果管事与管人脱节,是不可能做到权责一致的。
(五)有效性原则
现代管理的实质在于有效。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在《有效的管理者》一书中说:“管理者的本分,在于工作之有效。”“所谓有效性,就是使能力和知识的资源能够产生更多更好的成果的一种手段”“管理者的绩效本身便是目的。”这就是说,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率。
实行校、处、组三级管理的学校,在管理过程中,要以追求实效为目的,要根据管理规律和学校自身的特点,有效地开展工作。具体说来,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必须通过沟通,规范化和调动人的积极性来实现。
(1)从沟通来看。实行校、处、组三级管理的学校,是一个信息传递和交流的网络。学校的良性运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传递与交流。通过沟通,可以使群众意见畅达,信息传输快捷,从而使学校的决策更加合理和有效;通过沟通,可以稳定人员,统一组织行动。在教职工的交流过程中,能够增加了解,增进彼此的感情,及时发现,化解矛盾,从而大大增强凝聚力,保证学校组织活动的一致性。
(2)从规范化来说。所谓规范,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要求而确定的在一定条件下保证相对稳定的常规。学校是极其重要的育人场所,学校所有的教育源都要对学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明显的或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其一。其二,实行校、处、组三级管理的学校,由于规模较大,头绪纷繁,学校的各项活动必须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才能使整个工作有序地运转。一般说来,规范化的具体要求是:①工作的程序化。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应按照“计划—实施—检查—总结”这个程序进行,才能使管理有效。②工作的制度化。学校必须建立起严格的规章制度,如教学管理制度,教师常规检查制度,班主任考核评聘制度,教职工岗位责任制,学生管理制度乃至于考核、奖惩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保证管理活动的正常开展。③部门管理的标准化。学校各部门的工作应达到什么样的规格和标准,应有明确的规定,并且每一个工作系列应作到统一,这样才有利于工作中的沟通与对照检查,最终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
(3)从调动人的积极性来看。管理的核心是人,工作的动力是来之于人,因此,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提高管理绩效的根本途径。实行校、处、组三级管理的学校,在进行组织设计和管理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如何有利于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要防重物不重人,重技术不重人,重钱不重义的倾向;同时,管理者必须树立起效益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管理水平。
二、实行校、处、组三级管理的职权与参谋职权
1、实行校、处、组三级管理的学校,其职权分工是:
(1)校的职权。校一级主要(校长、副校长、党支部书记)是学校最高管理决策中心,具有对全校的各项行政管理工作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职权。
(2)处室的职权。处室主要(办公室、教导处、德育处、总务处)是学校内设的二级机构,同时也是对学校负责的相对独立又相互协调的实体,代表学校对所属各组(包括相当于一级的其它类型的机构,如高中部、初中部)进行管理。具体职责是贯彻执行学校的决策方案,对本处室的工作进行规划安排,对所属各组进行直接的指挥和控制,协调所属各组之间的关系,沟通校与组的联系等。
(3)组的职权。组是隶属于处室的教育业务管理执行机构。其职责是在学校和处室的领导下,贯彻实施学校和处室的决策与计划方案,搞好本组的教学、教研、后勤服务、食堂和宿舍管理、校产、学生管理等工作。
2、参谋职权。一般说,应具有三种职权:
(1)服务权。即校、处各职能部门在自己的职能和权力范围内提供某种专门服务,如教务处提供教学服务,总务处提供后勤服务。这种服务既可视为义务,同时也是种职权。
(2)咨询与建议权。即职能部门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接授被指挥人员及教职工的咨询,解答相关问题,并接受指挥部门反映情况,提工作建议,供该部门作决策参考。
(3)特定职能范围内的决策指挥权。各处室在自己的业务活动范围内应具有一定的处理事务的自由度,在主管人员的授权下,可以对下属部门直接发布指示,对所管的业务工作作出决策。
三、实行校、处、组三级管理需要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实行校、处、组三级管理的学校,各部门和层级之间,如果协调不好,容易产生相互掣肘和扯皮的现象。为了使学校组织能正常、高效运转,应该注意处理好两种关系:
1、上下级关系
实行校、处、组三级管理的学校,在上下级关系中,必须按照权力键,严格遵循一处一组逐级管理与逐级授权的原则,形成层层隶属,层层节制的上下级关系,而不能越级,越级会使被越过的那一级被架空,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在下级对上级的关系中法国著名的管理学家法约尔认为:无论什么时候,一个下属都应该接受而且只应接受一个上级的命令,双重命令对于权威、纪律和稳定性都是一种威胁。法约尔的话今天以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多头领导是管理的大忌,它将使下级无所适从,无法工作。根据这个道理,组只应接受处的领导,处又接受校的领导。
2、各工作部六之间的关系
实行校、处、组三级管理的学校,各个工作部门有自己的一套业务工作,互不相同。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就容易产生各谋其政,互相扯皮,协调困难,影响着组织整体功能的发挥。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对于实行校、处、组三级管理的学校,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来理顺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一是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并将其纳入校、处管理的严格控制之中,在职责划分中,对于一些界线模糊的工作,一定要明确由哪一个部门具体负责。再有,对于组织成员要从思想上加以引导,从制度上加以控制,以此来规范工作人员的相互关系,职权范围,行为模式。二是利用会议搞好协调,来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应由校一级出面经常召开定期或不定期的会议,把各部门之间的问题提到会议上来解决。
这样,可以大大缩短指挥距离与时间,提高管理工作的绩效。避免因主观决策或指挥的重复而造成失误。
(作者单位:550201贵州省修文县扎佐中学)
【关键词】完全中学三级管理体制改革初探
完全中学,是当前普及高中和推行九年义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管理,是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依据一定的原则,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学校内部的人、财、物等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的活动过程。它是一种只有一般管理活动的共同特征,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以教育管理为内容,以育人为目标的管理活动。当前,随着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条件,已被提上了学校管理的日程。为了适应这一需要,许多中学都纷纷向校、处、组三级管理体制迈进。这样,必须研究在新的管理体制下如何有效地实施管理,以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培养造就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服务。
本文是从学校行政管理的角度,对实行校、处、组三级管理的原则、职权以及管理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进行探讨。
一、实行校、处、组三级管理的完全中学的管理原则
为保证校、处、组各层级、各部门卓有成效地开展活动,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目标原则
目标是指某种行为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既是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又是管理工作的终结点。它指明了管理活动的方向,对组织成员能起到极大的动员和激励作用;同时又是管理活动的自控阀和衡量管理效果的标尺。它能将全体组织成员凝聚为一体,从而产生巨大的合力,为组织任务的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实行校、处、组三级管理的学校,其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目标原则,实行目标管理。具体作法是:通过全校上下一起协商,把省、市、县制定的学校教育的总任务转化为学校的共同目标,由此决定校、处、组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管理活动、评估成绩、奖励惩罚的标准,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学校的总目标各负其责,各尽所能。
2、整体原则
整体原则是以系统理论为依据而提出的一项管理原则。根据系统观点,实行校、处、组三级管理的学校是一个由多方面、多层次、多环节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复杂的有机整体组成的,各要素必须由原来孤立的、分散的各部分,通过联系而形成有序化,组织化的合理结构,使之产生出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在学校的整个管理过程中,就要求全体教职工应处理好部分与整体,重点与一般、主要与次要之间的关系,做到部分服从整体,既保证重点又不忽视一般,优先考虑主要工作而不丢弃次要工作,使全校实现整(整体把握)、分(科学分解)、合(组织综合)的统一,各部门、各人员在工作中做到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从而提高学校管理的整体效能。
3、集中领导与分权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美国著名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认为:“无论何时,只要可能,就必须根据联合分权制的原则把各种活动结成一个整体。”
实行校、处、组三级管理的学校,由于其规模较大,为了保证有效的管理,必须作到集权与分权相结合。也就是说,既要建立起以校长为首的行政指挥系统,统一和协调学校各层级、各部门的行动,以保证学校目标的实现;同时,又必须保证各处、组具有相应的独立性,使它们具有一定的管理权限,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起处、组的积极性、创造性,有利于工作的开展。此外,校、处对其相应的部门也要适当下放权力。
当然,对于集权与分权“度”的把握,历来是管理中的难题。权力过分集中则会产生统得过死,使组织失去活力;过分分散又容易导致各行其是,组织的命令难以畅通。因此,过分集权和过分分权都不利管理。一般来说,影响集权和分权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组织的规模。组织规模越大,层次就越多,信息的沟通就越复杂,集中决策就越困难,于是就越需要分权。二是组织的地域分布。在地域上很分散的组织,管理的空间较大,管理难度也随之增大。出现这种状况,必须按照地域或部门实行分权,或按自然形成的体系进行分散管理。三是组织面临的环境与自身和竞争能力。当组织所处的环境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在竞争中风险小,则可实行分权;反之,若组织面临的环境险恶,竞争中风险大,权力则应相对集中,以增强力量。四是管理者的能力。当管理工作量超过管理者的能力时,就需要分权与授权,这样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发达国家实行“分权事业部制”的企业组织,他们采取的管理方针是:集中政策,分散经营。作为实行校、处、组三级管理的学校,在集权与分权的问题上,一般说来,高层决策应掌握三个方面的权力:①事业发展的决策权。关系到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均应由高层决定,诸如教师的配置,学校的建设、资金的投入,学校及处室人员的编织等。②人事安排权。全校副主任以上的行政职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评聘,均应由高层直接控制。③资金分配使用的决策权。学校的所有预算资金和预算外资金,除学校允许各处、组自留自支的部分外,其余皆应由校长统一安排使用。在学校的总体工作中,除以上三方面外,其余部分都可以考虑放权给处、组自主管理。
(四)职、责、权一致的原则
任何正式组织都是由职、责、权构成的体系。在组织管理活动中,职务、权力、责任三者互为条件,而且必须相称和平衡。如果有责无权,则无法尽其责;如果有权无责,则易滥用权力,也不能尽其责。在一个组织中,如果权责混乱,就不能维持组织的正常运行。
实行校、处、组三级管理的学校,在贯彻职、责、权一致的原则时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应明确规定校、处、组及其所属机构的职责范围,授予其相应的管理权,建立起权责一致的管理体系。②每个管理人员都要有明确的职务、职权和职责,做到事事有人负责,人人各司其职,各行其权,避免争功诿过,互相扯皮的现象发生。③建立科学而严格的监督、考核、奖惩、升降等制度,这是实行责权一致的必要手段。④必须把管理事和管人统一起来,要承担工作责任,就应该有一定的权限,如果管事与管人脱节,是不可能做到权责一致的。
(五)有效性原则
现代管理的实质在于有效。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在《有效的管理者》一书中说:“管理者的本分,在于工作之有效。”“所谓有效性,就是使能力和知识的资源能够产生更多更好的成果的一种手段”“管理者的绩效本身便是目的。”这就是说,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率。
实行校、处、组三级管理的学校,在管理过程中,要以追求实效为目的,要根据管理规律和学校自身的特点,有效地开展工作。具体说来,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必须通过沟通,规范化和调动人的积极性来实现。
(1)从沟通来看。实行校、处、组三级管理的学校,是一个信息传递和交流的网络。学校的良性运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传递与交流。通过沟通,可以使群众意见畅达,信息传输快捷,从而使学校的决策更加合理和有效;通过沟通,可以稳定人员,统一组织行动。在教职工的交流过程中,能够增加了解,增进彼此的感情,及时发现,化解矛盾,从而大大增强凝聚力,保证学校组织活动的一致性。
(2)从规范化来说。所谓规范,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要求而确定的在一定条件下保证相对稳定的常规。学校是极其重要的育人场所,学校所有的教育源都要对学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明显的或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其一。其二,实行校、处、组三级管理的学校,由于规模较大,头绪纷繁,学校的各项活动必须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才能使整个工作有序地运转。一般说来,规范化的具体要求是:①工作的程序化。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应按照“计划—实施—检查—总结”这个程序进行,才能使管理有效。②工作的制度化。学校必须建立起严格的规章制度,如教学管理制度,教师常规检查制度,班主任考核评聘制度,教职工岗位责任制,学生管理制度乃至于考核、奖惩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保证管理活动的正常开展。③部门管理的标准化。学校各部门的工作应达到什么样的规格和标准,应有明确的规定,并且每一个工作系列应作到统一,这样才有利于工作中的沟通与对照检查,最终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
(3)从调动人的积极性来看。管理的核心是人,工作的动力是来之于人,因此,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提高管理绩效的根本途径。实行校、处、组三级管理的学校,在进行组织设计和管理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如何有利于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要防重物不重人,重技术不重人,重钱不重义的倾向;同时,管理者必须树立起效益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管理水平。
二、实行校、处、组三级管理的职权与参谋职权
1、实行校、处、组三级管理的学校,其职权分工是:
(1)校的职权。校一级主要(校长、副校长、党支部书记)是学校最高管理决策中心,具有对全校的各项行政管理工作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职权。
(2)处室的职权。处室主要(办公室、教导处、德育处、总务处)是学校内设的二级机构,同时也是对学校负责的相对独立又相互协调的实体,代表学校对所属各组(包括相当于一级的其它类型的机构,如高中部、初中部)进行管理。具体职责是贯彻执行学校的决策方案,对本处室的工作进行规划安排,对所属各组进行直接的指挥和控制,协调所属各组之间的关系,沟通校与组的联系等。
(3)组的职权。组是隶属于处室的教育业务管理执行机构。其职责是在学校和处室的领导下,贯彻实施学校和处室的决策与计划方案,搞好本组的教学、教研、后勤服务、食堂和宿舍管理、校产、学生管理等工作。
2、参谋职权。一般说,应具有三种职权:
(1)服务权。即校、处各职能部门在自己的职能和权力范围内提供某种专门服务,如教务处提供教学服务,总务处提供后勤服务。这种服务既可视为义务,同时也是种职权。
(2)咨询与建议权。即职能部门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接授被指挥人员及教职工的咨询,解答相关问题,并接受指挥部门反映情况,提工作建议,供该部门作决策参考。
(3)特定职能范围内的决策指挥权。各处室在自己的业务活动范围内应具有一定的处理事务的自由度,在主管人员的授权下,可以对下属部门直接发布指示,对所管的业务工作作出决策。
三、实行校、处、组三级管理需要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实行校、处、组三级管理的学校,各部门和层级之间,如果协调不好,容易产生相互掣肘和扯皮的现象。为了使学校组织能正常、高效运转,应该注意处理好两种关系:
1、上下级关系
实行校、处、组三级管理的学校,在上下级关系中,必须按照权力键,严格遵循一处一组逐级管理与逐级授权的原则,形成层层隶属,层层节制的上下级关系,而不能越级,越级会使被越过的那一级被架空,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在下级对上级的关系中法国著名的管理学家法约尔认为:无论什么时候,一个下属都应该接受而且只应接受一个上级的命令,双重命令对于权威、纪律和稳定性都是一种威胁。法约尔的话今天以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多头领导是管理的大忌,它将使下级无所适从,无法工作。根据这个道理,组只应接受处的领导,处又接受校的领导。
2、各工作部六之间的关系
实行校、处、组三级管理的学校,各个工作部门有自己的一套业务工作,互不相同。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就容易产生各谋其政,互相扯皮,协调困难,影响着组织整体功能的发挥。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对于实行校、处、组三级管理的学校,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来理顺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一是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并将其纳入校、处管理的严格控制之中,在职责划分中,对于一些界线模糊的工作,一定要明确由哪一个部门具体负责。再有,对于组织成员要从思想上加以引导,从制度上加以控制,以此来规范工作人员的相互关系,职权范围,行为模式。二是利用会议搞好协调,来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应由校一级出面经常召开定期或不定期的会议,把各部门之间的问题提到会议上来解决。
这样,可以大大缩短指挥距离与时间,提高管理工作的绩效。避免因主观决策或指挥的重复而造成失误。
(作者单位:550201贵州省修文县扎佐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