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物理教学中运用空白艺术,及时地给学生留下自觉思维的空间和知识内化的机会,从而获得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物理教学中空白艺术运用主要以下几种:
一、教学语言要留空白
我国著名诗人、剧作家郭沫若曾说:“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学而不思则罔。教师在讲完一个知识点之后,可有意识的停顿,布下空白,让学生有思考、消化、吸收的时间,然后再作下一个知识点的讲述,这样学生就不会有压迫感。学生注意力的持续性较差,教师教学语言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对学生思维活动起着调控作用。若学生注意力分散时,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授嘎然而止,原有的刺激突然消失后,学生的注意力马上会再次集中到教师身上,思维活动又重新回到教学中来,片刻的空白后,教学秩序井然。
二、教学过程中要留空白
空白可以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加以充分的发掘和利用,可以让学生的认识升华,创设出更新、更完善的意境,得到新的感悟和收获。
在新课开始或导入新知识时,教师巧设悬念,问而不答,故意留下空白。例如:在讲授“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先演示“铁球碰鼻”实验,即取一个铁球作为摆球,用绳把它悬挂起来,把铁球移离平衡位置,从贴近教鼻子处,由静止放开小球,当铁球荡过去又荡过来,十分靠近他鼻子时,却不会碰着。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铁球荡向老师鼻子时,老师一点都不怕?其中有什么规律?多数学生感到所提问题与日常生活经验相互矛盾,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他们那种急于想知道理论上解释的欲望难以压制,从而在主动、轻松的心态中进入探求新知识的境界,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
当新课结束时,为了能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能让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常常在结束时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与以后学习有关的悬念,埋下伏笔,也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想知道、想探索的心情期盼下一节课的到来。往往会取得“言犹尽而意无穷”的教学效果。在某一物理知识的教学结束时,课尾设置空白,让学生有回顾与升华所学知识的时间,还会激起积极主动的探讨新知识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内容要留有空白
对于知识的难点和重点,往往不宜直接灌输,而是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逐步深入,分层次、有梯度,让学生慢慢进入角色,同时配以相应的空白,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去思考、探索、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
例如:在引入库仑定律的公式时,教师会说:“同学们还记得牛顿万有引力的公式吗?(回答是F=GMm/r2),那么我们今天讲的两个在真空中的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静电力公式与它十分相似,就是谁对应谁,谁对应谁……”一下子把结果给出,这样就失去了学生刚萌动的好奇之心。结果出来了,还想什么呢?长此以往,学生就形成依赖。如果及时抓住学生萌生好奇心的大好机会,而改为:“静电力大小的公式表示与万有引力定律有着‘神似’,也是非常简明、漂亮。同学们可以对照两个定律研究的对象有什么相似之处,想一想,再粗略推断结论。”气氛宽松了,学生的思绪就会像刚开闸门时的河水一样奔流,于是问题随之而来:
①研究对象都是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只是一个是宏观上的,一个是微观上的,难道它们的结构一模一样?
②电荷的质量需要知道吗?
③电荷的质量太小了,常可以忽略不计的,难道要知道它们的电量?
④电荷之间的引力或斥力与电荷之间的距离有关,难道静电力也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一个个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对于以后的真正结论将会牢固于心,难以忘记,学生的回环思维得到进一步锻炼。
在习题教学中,教师有意识设置一些空白,如在问题讲到关键处时有意卡住,或者有意揭示出某一不完整的物理因素等等。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求物理问题的潜在创造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总之,恰当设置空白,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且也是一门教学艺术。
一、教学语言要留空白
我国著名诗人、剧作家郭沫若曾说:“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学而不思则罔。教师在讲完一个知识点之后,可有意识的停顿,布下空白,让学生有思考、消化、吸收的时间,然后再作下一个知识点的讲述,这样学生就不会有压迫感。学生注意力的持续性较差,教师教学语言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对学生思维活动起着调控作用。若学生注意力分散时,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授嘎然而止,原有的刺激突然消失后,学生的注意力马上会再次集中到教师身上,思维活动又重新回到教学中来,片刻的空白后,教学秩序井然。
二、教学过程中要留空白
空白可以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加以充分的发掘和利用,可以让学生的认识升华,创设出更新、更完善的意境,得到新的感悟和收获。
在新课开始或导入新知识时,教师巧设悬念,问而不答,故意留下空白。例如:在讲授“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先演示“铁球碰鼻”实验,即取一个铁球作为摆球,用绳把它悬挂起来,把铁球移离平衡位置,从贴近教鼻子处,由静止放开小球,当铁球荡过去又荡过来,十分靠近他鼻子时,却不会碰着。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铁球荡向老师鼻子时,老师一点都不怕?其中有什么规律?多数学生感到所提问题与日常生活经验相互矛盾,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他们那种急于想知道理论上解释的欲望难以压制,从而在主动、轻松的心态中进入探求新知识的境界,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
当新课结束时,为了能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能让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常常在结束时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与以后学习有关的悬念,埋下伏笔,也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想知道、想探索的心情期盼下一节课的到来。往往会取得“言犹尽而意无穷”的教学效果。在某一物理知识的教学结束时,课尾设置空白,让学生有回顾与升华所学知识的时间,还会激起积极主动的探讨新知识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内容要留有空白
对于知识的难点和重点,往往不宜直接灌输,而是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逐步深入,分层次、有梯度,让学生慢慢进入角色,同时配以相应的空白,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去思考、探索、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
例如:在引入库仑定律的公式时,教师会说:“同学们还记得牛顿万有引力的公式吗?(回答是F=GMm/r2),那么我们今天讲的两个在真空中的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静电力公式与它十分相似,就是谁对应谁,谁对应谁……”一下子把结果给出,这样就失去了学生刚萌动的好奇之心。结果出来了,还想什么呢?长此以往,学生就形成依赖。如果及时抓住学生萌生好奇心的大好机会,而改为:“静电力大小的公式表示与万有引力定律有着‘神似’,也是非常简明、漂亮。同学们可以对照两个定律研究的对象有什么相似之处,想一想,再粗略推断结论。”气氛宽松了,学生的思绪就会像刚开闸门时的河水一样奔流,于是问题随之而来:
①研究对象都是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只是一个是宏观上的,一个是微观上的,难道它们的结构一模一样?
②电荷的质量需要知道吗?
③电荷的质量太小了,常可以忽略不计的,难道要知道它们的电量?
④电荷之间的引力或斥力与电荷之间的距离有关,难道静电力也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一个个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对于以后的真正结论将会牢固于心,难以忘记,学生的回环思维得到进一步锻炼。
在习题教学中,教师有意识设置一些空白,如在问题讲到关键处时有意卡住,或者有意揭示出某一不完整的物理因素等等。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求物理问题的潜在创造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总之,恰当设置空白,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且也是一门教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