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天桥艺人:魁德社历经三代后再无传人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e6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魁德社”是天桥一带有名的曲艺茶楼,主人正是于小章的爷爷于德魁,曲艺界的“十老”之一。如今,“魁德社”历经三代,于小章之后再无传人……
  每天下午,北京最小的曲艺社“魁-德社”开门迎客。这是前门附近的一条名为延寿街的小胡同,“魁德社”就开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平房里。时光回溯到百年前,“魁德社”是天侨一带有名的曲艺茶楼,主人正是于小章的爷爷于德魁,曲艺界的“十老”之一。如今,“魁德社”历经三代,于小章之后再无传人。对着满墙的老照片,听一段地道的大三弦,品一品原汁原味的京韵,百年沧桑似乎只在弹指一挥间。“要说我们这祖孙三代,风光的时候享过福,吃的亏也多着呢,这不,全都过来喽……”拖着长长的京腔尾音,老爷子的故事开讲了。
  爷爷不好意思向周总理要退休工资
  现如今,于小章的“魁德社”只有他一个人,他喜欢端详墙上的老照片,沉浸在往事里。“要说我爷爷清朝末年开在天桥的魁德楼,那可体面了,两层楼,几十个徒弟,光是各种乐器就挂了满墙。”虽然是听父亲讲的,老人说起来眉飞色舞,好像亲眼所见。
  墙上有一张曲艺名人的“全家福”,会聚了解放前的曲艺界大腕,于德魁白须飘飘,坐在前排,旁边坐着刘宝全、谢芮芝,年轻的侯宝林和连阔如站在后排。于德魁人称“于三爷”,在曲艺十老中排行第三,以“全活”得名。三弦、大鼓、京胡、二胡、快板、相声全都叫得响。
  “都说天桥艺人地位低,可是好些王公贵族都很看重他们。魁德社名气大,三天两头进王府、贝勒府唱堂会,有回一位贝勒爷点名要我爷爷唱,偏巧我爷爷中午吃了碗过凉水的炸酱面,嗓子倒了,钱没挣到,更重要的是损了名誉,我爷爷后悔好几天。”那时,清朝气数已尽,皇亲国戚、八旗子弟却越发沉浸在京剧、曲艺中,喜欢结交名伶,艺人云集的天桥正逢盛世。
  风光一时的于德魁和紫禁城里的皇族也有交往。他的一个徒弟少年成名,娶的正是宫里的“三格格”。这位格格为了爱情搬出宫外,和于家一起住在西华门附近的一个四合院里,像百姓家的媳妇一样生炉子。有时候过日子手头紧,还要变卖一点从宫里带出来的小盘小碗,“卖一个就够老百姓吃一年的。”于家的孩子看在眼里,充满羡慕,于德魁却告诉孩子们不要眼红,“人还得凭本事吃饭。”
  于德魁61岁那年,解放了。1950年,他和曲艺界的名人一起进中南海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这事我爷爷唠叨了不知道多少回,夸总理真是好口才,说是简单说两句,一口气说了俩钟头。总理对他们说,你们岁数大了,国家得给你们发退休工资呀,想要多少,自己报个数。有人说三十,有人说五十,我爷爷没报,因为不好意思向总理要,他的徒弟马福禄是京剧名丑,很有钱,能供养他。”
  1961年,83岁的于德魁去世,葬于八宝山公墓,北京曲协为老人备了一副好寿材,风光发送了。“少年成名,寿终正寝,老爷子一辈子真是顺风顺水,一点罪没受。”于小章感慨。
  父亲拉小提琴给周璇伴奏
  “魁德社”的第二代传人,于小章的父亲于少章是天桥艺人中的“新派”和“洋派”。墙上的旧照片中,眉清目秀的于少章身穿白色西装,打着深色领带,脚上是摩登的浅色皮鞋。令人吃惊的是,他手中的乐器除了三弦,还有小提琴,这样的形象和人们印象中的天桥艺人已经大相径庭。
  “我父亲从小在魁德社跟着爷爷学艺,出了名的聪明,人称天桥小神童,坐在椅子上脚还够不着地的时候就能拉胡琴赚钱了。”于少章最出名的还是三弦,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他是北京的三大名弦之一,几乎为所有的名家伴奏过,是“八角鼓大王”荣剑尘多年的搭档,两人弹奏珠联璧合。
  至于父亲的那把小提琴,于小章并不清楚确切的来历,“据说是一位贵人相送,德国产的,我父亲一直很珍惜,后来我哥哥生病,父亲不得已卖了换钱。那时候见过小提琴的人都不多,更别提会拉,我父亲找不到师傅,仗着三弦的基础,自己无师自通,靠慢慢琢磨拉出了调子。”
  上世纪30年代的前门劝业场,一楼的俱乐部和跳舞厅星光璀璨,蝴蝶、周璇这样的大明星经常会来这里演唱,西装革履的于少章正是拉着这把小提琴为周璇伴奏,曲目都是当时的流行歌曲,捧场的观众人山人海,一时风光无限。
  此时北京年轻一辈的很多艺人已经离开天桥,来到前门、西单这些新的娱乐中心,于少章不但是著名艺人,还是前门劝业场的经理,在这里他遇见了相伴一生的妻子。
  “我父亲在劝业场一楼的俱乐部表演,我母亲在二楼的画室学工笔画,师从宋吉祥,给慈禧画过像,也是溥仪的老师,两个人在劝业场见过几面就认识了,才发现互相住的也不远,交往了一段之后,两家就提了亲,也算是自由恋爱。”老照片中有新婚的于少章夫妇,并肩站在古旧的窗棂前,服装发型都很时髦,风华正茂,一副摩登青年的模样。
  一家人离开北京到河南洛阳安家
  新中国成立后,老北京的艺人们都进了单位,找到了组织,然而于少章找工作却并不顺利。当时铁路系统在全国各地建文工团,于少章不久被派到了武汉。在于小章的记忆里,他童年时代很难见到爸爸,偶尔回家探亲,也是匆匆离开,曾经英俊潇洒的父亲面容憔悴。家人不知道,20世纪50年代初,于少章白天上台演出,晚上要写交代材料,因为新中国成立前交往过国民党官员,他被调查历史。最后对他的处罚是停止演出,到铁路段劳动改造一年,曾经弹三弦、拉提琴的手修起了鐵路。
  劳动改造结束后,于少章回到文工团,他对艺术仍不死心,琢磨着老曲艺写出时代新内容。根据二七大罢工的故事,他写了新段子《林祥谦》,由他和自己的徒弟双人对唱,没想到这个节目一下子火了,演遍全国。
  几年后“文革”爆发,于少章从文工团被下放到洛阳铁路建筑段,一代三弦名家成了搬砖盖房的泥瓦匠,十多年一直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1977年因胃癌病逝于洛阳,两年后平反。
  于小章跑了10年码头还是天桥艺人的命
  天桥艺人的祖传看家本事到了第三代传人于小章手里,却成了他偷懒逃避劳动的办法,这肯定是他的爷爷和爸爸当初始料未及的。   “上世纪70年代,我是下乡知青,在洛阳郊区插队,我从小身体不好,干不动体力活,拼了命干也是最后一个。就是那时候挑水上山把腰累坏了,落下了一辈子的毛病。当时就整天琢磨怎么才能不下地干活,后来毛遂自荐跑到宣传队,说了一段快板和相声,人家就把我留下了。”
  “文革”结束回城后,于小章到了洛阳建筑公司,干的还是体力活,他如法炮制,经常参加区里的宣传演出逃避劳动,慢慢在河南也演出了一点名气。“我辞职脱离了单位,开始走穴,这一走就是10年,几乎把全国都跑遍了。走穴搁在过去就是‘跑码头’,说到底,我还是天桥艺人的命。”
  没有固定的剧团,于小章的办法是跑到剧场后台,给人表演一段曲艺,剧团的人看见他有本事,就给他加个节目,于是他就跟着剧团跑。“长的一两个月,短的10天8天,不知道换了多少个团,跑了多少个地方,我只知道,河南所有的小县城都走遍了,后来又演到外省,演到全国各地。”
  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刚从样板戏的年代走出来,这种民间剧团特别受欢迎,演出几乎场场爆满,大门都快挤破了。到90年代中,娱乐形式花样翻新,民间剧团大家慢慢看烦了,原来场场满座后来上座不到五成了。为了吸引观众,于小章把三弦换成了吉他,把八角鼓换成了架子鼓,甚至唱起了流行歌曲,可“跑码头”的生意终于还是做不下去了。这时候,于小章发现自己手头毫无积蓄,连吃饭都困难了。
  回到北京办起“一个人的小剧场”
  1989年,于小章跑码头的生涯彻底结束,一家人断了生计,最困难的时候曾经有半年借钱度日,为了谋生,他还卖过风筝。
  1993年,41岁的于小章回到离开了20多年的北京,想在这里重新開始自己的曲艺事业,等待他的却是一个个挫折和陷阱。“被人介绍到一个小剧团,说好了一个月工资500元,拿到手200块,都被领导克扣了,就这么忍了一年,剧团还是倒了。后来又到了昌平的一个演出公司,先交了500元,却被关在郊区一个很破的学校受训,饭都吃不饱,最后从荒山野岭跑了出来。”
  他像当年的天桥艺人一样,开始在北京的茶馆卖艺,想凭本事吃饭,拼了命地演,观众看着打赏,走了很多家,最后终于在恭王府落下了脚。那是1996年,北京旅游业的黄金时代,恭王府每天游客盈门。“一天演十几场,一天挣50元,后来涨到了100元,虽然累得不行,但终于还是翻身了,把老婆孩子接到了北京。”6年后,因为竞争越来越激烈,于小章所在的剧团被挤出恭王府,他再次断了生计。
  “跑了那么多场子,吃亏受苦生气,最后一想,不如自己干。”2006年,于小章在延寿街租下了这间小平房,重新挂起“魁德社”的旗号,一个人的曲艺社就这样开张了,这一干就是9年,人也过了花甲。
  夕阳的余晖扫过狭窄的胡同,于小章还在门口迎客,在“魁德社”的招牌下,老人的背影有些落寞。曲艺世家,兴衰三代,注定在他这里终结,因为儿子学的是IT,天桥艺人的这些玩意儿,他没教,孩子也不想学。虽然已经不在天桥,于小章依然认为自己是最后的天桥艺人,不仅仅是保持着卖艺打赏的习俗,还因为他没忘天桥世家恪守的那些祖训,凭本事吃饭,信义、节俭与严守承诺。
  彭立昭据人民网、《北京晚报》张鹏/文 整理(胡铁湘/摄)
其他文献
老古是学美术出身,还干过木匠、钳工,自学过文物修复。所以,老古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大量收购残、破、缺、损古玩,老孟在旧货市场卖了二十年都没卖完。无论是住农民房,还是后来住两居室、三居室,直到住别墅,老古都有一个巨大的工作台,房子小,工作台晚上当床、吃饭时当桌子……夜以继日地修复古玩成为老古人生的最大乐趣,乃至生活的全部。  熟悉老古的人都说他是累死的。羡慕嫉妒限的人干脆就说老古是被老孟累死的。老
期刊
在一次采访中,有一个记者问崔永元:“你为什么这么有口才?”  崔永元笑了一下,回答说:“其实我的嘴很笨,只是‘耳才’还可以。”  “‘耳才’怎么说?”记者追问道。  崔永元说:“聊天、谈话的关键是要听得好。”  “那,怎么才算是听得好呢?”记者又问。  崔永元再答:“听人说话能听到画龙点睛,此一境界;听人说话能听到入木三分,又一境界;听人说话能听到刻骨铭心,是最高境界。”  在此,崔永元连用了三個
期刊
在抗美援朝纪念馆大型兵器陈列展区,陈列着一辆1115号机车。60多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军管总局车务大队司机长李国珩就是驾驶着这辆机车,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与敌机斗智斗勇,圆满地完成了向前线抢运物资的任务。  1952年7月12日深夜,伸手不见五指。此时,1115号机车正从朝鲜的定州开往阳德。火车车厢用苫布蒙得严严实实。宿营车与机车的中部和尾部都装上了电话,机车水箱上架着两挺高射机枪,车上还有一位部队首
期刊
李立三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931年,他被派到苏联学习,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兼中华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共产国际工人出版社中文部主任、《救国时报》主编。其间,他结识了苏联姑娘李莎,两人结为夫妇。  1945年春天的一个中午,有位身体瘦弱、面色枯黄的年轻男子来到《救国时报》编辑部找到李立三,自我介绍道:“我叫冼星海,现在生活遇到了一些麻烦,想请您帮忙。”他刚说完,李立三就立即想
期刊
上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清华校长屡屡更迭,任期都很短。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些校长往往挟政治势力而来,与清华历来盛行的学术独立于政治潮流之外的自由主义传统相悖,如罗家伦、吴南轩等校长是带着国民党的“政治任务”来改造清华的,乔万选任校长则是阎锡山的势力介入清华的结果。这些校长接连被师生们驱赶,甚至被拒绝进门。1930年罗家伦辞职后,清华经历过11个月没有校长的时期。  清华校长“虚悬”,各方一时
期刊
1946年,越南河内,胡志明发动的“八月革命”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第五战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阮山开罢高级军事人员联席会议后,回家的路上一言不发,似乎心里压着千斤重的石头。  进了家门,阮山命令司机把他的老部下李班接来。  “除了胡主席,只有你知道我在中国的往事。这次会议决定由你带队去苏联学习,正好取道中国。我想请你帮我打探一下陈剑戈的消息。”  李班严肃地点点头。虽然回到越南已经一年多了,但在中国追随
期刊
导演陈可辛说,他计划去电影院看自己19年前拍摄的作品《甜蜜蜜》。时光荏苒,尽管陈可辛早把世故人情看个通透,但他于近日在专访时却直言心态依旧不变,依然被漂泊感、边缘感紧紧包裹。探寻内心“我认为自己一直是在社会的边缘。  定格,是陈可辛的一大特点。今年53岁的他,自认心态是“以不变应万变”。  “我觉得我自己是不变的。虽然我拍了很多不同类型的电影,但是我的心态,我的所有东西,从我成年之后基本上就没有变
期刊
李宗仁是广西陆军小学堂第三期毕业生,其实他在第二期就考上了,但在开学报到时迟到了10分钟,蔡锷坚决不要。让他第二年继续考。  去年是民国元勋、近代军事家蔡锷诞辰130周年。岳麓山上静卧着的这位特别的湖南人,是1916年中华民国颁布《国葬法》后,以国葬之礼下葬的第一人。年仅34岁就去世的蔡锷,是教科书里的“护国将军”,但他的形象在很多人心中并不非常清晰,他用34年的时间演绎了跌宕起伏的精彩人生。  
期刊
随着《婚姻时差》在北京卫视热播,王志飞饰演的儒商李海成了女观众的新宠。在《婚姻时差》中,王志飞与江珊搭戏,两人虽说是初次合作,却都连连称赞对方有默契。此时也恰逢江珊的老搭档王志文的新戏《待嫁老爸》播出,两位都有“王志”的新老搭档免不了被摆到一起对比。  王志飞觉得《过把瘾》是经典,他自己就是从那个戏才希望跟江珊合作的。而既然是经典,就不存在超越不超越的问题,对他来讲,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理解完成每个
期刊
安子这个名字,曾是一代人的青春记忆。20世纪90年代,她曾以一部《青春驿站——深圳打工妹写真》影响了数以百万计的打工者。作为“中国改革开放20年20个历史风云人物”的她,如今事业辉煌,拥有4家公司,近百家连锁店,此外,她的家庭生活也很令人羡慕……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多年前,安子的丈夫邱金平是深圳大学的高才生,还是校文学社的社长、中文系学生会主席。安子到深大进修时,经人介绍与之相识。一见面,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