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剑戈与洪水将军的“黄河恋红河情”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Roo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6年,越南河内,胡志明发动的“八月革命”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第五战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阮山开罢高级军事人员联席会议后,回家的路上一言不发,似乎心里压着千斤重的石头。
  进了家门,阮山命令司机把他的老部下李班接来。
  “除了胡主席,只有你知道我在中国的往事。这次会议决定由你带队去苏联学习,正好取道中国。我想请你帮我打探一下陈剑戈的消息。”
  李班严肃地点点头。虽然回到越南已经一年多了,但在中国追随阮山二十年,他知道自己的老首长,这辈子也放不下这个叫陈剑戈的女人。
  红河梦远呜咽醒,黄河情怯听涛声
  阮山原名武元博,1908年出生在越南河内一个地主家庭。他从河内师范学校毕业后,就去了法国留学,并成为胡志明的好友和忠实战友。
  1924年,应胡志明之要求,他前往广州加入了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并于两年后进入黄埔军校学习,其间先后加入了中国国民党和越南共产党,成为国民革命军中唯一一个获得校级军衔的越南人。
  1927年,广州起义失败后,他与聂荣臻、叶剑英一道远避香港,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受胡志明和中共委托,他又去了广东东江游击队任职。因为工作需要,他在越南的人事资料里,被叫作阮山。
  1929年,阮山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同志们戏称“你的名字太国际化了”,暗指他的名字透着一股“越南味”。他当时就来了气,“不就隔着一条红河吗,我也是黄皮肤黑头发。敌人不是骂我们洪水猛兽吗?好,我就改名叫洪水了。”
  1932年,洪水前往江西瑞金,在毛泽东“打鬼子有各种方式嘛,不必一定是见血见肉才叫打鬼子,书生的纸笔,戏子的唱腔,都是武器”的号召下,一手创立了红军历史上第一个戏团“工农剧社”,并出任社长,以声势震天的锣鼓敲响了文艺战争的第一枪。
  可是随后,洪水就因追随毛泽东,与博古政见不同,被开除出党。他只好带着他的剧社离开中央属地,远赴山西省五台县,开展民族工作。
  在五台县,洪水开办了一个识字班,给群众演出,讲国际形势,宣传革命,并结识了陈玉英。
  陈玉英毕业于山西省立女子师范学校,是当地难得的知识分子。这姑娘性格豪爽,常有惊人之语,又是县人民行政委员会的成员,以及抗日军政学校女生队的指导员。
  洪水与陈玉英一起把群众工作做得风生水起。一次聊天,洪水说,“你这名字太秀气了,缺乏战斗性。”陈玉英想了想,“那我也改个名字,叫陈剑戈怎么样?和洪水一样,都是战斗的利器。”
  那一刻,村外斜阳正红,远处,缝军鞋的婆姨们都毫无顾忌地对着树下的他们指指点点,大声说笑。
  遵义会议恢复了一批人的党籍和指挥权,洪水的名字也在其中。陈剑戈开心极了,转战途中一连几天,都能听到她们女生队嘹亮的歌声。
  1938年1月,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大家的撮合下,洪水和陈剑戈两人终于结成了伉俪。
  1941年,晋察冀边区被日本人严密封锁,洪水带着妻子和数百人的游击队时分时合,以灵活多变的战术打击敌人,遭到日军重兵围剿。当年8月,在鳌鱼山战斗中,游击队主力被打散,洪水和怀有八个月身孕的陈剑戈,以及三名战士在深山老林里躲了半个月之久。由于条件太恶劣,孩子早产,不久就夭折了。
  几年后,已任《抗敌报》第一任社长的洪水终于有了第二个孩子,“就叫他陈小丰吧。这是你和我的丰收,也是我们俩的胜利。”洪水说。
  1945年,越南国内战事突起,胡志明令阮山回国。为保密身份,他只能和陈剑戈分开。“相信我,我一定会回来,迎接属于我俩的再次胜利。”
  可是相思难解。当阮山知道李班要去苏联时,便让他代为打探陈剑戈的下落。李班很快带回了一个坏消息:中国内战全面爆发之后,为躲避敌机轰炸,陈剑戈随部队向太行山深处转移时,与孩子一道不幸遇难。
  阮山平生第一次泪如雨下。他立起—个灵位,把唯一一张陈剑戈的照片放大,装裱了摆好。旁边是他手写的挽联:红河梦远呜咽醒,黄河情怯听涛声。
  爱是成全。成全也是胜利
  1948年,阮山在越南获得了少将军衔。1950年,胡志明再次批准阮山重返中国,其身份是中共中央统战部越南科主任。
  稍稍安顿后,阮山便四处打听如何找到陈剑戈的遗骨或遗物。接待他的正巧是在《抗敌报》一起工作过的王秘书。王秘书大惊,“陈剑戈没有死啊!”
  “啊!”呆立许久,阮山抬起头,“我,可不可以见见她……”
  很快,在组织的安排下,分飞的劳燕又一次相见了。
  “你知道我特别想你。我特地派李班打听过你的消息,他说你牺牲了。”
  陈剑戈微微一笑,“这不更好吗?在我们跌宕的前半生里,充满了刺激,这次也是。”
  “可是,在得知你牺牲后,我在越南又结婚了……”
  陈剑戈笑不出来了。这次相见,只有短短的几分钟。
  一周后,李班带来了陈剑戈的信。纸上依旧是阮山熟悉的秀气小楷,“相聚七年,分别五年,十余年里,我心里一直住著一个伟岸的男人,他可以冲破国界,但和中国五千年的旧观念一样,冲不破世俗。当然,我也冲不破。随信寄来离婚协议书一张,我已签字。每一段故事都该有一个结局,只是,有些结局我们写不好,结果就成了悲剧。我相信,爱,所有伟大的爱里,都不仅仅是拥有,爱的意义在于成全。我说过,我等着我们的胜利,成全,也是胜利。”
  在中国,阮山先后出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条令局副局长,以及《战斗训练》杂志社社长。1955年,中国军方授予了他少将军衔,这让他成为了新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拥有两国将军军衔的外籍军事将领。
  授衔仪式结束后,阮山请求李班把自己在仪式上佩戴的将军肩章送给陈剑戈。“革命了一辈子,我只有一次爱情。作为军人,这肩章是对我成绩的肯定,但我不知道拿什么来肯定我的爱情。”
  陈剑戈在拒绝数次之后,还是收下了这套肩章。“有恨吗?也许有,但即使是恨,也是爱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她说。
  习惯了离开。唯求一份牵挂
  阮山脸上的笑开始逐渐消失。
  一方面,与他患难与共的陈剑戈还活着,这是他梦寐以求的事,也是他解不开的心结;一方面,他在越方一直得不到公正的待遇,虽然他获得了一级人民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他翻译的《论持久战》也已在越南军方风行,使他成为一个世界级的军事家。
  授衔仪式之后仅四个月,阮山就瘦了三十斤,经专家确诊他患了胃癌。他提出回越南的要求,得到了中央的批准。
  “别告诉她(陈剑戈)了,她已经习惯了我的离开,这一次我悄悄地走,也许再也没有机会回来了。”
  1956年10月,阮山在越南逝世,年仅48岁。
  陈剑戈怎么会不知道呢?当离婚协议书发出去后,阮山在中国的每一个行踪、每一件细小的事,她都想尽办法得到。她需要的不是一桩婚姻,不是一个男人,而是一份牵挂。
  阮山回越南前,陈剑戈求人寻来了几枚难得的长白山野山参,让李班带回去,并请求李班,“不要和我断了联系,千万不要。我无法联系他,但我想知道有关他的一切。”
  得知阮山病逝,她在给李班的回信上写道:“我们的故事里注定充满了离开。替我在他的坟上烧炷香吧。我能做的只有这么多。”
  若干年后,一本名为《黄河恋红河情》的书面世,它的封面很素雅,像它的内容一样不想惊动任何人。“三十三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在中国待了二十七年,和我在一起七年。这些日子里每一个细节,我都会以一本书的形式纪念。”
  2013年1月13日,腊月初二。好大的雪啊,这个“又是剑又是戈,看上去就很革命”的女人,和这个世界做了永久的告别。“我活了他的两倍还多两岁,幸好在无聊的日子终结之后,我可以和他,在另一个世界里,再来一场黄河红河的恋情了。”陈剑戈在临终前说。
  张宁据《莫愁》刘闯/文 整理
其他文献
罗振宇,曾为央视《对话》栏目制片人,如今,他是拥有220万微信用户的超级互联网社群“罗辑思维”的当家人。  面对当今互联网时代的整体发展趋势,谈到未来的协作方式,罗振宇提出的观念让人耳目一新:人不要成为装进主机的硬盘,而是要当U盘——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  当互联网技术带来的进步使得自媒体成为一种可能,2012年,罗振宇敏锐地嗅到这种气息,他大步奔向新媒体。而对于传统媒体的未来
期刊
2014年11月29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一家高空跳伞俱乐部,82岁的中国老太太闵德玉乘坐一架直升机上升到3200米的高度,她要在这个高度上,一跃而下!此举,将使她成为中国最高龄的高空跳伞者。此时,守护在她身边的家人都紧张到了极点,而她却显得若无其事。是什么样的经历,让这位老人做出了这个决定?她又能否完成这神奇一跳?  风雨之后,希冀人生的幸福与满足  闵德玉是湖北省勋县叶大乡的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
期刊
亚历山大大帝是一位伟大的国王。在征服了许多王国凯旋的途中,他病倒了。他知道死神很快就會降临,自己已无法回到家园。于是,他对他的将士们说道:“我不久将离开这个世界,我有三个遗愿,你们要完全按我说的去做。”将士们含着泪答应了。  “首先,我的棺材必须由我的医师独自运回去;第二,当我的棺材运向墓地时,通往墓园的道路要撒满我宝库里的金子、银子和宝石;第三,是把我的双手放在棺材外面。”  聚集在他身边的人都
期刊
在镜头前,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瘦削、清秀、女人味十足,笑的时候,双眼弯成一对柔和的月牙儿。她爱美,办公室的书柜里,排列着一堆个人照片,各个年龄段的都有。她喜欢穿七八厘米的高跟鞋,站在台上演讲一两个小时,也不嫌累。  但是,一开口,她就变身成响当当的“硬汉”。  “霸道总裁”是怎样炼成的  “她见到谁都会推销格力空调。”在格力,员工戏称董明珠为“霸道总裁”。  有人说格力是董明珠的影子,董明珠还有
期刊
跑出9秒99的过程并不是最完美,还有许多地方可以做得更好  2015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美国尤金站的百米赛道上,身高1米72的苏炳添是唯一的一个黄皮肤选手。但就是这个25岁的广东中山小伙子。创造了亚洲田径史的奇迹,跑出9秒99成绩,成为历史上首位突破10秒大关的黄种人。他也创造了新的全国纪录。中国飞人苏炳添回到北京。并接受了央视著名主持人张斌的专访。苏炳添表示,跑出9秒99的过程并不是最完美。还有许
期刊
老古是学美术出身,还干过木匠、钳工,自学过文物修复。所以,老古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大量收购残、破、缺、损古玩,老孟在旧货市场卖了二十年都没卖完。无论是住农民房,还是后来住两居室、三居室,直到住别墅,老古都有一个巨大的工作台,房子小,工作台晚上当床、吃饭时当桌子……夜以继日地修复古玩成为老古人生的最大乐趣,乃至生活的全部。  熟悉老古的人都说他是累死的。羡慕嫉妒限的人干脆就说老古是被老孟累死的。老
期刊
在一次采访中,有一个记者问崔永元:“你为什么这么有口才?”  崔永元笑了一下,回答说:“其实我的嘴很笨,只是‘耳才’还可以。”  “‘耳才’怎么说?”记者追问道。  崔永元说:“聊天、谈话的关键是要听得好。”  “那,怎么才算是听得好呢?”记者又问。  崔永元再答:“听人说话能听到画龙点睛,此一境界;听人说话能听到入木三分,又一境界;听人说话能听到刻骨铭心,是最高境界。”  在此,崔永元连用了三個
期刊
在抗美援朝纪念馆大型兵器陈列展区,陈列着一辆1115号机车。60多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军管总局车务大队司机长李国珩就是驾驶着这辆机车,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与敌机斗智斗勇,圆满地完成了向前线抢运物资的任务。  1952年7月12日深夜,伸手不见五指。此时,1115号机车正从朝鲜的定州开往阳德。火车车厢用苫布蒙得严严实实。宿营车与机车的中部和尾部都装上了电话,机车水箱上架着两挺高射机枪,车上还有一位部队首
期刊
李立三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931年,他被派到苏联学习,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兼中华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共产国际工人出版社中文部主任、《救国时报》主编。其间,他结识了苏联姑娘李莎,两人结为夫妇。  1945年春天的一个中午,有位身体瘦弱、面色枯黄的年轻男子来到《救国时报》编辑部找到李立三,自我介绍道:“我叫冼星海,现在生活遇到了一些麻烦,想请您帮忙。”他刚说完,李立三就立即想
期刊
上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清华校长屡屡更迭,任期都很短。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些校长往往挟政治势力而来,与清华历来盛行的学术独立于政治潮流之外的自由主义传统相悖,如罗家伦、吴南轩等校长是带着国民党的“政治任务”来改造清华的,乔万选任校长则是阎锡山的势力介入清华的结果。这些校长接连被师生们驱赶,甚至被拒绝进门。1930年罗家伦辞职后,清华经历过11个月没有校长的时期。  清华校长“虚悬”,各方一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