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实践活动要克服哪些限制因素

来源 :中国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shi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新课程(湘教版)增加了大量的地理实践活动,其可行性也都有较大的提高。这体现了教育界努力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心。但我认为能够真正使实践活动得到实施还存在很多困难。具体说有以下几方面的限制因素。
  
  一、许多教育者的观念仍然停留在过去传统教育
  
  传统教育过分强调书本知识的掌握,而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置若罔闻。进行地理实践活动必然要占用大量的时间,对学生书本知识的掌握和试卷分数的提高有较大影响。因此,许多人认为进行地理实践活动会浪费很多时间,学生试卷成绩难以提高。于是把地理实践活动当作“课外活动”,视为可有可无的事情。例如:调查当地的一家工矿企业(如造纸厂、电镀厂、水泥厂、钢铁厂等),分析其工业“三废”的排放情况,讨论该企业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这样的活动可能需要一到两天的时间,这段时间会耽误许多课时(课堂教学课时),将会打乱课堂教学计划,甚至完不成课堂教学任务。所以许多教育者就取消了这样的活动。那么,地理实践活动到底算“课内”还是“课外”,是不是一种“课型”呢?
  一份资料表明,当前许多大学生就业存在许多困难,很多企业单位反映我国大学生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开创能力,“会说不会做”,“理论一套套,一干就乱套”,不愿意接纳这样的“书呆子”。这也从中看出当前中小学教育实践活动的匮乏。日本从幼儿园开始就重视对孩子实践能力的培养,如:观察昆虫、培育花草等。对学生的教育并非只有“课堂”,一个人的成长是多种感官的协调发展,长时间的课堂教学不仅使学生失去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容易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厌倦。实践活动会使学生学到书本学不到的知识,如:水稻土的结构与成因、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和使用方法、岩石和矿物类型的识别技巧、正午太阳高度的测量方法等。实践活动能够培养课堂不易培养的意志品质,如: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等;实践活动能够挖掘学生的潜力,如创新精神,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真切的感受,验证书本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实践活动可以培养课堂教学不易培养的情感,如在参加对乡土地理的考察中逐渐形成对家乡深厚的热爱之情,会由衷地产生建设家乡的愿望。实践活动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从这个角度讲,地理教学资源就不仅局限于几本教材,还包括社会大舞台和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因此,实践活动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而并非是可有可无的。实际上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课堂教学可以对实践活动进行理论指导,而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必要延伸。例如:课堂上讲解岩石的分类标准、矿物组成和识别方法之后,组织学生去野外采集岩石标本,利用所学知识确认岩石的名称,贴上标签。然后,根据岩石的成因进行分类,写出各种岩石的矿物组成成分、主要用途。如果只有课堂教学,学生会觉得晦涩难懂,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并且基本技能也没有培养起来。再如学完“人口知识”后,可以组织学生到有关部门对家乡的人口增长模式、人口结构、人口迁移等情况进行调查,然后绘制出统计图表,并提出合理化建议,这样不仅会加深对“人口知识”的理解,而且会培养学生主人翁责任感。很多人把“课” 只理解为“课堂教学”,这未免有些片面。我认为只要是能完成培养人的任务,达到社会和市场所需要的人才标准的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都是一种课型。如果把“地理实践活动”视为“课外”活动当然不会受重视,因此“地理实践活动”也应算作一种课型,我们可以叫做“地理实践课”,它是“课内”活动而不是可有可无的“课外”活动。我们要打破课堂教学“一统天下”的局面。
  
  二、实践活动的时间受到限制
  
  一方面在传统教育的严重影响下,课堂教学占用了绝大部分时间,白天不够还要晚上加班。为了不占用课堂时间,一些学校领导将实践活动安排在双休日和节假日,而且没有老师和专业人员组织、指导,使实践活动限于盲目状态。因此,参加实践活动就变成了空话。既然实践活动算作一种课型,就应该纳入课时的范围,制定必要的教学计划,应该压缩课堂教学时间或减少课堂教学时间,需要研究一下实践活动应该分配多少课时的时间。我们甚至要考虑晚自修是否允许学生不在教室里面,周六周日是否不加课,这是实施实践活动必要的前提。不经过这样“伤筋动骨”的改革,实践活动就无从谈起。或许有人担心,这样以来会给学校的管理带来很多麻烦。但是如果不敢于放手,学生永远学不会“走路”。正如久关在笼子里的鸟学不会展翅飞翔,圈养在动物园里的老虎学不会捕食猎物的本领。另一方面,实践活动的时间往往不是整块的,甚至分散到好几天,不像课堂教学那样具有完整性。例如:观测日影,计算学校所在地的经度。需要分两天进行:第一天的上午和下午某一时刻及第二天的中午,而且要选择在晴天。组织学生调查家乡的河流,需要进行实地勘察、走访有关部门、查阅有关资料、登录相关网站。这些活动可能要分散到几天当中进行。这为实践活动的开展增加了难度。教师作为组织者和指导者要有充分的準备,要灵活制定好活动计划,既要事先联系好走访的部门又要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
  
  三、缺乏组织和实施实践活动的软硬件条件
  
  硬件条件即各种器材,如观察工具(观察星空的望远镜、观测气象的百叶箱等)、勘测(GPS定位仪、指南针等)工具、各种测量工具、各种实验模型(地球仪、立体地形图、地球公转演示器、天球、标本等)、电脑、绘图工具等;软件条件包括建立学校小型气象站、天文馆等校内活动基地,由社会有关部门组织成立的社会实践基地和野外实践基地等(便于长期联系)。此外,教师自身的素质有待提高。教师不仅要承担课堂教学任务,而且还要组织学生完成必要的实践活动,地理教师要具备制作地理实验器材和模型的能力,观察、测量、勘测等技能,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创造性开展活动的能力等。如果缺少以上这些条件,实践活动就如同种子没有肥沃的土壤,难以生存和发展。教育领导者首先应该意识到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要争取社会一些部门的支持,要增加必要的资金投入。只有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彼此协调才能完善实施实践活动的软硬件条件。否则,教师和学生会陷于孤军奋战的困境,导致实践活动的形式化,甚至夭折。
  
  四、考试和评价体系急待转变
  
  传统教育过分看重学生的试卷成绩,而且把它当成考核教师的主要依据。由于考试具有“指挥棒”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者的教育行为。因此,教育者花更多的精力搞题海战术,根本没有心思搞实践活动。试卷只能考察出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试能力,一般考察不出学生的实践能力。《中国青年报》2007年1月5日登载一篇文章《大学生就业难难在哪里》,文中指出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发生了严重的错位,一些大学毕业生在求职中发现,“尖子生”和“好员工”的标准竟然大相径庭。某位尖子生说:“从小学到大学,我一直是老师和家长眼里的尖子生,走出校门才发现一切全变了,有种当头一棒的感觉”有些专家指出所谓的“择优录取”,实际上是择学生分数(试卷成绩)之优录取,而分数之外的成绩往往不被重视。这种“一分遮百丑”的录取办法看似精确,但对学生的评价不公平也不全面。所以,一张试卷定终身的僵化的考试制度必须改革,要拿出相当的分数比例去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美国一些名牌大学都是自主招生,其录取标准之一是看有无有偿服务性经历,有无发明创造。这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怎样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呢?我认为既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成果,还应重视学生的实践过程,学生的实践成果可通过不同形式展现出来。如:有调查报告、研究论文、建议书、课件等书面形式,也有论坛、演讲、答辩、宣传等口头形式。对这些成果进行评价时,要成立有关的权威机构,评委由权威人士组成。在学生所获得的学分中,实践活动成果的分值要有较大的比例。学生实践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优秀品质和创新精神也应占有一定的分值。在评定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时应充分考虑他们对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所付出的辛劳和取得的业绩。
  综上所述,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在组织开展的过程中必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我们只有冲破各种阻力,打破各种传统的条条框框,才能进入一个崭新的境地。
  (作者单位:内蒙古根河市满归林业中学)
其他文献
男女生在数学学习中究竟有没有显著差异? 國内外数学教育界对此已有了一些研究,认为数学学习上确实存在着性别差异,而且这种差异随年级的升高逐渐增大,越是高认知水平的学习,男生的优势就越明显。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也确实感觉到男女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差异,特别是在高中阶段,数学成绩好的女生始终占少数。大量事实和调查数据表明,随着数学内容的逐步深化,高中女生数学能力逐渐下降,她们越学越用功,却越学越吃力,出现了部分
期刊
现代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指出,教师应该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引导者、促进者。学生应该是在教师引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参与者。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求简精神,不仅是学生正确迅速解题的需要和保证,也是优化学生思维品质、领悟数学精神、提高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我们知道:“简单是真的印记”简单性是科学工作者始终追求的目标。最典型的例子是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式E=mc2,它深刻地揭示了微观、宏观无数质能变
期刊
【摘要】《电工基础》是以物理学为基础,电子电工专业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课程,其内容概念多,原理抽象,难懂难学。本文论述了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电工基础 学习兴趣 激发    《电工基础》是职业学校电子电工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电子电工专业的核心课程,但由于其原理抽象,内容复杂、再加上学生基础差这一现状,他们初学
期刊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具有独特的优势。地理亦文亦理,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多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强,更能激起学生质疑、探究、想象和创造的欲望。因此,只要努力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地理才能,而且能养成学生超越自我、勇于创新的品格。    一、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和想像的课堂气氛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
期刊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我们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抢占制高点的关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快速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一教改大潮,必将对化学课堂教学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有何本质区别?笔者认为,所谓应试教育是指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应付考试和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为目的的违反教育教学规律的一种传统的
期刊
“上课内容,一听便懂,课后习题,一看便会……”这是刚进高中的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共同感受,带着这样的体验学完一章内容,历经一次单元检测,学生的喜悦心情荡然无存,有的只是对物理的害怕和逃避,长此下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大减,物理成绩在低水平徘徊,后续的物理学习难以达到理想的状态。因此,高一新生在一开始就要调适心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学习物理,方可遨游于物理知识的海洋,得到物理的真谛。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启发、指导学生做实验,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巩固所学化学知识,形成化学概念,促进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学生的实验对学生学习化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学生实验是在学生完成某一单元教学内容后,在教师组织指导下由学生亲自完成的课堂实验,使学生获得直观的生动的感性知识,从而把难以理解
期刊
高中阶段英语教学重点之一是“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的语言能力在很大范围和程度上体现在阅读技能的运用上。从某种意义上讲,阅读效率的高低决定了学生英语能力的高低。本文将结合本校英语选修教材6-8(外研版)中阅读的特点,在教学方法方面做些探讨。  本套教材阅读话题丰富,既有音乐、体育、文学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又有如何交友等实际生活指导、克隆等科普知识荟萃、战争与和平等政治谈论。这些材料兼顾知
期刊
初中物理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一门启蒙课程。在新课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物理教师有这样一种强烈使命感:让物理课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的一门功课,使他们在物理课中体验成功,感受自尊,获得自信。运用成功激励法可以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培养成功心理,增强信心,培养自尊自强的品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和完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对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以适当的标准创造学生
期刊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课程标准》的教学目的中明确提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能综合应用化学和其他科学知识、技能,解释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简称“四能”)是化学教学中最基本的、必备的能力要求,这“四能”有别于更高一級的能力,如创造能力、创新能力等。    一、观察能力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