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腔隙性脑梗塞是脑梗塞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发病率占所有脑梗塞的20%~30%。特殊类型是说,腔隙性脑梗塞是脑梗塞按照梗死面积的一种分类,梗死灶比较小,直径最大不会超过20毫米,一般2~4毫米。超过20毫米就属于脑梗塞范畴了。
腔隙性脑梗塞的发展是一个缓慢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越来越高,7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超过了50%。很多患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等疾病的中老年人,CT片上会有一个或多个小的“腔梗”。但患者也不必过于担心,绝大多数患者因为病灶范围小,部位不太重要,通常症状不明显,甚至没有症状,危害相对较小。少数患者梗死灶发生在脑干,则可出现明显的肢体偏瘫。因为脑干这个位置,神经纤维非常的密集。
腔隙性脑梗塞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症状的,如轻度肢体麻木无力、语言不流利等;另一类是没有症状和体征的,称为无症状性腔隙性脑梗塞。在腔隙性脑梗塞的100个患者当中,约有75个患者是没有症状的。患者是否会出现临床症状,这主要取决于腔隙性脑梗塞发生的部位和病灶大小。
如果病灶发生在脑干(是连接大脑和脊髓的重要结构),即重要神经纤维束走行的通路上,就会造成神经传导的阻断,产生症状。多数患者急性起病,部分亚急性或渐进起病,20%~30%的患者起病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
相比其他类型缺血性脑梗塞(如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症状一般较轻,但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美国著名神经病学家Fisher曾将这些临床表现归纳为21种腔隙综合征,临床常见有下列5种类型:
1.纯运动性轻偏瘫。是最常见类型,表现为面、舌、肢体不同程度偏瘫,无感觉障碍、视力障碍和语言表达障碍,多不出现眩晕、耳鸣、视物成双等症状。病灶位于放射冠、内囊、基底节、桥脑、延髓等。
2.纯感觉性卒中。常表现为半身麻木或其他感觉异常,如肢端烧灼感或沉重感、牵拉感、发冷、发热、针刺、疼痛等。
3.共济失调性轻偏瘫。表现为病变对侧的纯运动性轻偏瘫和小脑性共济失调,偏瘫下肢重于上肢,面部最轻。系基底动脉的旁正中动脉闭塞而使桥脑基底部上1/3与下1/3交界处病变所致。
4.感觉运动性卒中。多以偏身感觉障碍起病,继而出现轻偏瘫。为丘脑后腹核并累及内囊后肢的腔隙性梗塞所致。
5.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起病突然,表现为言语不清、吞咽困难、口舌歪斜,病变侧手轻度无力伴有动作缓慢、笨拙,精细动作如书写困难等。病灶位于桥脑基底部上1/3和下2/3交界处,也可能有同侧共济失调。
如果腔隙性脑梗塞发生在脑部非关键部位,或称为脑的相对静止区,其尚未影响到脑的功能,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医生查体也不会发现定位体征,仅在做头颅CT或MRI检查时“意外”发现,即所谓的“无症状腔隙性脑梗塞”。
中老年特别是有长期高血压、糖尿病、中风家族史等危险因素的人,突然出现以上描述的常见腔隙综合征症状,要考虑腔隙性腦梗塞发生的可能,尽快去医院进一步行头颅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由于MRI检查比CT能更快、更准确地发现腔隙病灶,如无禁忌应作为首选。如果CT或MRI检查证实有与临床表现一致的脑部腔隙病灶,腔隙性脑梗塞诊断即成立。
控制疾病危险因素是腔隙性脑梗塞的主要预防手段。高血压是腔隙性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将增加8倍的风险,此外吸烟增加5.6倍,糖尿病增加1.3倍;而经常适度锻炼可使风险减少60%~70%。因此,建议积极控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坚持服用抗血小板聚积类药物,定期去医院检查和就诊。
对于没有症状的腔隙性脑梗,不需特殊治疗,只要控制好血压、血糖和血脂,定期体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即可。如需治疗,可给予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服用他汀类药物阻止斑块生长和预防斑块破裂。
腔隙性脑梗塞属于脑血管病中比较轻的,一般暂时不会出现生命危险。但是,如果已经出现腔隙性脑梗塞,说明脑血管系统已经出现问题,因此应随时警惕病情进展。患者一旦出现突发的口角歪斜、一侧手脚无力、讲话困难等症状,则说明可能发生了真正意义上的“脑梗塞”。这时,强烈建议家属尽快送患者到就近的卒中中心就诊,切莫错过“黄金时间窗”——3小时。
CT和MRI都是辅助检查,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综合给出准确的诊断。因此,CT片、MRI片上报告的“腔梗”,未必就是临床上真正意义上的“脑梗”,患者不必过于担忧。最好带上自己的片子,再请专业的神经科医生看一看。
腔隙性脑梗塞的发展是一个缓慢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越来越高,7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超过了50%。很多患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等疾病的中老年人,CT片上会有一个或多个小的“腔梗”。但患者也不必过于担心,绝大多数患者因为病灶范围小,部位不太重要,通常症状不明显,甚至没有症状,危害相对较小。少数患者梗死灶发生在脑干,则可出现明显的肢体偏瘫。因为脑干这个位置,神经纤维非常的密集。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腔隙性脑梗塞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症状的,如轻度肢体麻木无力、语言不流利等;另一类是没有症状和体征的,称为无症状性腔隙性脑梗塞。在腔隙性脑梗塞的100个患者当中,约有75个患者是没有症状的。患者是否会出现临床症状,这主要取决于腔隙性脑梗塞发生的部位和病灶大小。
如果病灶发生在脑干(是连接大脑和脊髓的重要结构),即重要神经纤维束走行的通路上,就会造成神经传导的阻断,产生症状。多数患者急性起病,部分亚急性或渐进起病,20%~30%的患者起病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
相比其他类型缺血性脑梗塞(如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症状一般较轻,但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美国著名神经病学家Fisher曾将这些临床表现归纳为21种腔隙综合征,临床常见有下列5种类型:
1.纯运动性轻偏瘫。是最常见类型,表现为面、舌、肢体不同程度偏瘫,无感觉障碍、视力障碍和语言表达障碍,多不出现眩晕、耳鸣、视物成双等症状。病灶位于放射冠、内囊、基底节、桥脑、延髓等。
2.纯感觉性卒中。常表现为半身麻木或其他感觉异常,如肢端烧灼感或沉重感、牵拉感、发冷、发热、针刺、疼痛等。
3.共济失调性轻偏瘫。表现为病变对侧的纯运动性轻偏瘫和小脑性共济失调,偏瘫下肢重于上肢,面部最轻。系基底动脉的旁正中动脉闭塞而使桥脑基底部上1/3与下1/3交界处病变所致。
4.感觉运动性卒中。多以偏身感觉障碍起病,继而出现轻偏瘫。为丘脑后腹核并累及内囊后肢的腔隙性梗塞所致。
5.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起病突然,表现为言语不清、吞咽困难、口舌歪斜,病变侧手轻度无力伴有动作缓慢、笨拙,精细动作如书写困难等。病灶位于桥脑基底部上1/3和下2/3交界处,也可能有同侧共济失调。
如果腔隙性脑梗塞发生在脑部非关键部位,或称为脑的相对静止区,其尚未影响到脑的功能,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医生查体也不会发现定位体征,仅在做头颅CT或MRI检查时“意外”发现,即所谓的“无症状腔隙性脑梗塞”。
预防和治疗有选择
中老年特别是有长期高血压、糖尿病、中风家族史等危险因素的人,突然出现以上描述的常见腔隙综合征症状,要考虑腔隙性腦梗塞发生的可能,尽快去医院进一步行头颅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由于MRI检查比CT能更快、更准确地发现腔隙病灶,如无禁忌应作为首选。如果CT或MRI检查证实有与临床表现一致的脑部腔隙病灶,腔隙性脑梗塞诊断即成立。
控制疾病危险因素是腔隙性脑梗塞的主要预防手段。高血压是腔隙性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将增加8倍的风险,此外吸烟增加5.6倍,糖尿病增加1.3倍;而经常适度锻炼可使风险减少60%~70%。因此,建议积极控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坚持服用抗血小板聚积类药物,定期去医院检查和就诊。
对于没有症状的腔隙性脑梗,不需特殊治疗,只要控制好血压、血糖和血脂,定期体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即可。如需治疗,可给予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服用他汀类药物阻止斑块生长和预防斑块破裂。
腔隙性脑梗塞属于脑血管病中比较轻的,一般暂时不会出现生命危险。但是,如果已经出现腔隙性脑梗塞,说明脑血管系统已经出现问题,因此应随时警惕病情进展。患者一旦出现突发的口角歪斜、一侧手脚无力、讲话困难等症状,则说明可能发生了真正意义上的“脑梗塞”。这时,强烈建议家属尽快送患者到就近的卒中中心就诊,切莫错过“黄金时间窗”——3小时。
>>温馨提醒
CT和MRI都是辅助检查,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综合给出准确的诊断。因此,CT片、MRI片上报告的“腔梗”,未必就是临床上真正意义上的“脑梗”,患者不必过于担忧。最好带上自己的片子,再请专业的神经科医生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