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7623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飞速地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信息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所有的行业。目前信息技术被逐步应用到教育领域,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已成为学校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一、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
  1.完善的、多样的信息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
  2.包罗万象的网络信息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充分扩展学习空间。
  3.充分发挥网络技术,整合教学信息。通过网络技术我们可以方便的让大家交流教学心得,取长补短有效的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高。
  4.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对学生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实现分层次个别化教学,合理安排对学生的学习辅导,让学生通过信息系统主动选择自己需要的知识点和难点,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使学生觉得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负担,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应用中的困难
  1.教师对信息技术掌握存在惧怕心理。目前学校教师,尤其是中老年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存在一定心理障碍,缺乏在日常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信心,总是试图避开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2.对教师开展有效地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缺乏认识。过去教师队伍的培训主要是对教师专业知识的培训,对教学技能尤其是信息技术培训就显得比较薄弱。
  3.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缺乏软硬件支持。教育部门及学校在行政上对信息技术在学科教育领域的推广还不够重视,没有完善的信息技术方面的支持,造成学校教师很少甚至无法接触信息技术设备,无法解决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过程中遇见的问题,导致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方面丧失信心。
  三、完善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应用方面的对策
  1.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育中的应用,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信心。我们应该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不仅仅是演示课和示范课上的简单应用,而是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等多方面的根本变革,是各学科的教师都应该掌握的现代教育技术。
  2.为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提高设置系统化培训机制。为了切实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化学科教学,提升教学水平,就需要从教师的实际需求和持续发展出发,设计系统化的完整培训。
  3.积极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加强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设计工作,针对信息技术人性化、普及化、易操作的特点,合理运用课程资源,精选教学内容,分析教学需求,注意小学、初中、高中课程的衔接,选择合适的策略与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4.加强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研究工作,切实提高教研实效。积极组织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研究、教学视导,充分发挥电教设施的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
  正如文中所提及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教师们所遇到的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各种问题也在不断变化,而这种变化也是我们要继续追踪研究的问题。只有坚持在研究中发现、在发现中逐步解决问题的原则,才能使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其他文献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化学教学本身并不只是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化学概念和规律,而是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掌握和运用一些化学原理和实验手段,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通过课堂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巩固所学化学知识,形成化学概念,促进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并可激
期刊
高一年级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关键时期。许多初中数学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后数学成绩却不理想,数学学习屡受挫折,对学生弱小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创伤,从而造成学习成绩的整体滑坡,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主要问题在于这些同学不了解高中数学的特点,学不得法。  一、高中数学学习特点的变化  1.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  高中的数学语言与初中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
期刊
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电脑普及的信息时代,掌握应用计算机是科学发展和走向未来信息化时代的需要,且已成为当今合格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作为21世纪的主人掌握电脑操作这一信息处理的工具是尤为重要的。为了培养优秀的跨世纪人才,必须提高教学效益,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才能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下面就多年来信息技术教学的工作总结,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  首先,信息技术教育课是
期刊
情境作文教学以情境创设为手段,以兴趣激发为核心,注重改善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把作文教学与智能训练、语言表达、性情陶冶、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变单一封闭式教学为多元开放式教学,引导学生用眼观察,用心感受丰富多彩的写作情境,从而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一、妙引导,激发写作兴趣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的一个重要发现是:儿童不能把精神的东西和物质世界
期刊
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应用已成为人们日益增长的一种需求;而结构化布线是网络实现的基础,是现今和未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系统的有力支撑环境。校园网络表现为一种区域网,主要包括网管中心、图书馆大楼、教工宿舍、外语中心、教学楼以及学生宿舍等,各楼分别需要网络布线以建设楼内局域网。系统特点要求主干网络具有先进性和可扩展性,以备将来各楼内局域网在需要时与计算中心连接成整体校园网。  一、结构化综合布线
期刊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一个人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当学生对于所学内容感兴趣的时候,学生就会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学习兴趣是维持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部原因,如果学生感兴趣,他就会有积极的精神状态,就能在学习过程中抑制疲劳,学习效率就会提高,学习效果就会得到改善。所以,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
期刊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余文森说:“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为适应新课程的变化,教学改革要努力实现新的突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
期刊
阅读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角色,如何对学生的阅读进行积极有效的指导至关重要。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关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创设轻松氛围,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突出阅读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开发学生的潜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我们应让学生倾情于有效性的个性化阅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生成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期刊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两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批改得法,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写作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可以启发和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其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仅仅是学生主体的行动,而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正如:“积累是形成文章的前提,辅导是形成文章的框架,批改是纠正、进步的阶梯,评价是文章成果的体现。”怎样改进作文批改方法,发挥作文批改的有效作用,把教师从沉重的负担中解放出来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英语的主要方式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已被打破,出现了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成为英语课堂教学中用得较多的一种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小组为教学基本组织形式,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