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脉溶栓治疗研究现状

来源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dycompute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脉溶栓治疗的研究现状。方法 收集和复习国内外关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文献报道,综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脉溶栓治疗的研究现状。结果 溶栓疗法是临床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方法,动脉溶栓血管再通率为55%一78%,颅内出血并发症为0-17%,再通率高,致残率、病死率低。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动脉内溶栓治疗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 动脉溶栓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脉;溶栓治疗;介入,放射。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rterial thrombolysis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treatment Research。Methods The document that the apoplexy cures reports the brain collecting and reviewing home and abroad as far as impatient vacancy is unyielding and principled , sum up the impatient incomplete brain unyielding and principled apoplexy arterial dissolving research current situation that the bolt cures。Results Dissolve bolt treatment cures impatient main method in lacking for the brain private unyielding and principled on being clinical , the arterial dissolves the bolt blood vessel exchanges rates again being 55% one 78%, skull internal hemorrhage complication is 0-17 % , exchanges rates height , disability rate , case fatality rate again low. With getting involved in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the arterial inner dissolves the bolt is cured by broad applying to clinical and achieve good results。ConclusionThe arterial dissolves the bolt is to cure impatient be most effective method in lacking for the brain private unyielding and principled , is worth being mounting broad application and dissemination clinically.
  
  Keywords: Acute ischemic stroke; artery; thrombolytic therapy; intervention radiology
  引言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与多发病,由于临床上一直缺乏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致残率跟死亡率都很高,因此,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成为了人们研究的重点。其中,溶栓治疗因其可缩小脑梗死面积,改善预后,可尽早地恢复脑血流,改善半暗带的血液供应,挽救濒临死亡的脑组织及其功能,而成为研究比较活跃,进展比较迅速的一个领域。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近几年来动脉血管内溶栓技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发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对近几年来这个方面的进展作一个综述。
  
  
  1 动脉溶栓治疗的理论基础
  有报告指出70%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主要由来自颅外的血栓或脑血管局部血栓形成阻塞脑供血动脉所致[2],所以其治疗的关键是溶栓。在Astrup提出的缺血半暗带(ischemic penumbra,IP)[3]中指出当栓塞形成后,由于脑组织对缺血耐受性有限,脑血管的阻塞使其供血中心部分缺血严重,梗死将在60min内形成,而周边部分通过侧支循环得到一定的血供,虽然其生理活动消失,但尚能维持自身离子平衡,一旦血液改善则可恢复正常。因为半暗带能存在一定时间,这就为临床上脑梗死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时间窗[4]。在半暗带存活的时间内,设法将血栓溶解,解除血管狭窄,使血管及时再通,恢复脑血流灌注,就可挽救半暗带脑组织,这就是溶栓和血管内治疗的理论依据。而早在1958年Sussmann BJ等就第一个报道了溶血栓治疗脑血管阻塞的方法,以后也陆续出现了很多这方面的研究,但是大多都是以静脉途径溶栓治疗,而经过临床的应用与实验发现采用经静脉内溶栓治疗时有1.所需溶栓药物量大;2.溶栓药物从静脉注入经肺-体血液循环后,到达血栓局部时药物浓度下降,其药物作用力低下;3.所需治疗时间相对较长等缺点。动脉内溶栓栓治疗在临床的应用,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途经,因为它的局部药物浓度高,全身副作用小,溶栓效果较静脉用药好,用药量小等优点,动脉内溶栓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对这方面进行了临床实验研究。
  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病人而言,早期的血管再通是治疗的关键,目前N IDSS推荐的静脉溶栓时间窗时3h,3h以后的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是不肯定的,这就使相对于庞大的急性期病人的基数,有机会完成超急性期溶栓治疗的患者比例数变得非常的有限,这意味着提供3个小时后的有效治疗方法变得非常必要。而 PROACT推荐的动脉内溶栓是6 h,这明显长于目前公认的静脉溶栓的3个小时,这必将增加很多卒中的病人的治疗机会。美国AHA推荐,对于大脑中动脉等大动脉供血区梗死引起的严重卒中患者,如果发病时间在6 h内,可慎重选择动脉溶栓治疗。
  2 动脉溶栓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2.1 溶栓治疗的标准和溶栓时间
  2004年北美国际介入放射学会推介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选择患者标准[5]表明溶栓在6小时内进行最佳,但是对于就诊时CT检查无颅内出血或大片低密度梗塞灶者,溶栓时间可适当延长,但是最迟不宜超过48h。
  2.2 排除标准
  2004年北美国际介入放射学会推介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选择患者排除标准[5]:CT显示路内出血或大片低密度梗死灶;NIHSSS>30分;2w内有出血史或出血可能者;纤维蛋白原低于0.12kg或凝血酶原时间>20s;严重的心.肺.肝.肾疾病;怀疑有脓毒性栓子或心内膜炎;近期有消化道出血.手术.大创伤等;急诊降压治疗后血压仍高于200/120mmHg;休克;妊娠等。
  3 动脉溶栓的药物及其剂量
  溶栓药物通过激活体内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来将血栓溶解。在FDA批准的美国国立神经疾病和卒中研究所(NINDSD)的随机分组试验[6]进行以后,结合型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被美国FDA批准用于临床。而经过实验研究跟临床应用,链激酶(SK)、尿激酶(UK)及结合型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开始作为常用的溶栓药物使用。但是在上述三种药物中,链激酶因导致出血的发生率较高,且具有抗原性和过敏源性和所需灌注治疗时间长,所以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在对比实验显示,尿激酶与结合型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在溶栓治疗中具有相同的有效性,而且因为都为人体内源性物质,没有抗原性,也无过敏反应。但rt-PA费用相对较高,尿激酶更经济,更易获取,所以我们多选用尿激酶。
  一直以来对于UK跟rt-PA的使用剂量跟方法各家报道不一。而在目前认为,当rt-PA的剂量小于0.95mg/kg时并发严重实质性脑出血的危险性降低。第四版神经病学讲到,UK在我国应用广泛,常用的剂量25~100万U加入生理盐水中静滴30min~2h滴完[7]。介入放射学会推荐的动脉溶栓药物剂量[5]:动脉内溶栓的rtPA:如果血管造影时发现血管闭塞,团注1.5mgrtPA进入血块,超选择的灌注rtPA1.5mg?h-1,最大灌注剂量至发病后8h或无论何时开始,灌注3h;动脉内尿激酶(UK):如果血管闭塞,团注尿激酶0.25×106μ进入血块,超选择灌注1×106μ?h-1;最大灌注达发病后8h或无论何时开始,灌注3h;标准肝素剂量,开始团注2000μ,500μ?h-1。血栓的组成包括多种成分:血小板、凝血酶和纤维蛋白。而我们常用的溶栓药物如UK主要是作用于纤维蛋白网,这就对于有些富含血小板的栓子不能发挥作用,而体内纤溶抑制体系的存在也阻碍了溶栓药物的疗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在已研究出第三代溶栓药物,它们具有半衰期长,对血浆中蛋白水解酶的抵抗力强 ,对纤维蛋白原选择性更高等特点,第 三代溶栓药主要包括[8]: ① 抗体靶向溶栓药(如抗纤维蛋白抗体靶向溶栓药),抗血小板膜Ⅱb、Ⅲa受体靶向溶栓药)。②阿太普酶 (alteplase)与尿激酶原的突变体、变异体或复合物。③从动物或细菌中提取的新物质(如葡激酶, staphylokinase, SAK)。但是目前其还处于实验阶段未用于临床。
  4 动脉溶栓的临床疗效
  PROACTII(prolyseinAeuteCerebralThormboembolism)试验[9]要求在发病6小时以内开始治疗,禁止使用机械破碎的方法,并排除了MCA供血区缺血性病变超过33%的病人,溶栓后造影显示r-proUK组血管再通率为6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8%(p<0.001);在治疗24小时以内发生的导致神经功能恶化的颅内出血率分别为10%和2%;在90天时mRs评分(改良的Rankin指数<2的病人分别为40%和25%(p=0.04),致死率没有明显差异。因此,最后的结论总体上是肯定了动脉溶栓的疗效。wehcesl等[10]对PROACTll的资料进行了重新的分析,他们按照不同的危险因素把研究人群分成亚组,发现重新统计的结果比当时的更好:ORs(dedsratios)=2.49(p=0.022)(原来ORs=2.13)。
  与静脉溶栓相比动脉溶栓药物剂量使用相对较少,局部药物浓度高,全身反应小,而且可运用于全身溶栓禁记症的病人;动脉溶栓的治疗时间窗可以适当的延长;动脉溶栓有更高的血管再通率,明显改善了患者预后。
  5 动脉溶栓的并发症
  5.1脑出血
  溶栓治疗主要的并发症为脑出血,其发生的可能因素:(1)血流再灌注造成微血管损伤;(2)延迟溶栓,特别是超过6 h;(3)溶栓药物剂量过大;(4)伴有高血压,特别是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增高;(5)CT检查有脑水肿或占位效应;(6)肝素抗凝治疗加重出血倾向;(7)溶栓时间过长;(8)介入溶栓导丝损伤血管。在并发的脑出血中大部分为无症状灶性脑出血,其CT主要表现为低密度梗塞灶内有斑点状高密度出血灶,而形成一种混杂密度改变,此种脑出血不会引起意识障碍.偏袒.失语.四肢肌力下降等症状加重,且出血灶可以在短期内吸收。而症状性脑出血,上述症状明显加重,经常短期内恶化,其CT主要表现为大面积梗塞灶内出血,出血量超过20ml,愈后差,出血部位大部分建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部分患者有高血压动脉硬化或糖尿病基础,豆纹动脉容易受到损伤出血。
  5.2 再灌注损伤
  临床实验跟研究表明闭塞的脑血管经溶栓治疗再通后,在短时间内,其神经功能缺损的体征和形态改变有时会有所加重,形成脑缺血的再灌注损伤,目前认为,自由基代谢异常是这种损伤的主要原因。在血液再通后,缺血组织恢复血液供应,但这些脑组织的氧利用率低,致使氧自由基在该组织内积累,损伤周围可以挽救的组织,而微血管通透性的改变,细胞外钙离子的快速内流,造成钙超载,加剧脑水肿。为了减少再灌注损伤,达到早期治疗的目的,早期血管再通有着重大的意义。有报道表明对于治疗前CT上有大片低密度区,意识障碍较重的患者,其闭塞血管再通后不但容易并发出血,而且容易并发在灌溉损伤[11]。
  5.3 血管再闭
  指血管造影显示与溶栓相关的血管再溶栓治疗时狭窄程度逐渐加重至闭塞,或部分闭塞的血管早期开通后再次出现闭塞。机理可能是:①溶栓药物半减期短;②溶栓后可能伴机体凝血活性的增强。[12] Adnan.I.Qureshi等[13]的研究报告46例显示动脉内应用rt-PA溶栓治疗前期的早期再闭塞8例,再闭率为17%,这些患者经过再次药物或机械性溶栓或血管成形治疗,6例死亡,2例重残,均为初次溶栓后部分再通。这也表明血管再闭塞后再次开通的可能性很低,因为脑缺血的时间长,血流微循环的郁积也致使大多数患者的愈后差。血管壁粥样硬化及溶栓后残余狭窄的患者在溶栓后应用球囊扩张以及溶栓治疗中肝素化、溶栓后加入抗凝治疗等均可能会减少血管再闭塞的发生,在术后应用血小板糖蛋白抑制剂,也可以减少靶血管再闭塞[14]。
  6 动脉溶栓治疗的展望
  总之,早期的动脉内溶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它可以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病死率.致残率,为患者提供了较好的预后。而溶栓治疗结合血栓清除术,血管支架植入术等血管内治疗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前景,而影像诊断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可更加准确地筛选适宜溶栓的患者,为患者的治疗与诊断增加一个新的保障,我们相信随着导管技术,图像技术、机械血栓清物研究等的进步,我们将可以更快.更完全的血管再通,可以达到更好的疗效。总之,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我们要以动脉溶栓治疗为主,联合使用多种方法,尽早开通阻塞的脑血管,给病人提供一个较好的预后。
  参考文献
  
  
  [1] 张远锦.脑梗死的溶栓治疗新进展[J].中国综合临床,2003,19(5):388
  [2] Qureshi Al,Kimrnai JF,Siddiqui AM,et al.Outcomes in acute Isehemic stroke patients withoutangiogrpahically documented arterial occlusion.JNeuroimaging, 2005,15(l):37一42
  [3] Astrup RH. Thresholds in cerebral ischemia: the ischemic penumbra[J]. Stroke,1981,14:723
  [4] WadeS.Smith,. Pathophysiology of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a Therapeutic Perspective[J]. J Vasc Interv Radiol,2004,15:512.
  [5] M J B Stellmeyer. IR management of stroke[M]. SIR2004,2004:389~409.
  [6] NINDSt一PA Srtoke Stuy Group.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N Engl J Med,1995,333(24):1581一1587.
  [7] 王维治.神经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36-137.
  [8] 罗本燕. 缺血性脑卒中的溶栓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 (14):1044-1047.
  [9] Furlan AJ,Higashida RT,Wechsler LR,et al.Intra一arterial prourokinase for acuteischemicstroke:the PROACTII study:a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PROlyse in acute cerebral thromboembolism.JAMA,1999,282(21):2003一2011
  [10] WechslerLR,Roberts R,FurlanAJ,et al.Factors influencing outcome And treatment effect in PROACTII.Stroke,2003,34(10):1224一1229
  [11] Takahisa Mori, Ken Kazita, Tatsuo Mima ,et al .Balloon Angioplasty for Embolic Total Occlusion of th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and Ipsilateral Carotid Stenting in an Acute Stroke Stage[J]. American Journal of Neuroradiology,1999,(9)20:1462
  [12] Takumi Yoneyama ,Shinichi Nakano,Hirokazu Kawano, et al.Combined Direct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and low dose Native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eator Therapy for Acute Embolic Middle Cerebral Artery Trunk Occlusion[J].AJNR,200223277。
  [13] Adnan I. Qureshia,b, Amir M. Siddiquib, Stanley H. Kima,et al. Reocclusion of Recanalized Arteries during Intraarterial Thrombolysis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J].American Journal of Neuroradiology ,2004,25:322
  [14] Tomsick T, Broderick JP Pancioli AM,et al.Combined IV-IA rt-PATreatment in major acute ischemic stroke.Stroke,2002,33(2):359
  【作者信息】姚茂能,男,1987年08月,湖北恩施,本科,初级,研究方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脉溶栓治疗研究现状
其他文献
摘要:恩替卡韦是目前最常用的抗乙肝病毒治疗药物之一,是高效、低耐药抑制乙肝病毒的一线核苷类药物,是人类控制慢性乙型肝炎的重要武器。其合成工艺及生产工艺中用到了重金属作为催化剂,监测和控制金属杂质含量是控制产品质量的重点。美国药典、欧洲药典、英国药典和中国药典均未收录恩替卡韦的检测方法,进口注册标准中重金属采用目视法,根据样品溶液颜色与标准溶液比较判定重金属的含量,属于半定量不准确。本文论述新开发的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不对称双眼皮整形修复中小切口抽脂联合连续埋线重睑成形术的效果。方法 本文抽取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100例不对称双眼皮整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以常规重睑形成术(50例),实验组则以小切口抽脂联合连续埋线重睑成形术(50例),对比手术情况、满意度及并发症与重睑外形维持效果。结果 手术相关指标中实验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及出血量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赫,P<0.05;满意度中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乳腺增生应用针灸理疗联合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本院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中抽取200例作为研究样本,均于2019.10-2020.12期间在本院就诊,并以随机抽样法为分组依据,将其分为单一组(n=100)及联合组(n=100),分别给予药物治疗及针灸理疗联合药物治疗,对其治疗效果、安全性、McGill评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联合组(90.00%)相较于单一组治疗总有效率(74.0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神经内镜手术与开颅手术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3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6例,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17例,采用神经内镜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相关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期刊
摘要:目的 主要为分析不同药物在治疗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房颤中的效果。方法 针对76例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房颤以随机抽样法分参照组以华法林治疗(38例)和试验组以利伐沙班治疗(38例),时间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针对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心脑血管事件进行对比。结果 总有效率更高的是试验组,其高出参照组10.53%,并且治疗后试验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2.63%)和不良反应发生率(2.63%)相比参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超声指导下精准液体复苏对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入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总计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依据脓毒性休克EGDT原则复苏,观察组在超声指导下开展液体复苏,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4h,观察组乳酸、中心静脉压、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低于
期刊
摘要:目的:探析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髋关节置换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髋关节置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全麻,并且手术结束后实施静脉自控镇痛干预,观察组以对照组麻醉方法为基础,联合给予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对比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10分钟后、术毕清醒时HR、MAP低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应用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法将其分为参照组(采用泼尼松治疗)与试验组(采用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每组各25例,所有患者均于2017.12-2021.5收治我院,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6.00%)比参照组(76.00%),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
期刊
摘要:目的:对高血压患者采取全科综合防治干预并探究其效用与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高血压患者400例(2019.06-2021.01),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常规、全科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防治方式进行干预,并在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的血压、生活质量以及疾病知晓率等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数据对比:全科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常规组;干预后两组患者疾病知晓率、服药依从性以及血压控制状况对比,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腹部手术患者应用不同深度麻醉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自本院收治的拟行择期下腹部开腹手术的全身麻醉患者中抽取60例作为研究样本,均于2018.2-2019.1期间在本院就诊,并以随机数字法为分组依据,将其分为A组(n=30)及B组(n=30),分别将脑电双频谱指数控制在40~50、50~60,对其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及炎症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1d两组5-羟色胺、白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