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乎没人会否认,在未来的云计算时代,中国电信运营商将继续扮演起强大服务商的角色。长期运营电信级数据中心、面向公众和企业提供服务、拥有数亿计用户……这些竞争优势都有助于部署云计算服务。在谷歌与亚马逊闯出成功之路后,审慎的电信运营商当然会加快步伐,将竞争优势快速转化为后发优势,从而继续博得强大话语权。
“登云之路”——中国移动北京公司(简称北京移动)历经一年时间建设的云计算项目,正是电信运营商在企业IT基础架构上做出的一次革命性尝试,而此次从服务企业内部业务起步的“实兵演练”,也将为下一阶段提供公共云计算奠定了人员、技术、能力等方面的坚实基础。
内部创新匹配云计算
云计算因“公有经济”带来经济与高效而备受追捧。这与电信运营商的经营理念具有高匹配度。“中国移动的核心战略之一就是绿色、高效、低成本运营,这是在电信运营业打造核心优势的重要战略。” 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副总经理范冰表示,中国移动通过集中化、标准化和信息化三方面举措来保障战略实施。
从信息化角度来看,中国移动与大型企业面临的挑战相近:管理对IT的依赖程度高,IT成本快速增长,系统复杂性显著提高,提高需求响应速度迫在眉睫,尤其是响应速度。“管理基于内部IT系统,所以凡涉及到流程修改、新流程建立都需要IT系统支持,需要建设多个小系统来支撑各部门的差异化需求。”范冰说。这些挑战促成了北京移动开始从私有云起步,按照云计算的模式来建设内部IT系统,遵循的整体策略是“优先推进私有云,稳固应用公有云”。
据了解,北京移动立项建设的私有云项目“登云之路”已进入大规模推广阶段。为了保证项目实施效果并落到实处,北京移动进行了一系列创新。范冰介绍说,首先是建设模式创新,对于新增IT系统,将会优先考虑根据虚拟化和云计算要求进行统一建设,搭建统一平台,方便后期统一管理;其次是管理模式创新,明晰定义了内部单位对IT资源的申请和使用流程,从需求提供阶段就需要符合云计算要求。在此基础上,对资源使用情况进行准确统计分析,包括需求、使用模型、峰值使用量、平均使用量等数据,既有利于建设,也利于内部成本核算。第三项创新是运维模式创新,培养专业云平台运维成员,负责为业务部门提供安全可靠的计算环境,各业务部门不必为IT基础设施的管理运维耗费精力,更聚焦于自身业务领域。
“行业格局和市场环境对我们绿色高效低成本运营的要求越来越高。”范冰认为这种压力是创新的动力,“我们希望能把企业内部创新作为发展的关键手段,优先发展一些新技术,引入一些新方式。”
踏上“登云之路”
按照服务模式划分,“登云之路”可以被列为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主要是对企业内部计算资源,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等实施资源池化与共享。从自身实践路径上讲,该项目在技术层面上沿着虚拟化、云团(自定义的云资源基本单位)和私有云三个方向发展,目前已经进入从云团转变为私有云的阶段。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移动北京公司信息系统部总经理苗桥分享了“双轮驱动”的IT建设思路——需求驱动与规划驱动并举。需求驱动中的“需求”来自三个方面:直接来自业务部门、来自集团、来自战略发展。单以业务部门来说,北京移动信息系统部一年要接收数千个来自业务部门的应用需求,小到一个业务数据的提取分析,大到一个跨域系统建设。根据内外部形势变化和管理精细化要求,IT需求变化更是层出不穷。“IT部门要充分满足、快速部署,這是我们面临的最主要挑战。”苗桥表示。而“这样的常态需求是北京移动IT建设最为重要的驱动力”。
规划驱动则是IT建设发展的牵引力。“在规划上多花一分力,在需求建设上可能就少花四分力。”苗桥介绍说,规划通常基于三个方向上的储备:外部技术发展方向、公司战略发展方向、业务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北京移动制定了规划驱动的整体战略以及适应于IT战略的具体策略。据了解,在进行规划建设和考虑的同时,北京移动会考虑整个外部基础条件及IT整体技术条件。比如,北京移动每年会制定一个IT三年滚动规划,在规划基础上考虑多方面因素来确定未来三年的IT形态。
在2010年更新的IT滚动规划中,北京移动已经规划了未来三年要基于虚拟化、云计算的概念进行IT建设。“登云之路”项目本身就是规划驱动的产物。而规划也要与需求紧密结合。目前,“登云之路”项目实现了包括营业厅电子化宣传、财务集中等8个业务系统实施,基本上占内部业务总量的20%左右。2011年是建设重点期,将有50%的内部业务要运行在云平台基础架构上,这又是具体需求和规划统一结合的典型案例。“登云之路”前期有规划、计划、规范,后期有实施,环环相扣。
前瞻性建设收获丰
在“管理规划、实践试点、梳理评估、应用建设、加速转型”的阶段性目标指引下,顺利建设的“登云之路”项目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快速部署应用、节省成本等方面改观立竿见影。据测算,通过采用云计算技术建设企业内部信息化系统之后,设备能耗比传统系统节能约75%,固定资产投资只有传统模式的四分之一,成功实现了高效低成本运营和节能减排的战略目标。
更重要的IT价值还体现在满足业务需求上,“原来基础架构准备往往需要两到三个月,云计算项目落地后,基础架构的准备和硬件条件准备在几小时内就可以完成。”苗桥介绍说。同时还实现了明晰的IT基础架构、规范了内部技术和管控标准,与北京移动“敏捷化、简洁化、标准化”的IT建设原则保持着高度一致。“从传统IT架构模式到虚拟化架构模式,再到云计算架构模式,是一次革命性尝试,实现了北京移动的私有云落地。”苗桥说。
在此过程中,北京移动联合其多年的合作伙伴中国惠普有限公司,从策略咨询、设计服务、实施服务等几方面参与了北京移动云计算平台的建设。。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副总裁、技术服务事业部总经理叶健认为,“登云之路”合作项目不仅是北京移动的重点建设项目,也是惠普实践“瞬捷企业”战略的一部分。技术将完全融入企业运营,不仅是融合基础架构,惠普在应用层、信息安全等更多层面都将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技术支撑。
对于北京移动来说,“登云之路”还只是开始,是在内部应用基础上逐步将云计算扩展到更多面向外部企业客户和公众客户领域的一次重要尝试。范冰表示,在北京移动,云计算还将在推广物联网应用、推动SaaS(软件即服务)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最终打造出高水平、低成本的云计算平台,为整体业务提供服务。
“登云之路”——中国移动北京公司(简称北京移动)历经一年时间建设的云计算项目,正是电信运营商在企业IT基础架构上做出的一次革命性尝试,而此次从服务企业内部业务起步的“实兵演练”,也将为下一阶段提供公共云计算奠定了人员、技术、能力等方面的坚实基础。
内部创新匹配云计算
云计算因“公有经济”带来经济与高效而备受追捧。这与电信运营商的经营理念具有高匹配度。“中国移动的核心战略之一就是绿色、高效、低成本运营,这是在电信运营业打造核心优势的重要战略。” 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副总经理范冰表示,中国移动通过集中化、标准化和信息化三方面举措来保障战略实施。
从信息化角度来看,中国移动与大型企业面临的挑战相近:管理对IT的依赖程度高,IT成本快速增长,系统复杂性显著提高,提高需求响应速度迫在眉睫,尤其是响应速度。“管理基于内部IT系统,所以凡涉及到流程修改、新流程建立都需要IT系统支持,需要建设多个小系统来支撑各部门的差异化需求。”范冰说。这些挑战促成了北京移动开始从私有云起步,按照云计算的模式来建设内部IT系统,遵循的整体策略是“优先推进私有云,稳固应用公有云”。
据了解,北京移动立项建设的私有云项目“登云之路”已进入大规模推广阶段。为了保证项目实施效果并落到实处,北京移动进行了一系列创新。范冰介绍说,首先是建设模式创新,对于新增IT系统,将会优先考虑根据虚拟化和云计算要求进行统一建设,搭建统一平台,方便后期统一管理;其次是管理模式创新,明晰定义了内部单位对IT资源的申请和使用流程,从需求提供阶段就需要符合云计算要求。在此基础上,对资源使用情况进行准确统计分析,包括需求、使用模型、峰值使用量、平均使用量等数据,既有利于建设,也利于内部成本核算。第三项创新是运维模式创新,培养专业云平台运维成员,负责为业务部门提供安全可靠的计算环境,各业务部门不必为IT基础设施的管理运维耗费精力,更聚焦于自身业务领域。
“行业格局和市场环境对我们绿色高效低成本运营的要求越来越高。”范冰认为这种压力是创新的动力,“我们希望能把企业内部创新作为发展的关键手段,优先发展一些新技术,引入一些新方式。”
踏上“登云之路”
按照服务模式划分,“登云之路”可以被列为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主要是对企业内部计算资源,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等实施资源池化与共享。从自身实践路径上讲,该项目在技术层面上沿着虚拟化、云团(自定义的云资源基本单位)和私有云三个方向发展,目前已经进入从云团转变为私有云的阶段。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移动北京公司信息系统部总经理苗桥分享了“双轮驱动”的IT建设思路——需求驱动与规划驱动并举。需求驱动中的“需求”来自三个方面:直接来自业务部门、来自集团、来自战略发展。单以业务部门来说,北京移动信息系统部一年要接收数千个来自业务部门的应用需求,小到一个业务数据的提取分析,大到一个跨域系统建设。根据内外部形势变化和管理精细化要求,IT需求变化更是层出不穷。“IT部门要充分满足、快速部署,這是我们面临的最主要挑战。”苗桥表示。而“这样的常态需求是北京移动IT建设最为重要的驱动力”。
规划驱动则是IT建设发展的牵引力。“在规划上多花一分力,在需求建设上可能就少花四分力。”苗桥介绍说,规划通常基于三个方向上的储备:外部技术发展方向、公司战略发展方向、业务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北京移动制定了规划驱动的整体战略以及适应于IT战略的具体策略。据了解,在进行规划建设和考虑的同时,北京移动会考虑整个外部基础条件及IT整体技术条件。比如,北京移动每年会制定一个IT三年滚动规划,在规划基础上考虑多方面因素来确定未来三年的IT形态。
在2010年更新的IT滚动规划中,北京移动已经规划了未来三年要基于虚拟化、云计算的概念进行IT建设。“登云之路”项目本身就是规划驱动的产物。而规划也要与需求紧密结合。目前,“登云之路”项目实现了包括营业厅电子化宣传、财务集中等8个业务系统实施,基本上占内部业务总量的20%左右。2011年是建设重点期,将有50%的内部业务要运行在云平台基础架构上,这又是具体需求和规划统一结合的典型案例。“登云之路”前期有规划、计划、规范,后期有实施,环环相扣。
前瞻性建设收获丰
在“管理规划、实践试点、梳理评估、应用建设、加速转型”的阶段性目标指引下,顺利建设的“登云之路”项目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快速部署应用、节省成本等方面改观立竿见影。据测算,通过采用云计算技术建设企业内部信息化系统之后,设备能耗比传统系统节能约75%,固定资产投资只有传统模式的四分之一,成功实现了高效低成本运营和节能减排的战略目标。
更重要的IT价值还体现在满足业务需求上,“原来基础架构准备往往需要两到三个月,云计算项目落地后,基础架构的准备和硬件条件准备在几小时内就可以完成。”苗桥介绍说。同时还实现了明晰的IT基础架构、规范了内部技术和管控标准,与北京移动“敏捷化、简洁化、标准化”的IT建设原则保持着高度一致。“从传统IT架构模式到虚拟化架构模式,再到云计算架构模式,是一次革命性尝试,实现了北京移动的私有云落地。”苗桥说。
在此过程中,北京移动联合其多年的合作伙伴中国惠普有限公司,从策略咨询、设计服务、实施服务等几方面参与了北京移动云计算平台的建设。。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副总裁、技术服务事业部总经理叶健认为,“登云之路”合作项目不仅是北京移动的重点建设项目,也是惠普实践“瞬捷企业”战略的一部分。技术将完全融入企业运营,不仅是融合基础架构,惠普在应用层、信息安全等更多层面都将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技术支撑。
对于北京移动来说,“登云之路”还只是开始,是在内部应用基础上逐步将云计算扩展到更多面向外部企业客户和公众客户领域的一次重要尝试。范冰表示,在北京移动,云计算还将在推广物联网应用、推动SaaS(软件即服务)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最终打造出高水平、低成本的云计算平台,为整体业务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