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实施有效讲解呢?1.有效的讲解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2.有效的讲解应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交流的过程。3.有效的讲解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充足的学习材料、学习时间。4.有效的讲解应该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讲解
前段时间有幸参加了新城区小学数学教师骨干教师培训,当时培训老师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你能很快的记住下面一组数字吗?(11840219493196641997)随后,参加培训的老师都采取了各自不同的办法或多或少的记忆了其中的一部分数字。培训老师最后总结,虽然不同的老师使用了不同的办法记忆,但只要适合自己的策略和方法,就是有效的。那么,延伸到教学中,我认为:教无定法,只要是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就应该是有效的教学。作为一名在教学一线工作的教师,很多时候在教学中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上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教学中的费尽口舌,可是教学效果却差强人意,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由此我深深体会到,如果要使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最有效的课堂讲解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学习、研究和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我认为不能达到有效教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教师对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的理解不够准确,对于教材中新增内容把握的不够准确。2.教学环节的设计逻辑不清,环节过多,不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每个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不清晰。3.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不恰当,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不到位。4.教学素材的加工不合理,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生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5.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充分,没有落到实处,流于形式,为了交流而交流。6.数学语言不够精炼,教师的课堂调控不力,数学语言、问题设计随意,收放不够自如。
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实施有效讲解呢?在此我浅谈几点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
1.有效的讲解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学生参与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是否有效。而在我们的课堂中不乏会出现,回答问题的总是一些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同学,其余大部分学生只是充当了忠实的听众,没有经过自己独立的思考。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目标的提出或确立,把教师想要教给学生的内容转化为学生想要学习的内容。这样,学生便能参与到学习中来,不只是被动的学习。
例如:我目前教授的是一年级数学。当我在教授到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学生首先想到的是借助小棒来解决问题,这时我进一步引导,借助小棒可以帮我们解决问题,但是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以后遇到这样的数学问题没办法借助小棒解决该怎么办能?这时我们就需要一些数学的方法来帮助我们。随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计算方法。
再例如: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花边有多长》一课中,授课教师就先向学生介绍了教学情境:节日到了我们要举办联欢会,为了美化教室,淘气和笑笑决定给黑板围一圈彩色花边,可是需要多长的花边呢?这时学生们便想到,要知道花边有多长其实就是要知道长方形黑板的周长,由学生引出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把教师想要讲给学生的知识转换为学生要知道的知识。所以在随后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一步一步的引导下抱着积极、主动地态度参与到了知识的学习中来的。
2.有效的讲解应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交流的过程。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交流应该是多向的,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还应该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当:学习的促进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习的合作者、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的排除者。
3.有效的讲解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充足的学习材料、学习时间。
在我们的教学中,有时教师为了急于完成预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后,不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马上就让学生得出答案。其实,这时能够跟上教师思维的大多只是少数学习优秀的学生,而很大一部分学生还没有经过充分的思考,无形中只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接受知识的灌输和填鸭。因此,课堂上教师要给与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要能“等”。
4.有效的讲解应该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如学生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和表达所学的知识;能否以学习到的知识解决有关的问题。
5.课堂中有效讲解的实施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首先要讲到学生的心坎里。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心理,把讲解中最让学生感兴趣的一面挖掘出来,让学生感觉老师的讲解自己愿意听。
②其次要注重数学术语的运用。数学学科有自己的术语,这些术语使知识和概念的描述更简单、更清晰。
③再次要把握讲解的时机。教师要灵活掌握课堂的讲解时机,善于利用自己已经获得的生活经验以及细致敏锐的观察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来驾驭课堂教学的动态过程,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④从讲解的形式上来看,教师要根据教学对象能力水平存在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运用最合理、最有效的讲解方法。不要把讲解只局限于口头讲解,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运用教具、学具、课件等直观、形象的辅助工具进行教学,使讲解变得更易于理解。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讲解
前段时间有幸参加了新城区小学数学教师骨干教师培训,当时培训老师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你能很快的记住下面一组数字吗?(11840219493196641997)随后,参加培训的老师都采取了各自不同的办法或多或少的记忆了其中的一部分数字。培训老师最后总结,虽然不同的老师使用了不同的办法记忆,但只要适合自己的策略和方法,就是有效的。那么,延伸到教学中,我认为:教无定法,只要是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就应该是有效的教学。作为一名在教学一线工作的教师,很多时候在教学中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上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教学中的费尽口舌,可是教学效果却差强人意,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由此我深深体会到,如果要使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最有效的课堂讲解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学习、研究和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我认为不能达到有效教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教师对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的理解不够准确,对于教材中新增内容把握的不够准确。2.教学环节的设计逻辑不清,环节过多,不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每个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不清晰。3.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不恰当,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不到位。4.教学素材的加工不合理,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生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5.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充分,没有落到实处,流于形式,为了交流而交流。6.数学语言不够精炼,教师的课堂调控不力,数学语言、问题设计随意,收放不够自如。
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实施有效讲解呢?在此我浅谈几点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
1.有效的讲解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学生参与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是否有效。而在我们的课堂中不乏会出现,回答问题的总是一些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同学,其余大部分学生只是充当了忠实的听众,没有经过自己独立的思考。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目标的提出或确立,把教师想要教给学生的内容转化为学生想要学习的内容。这样,学生便能参与到学习中来,不只是被动的学习。
例如:我目前教授的是一年级数学。当我在教授到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学生首先想到的是借助小棒来解决问题,这时我进一步引导,借助小棒可以帮我们解决问题,但是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以后遇到这样的数学问题没办法借助小棒解决该怎么办能?这时我们就需要一些数学的方法来帮助我们。随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计算方法。
再例如: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花边有多长》一课中,授课教师就先向学生介绍了教学情境:节日到了我们要举办联欢会,为了美化教室,淘气和笑笑决定给黑板围一圈彩色花边,可是需要多长的花边呢?这时学生们便想到,要知道花边有多长其实就是要知道长方形黑板的周长,由学生引出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把教师想要讲给学生的知识转换为学生要知道的知识。所以在随后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一步一步的引导下抱着积极、主动地态度参与到了知识的学习中来的。
2.有效的讲解应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交流的过程。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交流应该是多向的,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还应该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当:学习的促进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习的合作者、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的排除者。
3.有效的讲解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充足的学习材料、学习时间。
在我们的教学中,有时教师为了急于完成预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后,不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马上就让学生得出答案。其实,这时能够跟上教师思维的大多只是少数学习优秀的学生,而很大一部分学生还没有经过充分的思考,无形中只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接受知识的灌输和填鸭。因此,课堂上教师要给与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要能“等”。
4.有效的讲解应该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如学生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和表达所学的知识;能否以学习到的知识解决有关的问题。
5.课堂中有效讲解的实施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首先要讲到学生的心坎里。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心理,把讲解中最让学生感兴趣的一面挖掘出来,让学生感觉老师的讲解自己愿意听。
②其次要注重数学术语的运用。数学学科有自己的术语,这些术语使知识和概念的描述更简单、更清晰。
③再次要把握讲解的时机。教师要灵活掌握课堂的讲解时机,善于利用自己已经获得的生活经验以及细致敏锐的观察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来驾驭课堂教学的动态过程,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④从讲解的形式上来看,教师要根据教学对象能力水平存在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运用最合理、最有效的讲解方法。不要把讲解只局限于口头讲解,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运用教具、学具、课件等直观、形象的辅助工具进行教学,使讲解变得更易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