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位置 明确目标 提升水平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uhua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家校共育的不断推进,我们感受到了家长的力量,感受到了合育的重要性,感受到了共育的美好氛围。可是在家校共育中也不可避免地感受到了种种遗憾,为了保障家校共育的有效开展,我们应在共育中提升水平,找准位置,明确目标,让家校共育能真正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注重家校共育的内涵和可持续发展,让家校共育之路越走越宽广。
  【关键词】家校共育 合力 发展
  “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没有学校教育,都不能够成为好的教育。”在探讨家校共育时,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被广泛引用。
  对于学生而言,家庭和学校是他们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父母与教师是对他们影响最大的人,家庭与学校的教育能否形成合力,对教育的实施至关重要。然而,合力的形成却并不容易。近年来,虽然家校共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家校矛盾依然层出不穷。家校共育中出现的种种遗憾值得我们深思。如何让家校共育走出误区,笔者认为以下三点不容忽视。
  一、找准位置,不“越”不“缺”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求未来亲家抱走学生,顺带辅导作业。”……这些“段子”刷屏的背后,是大批家长的心酸。辅导功课,似乎已经成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而从这些“段子”以及其后的评论更能深刻感受到辅导学生作业让家庭充满火药味。
  作为教师,看到家长如此关心学生的学习,本应欣慰,因为这正是家长在尽全力配合着教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可是细思却又极其别扭,家长辅导了学生的功课,却伤害了家庭的温馨与和睦,家长让学生写对了这道题却未必讲清了这道题,反而不自觉地养成了学生学习上对家长的依赖,从而影响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状态,这样的家校配合似乎代价极大。
  面对这一问题,笔者要说的是家长的陪伴更应该是一种情感上的陪伴,也就是家长应坐在学生身边认真地读书或工作,以自身的言行感染学生。家长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比如学生的坐姿、写作业时学生是否会走神等,而不是眼都不带眨地看着学生写作业,一旦发现问题,就“这么简单的题,也能做错!这么笨!”“字怎么写得这么潦草,这是鬼画符啊!重写!……一唠叨、批评、喋喋不休,学生又如何独立自主地完成作业呢?更何况教给学生课本上的知识点、检查作业这些根本就不是家长的事。写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提升学生对知识综合理解、运用能力。只有学生独立完成习题,教师才能从中得到最准确的反馈,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如果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每一天上交的作业都是全对,那么教师又从何了解真实的学习情况?尽管这个道理大部分家长可能都懂,但仍有许多的家长坚持着每天陪做作业,辅导功课。一方面可能是出于对学生学习的不放心,或是为了给教师留个好印象,不想让学生交出漏洞百出的作业;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屈于教师的“胁迫”,部分教师总爱在群里发布家庭作业错误多的学生名单,这也让部分家长难以忍受。而这正是笔者想要说的家校共育中的越位与错位。教师错误地把知识点的掌握转嫁给了家长,家长主动或被动地承担了本不属于自己的任务。
  与此同时,“烹饪进课堂”“法律进课堂”……各种任务却进入学校教学,想来也挺有意思。学生的自理能力在家培养难道不是更合适吗?学生道德情感的熏陶,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难道不是更直接吗?当父母带着学生看到有人折断了树枝,雏鸟从窝里滚落在草地上做无力的挣扎,花同里出现了不知谁扔掉的无主的小猫……这时父母就可以教会学生当别人需要时表现出自己的同情心:对某人怜悯,对某人爱抚,对某人保护,对某人关心,为某种原因而焦急不安,为某件事而悲伤。这些才是父母应该做的,才是对儿童的情感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假如儿童在家里没有受到情感教育,他就不可能用心灵认识世界和接受教师的话。”而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也证实了这一点:现在的学生大部分缺少一颗柔软的心!这种种的任务都进了课堂,不正意味着家庭教育的缺位吗?
  在家校矛盾中,一个重要的冲突就是合作的偏离或者定位的失范,各走各的,并且越位和缺位的情况同时存在。所以,笔者认为在家校共育中,教师和家长都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做到不越位,不缺位!
  二、明确目标,先“共”后“育”
  近期,这样一波微信又纷纷出现在朋友圈:“这个六一嗨翻天,从教室的布置,到分管游戏、分发食物、打扫卫生,我们班的家长们太给力了。”
  家校共育全面铺开后,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的热情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又出钱又出力,还出主意,可以说为了学生的教育,为了支持学校的教育煞费苦心。初看到这类画面,笔者为家长的能干无私而感动,为家校的齐心和谐而欣慰。可细思一下,微信中提到的教室布置、分管游戏、分发食物、打扫教室,这四件事全由家长包办代替了,那学生干啥去了?这样的家校共育,看似使教育更有条理,教师工作更为轻松,其实真正的教育效果又在哪里呢?学生们除了感到快乐,又锻炼了什么呢?
  还记得我们班曾举办过一次包饺子活动。预先设定的教育目标是:(1)让学生在感受包饺子的一系列工序后,体验到粒粒皆辛苦,从而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2)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学会饺子的各种包法,激发学生创作美食的热情。(3)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丰富校同文化生活。不出意外,这项活动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班级QQ群中,家长很快商定先为学生们准备好饺子皮以及各种各样的馅料(多达十余种),一下子就简化了包饺子的工序。然后,在活动当日选出包饺子的高手现场指导。说实话,看了他们的安排,笔者当时非常沾沾自喜,认为自己的工作完全得到了家长的支持,与家长的沟通和谐美满,在家校共育上很有成就感。可是事情后来的发展完全出乎笔者的预料。活动当日,家委会的成员以及主动参与的家长,早早来到学校餐厅,帮学生们铺好了桌布,放好了皮子、馅料,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等待着学生。更让笔者没想到的是,家长竟然还买了许多的配菜(凉拌菜和熟菜)与水果,这些东西摆满了桌子。活动结果可想而知,学生们在短暂的包饺子后,立刻投入了对美食的享用。丰富的配菜与水果差不多成了“主角”,饺子的美味已不再纯粹。活动不仅没有教育学生要珍惜粮食,反而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活动后,笔者很遗憾,没有再为家长的无私付出而沾沾自喜。笔者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发现家校共育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它需要一定的规则,需要有一定的分寸。家校共育是一个牵涉家庭与學校双方的问题,要达到“育”的目标,解决好如何“共”是前提。在此方面既需要理论的指导,也需要实践经验的积累。   三、提升水平,先“己”后“人”
  其实不管是家校共育中家长和教师的越位与缺位,还是家校共育中目标的移位,归根结底都是由于我们教师与家长共育水平不够、共育能力不足而造成的。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边玉芳在调研中也曾发现,很多学校的教师自身家庭教育的能力和指导家庭教育的能力都存在不足。尤其是一些比较年轻的教师,不知道怎么跟家长沟通。由此,笔者认为提升教师(主要指班主任)的专业水平已成为推行家校共育的首要一环。那么如何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为家校共育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呢?简单来说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首先,通过读书,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作为一名教师,为使自己变得敏锐而有智慧,唯有读书。孔子在《礼记·学记》中提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段话充分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为此,笔者专门订阅了《班主任之友》《中小学德育》等班主任相关的书刊,每天抽出时间阅读并与同事交流分享阅读收获。笔者还广泛阅读其他有关教育教学书籍以及经典教育名著。广泛的阅读能使我们的理论水平以及专业能力明显得到提高。
  其次,依托网络,让自己与时俱进。书到用时方恨少,随着家校共育的不断推进,面对家校共育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笔者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他山之石可以给我们很多借鉴和启示,专业的引领是非常重要的。笔者把网上学习当作了一种生活方式,再忙再累,每天都要抽点时间光顾有关教育网、专家博客,浏览班主任工作论坛或观看教育在线节目,在网络上阅读各位教育专家、名师的精彩文章和教学心得,领略他们独特的教育风格、先进的教育理论。利用网络优势在微信、QQ、博客上与众多同行探讨班级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学习借鉴优秀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案例、先进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方法,运用先进理念践行自己的教育工作。
  再次,参加培训,在学习中明确方向。我们要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以完整的知识体系、有效的实践经验来更好地武装自己。
  最后,注重反思,在实践中不断成长。我们要学会在家校共育的实践中不断地反思自己,总结经验。包饺子活动结束后,笔者在班级群和家委会群里,首先肯定了家长的付出,对家长表示了衷心的感谢。紧接着笔者又与参与活动的家长进行了沟通,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遗憾,比如:“这次活动是我考虑不周,把孩子的活都分给你们干了,我们抢了孩子的活,孩子们都没怎么动手呢。”“配菜太多,分散了孩子们的注意力,饺子都没吃多少,还浪费了,太可惜了。”其实,只要是站在学生角度理性地分析,家长一般都会非常认同的。然后笔者又与家长商量,下次如果有活动,我们一定要提前商量好,看哪个环节怎么做,能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得到锻炼与发展。也就是先对活动目标达成共识,然后再制订具体的活动计划,认真考虑每一个环节,让家校共育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在教育事业中,家校共育、亲师协同已是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是现代学校制度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让家长这股活水注入校同,加以正确的引导,我们责无旁贷。让我们携起手来,让家校共育能真正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注重家校共育的内涵和可持续发展,让家校共育之路越走越寬广。我们期待家庭能真正成为学校最好的合作伙伴。
其他文献
幼儿园教师队伍逐渐呈年轻化趋势,不少青年教师担任了班长职务,肩负起家长工作的重任,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家园沟通中常遇到不少困难和沟通障碍。  通过观察发现,每逢幼儿来园、离园时,不同教师会采用不同的做法与家长沟通:一些刚进入工作岗位的教师会流露出胆怯的神情,面对多位家长而无法周全地应答;一些青年教师面对年轻的家长能主动沟通幼儿在园的乐事、趣闻,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幼儿园的活动,而对个别“挑剔”的隔辈家长却
2011年版的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语文教师渐渐意识到阅读教学要与习作教学手拉手,从而实现在运用中实践,在实践中运用。但两者绝不可混为一谈,阅读教学即阅读教学,习作教学即习作教学,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在阅读教学中,阅读教学是第一位的,是可以以促进写作为目的的,可以是习作教学的前提、基础、保障。但是绝不能以习作教学为目的,那样就忽视了阅读教学,违背
观察背景  娃娃家里的“妈妈”这几天总是带着“宝宝”到“餐厅”吃饭,戴着“爸爸”角色标识的小朋友还主动承担起“厨师”的任务。看到孩子们有了新的游戏需求,我便和他们进行了相关的讨论。由于班级空间有限,我们决定将娃娃家改为小餐厅。  角色游戏是幼儿运用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各种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艺术课程是一门综合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艺术门类为一体的课程,其独特的综合性艺术教育理念,使学生在丰富的艺术和人文情境中快乐地学习,在多种艺术的交织和沟通中增长艺术素养,在不断的创造与发现中学习艺术。根据笔者多年在艺术教育教学一线的实践和探索,了解到的现状是小学阶段校内艺术课程的实施内容较为常规,形式比较单一。因此,积极地开发和利用校内外艺术课
【摘要】本文通过缘起——为课程的建构找到理由;目标——为课程的架构指明方向;架构——为课程的开展确定内容;行动——为课程的实施提供场所;评价——为课程的再出发蓄势五个方面,阐述了地域性文化打开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施途径与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地域性文化;微课程建构  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80周年校庆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
2017年7月5日~12日,我们一行3人前往青海湟中县、德令哈市两地进行送教活动。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是此次送教的主要内容之一。  我们通过前期沟通了解到,当地的区域活动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存在的主要困惑是区域的设置、各活动区材料内容的构成及教师如何指导。同时还了解到,当地大多数老师是新入职或转岗教师,有很多老师不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因此对3~6岁幼儿的身心特点、发展规律及学习方式不是很了解。
[摘要]内心听觉是内心进行音乐活动的一种心理过程。只有在内心听觉参与的情况下,才能将外部所听到的音响转化成心理意义上的音乐,真正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在小学的音乐课堂教学中,要有效地建立音乐感知、记忆与想象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内心听觉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音乐教学 内心听觉 感知能力 记忆能力 想象能力  一、感知能力——为有源头活水来  感知是艺术创作和审美的前提,建立音乐感知能力是为音
【作者前言】芬兰学前教育以“公平”和“质量”闻名于世,但究竟是什么样的教育实践促成并体现了这两种特质的存在,国内的研究文献还比较缺乏。本人有幸于2016年10月~2017年9月在芬兰访学一年,通过阅读文献、学术研讨、跟踪观察等方式,对芬兰幼儿园教育实践有了较为系统、深入、真实的了解,由此引发一些思考,特与各位一线老师分享。尽管任何学前教育都与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生态系统密切相連,芬兰的学前教育
一、课程缘起:追根溯源话对韵  特别喜欢央视推出的一档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喜欢那风格各异的经典诗篇和着优美动人的旋律,入耳人心,让厚重文化的种子悄悄地播撒在心田里。  笔者想,这便是经典的力量。什么是经典?经典是经历了时间的冲刷,经历了重重考验却仍然流传至今的文化精粹。经典,理应永远流传。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许多珍贵的文化精粹值得传承与发扬。《笠翁对韵》正是这样的一部经典读物,它是古时儿童
幼儿园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就要开始了,对我们大班的孩子来说,参加运动会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作为哥哥姐姐,这次做主的权利落在了他们身上。本次全园性主题活动的内容是“我们的运动会”,为了能够更加突出此次运动会中“我们”的含义,突出孩子自己做主、自己决定的特色,我带领着我们班的孩子共同商量,要如何举行这次由他们做主的运动会。孩子们的想法特别多,有的说要举行午夜运动会,有的说要举行古代运动会,有的说要开亲子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