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职业院校“四位一体”劳动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来源 :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农业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具有独特的价值属性,既是培养支农爱农新型人才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建设新农科的必然要求。创新农业职业院校劳动教育模式应立足其自身特点,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以系统化课程体系建设为支撑,以精准化评价体系建设为牵引,以特色化校园文化建设为辅助,以立体化保障体系为基础,形成“四位一体”协同发展力的劳动教育格局。
  关键词 农业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四位一体;新农科
  劳动教育作为一种以促进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和养成劳动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活动[1],具有塑造人格、磨炼意志、锤炼品质、锻造能力的重要作用。农业职业院校作为职业教育事业和农业农村发展的有机结合体,其人才培养与劳动教育在目标取向、路径方法、价值追求、实践要求等方面具有高度的协同性、互促性、相容性、一致性。
  新农科建设超越了传统农业职业院校的知识结构体系、学科专业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其中关键一点是要着力破解人才培养中学生“三农”情怀不深、人文素养教育缺失、动手实践能力偏弱等突出问题。劳动教育作为集社会性、知识性、实践性、开放性于一体的特殊教育形态,不仅有利于厚植农业职业院校学生的“三农”情怀,也有利于提升学生强农兴农本领,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在劳动实践淬炼与劳动知识熏陶中感受劳动的价值、体会劳动的艰辛和收获劳动的喜悦。因此,农业职业院校应遵循劳动教育的开放性、实践性、社会性、时代性规律,立足自身的办学特色、学科特点、专业属性、施教对象等,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把劳动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校园文化和保障体系之中,推动形成“四位一体”的劳动教育实践模式。
  一、突出农业职业院校的专业优势,构建系统化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开展劳动教育的基本形式和落实劳动教育的主要载体[2]。《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目前,我国农业职业院校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还面临诸多挑战。劳动教育的学科属性、行业属性、专业属性体现不够鲜明,缺乏富有鲜明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标准、范式、规程,教材开发相对滞后,课堂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资源分散,价值引领亟待增强。多数农业职业院校尚未把劳动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到课程体系中,大多仍简单地把教学实习、社团活动作为劳动教育课程,劳动教育没有专门的教学计划、教学场地、教学经费等,导致劳动教育在课程体系中形式化、简单化、碎片化。
  现代教育学课程论认为,課程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标、教学内容、实践活动及其组织方式等构成,是教和学相互作用的中介和纽带,旨在让学生在学校获得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3]。换言之,课程体系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路径,二者相辅相成,人才培养目标决定课程体系构成,课程体系建设服务人才培养目标。农业职业院校大多数专业都具有鲜明的实践导向和应用导向,这与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要求高度契合。构建富有农业职业院校特色的系统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优化劳动教育模式首先要突出自身专业优势,推动课程劳动教育、专业劳动教育与思政劳动教育同向同行,相辅相成。
  一是设立劳动教育通识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色,把劳动概论、劳动科学、劳动关系、劳动经济、劳动法律、劳动伦理等课程纳入到必修课范畴,按要求设置课时、配备师资、开发教材、明确目标、规定要求等,从而形成从孤立到系统、从方式到内容、从教学到考核,覆盖学生劳动认知、劳动价值、劳动意识、劳动精神、劳动能力的全链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要在遵循劳动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加快开发以劳动习惯与劳动品质培养为目标的农业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创新劳动教育的教学方式,切实提高劳动教育课程教育教学质量。
  二是融入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立足涉农专业的实践特性,把劳动教育的内容、思想、理念渗透到专业课程建设之中,强化专业劳动伦理和劳动素养教育,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劳动教育价值体系、目标体系、培养体系。紧紧抓住新农科专业建设的重大契机,进一步凝练总结涉农专业课程中的劳动教育元素,通过专业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田野调查等环节,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塑造青年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情感、劳动精神。尤其要在专业课程建设中深入挖掘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等特色资源,打造一批农业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特色专业课程品牌。
  三是对接思政教育课程体系。要牢固树立开放理念,跳出就“劳动”论“教育”的思想束缚,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主阵地,找准劳动教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课程之间的契合点、切入点、对接点,将劳动教育课程融入到思政教育课程之中,使思政课程与劳动课程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形成同频共振效应,从而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内为农业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开展提供多层次、多维度、多领域的滋养,真正将劳动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是衔接社会实践第二课堂。依托实践教学体系的要素、环境、载体等,有效对接劳动教育实践环节、学生需求、内外资源,立足农业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实践特征和劳动教育的目标任务,科学合理设计劳动教育实践内容、制定劳动教育实践标准,实施以“助力乡村振兴”“服务三农发展”等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以知促行、以行促知,把学农为农的知识情感转化为服务、奉献于“三农”的实际行动。
  二、遵循农业职业院校育人规律,健全精准化的劳动素养评价体系
  劳动教育评价关乎劳动教育的改革发展方向,在劳动教育中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国家层面的宏观政策虽然已经给出了一般性的原则规定,但在具体操作层面尚缺乏富有针对性的实施细则,不少学校简单地以劳动评价代替劳动教育评价,注重劳动形态的物化产出,忽视劳动过程的体验感受;注重技能性劳动素养考核,忽视价值性劳动品质评价[4],这严重制约了劳动教育评价的育人导向作用和反馈功能的发挥。   劳动教育不同于劳动活动,前者更加注重教育功能、育人价值,能否有利于青年学生端正劳动观念、提升劳动素养、塑造劳动品质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更是劳动教育评价的关键内容。同时,劳动教育评价具有开放性、社会性、思想性、时代性的特征,其评价体系更要体现精准化、个性化、分类化导向,注重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多元评价。为此,农业职业院校创新劳动教育模式要立足于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養的实践特征,精准界定劳动素养的评价内容,科学制定劳动素养评价标准,不断创新劳动素养的评价方式,合理运用劳动素养的评价结果。
  一是精准界定劳动素养的评价内容。结合农业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要把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意识、劳动能力、劳动结果等纳入到劳动素养评价体系之中,构建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个性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的劳动素养评价体系。
  二是科学制定劳动素养的评价标准。劳动素养是一个集思想观念、认知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抽象概念,有其自身独特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劳动素养评价指标中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导向,立足劳动教育的规律,制定符合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成长特点的多元化评价标准,体现专业教育目标多样性的特点,实现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展现专业特色的劳动教育,达到全面育人与专业育人功能的有效结合。
  三是不断创新劳动素养的评价方式。围绕劳动素养评价的内容与构成,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日常行为等外在化、显性化、具体化、多元化的评价载体为依托,发挥党团组织、学生社团、学生班级、专业教师、辅导员等多元主体的作用,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劳动档案、劳动手册、劳动日志等,完善劳动清单制度,建立公示审核制度。
  四是合理运用劳动素养的评价结果。探索实施劳动教育学分制,依据劳动教育的学时设置劳动教育学分,探索建立劳动教育的学分认定、积累与转换具体实施方案。结合专业特点,举办劳动技能竞赛、劳动表彰会议等,探索建立劳动教育表彰机制,并把劳动素养纳入到学生评先评优、就业升学、组织发展等方面。
  三、彰显农业职业院校文化底蕴,打造特色化的劳动教育育人氛围
  校园文化是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师生所共同遵守的一种价值观念、精神支柱、学校传统、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观念的总和[5]。作为一种隐形的教育资源,校园文化具有场景性、渗透性、持久性、愉悦性的特征。农业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既具有独特农业文化特色,又具有鲜明的校园文化属性。深入挖掘其精神内核、育人价值、熏陶作用对于加强劳动教育,培养有信仰、有本领、有担当、有情怀的新型“三农”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校园文化在承载劳动教育中尚存在资源整合不系统、主体协调不一致、功能发挥不充分等突出问题,同质化、形式化、物质化现象较为普遍,劳动文化、劳动精神、劳动标识体现不够充分、不醒目、不完善。加快推动劳动教育与校园文化融合发展,需要进一步凝练特色文化内核、拓展文化活动形式、用好文化教育阵地。
  一是突出农耕文化,凝练特色精神。每一所农业院校都具有自身独特的办学历史、办学特色、办学定位,并由此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校园文化精神,要根植于自身的办学历史、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坚持守正创新,适应时代需求,要在传承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把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理念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依托校风、校训、校歌、校徽等载体培育形成富有自身特色校园文化体系,体现服务“三农”特色,彰显农耕文化精髓。在校园绿化、景观设计、道路命名、楼宇建设中要凸显农耕文化元素,提升农耕文化底蕴,依托餐厅、宿舍、教室、图书馆、办公楼等学生活动场所,营造文化氛围、体现劳动教育理念,潜移默化影响和引导学生增强学农爱农情怀。
  二是丰富校园文化,拓展活动方式。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把劳动教育融入到新生入学教育、创新创业实践、校园社团活动、毕业离校教育中。结合青年学生的年级、专业、兴趣特点,广泛开展劳模进校园、劳动典型选树、劳动技能竞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引导青年感受劳动、体验劳动、认识劳动。发挥农业专业优势,打造特色文化品牌,通过举办“三农文化节”“植物文化节”“农耕文化节”“园林文化节”等,将农业文化传承与劳动价值观教育融入其中,让学生通过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厚植服务“三农”、奉献“三农”、献身“三农”的深厚情怀。
  三是用活信息资源,拓展活动空间。在发挥宣传板、橱窗、海报等传统媒体作用的基础上,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主动抢占微信、微博、公众号、微视频等现代媒体阵地,加强教育引导、疏通疏导,鼓励青年学生围绕劳动教育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作品展示推介、话题讨论、故事分享,不断增强劳动教育的时代感、认同感、吸引力、感染力。要结合农业职业院校的行业属性和专业特色,分层次、分类别、分专业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与劳动教育实践有机融合,主动对接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等国家战略需求,突出“三农”价值塑造和“三农”情怀教育[6],引导青年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实验室,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养殖场站,使其劳动能力不断增强,劳动精神得到洗礼,劳动素养稳步提升。
  四、挖掘农业职业院校资源优势,完善立体化的劳动教育保障体系
  劳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场地设施、校园环境、政策制度等诸多领域,必定会对教学、科研、财务和服务等各类教育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与调整,需要上下同心、统筹推进,协同发挥各类资源的保障作用。在开展劳动教育中拥有人才、科技、场地等多方面的资源优势,整合挖掘各类资源服务,这既是农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优势所在,也是特色所在。针对当前劳动教育资源分布散乱、统筹不足等突出问题,要树立系统思维、协同理念,通过资源整合优化,变资源优势为教育优势,变行业优势为特色优势。
  一是完善领导机制。充分发挥农业职业院校党委在劳动教育中的政治核心和领导作用,全面统筹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后勤保障等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把劳动教育作为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重要内容,纳入到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之中,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在教学方案、年度计划、发展规划、绩效考核、职称评聘、干部任用中体现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具体要求,建立形成一套完善的劳动教育工作机制,确保劳动教育资源要素共享公用、参与主体价值认同、协同体系高效运转。   二是明确责任分工。进一步理清组织、人事、教务、学生、科研等内部机构在劳动教育中的职责分工,明确开展劳动教育的组织领导机构、实施部门、配合部门,形成部门衔接、协同共治的制度保障体系。通过成立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部署学校劳动教育的发展规划、资源整合,确保经费、场地和人员保障到位;依托教务部门、学生部门等组建劳动教育中心等专职机构,具体落实劳动教育的教学安排、课程设置、师资培训、日常管理等。
  三是强化师资建设。师资队伍是保障劳动教育顺利实施的重要变量。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立足课程建设培养愿意投入于劳动教育的專业教师,引导教师增强对劳动教育的价值认同,激发其教学热情、育人情怀与使命担当;要拓宽师资来源渠道,聘请政府部门农艺专家、农业企业家和行业企业技术骨干担任校外兼职教师,承担课程教学和实践指导任务;围绕提升教学和实践指导能力创造有利学习成长条件,开辟多种途径定期组织师资交流与培训,选派教师赴国内外考察学习,到农业部门、行业企业和农村基层挂职锻炼,持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指导学生开展劳动实践活动的能力。
  四是整合内外资源。本着开放共享、协同服务的原则,整合校内外科技、教学、管理等多方资源,为开展劳动教育提供物质基础。一方面,要积极对接劳动教育的实践需求,改造优化校内实践基地、场所和平台,建设成符合实施劳动教育实践的环境与条件;另一方面,逐步完善产学研、农科教、产乡教协同育人机制,加强与农业农村、林业和草原等部门、涉农企业以及涉农行会的联系,建设丰富多样的劳动教育校外实践育人基地。尤其是要发挥其科技创新资源富集的优势,把劳动教育嵌入到农业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把握农业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的新趋势,体现时代特征、注重创新导向,深入挖掘创新资源要素,培养学生创造性劳动素养。
  参 考 文 献
  [1]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认识劳动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19(2):82-84.
  [2]刘嘉秋.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模型初探[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20(11):51-56.
  [3]汤素娥,柳礼泉.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化的价值意蕴与实践方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1):99-103.
  [4]艾娟.构建高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原则[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10-19(005).
  [5]孟雪静.高校校园文化涵育“立德树人”的三重维度[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21(1):75-79.
  [6]林琳.着力培养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21(5):16-18.
其他文献
19824747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宏观视野 顾明远 《教育研究》 2014年第6期 10500字  19824748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与高等教育认识论及方法论诉求 刘振天 《中国高教研究》 2014年第6期 15600字  19824749 回归与创新: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路径选择 王丹中 《高等教育研究》 2014年第6期 7600字  19824750 我国技工院校办学模式与职业学校教育发
摘 要 高职教育正处于深刻的变革当中,高职教育日益回归教育的本质属性。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的“独特性”和“一流潜质”正在形成。同时,现行高职教育评价模式面临着评价主体利益化、评价手段单一性、评价指标零碎化带来的弊端,评价效度低下,严重阻碍了高职教育的生长。基于“独特”与“一流”建构高职教育整体性评价模式,有利于破解高职行政性和营利性困境,回归人才市场需求。该模式从人力资源供给的角度,建构起产品理念
摘 要 特色化是促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命力。湖南堅持扎根湖湘大地办好职业教育,探索了特色化发展的区域实践。职业教育对接湖南经济战略,构建特色院校布局,形成服务区域发展合力;瞄准产业变革趋势,打造特色专业布局,凝聚错位发展定力;把握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创新构建“芙蓉工匠”新生代职业素养培养范式,激发“芙蓉工匠”潜力。其形成的经验主要有:区域职业教育实现特色化发展要精准定位自身发展
摘 要 从教育观与人才观的双重视角分析发现,现代学徒制是实现青年一代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人才培养形式。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中德SGAVE项目实施中,通过搭建政行企校多元合作人才培育平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开发课程体系与教学标准、创新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等措施,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较好地对接了双主体育人、双身份成长、双导师培养与双环境学习等现代学徒制关键问题。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人
摘 要 主观社会地位是个人对其在社会系统中所处地位或受尊重程度的自我判断,探究中职教师主观社会地位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可为提升中职教师职业获得感提供理论支持。基于2019年末对浙江省12所中职学校教师的调查数据,利用描述统计与回归分析的方法,对中职教师主观社会地位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当前中职教师的主观社会地位虽仍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但较5年前已有显著提升;校内地位感知是影响中职教师主观社
摘 要 创业心理资本是创业情境下创业者的心理能力与状态,高职学生创业心理资本直接影响创业绩效的实现。以广东省423名高职学生实际创业者和887名潜在创业者为研究对象,将高职学生创业心理资本分为积极成长、主动应对、热情创新、敏锐卓越、自我效能、社交智慧和乐观希望7个衡量维度,通过调研,利用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创业心理资本与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除自我效能外,其他6个创业心理资本细分维度都与创业绩
摘 要 探究教师支持与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投入的关系,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采用路径分析的方法,以174名高职院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视角,探索教师支持与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投入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教师支持、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以及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投入之间两两正相关;教师支持能够正向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投入;学习自我效能感在教师支持与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投入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
摘 要 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在法治人才的培养中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当前理工院校法治人才培养中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因此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理工院校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其基本途径是强化课程思政意识与职业伦理教育,按照“金课”标准进行课程设置与建设,推进教学方法手段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整合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考评体系,构建切实有效的联合培养机制。  
摘 要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重大问题研究”从国际视野深入比较研究了美国、德国、法国、英国、荷兰、以色列、乌克兰、日本、韩国、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农业教育体系建设方面取得的进展与成效。课题组成员通过对所研究国别的农业部门、农业教育机构以及当地农户进行访问和交流,提出可以通过完善农业教育法规、加大经费投入与补贴、严格职业资格准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丰富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农业后继
摘 要 依据质量管理体系相关标准倡导的理念、原则和方法,构建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专业教育过程、资源建设过程、质量管理过程及其相互关系,明确专业建设的任务、关键工作及具体要求。将过程方法应用到专业建设管理中,指出管理的重点任务和方法,完善专业建设质量管理体系,解决目前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专业建设与专业教学过程脱节、专业建设质量评价不客观等问题。根据专业建设及其管理的实际需要,确定专业建设管理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