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梦人

来源 :全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lshh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击剑给我带来成长、学业、未来,让我从一个单纯的小孩,变成了可以扛得起责任的成熟运动员。”仁川亚运会击剑项目开赛的前两天,对中国击剑队来说极其漫长,韩国掠走击剑最初的全部4枚金牌,其中三项包揽冠亚军,气势咄咄逼人。 9月22日,义勇军进行曲终于响彻仁川亚运会击剑馆,小将孙玉洁顶住压力,不负众望地守住女子重剑个人金牌,“比赛的那几天,我患了重感冒,那时候每天都在告诫自己,一定要坚持住。”
  
虽然已经过去三个月,回想起这枚来之不易的金牌,孙玉洁仍有些激动,白皙的脸上微微泛红。长风衣、过膝高靴显得她更加高挑,从穿着和气质上,她比实际年龄要成熟一些。对她来说,亚运会好像只是前几天刚刚结束,“结果很满意,但过程其实还是比较艰难。”
  
孙玉洁在决赛的对手,是东道主韩国剑手申雅岚。最初,孙玉洁打得小心翼翼,比分一直处于胶着。最终的加时赛,申雅岚获得优先权,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加时赛无法分出胜负,那么申雅岚将获得冠军。背水一战的孙玉洁最终凭借敏捷的一剑击中对手,绝杀夺冠,为中国击剑摘下本届亚运会首枚金牌。
  
孙玉洁的对手,因在伦敦奥运会上因争议判罚而静坐赛场、嚎啕大哭而被称为“坐地姐”。2012年伦敦奥运会最让人哭笑不得的一幕,对孙玉洁来说有着不同的记忆,也成为她首届奥运之行印象最深的一刻。
  
2011年,年仅19岁的辽宁小姑娘迎来了总爆发,先是在4月的世青赛上斩获个人亚军和团体金牌,几个月后,又在成人组的世锦赛上大放异彩,夺得个人和团体两枚银牌,最终,孙玉洁在2011年总分排名第一,成为中国击剑历史上最年轻的世界第一。这个赛季的优异表现,也为她参加2012年奥运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1年对我来说不是巅峰,只是一个好的开始。”在之后的奥运会资格赛,孙玉洁以1号种子的优势身份奔向伦敦。
  
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奥运村的一切对这个刚刚成年的小姑娘来说,都是新鲜的。“那段时间每天都特别开心,开幕式太好玩了。”虽然也有压力,但更多的是动力。“来这儿的人都想拿金牌,但冠军只有一个,我只想把握好争夺奖牌的过程。”
  
这样的乐观心里,持续到比赛的最后一天。
  
伦敦奥运会半决赛,不敌乌克兰选手后,孙玉洁在场边等待着申雅岚和海德曼的比赛结果,败者将与她争夺铜牌。“申雅岚在场上哭,我在后场也难受。”近两个小时的闹剧旁观,让这位首次参加奥运比赛的新秀感到了煎熬,终于,铜牌争夺战在孙玉洁与申雅岚中展开。因为刚刚的那场痛哭,在场观众都抱着同情“弱者”的心理,为申雅岚加油鼓劲,“就好像是她的主场一样,所以刚开始我落后了,还是受到了一定的干扰。”但之后,孙玉洁渐渐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在落后的情况下,一剑一剑奋起直追,最终赢得了这场比赛的胜利。她的这枚铜牌,创造了中国女重个人赛的历史。
  
两天后,在女子重剑团体半决赛中,李娜、孙玉洁领衔的中国队前九局与俄罗斯队战成19平,加时赛孙玉洁一剑制胜,她先是晃开剑头,突然低下身子利用臂展攻击下路,对手来不及降低重心,只维持了7秒钟就决出了胜负。最终中国队以20-19绝杀,率先晋级决赛。在决赛中,中国队的对手是韩国队。第八节比赛结束时,中国队以27比19领先。最后的第九局,孙玉洁压轴上场,她顶住巨大的压力,将比分定局为39比25。赛后,孙玉洁扬起双臂,仰天长啸。李娜和队友、教练第一时间冲上剑道,与孙玉洁紧紧抱在一起,尖叫声、哭泣声交织在一起。中国重剑十几年的等待,昨天终于变成了金色的最高荣耀。
  
站在最高领奖台上,听着义勇军进行曲,望着五星红旗,孙玉洁的眼睛里盈满了泪水。“想起了之前的那些不容易,但更多的是喜悦,所以我的眼泪没有留下来。”20岁得到奥运冠军,孙玉洁坦言,在辛苦付出的基础上,比别人也多了一份运气。
  
每个人在小时候都会有人生理想,大多会随着时间的逝去,消失殆尽。但孙玉洁是幸福的,她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愿望。
  
因为爆发力不够,在练游泳没多久之后,10岁的孙玉洁放弃了游泳,因为身高臂长,再加上是左撇子,在改练篮球的途中被叔叔曾经的队友半路拦截,拉到了击剑队。刚开始并不知道击剑是什么的她,听到木制剑道发出“咚咚咚”的声响,还会害怕。先天性的身体优势,再加上听话刻苦的训练,没多久,11岁的孙玉洁离开家,去往辽宁省队。
  
进队第一天,辽宁省击剑队的常规问题抛向了包括孙玉洁在内的小姑娘们:“你的梦想是什么?”在进专业队、拿全国冠军等五花八门的回答里,孙玉洁“我要当奥运冠军”的理想,让教练上了心。“其实我对奥运冠军没有很清晰的概念,只知道得了冠军会升国旗奏国歌,应该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看到听见自己答案的教练会心一笑,她感到很骄傲。
  
相对来说,体育的世界是最公平的,只要用心付出,必然会收获到华丽的成绩。2006年,全国击剑冠军赛第二站在沈阳举行,14岁的孙玉洁首次角逐成人赛,她的初次亮相便把很多老将惊出一身冷汗。1/16决赛,面对国家队队员谭丽毫不手软,爆冷晋级,随后的1/4决赛,又让秦兰兰惊心不已,虽然最终失利止步8强,但首次参赛就取得这样的成绩,孙玉洁和她的教练徐佩珍都非常开心。
  
凭借着在赛场上的出色发挥,孙玉洁很快引起了国家击剑队的注意,2007年初,她成功入选国家青年队,备战当年的击剑世青赛。2007年3月5日早上九点零三分,这个时间永久地刻在孙玉洁的脑海里。“那是我第一次以国家集训队队员身份迈进老山大门的时间,我还记得那天日记上,写着‘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事实上,孙玉洁正式入选国家队应该是在2009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后,曾经的主力相继退役,中国女子重剑队重新组建。成绩优异的孙玉洁开始担纲主力,那之后,她珍惜每一次训练和比赛的机会。即使在激烈的竞争环境,她也走得越来越顺。2009年击剑世青赛,孙玉洁夺得女重个人赛冠军,这是她首个世界冠军。   
2004年雅典奥运会,在师姐李娜、张丽携手获得女子重剑团体世界冠军后,辽宁体育中心挂了很多祝贺条幅,训练结束从条幅下路过的小将们,被问到感想,在“替娜姐、丽姐高兴”的一众回答后,孙玉洁希望她的祝贺条幅有朝一日也能挂在这里。“在北爱尔兰北阿尔法斯特世青赛夺得个人冠军后,我收到了辽宁队教练的邮件,写有我名字的条幅也挂了起来。”正如教练说的,孙玉洁一步步实现了当初誓言,但这只是开始。
  
年轻的团队,承担的压力并没有减小。2009年击剑世锦赛,女重队意外地只拿了第8名。“那时候对于我们来说挺痛苦的,因为李娜他们打的时候是团体世界排名第一,但交到我们手里就一落千丈。”之后的像是进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她们打得越来越困难,有时候甚至连前八都进不去,积分自然一落千丈。一次一次的更残酷让不到20岁的孙玉洁,切身感受到肩上的重任。2010年,孙玉洁和中国女子重剑队一起,步入了低谷期。“那时候成绩上不去,心情很不好,就着急上火,每个月都会发一次烧。但大人不都说小孩发烧一次就聪明一次吗,那之后,好像慢慢开窍了。”
  
2011年,在卡塔尔站世界杯,新一代中国女子重剑队首次获得团体世界冠军,这群年轻的姑娘们,终于在茫茫黑暗中,看到了曙光。孙玉洁也因为优异的个人表现,达到世界排名第一。之后,便是伦敦奥运会的一金一铜。
  
伦敦奥运会夺冠之后,孙玉洁申请了北京大学的学位,“从小我还是喜欢学习的,后来走上了专业这条路,在文化课上欠缺了很多。”抱着弥补之前欠缺的文化知识、文化素养的初心,她选择了重回校园。这也意味着,原本就很繁忙的训练比赛生活,将会变得更加忙碌。
  
在上课时,孙玉洁的行程繁忙到用分钟计算。因为住在队里,离学校很远,所以她早上要五点半出发,路上花费一个半小时,因为运动员的时间观念,她宁可早到也不要迟到。“一号线首班的人也是特别多的,每天早上去上学的时候挤到不行。”今年升入大二的孙玉洁,因为备战亚运会和世界杯,落下很多功课。“我已经熬夜补了好几天的课了,但年轻就是要多折腾,我要特别感谢老师和同学,他们会积极帮我记笔记和补课。”即使辛苦,要强的她也没有选择放弃。“坚持了这么久,如果放弃了,会伤很多帮助我的人的心,最重要的是,我自己会伤心的。”
  
“击剑给我带来成长、学业、未来,让我从一个单纯的小孩,变成了可以扛得起责任的成熟运动员。”对孙玉洁来说,未来的路还很长,当然不仅仅是击剑之路。
  
Q:你小时候最先选择的是游泳吗?
  
A:对,是父母给选的。因为我家人都很高,大家都说不练体育很可惜。还有可能是因为我小时候喜欢洗澡,比较喜欢水,练游泳之前也总去游泳馆玩。但我的爆发力特别不好,匀速的话可以游一下,让我快就不行了。之后我叔叔就找以前的篮球队队友让我去练篮球,但这个队友后来成了鞍山市体校的击剑教练,他觉得我的身体素质不错,就让我跟着练击剑了。
  
Q:刚开始练击剑,你有没有偶像?
  
A:应该是在2004年李娜、张丽拿了奥运冠军之后回辽宁队,王洪满教练带回了一些奥运会的比赛录像。那时候就看法国队有个叫劳拉·弗雷塞尔的运动员,看完录像后我就特崇拜她。首先我们都是左手直柄剑,她的打法特别凶狠。其次是她多次获得过世锦赛冠军、奥运会冠军。她在是生完宝宝以后又复出,虽然年龄要40岁了,但2012年伦敦奥运会她还在坚持,她算是我击剑过程中第一个偶像。劳拉是左手直柄剑,我以前拿的是枪柄剑,可能是因为我们的风格比较一致,那次之后就给我改成直柄剑了。
  
Q:你见过她吗?
  
A:见过很多次。第一次见她是2006年南京世界杯的时候,那时候我就像个小粉丝一样跟她合影,觉得她特别亲切。因为她是黑人,所以中国女重给她的外号就是小黑。第一次交手时在2010年世界杯比赛上,我们团体赛遇到法国。她的速度很快,下剑凶狠,打在身上很疼。可是我忘记那次比赛的结果了。
  
Q:第一次摸剑什么感觉?去了省队才开始摸剑?
  
A:其实我在市队的时候都没有碰过剑,到了省队以后才开始真正练击剑。有点沉,因为以前都没拿过,突然间觉得特别兴奋。后来就是苦了,发现拿剑也挺枯燥的,因为要端着剑对着镜子站实战姿势,一练就是一天。
  
Q:第一次参加世界性的比赛是什么时候?
  
A:是2007年土耳其世青赛,那次个人比赛不是很好,但团体得了第三。当时只在国家队待了1个月就去比赛了,说是我们青年队集训,但也是跟着国家队一起练,准备参加世青赛的只有我们4个人。
  
Q:2008年,发生了一件让你改变的事情?
  
A:对,因为之前我陪国家队一起打了9站奥运资格赛,最后一站的时候知道张丽因为积分不够,不能参加奥运会。那天晚上她哭得特别伤心,我也跟着哭。那之前我只是很单纯地努力训练,但是那天突然觉得击剑比赛不只可以带来胜利、可以带来荣誉以及开心和快乐,它也会让人觉得痛苦。即使你付出了很多,但因为差了那么几分不能参加奥运会,这么多年就白付出了,那一瞬间理解了常说的竞技体育的残酷。
  
Q:2009年成为主力,你的压力应该也很大吧?
  
A:2009年的时候,虽然魏晓娟还在,但我们这个团体还是挺年轻的,大家在一起刚刚配合,还是挺困难的。2009年世锦赛只打了第8名,之后越来越困难,有时候进前8都是困难的。后来经过我们的努力,又一步步打回来了。
  
Q:从什么时候开始,感觉努力训练的结果有了回报?
  
A:是在2011年,在卡塔尔站第一次拿到世界杯的团体冠军,当时就觉得其实我们还是能做到的。团体更能代表集体团队的荣誉,那时就像是看到曙光。那一年我是世界排名第一,去费城参加了2011年国际剑联的颁奖典礼,我觉得很开心,但这也只是开始。   
Q:你现在的优势是什么?
  
A:我的优势就是个子比较高、手臂比较长,出剑也比较狠狠的。每个击剑运动员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会学习她们好的地方,弥补自己不足的地方。
  
Q:现阶段你最需要改进的是什么?
  
A:从比赛角度来说,虽然自己获得过很多奖,但是我觉得自己还是一个小队员,年龄小,其实真正的大赛经验还是欠缺一些的,虽然之前参加的比赛也取得好成绩,但是都是在积累自己的经验,我觉得在未来的话还是要丰富自己的经验,因为击剑运动员就是在不断地积累,不断地充实自己,之后,才会塑造一个更强的自己。思想上希望自己可以更加成熟一些,但还是不能丢了最原始的自己,虽然成熟了长大了,但是要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
  
Q:为什么选择北大?那儿对运动员没有很多特例。
  
A:因为从小我还是喜欢学习的,即使是之前上半天学我也会学到很晚,因为比别人要强吧,后来走上了专业这条路,在文化课这方面落下很多。有了这个机会,我想弥补之前欠缺的文化知识、文化素养。其实击剑这个项目,并不是说只靠体能就可以赢得比赛,还需要心态、智慧方面的结合。我认为,如果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文化内涵,对击剑也会有帮助的。我不会把思维局限于一点上,想要更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想法,这对以后的比赛、生活都是有帮助的。
  
Q:你是如何权衡比赛和学习的?
  
A:我们还是会跟同学一样选课,但比他们选的少一些,就只是学一些必修课。学校有课的时候就要去上课,没课的时候就在队里训练,如果正好遇上比赛就跟学校老师请假,但回来我会第一时间去学校上课的。之前徐州的比赛结束后,因为下午有课,我直接从南站坐车到北大,行李托队友帮带回去了。年轻嘛就是要多折腾。但也算是为了自己,毕竟自己选择了就不怕辛苦。
  
Q:为了备战亚运会你落下了很多功课,这段时间特别忙吧?
  
A:对,9月份之前,我跟学校请假了,因为要全身心的备战亚运会。但等亚运会结束之后正好十一放假了,学校没课,就休息了。十一假完了之后,我的姥爷过世了,所以我又请了假。等我回到学校上了一天的课,又去意大利参加比赛了。从意大利回来之后,我才算是真正上了一阵课。然后又去上海集训,在徐州参加比赛,在多哈参加比赛。虽然觉得很累,但还是愧疚居多,因为这学期学习的时间太少了,很多东西没有学,马上又到期末考试了,觉得压力还是挺大的。
  
Q:你从来没有想着要放弃吗?
  
A:没有想过,有很多人劝我,既然现在这么辛苦,不如先休学。但我很坚定自己的想法,不会休学。通过大一这一段时间跟老师和同学的相处,我知道了他们都是真心地在帮助我,尽可能地帮助我让我不要那么辛苦,队里的教练、队友也和体谅我。如果放弃学业只顾训练,我觉得会伤了两边人的心。但最伤心的还是我自己,我已经坚持了一年多了,虽然辛苦一些但我会克服会坚持。
  
Q:你平时喜欢干什么?
  
A:我比较喜欢安静一些的,因为平时训练啊打剑的声音“乒乒乓乓”比较闹,所以还是喜欢安静地听听歌,看会儿书。一般会看一些让自己心态平和,纾解自己心态的书。因为现在学习,就看一些上课的书。课外的话最近在看韩国女总统朴槿惠的《绝望锻炼了我》。她因为家庭的政治背景,亲眼目睹父亲母亲被杀,被迫从一个小女孩快速成熟起来,突然间要承担一些责任,我觉得很不容易。
  
Q:你觉得自己能打到多少岁?希望像自己的偶像一直打吗?
  
A:这个还没有考虑,因为自己年龄还小嘛。我不想打那么长的时间,因为我觉得人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如果人的寿命是80岁的话,她打到40多岁,有一半的时间只干了击剑这件事,我觉得那样的人生没意思了。
其他文献
那么斯皮思呢?他无疑是当下最接近这个头衔的人。帕特里克·里德有更多的美巡赛冠军(其中在温丹锦标赛的首冠正是通过与斯皮思的延长赛获得的),可他已经24岁了,比斯皮思大了足足三岁,作为“明日之星”稍嫌超龄;马特欧·曼纳瑟罗倒与他同龄,少年时代的履历毫不逊色:16岁参加美国大师赛,17岁成为欧巡赛最年幼的冠军,但随后在美国的发展远不如在欧陆顺遂。乔丹·斯皮思之所以拥趸众多,除了成绩喜人外,更得益于优秀的
期刊
出完这本刊,转眼间,这一年只剩最后两个月了。  想起两个月前,我发过一桩“罗天大愿”,宣称自己从9月开始跑步,锻炼身体。结果,每次跃跃欲试之时,都会遇到连续几天雾霾天气,自己劝自己身体要紧,缓缓等天好了再说,到如今,饶是一公里也没跑成——真不是北京没有好天,归根结底是惰性使然。  不过这同时也说明了另一个问题,在北京锻炼,真不能挑天气。  刚过去的10月,国内两项重要的马拉松赛事先后鸣枪,10月1
期刊
FIFA 2015·圆你一个真实的足球梦   FIFA系列永远都是足球游戏中的经典之作,FIFA 2015已经悄然来袭,自从1993年推出第一部FIFA游戏以来,这款游戏就一直伴随着足球迷。虽然在10年以前,这款游戏有过一些萧条的阶段,但是自从2010款登陆后,每一代FIFA都会存在改变,而最近的FIFA 2015同样带来了惊喜。   FIFA 2015由梅西代言,尽管世界杯未能夺冠,但是他的粉丝
期刊
尽管6年前,汉密尔顿给过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夺冠之喜,但是当他在阿布扎比站第一个冲线之后,英国媒体依然像他首次染指这一荣誉那样,早早在第二天出版的报纸上留足头条。   “第一次赢得世界冠军是一件非常非常特别的事,这是我儿时的梦想。而这次,我的感觉跟第一次夺冠时一样。”汉密尔顿说。   2014年,汉密尔顿在阿布扎比驱走一切悬念,再次加冕F1年度车手总冠军。   英国人起初像个天生的成功者,因
期刊
归来  左膝的前十字韧带撕裂880天,右膝半月板重伤一年半,我们即将迎接德里克·罗斯的归来。我们在一座私人体育馆观看了罗斯的训练:最后一刻起跳,用指尖把球送进篮筐,然后尽可能轻柔地落回地面。至少在这里,他再也不会扣篮——对于受过重创的双膝,扣篮太奢侈了。每一次冲击都有可能造成数月的休战,而他就要二十六岁了。那个天真而无畏的罗斯已经死去,年轻的MVP从伊甸落入凡间。他就像咬开了智慧果的夏娃,发现世界
期刊
又到了写专栏的时候,这是一个月过去的标志。而在各种年度评选如火如荼的时候,这是一年过去的标志。过去的两年中,虽然没有年度总结这样的硬性任务,但是自己还是忍不住煞有介事地总结和展望一番,最主要的是,借机大大地感慨一番。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热闹的关头,由于身在国外的缘故,就年复一年地错过了。不过,国外有国外的好处,他们每年的圣诞本来就像我们的春节一样隆重,满街的灯火灿烂,加上披上彩装的圣诞树,更加
期刊
这个始于纽约的故事也许已过去了三十年,而不是三个赛季。  如果你没错过在著名的啤酒广告中的那个无忧无虑、风趣幽默的大男孩,就会发现这个湖人后卫现在更希望别人叫他“风趣林”,而不是“林疯狂”。  他更希望被看作是一个努力工作的人,而不是仅仅局限于那个在麦迪逊花园广场对阵湖人的比赛中,得到了38分,7个助攻的疯狂瞬间。  林书豪从来没有自满过——在发展联盟打了很久,多次接近被裁边缘的窘况让他无法自满。
期刊
克里斯蒂安·马尔蒂尼  在意大利,马尔蒂尼是个代表足球的姓氏,米兰伟大队长保罗·马尔蒂尼自不用说,他的父亲塞萨尔·马尔蒂尼也是十分优秀的球星,后来还成为1998年世界杯意大利国家队主帅。保罗·马尔蒂尼的儿子克里斯蒂安·马尔蒂尼也走上了足球道路,2005年,马尔蒂尼把出生于1996年的大儿子送进了AC米兰的足球训练营,这个有着优秀后卫基因的孩子很快就获得了俱乐部的认可,进入了1996级AC米兰少年队
期刊
技术的珍宝  之所以叫“威龙”是为了纪念法国车手皮埃尔·威龙,后者在1939年夺得了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冠军。本泽马的这款布加迪威龙使用了顶尖的高科技材料:碳、铝、钛,1200马力,16缸发动机,全轮驱动,百公里加速2.5秒。它还是全球唯一一款时速突破400公里的汽车(最高可达431公里/小时)。2013年3月本泽马以194公里/小时的速度超速,被罚18000欧元,吊销驾照8个月。  更换倒车镜5
期刊
Q:您现在执教很多著名球员,其中的一个是个足球界中少有人比肩的明星(指伊布),您如何处理与他们的关系呢?   A:球队里始终存在人情关系,教练需要尊重他的球员,而这种尊重也是相互的。如果在人际关系中不存在尊重,那球队就将分崩离析,一败涂地。   Q:其他不可缺少的条件?   A:球队必须要赢。好在我的球队在这方面没有困难。我也一样,我要赢,我想赢!   Q:您认为自己是一个管理者吗?   A:首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