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工人形象建构的过程进行梳理,一方面在于厘清过去,客观还原不同时期文学作品的原貌。另一方面,通过对工人形象演变的回溯也在于指向未来,为今后工人形象的建构明确方向。
关键词:形象建构 工人形象 文学史价值
一、解放区至十七年时期的创作高潮
解放区时期的工人形象大多数是“带有原始野性和强悍性格的个人奋斗型的流浪型工人形象”。①而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出现了一系列反映工人生活的作品。在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十七年时期,工人成为时代的“主角”,工人小说迎来创作的高峰期。小说的主要内容为表现工人的生活和生产斗争,代表的作品有草明的《原动力》《火车头》《乘风破浪》,艾芜的《百炼成钢》,李云德的《沸腾的群山》,周立波的《铁水奔流》,白朗的《为了幸福的明天》等。
其中成就较高的有草明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发表的《原动力》。王燎荧指出:“《原动力》是一个新的开始,这个新的开始的成绩是意料之外的好的,是成功的。”②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的是,《原动力》在整体上比较接近20世纪30年代的现实主义风格,作为新中国第一部反映工人阶级建设和生产的力作,不仅在对工人形象的塑造方式上与20世纪30年代相接近,在故事情节的设置与展开上也有着相似的模式。
二、改革初期工人形象回归日常
在20世纪80年代,代表工业题材文学创作最高成就的应该是张洁的《沉重的翅膀》。这是第一部反映改革初期生活的长篇小说,小说以一个重工业部和所属的曙光汽车制造厂在改革时期所面临的挑战为故事的主线,开始了一场围绕工业经济体制改革所进行的复杂斗争。在题材的选取上具有极强的时代性与政治感,同时也是工业文学在现代文学时期的一次重大转变,赋予工业文学以改革的时代内涵。虽然获得“茅盾文学奖”使《沉重的翅膀》声名大噪,但是“改革难,写改革也难”,③中国的工业文学创作依旧在路上。
同时,在改革的浪潮下,作家由普通工人的“烦恼”人生取代了对工人群像的展示。集中表现了对在如火如荼的改革浪潮中的正面人物的讴歌。例如《乔厂长上任记》《三千万》《花园街五号》等作品。于文夫则认为中国当代“工业题材”小说的审美嬗变在主题价值上是从“阶级赞美诗”到“世俗化生存”,人物形象是从“英雄阶级”到“凡俗个体”。可以说,“在时代的风口浪尖,工人们逐渐褪去了计划经济赋予他们的光鲜亮丽。”工人的地位在经历了改革时期的短暂辉煌之后,被请下神坛。
三、新世纪之后工人形象重回“底层”
新世纪之后,阶层分化以及工人身份的重新定位,使工人重新成为城市的“底层者”。刘华的《车头爹,车厢娘》从日常生活的琐事入手,以工人的日常生活状态为主线,使小说的叙事按照生活本来的面目进行。时代在改变,工人的生活以及面对的问题与苦难依旧大同小异,作家的叙述方式也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因为“小说叙事是一种想象性的虚拟行为,也是建构性的主观行为。作家的创作往往积淀着相对稳定的思考方式和意义建构方式”。
在新世纪文学中关注“底层”的城市下岗工人、进城农民工、无正式职业的社会边缘人生活的小说创作被视作为底层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底层文学的代表作家曹征路,在中篇小说《那儿》《霓虹》《豆选事件》《问苍茫》中都有着对工人的描写。
总之,工人形象建构的价值体现在文学层面上,首先在于它所蕴含的经验与教训对文学史研究和发展起着范式与借鉴的作用。同时,20世纪30年代工人形象的建構不仅是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产物,又与此后以及当下的社会现实密切相关。工人形象的变迁能够集中体现出作家对现实的关注与表现,所以,对工人形象建构价值的探讨对认识和观照当代社会都有着现实的意义。
注释:
①徐倩:《“十七年”小说中工人形象的“英雄化”倾向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第37页。
②王燎荧:《读原动力》,《华北文艺》第5期,1949年。
③张光年:《<沉重的翅膀>修订本序言》,文艺报,1984年第9期,第12-13页。
参考文献:
[1]陈霖东:新时期以来小说中工人形象流变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5.
[2]于文夫.现代化进程与当代工业题材小说[J].文艺争鸣,2011(07).
[3]胡玉伟.身体的浮沉与历史的映现——解读李铁的“女工系列”小说[J].当代作家评论,2006(03).
(作者简介:龚峤雪,女,硕士研究生在读,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责任编辑 象话)
关键词:形象建构 工人形象 文学史价值
一、解放区至十七年时期的创作高潮
解放区时期的工人形象大多数是“带有原始野性和强悍性格的个人奋斗型的流浪型工人形象”。①而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出现了一系列反映工人生活的作品。在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十七年时期,工人成为时代的“主角”,工人小说迎来创作的高峰期。小说的主要内容为表现工人的生活和生产斗争,代表的作品有草明的《原动力》《火车头》《乘风破浪》,艾芜的《百炼成钢》,李云德的《沸腾的群山》,周立波的《铁水奔流》,白朗的《为了幸福的明天》等。
其中成就较高的有草明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发表的《原动力》。王燎荧指出:“《原动力》是一个新的开始,这个新的开始的成绩是意料之外的好的,是成功的。”②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的是,《原动力》在整体上比较接近20世纪30年代的现实主义风格,作为新中国第一部反映工人阶级建设和生产的力作,不仅在对工人形象的塑造方式上与20世纪30年代相接近,在故事情节的设置与展开上也有着相似的模式。
二、改革初期工人形象回归日常
在20世纪80年代,代表工业题材文学创作最高成就的应该是张洁的《沉重的翅膀》。这是第一部反映改革初期生活的长篇小说,小说以一个重工业部和所属的曙光汽车制造厂在改革时期所面临的挑战为故事的主线,开始了一场围绕工业经济体制改革所进行的复杂斗争。在题材的选取上具有极强的时代性与政治感,同时也是工业文学在现代文学时期的一次重大转变,赋予工业文学以改革的时代内涵。虽然获得“茅盾文学奖”使《沉重的翅膀》声名大噪,但是“改革难,写改革也难”,③中国的工业文学创作依旧在路上。
同时,在改革的浪潮下,作家由普通工人的“烦恼”人生取代了对工人群像的展示。集中表现了对在如火如荼的改革浪潮中的正面人物的讴歌。例如《乔厂长上任记》《三千万》《花园街五号》等作品。于文夫则认为中国当代“工业题材”小说的审美嬗变在主题价值上是从“阶级赞美诗”到“世俗化生存”,人物形象是从“英雄阶级”到“凡俗个体”。可以说,“在时代的风口浪尖,工人们逐渐褪去了计划经济赋予他们的光鲜亮丽。”工人的地位在经历了改革时期的短暂辉煌之后,被请下神坛。
三、新世纪之后工人形象重回“底层”
新世纪之后,阶层分化以及工人身份的重新定位,使工人重新成为城市的“底层者”。刘华的《车头爹,车厢娘》从日常生活的琐事入手,以工人的日常生活状态为主线,使小说的叙事按照生活本来的面目进行。时代在改变,工人的生活以及面对的问题与苦难依旧大同小异,作家的叙述方式也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因为“小说叙事是一种想象性的虚拟行为,也是建构性的主观行为。作家的创作往往积淀着相对稳定的思考方式和意义建构方式”。
在新世纪文学中关注“底层”的城市下岗工人、进城农民工、无正式职业的社会边缘人生活的小说创作被视作为底层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底层文学的代表作家曹征路,在中篇小说《那儿》《霓虹》《豆选事件》《问苍茫》中都有着对工人的描写。
总之,工人形象建构的价值体现在文学层面上,首先在于它所蕴含的经验与教训对文学史研究和发展起着范式与借鉴的作用。同时,20世纪30年代工人形象的建構不仅是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产物,又与此后以及当下的社会现实密切相关。工人形象的变迁能够集中体现出作家对现实的关注与表现,所以,对工人形象建构价值的探讨对认识和观照当代社会都有着现实的意义。
注释:
①徐倩:《“十七年”小说中工人形象的“英雄化”倾向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第37页。
②王燎荧:《读原动力》,《华北文艺》第5期,1949年。
③张光年:《<沉重的翅膀>修订本序言》,文艺报,1984年第9期,第12-13页。
参考文献:
[1]陈霖东:新时期以来小说中工人形象流变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5.
[2]于文夫.现代化进程与当代工业题材小说[J].文艺争鸣,2011(07).
[3]胡玉伟.身体的浮沉与历史的映现——解读李铁的“女工系列”小说[J].当代作家评论,2006(03).
(作者简介:龚峤雪,女,硕士研究生在读,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责任编辑 象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