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四重读”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huishup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古诗词教学,既能促进小学生智力和语言的发展,又有助于学生陶冶性情,激发积极向上的意志,增加生活情趣,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小学古诗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感悟的能力,重视以读为本,在读中感悟,体会古诗的语言美、意境美和思想美。
  这里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例,简要阐述古诗教学“四重读”。
  一、抑扬顿挫,品味诗韵美
  古诗词特有的音韵之美,决定了它特别适合诵读的特点。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正说明了吟诵的功效——吟诵可以使鉴赏者感知诗词的音调美和诗词中特定的意境。因此,古诗教学就应该多一些声情并茂的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关于诵读的方法,教师可作简要指导,如诗歌的节奏、平仄及押韵,一句中在哪里应稍作停顿,哪里应该语调拖长……
  【课堂再现】
  师:学习古诗的第一关——读通诗句。谁来试试?
  (生表演朗读,师点评)
  师:想不想听听名家朗诵?仔细听——
  (播放古诗朗诵录音)
  师:谁来说说朗读古诗时还要注意什么?
  生:要注意停顿,读出节奏感。
  生:停而不断,注意语调的连贯。
  生:要抑扬顿挫,读出韵味来。
  师:同学们自己练练,谁再来读读?
  二、密咏恬吟,领略诗意美
  古人云:“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 相对于高声的朗诵,低吟浅酌对于理解诗歌意蕴、体会作品情感更为重要。因此,教学古诗时,应淡化教师的讲解,在课堂上留给学生更多默读思考、自主感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阅读作品,沉潜其中,涵泳品味作品意蕴。
  在“说诗意”这一环节中,可指点学生先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进而理解整行、整句、整首诗的意思。解释时,可以不求甚解——只要说出诗句大体的意思即可,不必字字落实。
  【课堂再现】
  师: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同学们可以一边读一边想想诗句的意思。不理解的字词可先圈出来,与同桌讨论或查阅资料来理解。
  (生自读感悟,理解诗意)
  师(引导交流): 理解了关键的字词,那么整句诗的意思也就迎刃而解了。
  (接天:与天相接)
  (映日:映照着太阳。本诗中映照的是朝阳,从题目的“晓”字中可以看出)
  (无穷碧:一片碧绿,无边无际)
  (学生逐句交流诗意,说出大体意思即可)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不应把自己对作品意义的理解强加给学生,或者违背儿童心智发展的规律,对作品意蕴进行过深的挖掘。
  三、默读深思,体会诗情美
  在逐一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学生的认识较初步感知阶段又深化了。这时,教师应该及时地把学生带回到对全诗的把握上来,着重体会诗人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明确诗歌所表明的道理。
  【课堂再现】
  师:同样写送别,这首诗与你们以前学过的送别诗有什么不一样?
  生:从内容上看,这首诗似乎只是描写了西湖的风景,没有送别的意思。
  生:很多送别诗都表达了诗人依依惜别之情,这首诗里却体会不到惜别之情。
  师:请同学们细细地品读这首诗,再闭上眼想想送别的情景,然后谈谈你体会到了诗人一份怎样的情。
  (生自由默读品味)
  师:现在,你就是诗人杨万里,老师就是要去外地做官的林子方,你心里藏着什么话要对老师说?
  生:祝愿你前程如接天的莲叶一样无穷碧,事业像映日的荷花一般别样红。
  师:我感受到了祝福之情。
  生:西湖的景色这么美,你还是再逗留几天,好好地欣赏这西湖的美景吧。
  师:我感受到了眷恋之情。
  四、斟字酌句,想象诗境美
  意境是诗词的灵魂。启发想象,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关键。
  古诗词的意境,往往是选用表现力强的词语构设的。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紧扣诗中形象或色彩鲜明的字词仔细品味,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进入诗的意境。教学本首诗时,我引导学生抓住 “接天莲叶”“映日荷花”展开想象,进入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其壮阔、奇丽之美。
  【课堂再现】
  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每一句写景的诗里面都蕴藏着一幅美丽的画。文中写景的诗句是——
  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抒情地):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接天莲叶”“映日荷花”该是一幅多么壮阔、奇丽的画面……
  (播放舒缓的音乐。学生在舒缓的音乐声中闭目想象)
  师:你能把刚才“看到”的画面给大家描绘一下吗?
  生:我看到碧绿的荷叶像一个个大圆盘,挨挨挤挤,一直涌向天边。
  生:荷叶层层叠叠,向远处铺展开去,无边无际,使人仿佛置身于绿色的海洋之中。
  生:莲叶丛中,荷花亭亭玉立,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娇艳。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教师要给孩子们构建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古诗词课堂,引导他们去发现诗词的美,欣赏诗词的美,感受中国古典文化的独特魅力。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所谓‘同课异构’,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相同的授课内容而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与构思。‘同课异构’教学活动是指针对相同的授课内容,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设计风格、不同的实施途径,来进行教学实践的一种教学活动。”“同课异构”已经成为一般学校教研活动的重要形式,探究“同课异构”的教研价值自然成为我们语文教师的课题。  一、一次“同课同构”教研活动的启发  为探讨高三语文复习的有效性,在我
期刊
2016年6月12-13日,为期两天的第十届全国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观摩研讨会(东北区)暨沈阳市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大会”在历史悠久的古城盛京——沈阳市隆重召开,来自辽宁、黑龙江、河北、陕西、山东省等各地的语文教育同人们同聚沈阳市第五中学。参加本次大会的还有当代教育家、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新学校(北京)教育科技研究院黎青山副院长,新学校(北京)教育研究院特聘专家陆世德局长、陈文局长,辽宁省小语会
期刊
贾平凹的散文《月迹》一文很难上,文章结构行云流水而又滉漾潆洄,文理清新质朴而又静虚深远,对初一学生而言,要读通读懂这篇散文确实有一定难度,甚至有老师埋怨说这篇文章我自己都读不太懂,怎么去教学生?  静心阅读《月迹》,不难发现,无论文章结构、语言还是主旨思想,都能很明显地显出作者的细心雕琢之处。月行之迹与孩童成长之迹双轨明暗交互推进的叙述结构、立体鲜活而极富动感的画面美感、活泼而极富想象力的儿童化的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使课堂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与诱人的魅力呢?我认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运用,能使教学如虎添翼,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一、再现文本,激发学习的兴趣  学习《特殊的葬礼》时,学生根本没看到过赛特凯达斯瀑布,对此非常的陌生,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新课时,老师说:“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神奇的地方,参加一个特殊的活动——赛特凯达斯瀑布的葬礼。”然后通过电脑屏幕把
期刊
什么是“语文主题学习”?老师的指导该如何开展?笔者认为必须紧扣课程标准,以落实新课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导向,设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有任务的阅读。本文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侧重谈谈落实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教育目标的做法。  一、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内容及教学思路  该单元集中学习人物,他们的事迹生动感人,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题材。教材共有五
期刊
教育的艺术在于唤醒、诱导和激励。课堂上,只有在教师张弛有度的点拨和调控中,学生的探究才会围绕文本而又丰富文本,在探究和交流中,学生的语感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才能协调发展。  【我的课堂】  师:春笋娃娃醒来了!它们从地里冒出来后,会看到些什么呢?  生:它会看到春笋妈妈就在它身边对它笑。  生:它会看到大树、小草,还会看见小燕子在对它笑。  师:为什么它会看见小燕子呢?  生:因为春天来了,小
期刊
“意象”一词是古代文论中的重要概念,是古代文学审美的重要艺术标准。意象由两个方面组成,即意和象。前者指客观世界的物象,后者指主观世界的心灵。当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象猝然遇合,诗人将这种独特的感受转化成文字,也便成了诗。因此,读诗绕不开“意象”二字。正如陈良运先生所说:“以意象品诗,更能准确地表述诗人构思谋篇布局过程中的审美心理活动及其呈现在诗中的情态与形态,也更能准确地表述读者阅读鉴赏时所获得的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为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切实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这对于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来讲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加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指导呢?我就多年来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个人看法。  一、激发兴趣,使学生乐读  1.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不同推荐书籍  据有关方面调查,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
期刊
一、引言  《德道经》(又称《老子》《道德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旷世经典,是中国人精神和智慧的源泉,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是极其珍贵的世界精神文化遗产。《德道经》的精神能量,有利于学生纯真朴实的上德品质心性的培养和智慧头脑的形成,诵读和领悟《德道经》是打开中华传统文化之门的一把钥匙。目前,国学经典的诵读多是以“朗读”和“念诵”为主,教学中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读、记忆和背诵”,而对于《德道经》
期刊
墨守成规,是因为这样的前行,即使没有令人惊喜的风景也暂且一路顺畅;害怕改革,是因为这样的路途总是伴随着太多的不确定性,迷惘如漂浮于大海。  2014年9月,我来到如城小学工作。第一次校会上,校长便提出了实施“至简”课堂的教学要求。会后,留在头脑中的也仅是“至简”二字,至于何为“至简”课堂,如何践行“至简”课堂,并没有成为日常之思。然而,两个月后,“如城小学第一届‘至简’杯课堂教学比赛”的举行,让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