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首先从中国电影学派的概念内涵入手,阐述了其集作品、人物与研究对象的空间向度等三位一体的核心研究任务。其次,分别从美学风格方面的追求、传统文化资源的优势、中国电影的时代性、朝向未来的意识等四个侧面,讨论了中国电影学派建设可以开拓的路径。最后,从哲学精神、文艺美学追求、艺术风格与技巧、工业技术与产业模式等四个层次,具体分析了中国电影学派建设路径的研究任务。
【关键词】 中国电影学派;概念内涵;建设路径
在“艺术学中国学派的学理可能与路径”会议主题下,本文主要谈关于中国电影学派的概念内涵与建设路径的三个方面的观点。
第一个方面,从中国电影学派的概念内涵来看中国电影学派建设的可能性。这直接对应会议主题的第一个问题:艺术学中国学派的学理可能。
“中国电影学派”这个概念是我们在2016年正式提出来的,当时有不少质疑的声音:问究竟什么是中国电影学派?是指的人,还是作品?用一个国家的概念来指称一个学派可以吗?更进一步的问题是:这个学派在哪儿呢?建成了吗?能在建成之前给自己命名吗?建成的目标是什么呢?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成立有两年半了,我们提出的建设目标就是通过艺术创新、科技研发和产业提升,构建和夯实“中国电影学派”。到目前为止,包括对高精尖中心评估的专家在内,还是有质疑的声音:中国电影有学派吗?究竟如何定义?所以我首先就中国电影学派的概念内涵,谈谈我的研究和思考。
“中国电影学派”是一个外延宽广的概念,不妨从其核心的内涵来廓清其研究的任务。从学派的定义来进行思考的话,学派不是指某一个体艺术家所形成的某一特殊风格。艺术人员要经过大量的实践,因为个人独特的审美价值、艺术理念、创作方法、创作作品,形成别具一格的独特艺术风格样式,得到大家认可,始称“艺术家”。一个艺术家的群体,其相当规模的作品都呈现出典型风格特征,我们把它叫作流派。当然流派也有其地域属性,可以是指发源于一个地域性的艺术创作现象,比如说中国历史上发源于钱塘江以南的浙东学派、发源于安徽桐城的桐城学派等;在国外,则有文化研究方面很著名的伯明翰学派,在哲学方面的维也纳学派;也有以国家命名的经济学奥地利学派;等等。
“中国电影学派”的概念难点在于涵盖的地域广大,又不仅限于某种特定的艺术风格。实际上,我们所指称的这个概念,不特指某一类型,或某一人物,而是一个集合的概念。它既指作品,也指人物,还包括一种空间对象的向度。
中国电影学派首先指的是作品。从中国电影诞生以来,在100多年历史的长河中,那些有着鲜明中华民族美学风格的作品,那些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作品,那些同时能够反映每个不同时代精神风貌的作品,那些在当时所处的空间里能够引领未来精神方向的优秀经典作品,只有这些达到一定严格标准的影片,我们才能称之为中国电影学派电影。
中国电影学派不仅仅指作品,同时指能够创作出上述一大批经典作品的优秀艺术家。有优秀的作品,还要有领军的人物,有创作的人物、有制作的大师、有研究的专家,才可能有“派”,有中国电影学派。
但仅仅这两点的集合还不完整。中国电影学派还要代表着一种创作和研究对象的空间向度。这个空间指向的艺术创作和研究对象是关于中国的电影作品。在当今的全球化背景下,电影可以是合拍的,包括主创、资金和技术都可以合作,只要关注的主体对象是中国的故事即可,因此,外国也可以拍摄表现中国的优秀作品。
什么样的作品和人物才能被纳入中国电影学派的范畴?要讨论和研究这样一个评价体系,也意味着不会仅仅是由中国人来研究中国的作品得出。这样的概念,也代表着一种邀请,约请全世界的学者,基于全人类电影的经验基础来研究,发表哪些电影是有中国特色的、是可以称为经典流传的观点,他们认为什么样的中国电影能够产生情感共振。当然,这样的研究,一定要基于中国百年的发展经验,反映中国的文化逻辑和价值标准。因此,中国电影学派的概念,核心内涵至少应该是三个向度的集合概念,包括作品、人物和空间对象。
基于上述概念内涵的分析,今天完全可以堂堂正正地讲,中国电影学派可以成立。因为中国电影的百多年历史中,有灿若星辰的经典作品,有眾多成就斐然的艺术家,这些作品有非常多不同于好莱坞电影、法国电影、苏俄电影,以及其他地域电影的东方的审美意蕴。这样丰富的审美集合称为一派有何不可?
世界电影史上,人们提到的“中国学派”,指的是中国动画电影,或者说动画电影的中国学派。现在是时候放眼整个中国电影,把其中优秀的作品萃取出来,把那些伟大的艺术家彰显出来,我们给它一个指称,给它一个名称,就叫中国电影学派。
中国电影界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了电影的民族性问题。但中国电影学派名称的提出则是晚近的事情,并无概念和理论的深入分析。2015年10月16日,李岚清同志到北京电影学院举办了一场“知识分子与文化修养”讲座。他说,现在有了“美流”(美国大片)、有“日流”(日本动画),还有“韩流”“泰流”,为什么不能说“华流”呢?期待出现能影响世界的中国电影学派!李岚清同志提出的这样一个呼吁,坚定了我们的研究和建设方向。其实,北京电影学院以前提出过“新学院派”的概念,但美术、音乐都可以有新学院派,新和旧之分,也没有特定的历史时代属性。所以,在2016年7月成立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的时候,我们明确提出中国电影未来发展的制高点的终极使命,就是要构建和夯实中国电影学派。
有的人说,在电影领域,目前还没有一个法国学派、英国学派、美国学派,我们能提中国电影学派吗?在分析建设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所面临的形势时,我们认识到了一个影像技术革命带来的世界文化中心转移的历史机会窗口。
现代艺术的起源在欧洲,文艺复兴最主要的体现是在影像方面,我们把这一时代称为绘画影像时代。随着绘画技术的发展,包括后续的摄影术发明,欧洲在影像方面的技术引领整个时尚,让欧洲成为世界文化的中心,发明了电影和电视。美国高度重视电子影像技术。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宽银幕电影、环绕声电影、3D电影、数字电影等,美国借助好莱坞大片和强大的电视网、互联网,使其成为当下的世界文化中心。美国的影像技术使其向外传播文化的能力非常强大。我们把这一阶段的转移叫作从绘画影像时代到记录影像时代。当下,已经到了一个以数字技术为特征的计算影像时代。计算影像时代包含虚拟影像和互动影像的内容。展望下一个发展阶段,人类将迎来的是一个以智能影像为特点的新时代,我们称之为“影像4.0”,对应“工业4.0”的概念。因为在互联网和下一代通信技术领域的进步,中国来到了一个影像技术所驱动的世界文化中心转移的历史新机会窗口。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树立文化自信。我们在电影文化领域提出来建设中国电影学派的概念,不能说美国人没有做到的,外国人没有提的学派,中国人就不能够命名。我们的命名和建设,也不仅仅是自己研究。我们还借助高精尖创新中心的平台,把国内外的一流学者邀请到这个平台上面来,共同研究攻关。我们并不是闭门研究,而是开放的。我们欢迎各国学者和艺术家在这个平台上用中国电影改革开放的经验,融通中国的文化智慧,争取向全球的、全人类的电影发展作出贡献。
在艺术学的体系内,电影如此,音乐、美术等门类中国更有源远流长的传统,更有丰富的积累。所以对于整个艺术学的学科体系而言,在各大艺术门类进步的情况下,提出中国学派这么一个尚在建设过程当中,但是代表着我们努力方向的目标,一定是有很大的理论可能性的。
第二方面,关于中国电影学派的建设路径,根据初步的研究,可以从四个侧面开拓。
第一个侧面是美学风格方面的追求。在世界各国电影的美学表达中,中国电影有着自我独特的美学风格。中国电影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曾经达到世界巅峰,出现了《神女》《渔光曲》《风云儿女》等经典作品,后面尽管有战争打断,也依然产生了《小城之春》《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名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有非常辉煌的“十七年电影”。改革开放后,紧接第四代导演 “反思电影”和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是一飞冲天的“第五代电影”。中国改革开放向世界的影像传达,是由陈凯歌、张艺谋等第五代导演用电影来实现的。进入21世纪,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数字银幕数量最多、票房市场第二、影片产量世界第三的电影大国。中国也有《流浪地球》这样的重量级科幻大片,吸引很多外国观众主动观看和推荐。中国电影有自己独特的美学风格。
第二个侧面,一定要重视传统文化资源优势。我们肩负极端重要的活化传统文化的使命。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但没有很好地被人讲述,外国人也不容易理解。目前的影视作品在传统文化的表现方面,太多局限于宫廷之内、达官贵族的表现,局限于争权夺利的表现。
2019年4月28日,北京世界園艺博览会的开幕式整体节目创意和虚拟预演的技术研发工作都是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承担的。开幕式演出总共有八个节目,其中第五个节目《月影的深情》,就是利用最前沿的科技,来展现民族艺术的审美意蕴。这个节目在舞台后方有一个机器人,在机器人的辅助下,中国男女双人舞蹈展现出无以复加之美。机器人帮助舞蹈演员完成了以前不可想象的高难度的舞蹈动作,节目意境得到了完美的呈现。机器人不仅可以支撑两个舞蹈演员完成非常柔美的表达,也能模仿舞蹈演员做出非常柔美的动作。在这一点上,机器人不再只是生产工具,它变成了一个舞蹈演员,成为一个抒情的角色。
即便是外国人也会对这样新颖的中国舞蹈表演饶有兴趣。机器人还是一种生产工具的时候,我们就拿它来进行艺术表达。有这样现代化艺术的表达,中国传统文化没有理由不能像美国的好莱坞文化那样传遍全球。没有现代影像科技,中国五千年文化就无法被传递出去,但是二者一旦融合,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就会被活化出来。
第三个侧面是对中国电影时代性的重视。当下火热的生活内容是中国电影的“核燃料”。2003年底,当时执教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东亚系,如今担任耶鲁大学亚洲研究所理事长、高级研究员的贝一明(Emanuel Yi Pastreich)教授专程到中国来,在北京电影学院进行了一次交流活动。他认为:中美文化像根须相连的两棵树,应该互相学习和借鉴。他说当下的中国像二战后的美国,而现在的美国像唐朝时的中国。美国跟中国唐朝的时候一样非常强大,但几十年不变,强大了容易不思进取,社会保守而发展缓慢。与之相反,中国处在转型发展时期飞速前进的阶段,如同二战后繁荣的美国。快速发展阶段,改革创新是好事,但容易丢掉传统优势。
的确,中国电影的百年正是中国社会剧变的百年。从由鸦片战争到现在,当前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尤其是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创造了“与狼共舞”,还即将把狼甩在身后的辉煌奇迹。
这种奇迹和经验,不仅非洲人想知道中国人怎么做到的,所有的国家都想知道中国电影人的发展经验。中国电影人的经验和美国好莱坞不一样,不是通过媒体帝国和全球营销网络,不是通过低价倾销或者供片技术垄断去摧毁当地电影市场。中国电影发展靠的是本土市场的发展,靠的是自我的技术创新和中国改革创新时代故事的描写,这里面充满了中国时代精神的智慧和奉献,有数不尽感人肺腑的故事。时代性是中国电影发展的文化底气。
第四个侧面是中国电影朝向未来的意识。以史为鉴,是说要从过去的事件中吸取教训。其辩证的另一面,是说电影的发展不能只是活在过去,如果只是看好过去,就容易迷失前进的方向。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坚持朝向未来的意识,中国电影才能把当下与世界电影强国的差距当作发展的动力,才会有更加强烈的愿望拥抱新一轮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和文化创新,从而实现影像新时代的世界引领。
最后一个方面,中国电影学派建设的实现路径,整体可以从四个层次上划分。
最高层面上,是关于中国电影学派应该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以及关于中国当下时代性的哲学思考。这种思考和追问,从来不能一蹴而就或一劳永逸,要循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挖掘和总结。这是中国电影学派需要寻找和坚持的思想灵魂,代表着中国电影的政治和思想高度。要深度研究电影对“中国梦”的时代呈现问题、电影对中国民族文化精神的彰显问题、电影与主流意识形态的互动问题、中国电影的发展路径与发达国家电影的差异性问题。
接下来的是文艺美学层面,要更多定位于对艺术本质属性的研究。研究的任务包括对于中国电影的艺术本质属性和内在精神的思考,对于中国电影的创作本体规律与观众接受之间的关系、中国电影与传统文化精神和艺术气韵关系的把握,等等。中国电影必须要了解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观众的需求,要用反映共同价值观的影像形式,做到中国的影像文化被世界所共享。
第三个层面是具体的艺术创作方法和风格技巧方面的问题。主要研究中国电影的叙事主题、叙事类型、叙事策略等创新问题,研究中国电影艺术语言的表意系统、阐述系统、价值呈现系统等问题。
最后一个层面是电影工业技术和产业发展模式的问题。主要研究影像技术的创新,需要哪些学科知识和科学技术的突破引导,需要什么样的工业体系支撑,需要怎样的科技文化形式服务,需要什么方面的政策支持,需要什么样的科技评价体系牵引。文化与科技密切相关,文化因为科技而现代化,文化因为先进的产业发展模式而形成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建设中国电影学派,并不仅限于找到中国电影前进的方向,更重要的,是要形成和总结出独特的文化模式,它不仅保证中国电影的现代化,而且能够给其他国家和民族以启发,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大花园里的一枝花应该怎样独特地绽放。
中华文化是五千年一直没有断裂的文明,它的生命就在于能够充分借鉴和学习别的文明。美国现在市场上只有百分之五左右的外国电影市场份额。我国尽管重视国产片的市场占比,但与外国影片的比例相对平衡。每年除三十四部美国大片配额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其他国家影片引进计划,近年来对印度影片的引进就是一例。
2018年7月,“中国电影学派的理论体系构建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立项。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也专门成立了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集合了一批优秀学者,与校内外、国内外学者一起展开研究。中国电影学派的建设,不仅有学理可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实现的发展路径目前也已经清晰可见。
责任编辑:王瑜瑜
参见中新网视频,http://www.chinanews.com/shipin/2015/10-17/news603965.shtml。
【关键词】 中国电影学派;概念内涵;建设路径
在“艺术学中国学派的学理可能与路径”会议主题下,本文主要谈关于中国电影学派的概念内涵与建设路径的三个方面的观点。
第一个方面,从中国电影学派的概念内涵来看中国电影学派建设的可能性。这直接对应会议主题的第一个问题:艺术学中国学派的学理可能。
“中国电影学派”这个概念是我们在2016年正式提出来的,当时有不少质疑的声音:问究竟什么是中国电影学派?是指的人,还是作品?用一个国家的概念来指称一个学派可以吗?更进一步的问题是:这个学派在哪儿呢?建成了吗?能在建成之前给自己命名吗?建成的目标是什么呢?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成立有两年半了,我们提出的建设目标就是通过艺术创新、科技研发和产业提升,构建和夯实“中国电影学派”。到目前为止,包括对高精尖中心评估的专家在内,还是有质疑的声音:中国电影有学派吗?究竟如何定义?所以我首先就中国电影学派的概念内涵,谈谈我的研究和思考。
“中国电影学派”是一个外延宽广的概念,不妨从其核心的内涵来廓清其研究的任务。从学派的定义来进行思考的话,学派不是指某一个体艺术家所形成的某一特殊风格。艺术人员要经过大量的实践,因为个人独特的审美价值、艺术理念、创作方法、创作作品,形成别具一格的独特艺术风格样式,得到大家认可,始称“艺术家”。一个艺术家的群体,其相当规模的作品都呈现出典型风格特征,我们把它叫作流派。当然流派也有其地域属性,可以是指发源于一个地域性的艺术创作现象,比如说中国历史上发源于钱塘江以南的浙东学派、发源于安徽桐城的桐城学派等;在国外,则有文化研究方面很著名的伯明翰学派,在哲学方面的维也纳学派;也有以国家命名的经济学奥地利学派;等等。
“中国电影学派”的概念难点在于涵盖的地域广大,又不仅限于某种特定的艺术风格。实际上,我们所指称的这个概念,不特指某一类型,或某一人物,而是一个集合的概念。它既指作品,也指人物,还包括一种空间对象的向度。
中国电影学派首先指的是作品。从中国电影诞生以来,在100多年历史的长河中,那些有着鲜明中华民族美学风格的作品,那些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作品,那些同时能够反映每个不同时代精神风貌的作品,那些在当时所处的空间里能够引领未来精神方向的优秀经典作品,只有这些达到一定严格标准的影片,我们才能称之为中国电影学派电影。
中国电影学派不仅仅指作品,同时指能够创作出上述一大批经典作品的优秀艺术家。有优秀的作品,还要有领军的人物,有创作的人物、有制作的大师、有研究的专家,才可能有“派”,有中国电影学派。
但仅仅这两点的集合还不完整。中国电影学派还要代表着一种创作和研究对象的空间向度。这个空间指向的艺术创作和研究对象是关于中国的电影作品。在当今的全球化背景下,电影可以是合拍的,包括主创、资金和技术都可以合作,只要关注的主体对象是中国的故事即可,因此,外国也可以拍摄表现中国的优秀作品。
什么样的作品和人物才能被纳入中国电影学派的范畴?要讨论和研究这样一个评价体系,也意味着不会仅仅是由中国人来研究中国的作品得出。这样的概念,也代表着一种邀请,约请全世界的学者,基于全人类电影的经验基础来研究,发表哪些电影是有中国特色的、是可以称为经典流传的观点,他们认为什么样的中国电影能够产生情感共振。当然,这样的研究,一定要基于中国百年的发展经验,反映中国的文化逻辑和价值标准。因此,中国电影学派的概念,核心内涵至少应该是三个向度的集合概念,包括作品、人物和空间对象。
基于上述概念内涵的分析,今天完全可以堂堂正正地讲,中国电影学派可以成立。因为中国电影的百多年历史中,有灿若星辰的经典作品,有眾多成就斐然的艺术家,这些作品有非常多不同于好莱坞电影、法国电影、苏俄电影,以及其他地域电影的东方的审美意蕴。这样丰富的审美集合称为一派有何不可?
世界电影史上,人们提到的“中国学派”,指的是中国动画电影,或者说动画电影的中国学派。现在是时候放眼整个中国电影,把其中优秀的作品萃取出来,把那些伟大的艺术家彰显出来,我们给它一个指称,给它一个名称,就叫中国电影学派。
中国电影界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了电影的民族性问题。但中国电影学派名称的提出则是晚近的事情,并无概念和理论的深入分析。2015年10月16日,李岚清同志到北京电影学院举办了一场“知识分子与文化修养”讲座。他说,现在有了“美流”(美国大片)、有“日流”(日本动画),还有“韩流”“泰流”,为什么不能说“华流”呢?期待出现能影响世界的中国电影学派!李岚清同志提出的这样一个呼吁,坚定了我们的研究和建设方向。其实,北京电影学院以前提出过“新学院派”的概念,但美术、音乐都可以有新学院派,新和旧之分,也没有特定的历史时代属性。所以,在2016年7月成立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的时候,我们明确提出中国电影未来发展的制高点的终极使命,就是要构建和夯实中国电影学派。
有的人说,在电影领域,目前还没有一个法国学派、英国学派、美国学派,我们能提中国电影学派吗?在分析建设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所面临的形势时,我们认识到了一个影像技术革命带来的世界文化中心转移的历史机会窗口。
现代艺术的起源在欧洲,文艺复兴最主要的体现是在影像方面,我们把这一时代称为绘画影像时代。随着绘画技术的发展,包括后续的摄影术发明,欧洲在影像方面的技术引领整个时尚,让欧洲成为世界文化的中心,发明了电影和电视。美国高度重视电子影像技术。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宽银幕电影、环绕声电影、3D电影、数字电影等,美国借助好莱坞大片和强大的电视网、互联网,使其成为当下的世界文化中心。美国的影像技术使其向外传播文化的能力非常强大。我们把这一阶段的转移叫作从绘画影像时代到记录影像时代。当下,已经到了一个以数字技术为特征的计算影像时代。计算影像时代包含虚拟影像和互动影像的内容。展望下一个发展阶段,人类将迎来的是一个以智能影像为特点的新时代,我们称之为“影像4.0”,对应“工业4.0”的概念。因为在互联网和下一代通信技术领域的进步,中国来到了一个影像技术所驱动的世界文化中心转移的历史新机会窗口。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树立文化自信。我们在电影文化领域提出来建设中国电影学派的概念,不能说美国人没有做到的,外国人没有提的学派,中国人就不能够命名。我们的命名和建设,也不仅仅是自己研究。我们还借助高精尖创新中心的平台,把国内外的一流学者邀请到这个平台上面来,共同研究攻关。我们并不是闭门研究,而是开放的。我们欢迎各国学者和艺术家在这个平台上用中国电影改革开放的经验,融通中国的文化智慧,争取向全球的、全人类的电影发展作出贡献。
在艺术学的体系内,电影如此,音乐、美术等门类中国更有源远流长的传统,更有丰富的积累。所以对于整个艺术学的学科体系而言,在各大艺术门类进步的情况下,提出中国学派这么一个尚在建设过程当中,但是代表着我们努力方向的目标,一定是有很大的理论可能性的。
第二方面,关于中国电影学派的建设路径,根据初步的研究,可以从四个侧面开拓。
第一个侧面是美学风格方面的追求。在世界各国电影的美学表达中,中国电影有着自我独特的美学风格。中国电影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曾经达到世界巅峰,出现了《神女》《渔光曲》《风云儿女》等经典作品,后面尽管有战争打断,也依然产生了《小城之春》《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名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有非常辉煌的“十七年电影”。改革开放后,紧接第四代导演 “反思电影”和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是一飞冲天的“第五代电影”。中国改革开放向世界的影像传达,是由陈凯歌、张艺谋等第五代导演用电影来实现的。进入21世纪,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数字银幕数量最多、票房市场第二、影片产量世界第三的电影大国。中国也有《流浪地球》这样的重量级科幻大片,吸引很多外国观众主动观看和推荐。中国电影有自己独特的美学风格。
第二个侧面,一定要重视传统文化资源优势。我们肩负极端重要的活化传统文化的使命。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但没有很好地被人讲述,外国人也不容易理解。目前的影视作品在传统文化的表现方面,太多局限于宫廷之内、达官贵族的表现,局限于争权夺利的表现。
2019年4月28日,北京世界園艺博览会的开幕式整体节目创意和虚拟预演的技术研发工作都是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承担的。开幕式演出总共有八个节目,其中第五个节目《月影的深情》,就是利用最前沿的科技,来展现民族艺术的审美意蕴。这个节目在舞台后方有一个机器人,在机器人的辅助下,中国男女双人舞蹈展现出无以复加之美。机器人帮助舞蹈演员完成了以前不可想象的高难度的舞蹈动作,节目意境得到了完美的呈现。机器人不仅可以支撑两个舞蹈演员完成非常柔美的表达,也能模仿舞蹈演员做出非常柔美的动作。在这一点上,机器人不再只是生产工具,它变成了一个舞蹈演员,成为一个抒情的角色。
即便是外国人也会对这样新颖的中国舞蹈表演饶有兴趣。机器人还是一种生产工具的时候,我们就拿它来进行艺术表达。有这样现代化艺术的表达,中国传统文化没有理由不能像美国的好莱坞文化那样传遍全球。没有现代影像科技,中国五千年文化就无法被传递出去,但是二者一旦融合,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就会被活化出来。
第三个侧面是对中国电影时代性的重视。当下火热的生活内容是中国电影的“核燃料”。2003年底,当时执教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东亚系,如今担任耶鲁大学亚洲研究所理事长、高级研究员的贝一明(Emanuel Yi Pastreich)教授专程到中国来,在北京电影学院进行了一次交流活动。他认为:中美文化像根须相连的两棵树,应该互相学习和借鉴。他说当下的中国像二战后的美国,而现在的美国像唐朝时的中国。美国跟中国唐朝的时候一样非常强大,但几十年不变,强大了容易不思进取,社会保守而发展缓慢。与之相反,中国处在转型发展时期飞速前进的阶段,如同二战后繁荣的美国。快速发展阶段,改革创新是好事,但容易丢掉传统优势。
的确,中国电影的百年正是中国社会剧变的百年。从由鸦片战争到现在,当前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尤其是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创造了“与狼共舞”,还即将把狼甩在身后的辉煌奇迹。
这种奇迹和经验,不仅非洲人想知道中国人怎么做到的,所有的国家都想知道中国电影人的发展经验。中国电影人的经验和美国好莱坞不一样,不是通过媒体帝国和全球营销网络,不是通过低价倾销或者供片技术垄断去摧毁当地电影市场。中国电影发展靠的是本土市场的发展,靠的是自我的技术创新和中国改革创新时代故事的描写,这里面充满了中国时代精神的智慧和奉献,有数不尽感人肺腑的故事。时代性是中国电影发展的文化底气。
第四个侧面是中国电影朝向未来的意识。以史为鉴,是说要从过去的事件中吸取教训。其辩证的另一面,是说电影的发展不能只是活在过去,如果只是看好过去,就容易迷失前进的方向。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坚持朝向未来的意识,中国电影才能把当下与世界电影强国的差距当作发展的动力,才会有更加强烈的愿望拥抱新一轮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和文化创新,从而实现影像新时代的世界引领。
最后一个方面,中国电影学派建设的实现路径,整体可以从四个层次上划分。
最高层面上,是关于中国电影学派应该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以及关于中国当下时代性的哲学思考。这种思考和追问,从来不能一蹴而就或一劳永逸,要循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挖掘和总结。这是中国电影学派需要寻找和坚持的思想灵魂,代表着中国电影的政治和思想高度。要深度研究电影对“中国梦”的时代呈现问题、电影对中国民族文化精神的彰显问题、电影与主流意识形态的互动问题、中国电影的发展路径与发达国家电影的差异性问题。
接下来的是文艺美学层面,要更多定位于对艺术本质属性的研究。研究的任务包括对于中国电影的艺术本质属性和内在精神的思考,对于中国电影的创作本体规律与观众接受之间的关系、中国电影与传统文化精神和艺术气韵关系的把握,等等。中国电影必须要了解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观众的需求,要用反映共同价值观的影像形式,做到中国的影像文化被世界所共享。
第三个层面是具体的艺术创作方法和风格技巧方面的问题。主要研究中国电影的叙事主题、叙事类型、叙事策略等创新问题,研究中国电影艺术语言的表意系统、阐述系统、价值呈现系统等问题。
最后一个层面是电影工业技术和产业发展模式的问题。主要研究影像技术的创新,需要哪些学科知识和科学技术的突破引导,需要什么样的工业体系支撑,需要怎样的科技文化形式服务,需要什么方面的政策支持,需要什么样的科技评价体系牵引。文化与科技密切相关,文化因为科技而现代化,文化因为先进的产业发展模式而形成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建设中国电影学派,并不仅限于找到中国电影前进的方向,更重要的,是要形成和总结出独特的文化模式,它不仅保证中国电影的现代化,而且能够给其他国家和民族以启发,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大花园里的一枝花应该怎样独特地绽放。
中华文化是五千年一直没有断裂的文明,它的生命就在于能够充分借鉴和学习别的文明。美国现在市场上只有百分之五左右的外国电影市场份额。我国尽管重视国产片的市场占比,但与外国影片的比例相对平衡。每年除三十四部美国大片配额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其他国家影片引进计划,近年来对印度影片的引进就是一例。
2018年7月,“中国电影学派的理论体系构建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立项。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也专门成立了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集合了一批优秀学者,与校内外、国内外学者一起展开研究。中国电影学派的建设,不仅有学理可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实现的发展路径目前也已经清晰可见。
责任编辑:王瑜瑜
参见中新网视频,http://www.chinanews.com/shipin/2015/10-17/news60396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