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映先热,相比今年贺岁档内的其他影片,《一步之遥》似乎更有“国际范儿”。
在过去的一年里,这部电影的几次曝光无不夺人眼球。例如今年3月,影片在香港举行了媒体见面会,姜文照例是孤身一人“舌战群儒”,香港电影节也成为了他个人电影全球回顾展的首站。5月份,《一步之遥》主创齐聚戛纳。8月,IMAX公司宣布该片为中国内地首部使用IMAX 3D数字摄影机拍摄的国产电影。姜文老熟人、美国著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也为其引荐了曾凭《雨果》获得奥斯卡奖的特效名厂比可蒙多(PIXOMONDO)。10月,纽约后期制作间隙,姜文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演讲,照例引来大批关注。
成名多年,姜文在影视剧导演方面的成功为他带来了持续的大众影响力,而近些年,这样的影响力也正在为他的电影带来稳定的投资和可观的回报。不过对于姜文来说,他想要的显然更多。
“好懂的”电影
2010年《让子弹飞》获得票房、口碑双丰收之后,姜文就确定了“北洋(三部曲)”规划,分别是由“施剑翘替父报仇刺杀孙传芳案”改编的《施剑翘》和由“阎瑞生案”改编的《一步之遥》。两部影片同期筹备,最终《一步之遥》率先上马。
为了呈现续集概念,片名《一步之遥》的英文片名最终确定为“Gone with the Bullets”(随子弹飞),究竟是出于影片形态还是市场成绩的跟随我们不得而知,但《让子弹飞》对于姜文的特殊意义不言而喻。该片之前,姜文以四十岁的生活感悟拍摄了一部《太阳照常升起》,被称为国产片“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没有起承转合的故事,也没有热闹恢弘的场面,观众难以接受。面对该片票房的窘境,当时的姜文负气回应,“下回拍个好懂的”。
《让子弹飞》就是这个“好懂的”电影,姜文的逻辑是“要直接拍《让子弹飞》,我怕人家笑话我,怎么弄了个这么简单的电影”——在满足了商业抱负后,他似乎又对艺术境界有更高的追求。
《一步之遥》承载的显然很多,项目耗时三年才正式开机。发生在1920年的“阎瑞生案”曾是北洋时代上海的一大焦点,1921年上映的《阎瑞生》作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部故事长片曾轰动一时。此次姜文的电影同样郑重其事,以其素来重点把控的一剧之本为例,他便陆续邀来郭俊立、王朔 、廖一梅、述平等编剧圈大腕参与创作、修改。电影最终选取了“花国大选”和“总统遇害”两个核心元素,在历史素材的基础上不断扩充故事格局和人物命运,最终改编成了一部具有冒险、悬疑、荒诞、爱情等多类型元素的影片。
不会演戏的编剧不是好导演
除了第一部《阳光灿烂的日子》以外,姜文执导的其他4部电影都是自编自导自演。按照他的话来说,“不参与编剧和剪接的导演便不是真正的导演”。一聊到这个话题,姜文就喜欢拿出卓别林、伍迪·艾伦、伊斯特伍德等名家来做自己的注解,他也常常“犹抱琵琶半遮面”地就此提及一些高票房的案例,周星驰、徐峥都概莫能外,似乎齐集编剧、导演、表演等角色于一身,就能证明行业内屈指可数的能力。事实上,姜文很强调电影的“行活儿”,对于时下媒体和评论界所关注的“类型”等话题,他倒常说自己其实并没什么概念。在姜文看来,导演的职责就是把一场场戏改到极致、拍到极致,仅此而已。
显然,姜文也有这份自信。
他常常自比欧洲及好莱坞的电影大师,虽然有“不谦虚”之嫌,倒也并非完全言过其实。从影近30年来,与谢晋、谢飞、张暖忻、田壮壮、张艺谋、陈凯歌、凌子峰、黄建新、何平、顾长卫、麦兆辉、徐静蕾、陆川等几代中国导演合作过,期间缔造名作无数,姜文也以一个个霸气、豪爽、耿直的硬汉形象在国际上广为人知。早年或许谁也没料到,当他本人也执导筒时却是如此剑走偏锋,且生生地走出了一条跟那些同样颇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大导演们截然不同的道路。
说来姜文成为导演亦有与大师的缘分。凭借在表演领域的成绩,28岁的姜文曾在1991年受有关机构邀请赴美参观访问,其中包括在马丁·斯科塞斯的片场探班。此时的他正在筹备自己的第一部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在听完姜文简单的导演阐释后,斯科塞斯鼓励他“尽管去做”,“二十八岁,是人生关键的一年。不年轻啦,能不能做出点儿成绩,就看二十八岁了。”
不过初执导筒的姜文还是相当谨慎,他有点紧张地学着导演的模样,为夏雨、宁静等演员在现场说戏。尽管没有亲自出演《阳光灿烂的日子》,但这部有着浓郁自传色彩的电影仍处处得见姜文自己的故事。影片的个性色彩也吸引了另一位国际大导演施隆多夫的关注。后来在《阳光灿烂日子》后期制作遇到困难时,这位《铁皮鼓》的导演也向姜文伸出了援手,帮助影片顺利完成。
个性鲜明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奠定了导演姜文日后的作者电影形态:一以贯之的邪派英雄气质;色彩饱满、情感强烈的生命狂欢;故事、节奏、画面、光线、音乐无不考究。作为导演的姜文牢牢把控着剧本到执导、表演的每一个关键环节。
一晃过去了20年,如今的《一步之遥》,无论是投资规模和技术水平都远非昔日可比,在电影艺术创作之外,姜文最近又开始了技术层面的新探索。和许多国产3D电影主要依靠后期转制不同,《一步之遥》采用了全3D拍摄,这也是姜文首次尝试3D。此次拍摄使用的Arri Alexa XT M摄影机是德国著名电影技术企业阿莱(Arri)公司在2013年初开发的新产品,目前《阿凡达2》也在使用此型号机器拍摄。
姜文依旧引来众多大师级导演的关注。《一步之遥》拍摄期间,施隆多夫、法国著名制片人让.路易、《地心引力》导演阿方索.卡隆,以及同样身兼编剧、导演、演员及剪辑等工种的全能导演奥利弗·斯通先后来到剧组探班。如此高规格的助阵“啦啦队”,似乎足以让他在这个拥堵的贺岁档期拥有高关注度。相比同档期的其他影片,《一步之遥》的起点和声势似乎更高一筹。
对于电影产品来说,无论怎样的声势和品牌,最终都需要面对市场的检验,姜文也一样。
虽然《让子弹飞》7亿元的票房让姜文一雪旧恨,但他却仍然按捺不住对电影市场和“资本”的不屑。今年3月在香港电影节,面对云集而来的各路媒体和种种关于市场和商业的问题,姜文再度进行了其招牌式的反问:“你们这么同情资本家,为什么却不同情艺术家呢?资本家能给你们什么好处吗?”
当然在时下的电影圈,姜文也是得和“资本家”做朋友的。毕竟,要实现自己更多、更高的电影追求,“资本”不可或缺。而“资本家”们眼下也坚信姜文不会赔钱,这侧面印证了他作为导演取得的成功。
只是,这样的平衡若要延续下去,此次耗资巨大的《一步之遥》同样只能成功。
在过去的一年里,这部电影的几次曝光无不夺人眼球。例如今年3月,影片在香港举行了媒体见面会,姜文照例是孤身一人“舌战群儒”,香港电影节也成为了他个人电影全球回顾展的首站。5月份,《一步之遥》主创齐聚戛纳。8月,IMAX公司宣布该片为中国内地首部使用IMAX 3D数字摄影机拍摄的国产电影。姜文老熟人、美国著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也为其引荐了曾凭《雨果》获得奥斯卡奖的特效名厂比可蒙多(PIXOMONDO)。10月,纽约后期制作间隙,姜文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演讲,照例引来大批关注。
成名多年,姜文在影视剧导演方面的成功为他带来了持续的大众影响力,而近些年,这样的影响力也正在为他的电影带来稳定的投资和可观的回报。不过对于姜文来说,他想要的显然更多。
“好懂的”电影
2010年《让子弹飞》获得票房、口碑双丰收之后,姜文就确定了“北洋(三部曲)”规划,分别是由“施剑翘替父报仇刺杀孙传芳案”改编的《施剑翘》和由“阎瑞生案”改编的《一步之遥》。两部影片同期筹备,最终《一步之遥》率先上马。
为了呈现续集概念,片名《一步之遥》的英文片名最终确定为“Gone with the Bullets”(随子弹飞),究竟是出于影片形态还是市场成绩的跟随我们不得而知,但《让子弹飞》对于姜文的特殊意义不言而喻。该片之前,姜文以四十岁的生活感悟拍摄了一部《太阳照常升起》,被称为国产片“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没有起承转合的故事,也没有热闹恢弘的场面,观众难以接受。面对该片票房的窘境,当时的姜文负气回应,“下回拍个好懂的”。
《让子弹飞》就是这个“好懂的”电影,姜文的逻辑是“要直接拍《让子弹飞》,我怕人家笑话我,怎么弄了个这么简单的电影”——在满足了商业抱负后,他似乎又对艺术境界有更高的追求。
《一步之遥》承载的显然很多,项目耗时三年才正式开机。发生在1920年的“阎瑞生案”曾是北洋时代上海的一大焦点,1921年上映的《阎瑞生》作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部故事长片曾轰动一时。此次姜文的电影同样郑重其事,以其素来重点把控的一剧之本为例,他便陆续邀来郭俊立、王朔 、廖一梅、述平等编剧圈大腕参与创作、修改。电影最终选取了“花国大选”和“总统遇害”两个核心元素,在历史素材的基础上不断扩充故事格局和人物命运,最终改编成了一部具有冒险、悬疑、荒诞、爱情等多类型元素的影片。
不会演戏的编剧不是好导演
除了第一部《阳光灿烂的日子》以外,姜文执导的其他4部电影都是自编自导自演。按照他的话来说,“不参与编剧和剪接的导演便不是真正的导演”。一聊到这个话题,姜文就喜欢拿出卓别林、伍迪·艾伦、伊斯特伍德等名家来做自己的注解,他也常常“犹抱琵琶半遮面”地就此提及一些高票房的案例,周星驰、徐峥都概莫能外,似乎齐集编剧、导演、表演等角色于一身,就能证明行业内屈指可数的能力。事实上,姜文很强调电影的“行活儿”,对于时下媒体和评论界所关注的“类型”等话题,他倒常说自己其实并没什么概念。在姜文看来,导演的职责就是把一场场戏改到极致、拍到极致,仅此而已。
显然,姜文也有这份自信。
他常常自比欧洲及好莱坞的电影大师,虽然有“不谦虚”之嫌,倒也并非完全言过其实。从影近30年来,与谢晋、谢飞、张暖忻、田壮壮、张艺谋、陈凯歌、凌子峰、黄建新、何平、顾长卫、麦兆辉、徐静蕾、陆川等几代中国导演合作过,期间缔造名作无数,姜文也以一个个霸气、豪爽、耿直的硬汉形象在国际上广为人知。早年或许谁也没料到,当他本人也执导筒时却是如此剑走偏锋,且生生地走出了一条跟那些同样颇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大导演们截然不同的道路。
说来姜文成为导演亦有与大师的缘分。凭借在表演领域的成绩,28岁的姜文曾在1991年受有关机构邀请赴美参观访问,其中包括在马丁·斯科塞斯的片场探班。此时的他正在筹备自己的第一部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在听完姜文简单的导演阐释后,斯科塞斯鼓励他“尽管去做”,“二十八岁,是人生关键的一年。不年轻啦,能不能做出点儿成绩,就看二十八岁了。”
不过初执导筒的姜文还是相当谨慎,他有点紧张地学着导演的模样,为夏雨、宁静等演员在现场说戏。尽管没有亲自出演《阳光灿烂的日子》,但这部有着浓郁自传色彩的电影仍处处得见姜文自己的故事。影片的个性色彩也吸引了另一位国际大导演施隆多夫的关注。后来在《阳光灿烂日子》后期制作遇到困难时,这位《铁皮鼓》的导演也向姜文伸出了援手,帮助影片顺利完成。
个性鲜明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奠定了导演姜文日后的作者电影形态:一以贯之的邪派英雄气质;色彩饱满、情感强烈的生命狂欢;故事、节奏、画面、光线、音乐无不考究。作为导演的姜文牢牢把控着剧本到执导、表演的每一个关键环节。
一晃过去了20年,如今的《一步之遥》,无论是投资规模和技术水平都远非昔日可比,在电影艺术创作之外,姜文最近又开始了技术层面的新探索。和许多国产3D电影主要依靠后期转制不同,《一步之遥》采用了全3D拍摄,这也是姜文首次尝试3D。此次拍摄使用的Arri Alexa XT M摄影机是德国著名电影技术企业阿莱(Arri)公司在2013年初开发的新产品,目前《阿凡达2》也在使用此型号机器拍摄。
姜文依旧引来众多大师级导演的关注。《一步之遥》拍摄期间,施隆多夫、法国著名制片人让.路易、《地心引力》导演阿方索.卡隆,以及同样身兼编剧、导演、演员及剪辑等工种的全能导演奥利弗·斯通先后来到剧组探班。如此高规格的助阵“啦啦队”,似乎足以让他在这个拥堵的贺岁档期拥有高关注度。相比同档期的其他影片,《一步之遥》的起点和声势似乎更高一筹。
对于电影产品来说,无论怎样的声势和品牌,最终都需要面对市场的检验,姜文也一样。
虽然《让子弹飞》7亿元的票房让姜文一雪旧恨,但他却仍然按捺不住对电影市场和“资本”的不屑。今年3月在香港电影节,面对云集而来的各路媒体和种种关于市场和商业的问题,姜文再度进行了其招牌式的反问:“你们这么同情资本家,为什么却不同情艺术家呢?资本家能给你们什么好处吗?”
当然在时下的电影圈,姜文也是得和“资本家”做朋友的。毕竟,要实现自己更多、更高的电影追求,“资本”不可或缺。而“资本家”们眼下也坚信姜文不会赔钱,这侧面印证了他作为导演取得的成功。
只是,这样的平衡若要延续下去,此次耗资巨大的《一步之遥》同样只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