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对人性的全面释放

来源 :椰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f13098900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基本上是在生活的闲暇之余以沉静的姿态写了一些小说,产量不高,却得到了同仁们的一些呼应和认可。这并非因为我有异于其他小说家奇异的天赋或特长,而是源于我在写作上耗费的精力可能比他们更多一些。如果你想知道一个人在哪些方面有所擅长,你就观察他平时在哪方面耗费的时间多就行了。实际上我的社会活动圈子非常之小,我这人活得简单,没有那么多的应酬,又没有其他的爱好,所以我在小说创作上的时间肯定是更加充裕一些,这大概是应了“创作就是要相对孤独”那句话。
  除了在创作上耗费的时间多一些,我自认为,写小说还需要有那么一点匠人精神。我说的“匠”一语雙关:一是我本人的性格“犟”,二是工匠的“匠”。我对文字苛刻到不可想象的程度,总想着精益求精。我的创作时间多半是在晚间,在安静的夜里,守着电脑,如打磨一件艺术品一样打磨着那些文字,最后让那些文字闪闪烁烁,通了灵一般。让那些文字像嵌在夜空上的小星星一样发出灼灼的光来。我写小说,不急于发表,习惯在手里放一放,没事儿的时候就翻出
  来打磨,这个过程有点像我们手掌心里平时握着的那两个核桃或是念珠之类的东西,捣腾久了,就有了手感,物件儿自然会放光。这个办法大概不适宜诗歌写作,诗歌可能更趋向于灵感的一时迸发或喷涌。而在小说创作当中,沉淀、打磨、修改,尤为重要。我的创作心得就是,好小说是“盘”出来的。当然,世界一流小说家可能更趋向于创作上的浑然天成,问题是一流的小说家毕竟是少数。
  关于小说的语言描写,窃以为“尽意莫若象”。写小说,其实就是用语言和文字“筑象”的一个过程。“以言筑象”,然后到“以象尽意”。“筑象”,我个人把它理解成是运用文字来塑造形象。可以这样讲,所有的文学创作样式概莫能外,无论是诗歌也好,散文也好,小说也罢,其实都离不开“筑象”。“筑象”要通过描写来完成。“筑象”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原创式的(独创),另一种是模仿式的。原创式的,就是别人还从来没有这样写过的,而只有你这样写了,会让人觉得很新鲜、很奇特。
  优秀的小说家,他(她)的作品里应该呈现出一种精神气象,拥有精神气象的小说,必定是有一定维度和深度的。小说家不能只沉溺于一己的悲欢,要对他所处的这个时代有所承担,至少是在精神上要有所承担。同时,小说家需要反思生活,反思时代的病变。就我个人的写作经验和体验而言,写作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对人性的一种全面释放的过程。真善美是人性,假丑恶也是人性。缺少写作的诚意,就很难把人性的复杂面写出来。
  如果有人问我,写作带给了你什么?我会坦诚地说,其实它什么都没有给我带来,况且,文学创作其实是一件劳心费神的事儿。写作是一种长征,艰苦卓绝,你得有爬雪山过草地的劲头儿,但是最后,你也未必能迎来什么曙光。就我个人而言,写作,是我与世俗生活的一种对垒和博弈;写作,不是对生活的描摹,而是对生活的发现;写作,不是对生活的妥协,而是对生活的抗争;写作,是我暗夜里看到的唯一的那么一点星光,仅此而已。至于未来,写作这条路于我而言,前方依然是大雾弥漫。我从未指望文学创作会给我带来多么丰富的物质回报,如果借着文学的外衣捞生活上的好处,那不是我的悲哀,那是文学的悲哀!专家学者经常谈什么经济泡沫儿,其实文学,何尝不是泡沫儿。好多看似热闹的文学圈子,就是一场假面的狂欢。今天,连我都抑制不住要粉墨登场了。
其他文献
坦白地说,写你,使我忐忑不安。你的很多扶贫事迹都不是从你本人口中得知的,是我听作协采风的报告和自己从老百姓得知的。你是如此低调,可你的故事却又如此吸引我、激励我,我该如何把你的刚强和担当变成我文字里的满腔正气和温暖……  绝不能让老百姓饿着肚子喝粥水  真实的故事中,你暴躁、不讲情面,让身边的人无地自容。  那一天,你因为精准扶贫立项,偷偷来到凤山一贫困独居老人家里。屋外阳光灿烂,屋内漆黑一片,如
期刊
海南农垦(简称海垦)事业的第一代创业者,是响应毛主席、党中央的号召,为开发建设新中国天然橡胶事业,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在创业者行列中,有一支由全国各地大、中专院校毕业的知识分子组成的队伍,人数虽然不多,仅有两百余人,却是海垦事业的第一生产力。他们在海垦橡胶事业建设发展的几十年间,为勘测规划、育种育苗、化学除茅、病虫害防治等科技领域以及教育、财经等领域做出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支队伍有一
期刊
这两年,我一直在闭关写作,但脑海里却一直在思考,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小说到底是种什么样的存在。很多时候,每当画完一篇文章的最后一个句号时,内容无论是否虚构,我都会觉得它和我的关系不大了,在一个文学和商品一道被贴上商标的时代里,一篇文章的诞生永远不足为奇,只是有时候,回过头再去读自己的作品的时候,那些旧日所寄予其中的情感,却总是一瞬间能在纸上浮现,于是,我便日复一日地,把我所认为不可或缺的情感都
期刊
罪己词   不用原谅我的罪   我的骄傲,就是爱着一个人   我的倔强和颓丧也是   但我不会因为这孤独的爱   而放下坚持   在这苍茫的人间   我已在自己的歧途,越走越远   你在不在意,都没关系   我终究会停下来   像一只鹰,落在大地之上   卸去肉身的冗   以草木、花朵、流水的干净之躯   把我经年的痛   光明正大地喊出来   在村庄   这是我希望的宁静   带着孩子们去溪边打
期刊
作者简介:邹记福,笔名野风、野岛。1972年生,重庆市云阳县人,大学文化。1988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真爱无悔》《野性的情歌》,散文集《世上只有妈妈好》《我用青春赌明天》,小说集《走出荒原》等。  远行者的恋情  母亲又在苍茫的远山  以炊烟为我第一次走出襁褓  升起温暖  还怕儿子冷么  我已经走进了  人生五月的江南  我默默地凝视远山  对那炊烟  一声呼唤  一声祝愿  泪珠儿已经在
期刊
盛夏六月,我乘坐火车从四川成都去甘肃张掖出差。途中,有人的手机里不断地播放着徐千雅那首著名的《坐上火车去拉萨》,这歌声把我的思绪带到了17年前的那个夏天,那个任何时候想起都会热血沸腾的季节!  1  2002年4月底,我作为青藏铁路参见单位之一的宣传人员,住进了公司格尔木制梁场。  2002年6月29日,青藏铁路首次铺轨架梁仪式在青海省格尔木南山口举行。据初步统计,当时有包括时任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
期刊
作者简介:李建田,出生于大兴安岭,在《人民文学》《诗刊》《上海文学》等杂志发表过诗歌作品,现居呼伦贝尔。  蚂蚁  山间,我小心翼翼  进入黄昏的树林,脚步向前挪动时  我屏住呼吸,笨重的身体  在榆树的影子下,微微的战栗  脚下的一只蚂蚁,灵活地爬行  它好像,比我抖动得还厉害  蚂蚁爬上土坡,让我感受到  尘埃的震动  我想,这是一只激情澎湃的蚂蚁  清苦中,煎熬着生命  它孱弱的肉体,很小 
期刊
那一段时间,延安在中国的历史上仿佛消沉了许多,当人们向年轻一代问及“嘉兴南湖”“井冈山”“遵义”“延安”等与新中国诞生息息相关的地名,得到的回答大都不全面或不清楚。近日,笔者作为所在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调研组成员来到大西北,开始了自己的红色之旅。在旅途中,笔者记下了导游给我们讲的故事……  一  延安人有自己的风俗习惯,“面食吃得快,做饭大烩菜,毛巾头上带,皮袄穿在外”的顺口溜,形象地描述了那里的
期刊
作者简介:黄舟山,笔名晓舢、佚名。许多年来,先后在全国地市级以上报纸杂志、官方网站和新媒体发表各类诗歌600多首(件)。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康市青年作家。  穿过月光的乡愁生动地赶来  早年的我,写下一些仓促的文字  那时月光迷离。阵阵乡愁涌向心头  用风景加以叙述和铺垫  抚平沧桑  乡愁,这两个字  总是陌生而熟悉地赶来  那些纯正的底色  包括苞谷和栎树多少次的背井离乡
期刊
作者简介:凌鼎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会长、作家网副总编,出版小小说集多部。  伊藤秀本从大宋的京城汴梁回到东瀛后,一直心事重重的样子,好像在思考什么重大问题。夫人见丈夫如此,很是担心,就小心翼翼地问:“是否在中土碰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  伊藤秀本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夫人:“我在日本算不算有阳刚之气的伟岸男性?”  “当然,那还用说吗?不是我恭维你,无论用什么标准,在日本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