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是一个怎样的历史人物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g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想背景】
  由于对历史知识的匮乏,学生普遍被那些为迎合观众低俗心理而粗制滥造、肆意篡改史实的民间小说或电视剧迷乱了双眼。小说或电视剧的描述不仅与历史有相当差距,而且常有错误与故意虚构,因而在社会传统认知上造成不正确的印象。本堂课旨在培养学生读“史”的求真意识、自由思想和独立精神。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积累相关的文言知识。
  2.引导学生区别《三国演义》中的鲁肃和《资治通鉴》中的鲁肃其形象有何不同。
  【重点难点】
  1.分析鲁肃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人物。
  2.培养读“史”的求真意识、自由思想和独立精神。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是一部长篇电视连续剧的主题词,是哪一部电视剧?《三国演义》作为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可以说几乎是耳熟能详,家喻户晓。
  大家閱读过《三国演义》读物或看过其电视连续剧的请举手。在《三国演义》这部著作中,有一个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大家也一定非常熟悉,它就是著名的“赤壁之战”。
  老师在这里提一个问题:你认为辅佐孙权获得“赤壁之战”胜利的第一功臣是谁?(鲁肃、诸葛亮、刘备、周瑜)
  看样子,可能大家(包括我在一段时间内)对诸葛亮、刘备等人物比对鲁肃印象要深刻得多。那么,在你印象中鲁肃是怎样的人?
  二、新授
  但是有人认为就是这样一个忠厚甚至有些懦弱的鲁肃却是赤壁之战的第一功臣,究竟对不对呢?让我们用史实来说话。
  1.第1段
  生读第一段,其他学生注意结合注释理解文言词和句子,不懂的做上记号。
  △生质疑,生解疑。
  △从第一段看,你觉得鲁肃是个怎样的人?他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政治远见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语句回答。
  (“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荆州”句、“刘备天下枭雄”,最重要的是“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孙刘联盟”的主张)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更充分体现了鲁肃有着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政治远见,他一直是这一联盟的维护者。这一联盟的建成对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起了重要作用。
  △此部分我们可以概括为“说孙联刘”。
  2.第2、3段
  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段,同时注意结合下面的注释理解文言词和句子,不懂的请做上记号。
  △生质疑,生解疑。
  △说说你认为鲁肃为什么能说服刘备与孙权结盟?
  晓之以理(“今为君计”“而欲投吴巨”句)
  动之以情(“致殷勤之意”“我,子瑜友也”)
  正因为鲁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说,才有了文章第三段写诸葛亮劝说孙权,促成孙权联合刘备。
  △此部分我们可以概括为“说刘联孙”。
  3.第4段
  虽然鲁肃积极推进孙刘联盟的建立,但孙权手下大臣却纷纷主张投降,年轻的孙权(当年才27岁)也犹豫不决,面对此种境况,鲁肃如何处理?请看第四段。
  请一位同学读曹操信中的文字,一位同学读长史张昭的话,一位同学读孙权的话,一位同学读鲁肃的话,旁白由我来读。其他同学注意结合下面的注释理解文言词和句子,不懂的请做上记号。
  △生质疑,生解疑。
  △曹操信中的文字应怎么读?(“奉辞”“八十万”要重读:读出“咄咄逼人的口气”)
  张昭的话如何读?(读出惧怕的语气)
  将曹操的信和张昭的话再读一遍。
  张昭的话有没有道理?他分析了曹孙的哪些利弊?
  曹军:名顺、地利、势众。
  面对主和派的声音,鲁肃为何“独不言”?
  鲁肃深知此种境况下即使他表明主战的观点,也不会得到大家的认可,但他孙刘联盟的计划可就付之东流,他看准孙权“换衣服”的机会,说了一番话。(如没有学生发现错误,师指出“是换衣服吗”)我们看他怎么说的?这番话为何能打动孙权?
  他指出了降后孙权与手下臣子的处境不会相同,这一点触到要害处。他跳出了一般臣子的见识,而是设身处地站在孙权的角度真诚地替孙权考虑,所以打动了孙权。但是孙权虽有心迎战,面对众大臣的主和意见也无可奈何,从哪个词可以看出?(“叹息”)在这种情况下,鲁肃心生一计,拉回一位得力干将,谁?(周瑜)是鲁肃让周瑜最终坚定了孙权联刘抗曹的决心。
  △此部分我们可以概括为“拒降主战”。
  到这里为止,同学们认为在促成孙刘联盟上谁作出了最大的贡献?
  正是由于孙刘联盟的建立,才有了著名的赤壁之战;也正因为赤壁之战,才有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所以,大家说,在赤壁之战中,谁才是真正的第一功臣?
  △我们来看鲁肃墓碑上的一幅对联,是后人对他的公允评价:
  扶帝烛曹奸,所见在荀彧上;
  侍吴亲汉胄,此心与武侯同。
  (注:“荀彧”为曹操的第一谋士;“武侯”又是谁?)
  这幅对联写了鲁肃的两个特点,一是见识高远,二是忠心耿耿。
  △但为什么我们常常忽视这样一位功臣?因为在《三国演义》或者戏剧舞台上,鲁肃总是以仁慈长者的身份出现的,忠厚有余,才智不足,经常为周瑜、诸葛亮斗智施谋所戏弄,显出一副愚相。然而,《三国演义》和戏剧舞台,都是艺术创造,不是史实记载。从艺术角度看,可称生花妙笔,若从史学角度讲,可是历史的颠倒和歪曲。
  《中国历史中的决定性会战》一书中说:“《三国演义》为畅销数百年之历史小说,其内容家喻户晓,影响力之大难以估计。但小说描述的不仅与历史有相当差距,而且更常有错误与故意虚构。因而在社会传统认知上造成不正确印象,并对学术研究构成绊脚石。”
  △而本文出自哪里?
  《资治通鉴》(见文首阅读提示),而不是上课一开始说的《三国演义》。
  △《资治通鉴》是一部怎样的书?
  《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来警示后人。宋神宗因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故命名为《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一部以历史为依据、尊重事实的(包括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史书”。《三国演义》虽然以史实为依据,但在民间流传的过程中,根据个人的好恶和想象,进行了一定的艺术加工。长篇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是根据历史小说读本《三国演义》拍摄的。而《新三国演义》较之于老《三国演义》更尊重历史,建议同学们看一看。
  在此,老师也衷心地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可以多一点读“史”的求真意识、自由思想和独立精神。
  三、总结
  同学们,本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重新认识了这位“赤壁之战”中的第一功臣,课后请同学们整理所讲部分内容的重要文言知识,并认真阅读本文剩下的部分,充分了解诸葛亮、刘备和周瑜在“赤壁之战”中所起的作用。同时请探究孙权是一个怎样的历史人物(历史上评价孙权,也有褒有贬)。
  作者单位: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226406)
其他文献
现当代诗歌在高中语文学习与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而诗歌,无论是古代诗歌还是现代诗歌都是抽象含蓄、晦涩难懂的,尤其是情感,很多时候只能意会不可言传。这就增加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难度。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寻找最恰当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以最简便的方法理解诗歌内容与情感是很有必要的。这里所说的现代诗歌教学的方法主要有因声求气(即朗读法)、因风起浪(即背景介绍法)和析句析字(即语境法)。  没有诗歌的
期刊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在该阶段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与分析能力,使他们能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理解古典诗词生动而凝练的艺术表现形式,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与艺术修养。  一、古典诗词中的“炼字”现象  说起“炼字”,每一个高中生都不会陌生。  一是因为“炼字”是诸多古典诗词中极为常见的现象,它在诗词中的具体表现就是我们常说的“诗眼”。比如,“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中的
期刊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文体分类的专项写作训练较多,绝大多数是整体性的作文练笔,而对作文过程性的指导、作文局部的探讨还比较零散浮泛。作文中引用诗文这种问题也只是略有提及。在行文中灵活应用已经积累的古诗文资源及其相关拓展内容,这一类的策略指导还相当缺乏。古诗文及其拓展性诗句的直接引用,要与作文内容契合,不可牵强附会。引用的诗句文段或可补充内容,增加文学意蕴,或可支撑观点。直接引用古诗文的名言警句,按引用的
期刊
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教授姚斯在1967年提出的“接受美学”理论指出,从阅读到领悟再到语言运用,就是读者对文本的接受与反应的过程。因此,阅读一般可以分为感知、欣赏、评价和反馈四个层面,课外阅读指导,就是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理性批判的方式来实现对学生思维空间上的拓展,从而提高阅读质量,即把控学生的“初步感知—理解领悟—分析鉴赏—表达反馈”四个环节。据此,笔者针对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做了如下思考与实践。 
期刊
美国教育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在语文课堂上,有效的课堂提问,对于激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都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作为上好语文课的重中之重。  一、课堂提问之“智”  在“激趣”中“启智”,并运用智力去“寻法”,这是“智趣”语文课堂所追求的目标。  1.科学性  问题
期刊
夏丐尊先生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这就告诉我们教育应该是充满爱心的,富有情感的。未来的学校应该培养灵魂,锻炼精神,优化情感,使学生成为热爱世界的人。母语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载体,其人文精神就蕴含在语文课程(包括教材)中。  一、感恩父母,学会孝敬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观念,“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于我们最大
期刊
这是我第二次教《(论语)选读》,但我仍然在学生眼中看到了他们对孔老夫子的“不以为然”。那甚至带点儿鄙夷和不屑的神情,和上一批的学生似乎并没有太大的不同。  终于,我很自责地说:“我感到自己很对不起孔子他老人家,因为我越是教得多,你们越是对他反感得强烈。”“90后”的学生很有自己的个性:“老师,您不用自责,我们从来没有对他产生过好感。”原来,无论是千年之前还是今时今日,孔丘毕竟还是孤独的。  两千五
期刊
《赤壁赋》是苏教版必修一中的一篇重要文言文。一提到《赤壁赋》,教师们都会想到要知人论世,即要联系“乌台诗案”,认为即使是“乌台诗案”这样的挫折也压不跨苏轼的精神支柱。因为苏轼的乐观开朗、豁达通脱、狂放不羁、潇洒超脱是天生的,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但笔者以为,这些并非天生的,而是在身处逆境、心有悲情时不断超脱和化解中养成的、练就的。试看看《赤壁赋》一文中的四种悲情意蕴。  一、从山水之乐中寻求超脱而不
期刊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体悟名家名篇在谋篇布局、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共同特质,并加以模仿,对于写作初学者来说这种“人格”训练是很有效的,只有借鉴,经过内化才有可能创新。但是作文教学如果陷入“模式化”的僵局,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写作思维的创新,严重背离写作教学要求学生“力求彰显个性、创意表达”的初衷。  一、套用模式,弄巧成拙  聚焦日常写作教学,作文模式化的现状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期刊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亲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2017年的江苏高考作文题的形式仍是材料作文,材料从日常生活切入,也就为考生提供了更多写作的空间。从考场作文来看,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看似有车,实则无车;低幼化严重,泛泛而谈,缺少细节描写和场景描写;绝大部分记叙文构思单一,不是坐在爸妈爷奶车上,看到亲人的白发倍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