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复杂性科学思维逐步跃入人们的视野,系统思维也因此而产生了比较重要的变化,这种变化同样也给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带来了新的启迪。本文从教师主体、学生客体、教学内容、教学互动四个方面阐述了对系统思维的理解与运用,以期为初三思想品德复习课的实施提供一些思考。
关键词:思想品德;复习;系统思维
初中课程教学具有综合与分类实施的特点,尤其在初三思想品德复习性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此种特点体现得更为明显。如何在初三思想品德复习课中发挥好教与学的互动作用,发挥参与思想品德复习课的主体和客体的优长之处,是当前初中衔接性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随着社会科技的高速發展,复杂性科学、复杂性科学思维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兴的门类和思维方式,尤其是在复杂性科学思维影响下的系统思维的极大变化,更成为了提高思想品德复习课时效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选择。从系统思维的变化角度出发,主要从教学主体、教学客体、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互动四个环节入手,对如何在初三思想品德复习课中应用系统思维进行以下分析与研究。
一、强化课程教学主体的系统思维能力
课程教学的主体是教师,也是初三思想品德复习课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因此,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系统思维是思想品德复习课中系统思维有效落实的决定性因素。从树立教师系统思维的方式方法上看,应当普及系统思维理念、提供系统思维的实践案例、提高教师对系统思维的良性认知程度,在争取教师认可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其系统思维能力。首先,以学校为单位组织教师群体参加复杂性科学思维尤其是系统思维的针对性讲座,端正教师主体对系统思维的正确认识、提高教师主体对系统思维的应用渴望。其次,在基于系统思维、实现教学内容结构化梳理的过程中展示教学效果,深化教师主体对系统思维的认可度。最后,在梳理系统思维相关理念以及应用策略的基础上,组织实施具有一定周期性的以提高系统思维应用水平为主要目的的培训,强化教师主体对系统思维的应用能力。从这些方式方法的使用策略上看,应当坚持教师主体的自愿原则,同时配合以必要的奖励措施、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并针对不同任课教师的特点和规律有的放矢地组织实施相关工作,比如针对初三思想品德复习课的特殊性进行组织等等。
二、培养课程教学客体的系统思维意识
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客体,他们自身的客体性特质决定了:他们是否具备良好的系统思维意识,是系统思维在初三思想品德复习课中的重要因素。从初三思想品德复习课程的角度分析,养成良好的系统思维意识有助于学生客体提升其对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克服因为“复习”带来的思想和心理包袱。一是强化学生的系统思维意识,有利于增强其全局观念。强化学生的系统思维意识,尤其是有针对性地强化初三复习学生的系统思维意识,能够帮助他们树立学科学业的大局观念。以初三思想品德复习为例,如果学生具有强烈的大局观念,会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他们因为处于初三复习阶段的茫然与无措,有助于他们重拾信心、克服初三复习消极情绪的不良影响。二是强化学生的系统思维意识,有利于强化其学习能力。对于初三思想品德复习的内容与学生所处于的“境地”而言,其学习能力的提高是确保复习取得显著效果的决定性因素。随着正常初中三年学习的完结,步入到初三复习阶段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量的知识,但是却不能将这些知识有效整合、形成适用于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也是他们缺乏良好学习能力的外在表现。通过系统思维意识的培养,有利于他们更加系统完备的整合所学知识,进一步提升和改良学习能力。三是强化学生的系统思维意识,有利于培养其接受能力。随着系统思维在教师主体尤其是初三思想品德复习课的实施主体之中得到广泛而深远的传播,以系统思维为内在动力的授课方式必将成为新的教学模式,也势必影响着初三思想品德复习课的教学实践过程。因此,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意识,通过突出对系统思维意识条件下的接受能力的重点培养,强化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自主接受意识和能力,注重实现系统思维的主体结构性与思维意识的客体接受性的内在咬合。
三、实现课程教学内容的结构化梳理
在初三思想品德复习课中应用系统思维,其外在表现在于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结构化梳理,这也是系统思维应用于课程的必要途径。系统思维的关键在于系统,且主要分为系统整体、系统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链接等方面。课程教学内容的结构化梳理,就是在应用系统思维的牵引下,实现针对课程教学内容的要素分解、系统组合、链接重构,形成具有一定涌现性质的思想品德知识结构。一是形成以思想品德复习课程章节为主的纵向链接基础。以思想品德复习课程各个章节自身的知识特性和内容为主,建立要素节点、实现纵向的知识关联基础,主要是独立章节的联系与内在含义进行深入分析,根据教师主体的知识结构创建开放性的多个纵向知识系统。构建过程中,应当注重强调“开放性”,即确保具有与其他纵向系统相互连接的节点。二是形成以思想品德复习课程章节的横向链接基础。以独立章节的各个开放性节点为基础,实现纵向系统的横向链接,从思想品德课程内容的连贯性逻辑入手,建立横向知识系统。三是实现纵向挖掘、横向拓展的立体系统结构。在纵向知识系统与横向知识系统两个基础性系统构建完成的同时,不断寻求持续深入的纵向挖掘和横向拓展,通过系统之间的联系与内在逻辑推理构建思想品德知识体系,并将在教师主体与学生客体的实施性检验与适应性检验中不断改进改良,既促进知识体系之中的系统思维应用实效,又提高教师主体与学生客体的系统思维能力和意识。
四、强化课程教学互动的体系式运行
初三思想品德复习课程教学互动,其本质是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实现教师主体与学生客体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的动态性质决定了其自身的系统运行特性。在思想品德复习课程教学互动的过程中,教师主体、学生客体、教学内容是互动过程的基础性要素,以教师为主体的三者之间的运行机制是课程教学互动系统中的另一个构成要素,它是在应用系统思维条件下的教学互动系统运行的“促进”因素。课程教学互动的体系式运行所要解决的问题就在于,基于这一“促进”因素所实施的依托系统思维应用为条件的运行体制。一是搜集针对初三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方式方法、形成集合。通过对思想品德课教学方式方法的搜集整理,形成运行体系的节点集合,为后续系统顺畅运行提供节点基础。二是整理教学方式方法集合,有针对性地分类、组合。对方式方法节点进行分类,区分重要节点、次要节点,将具有多链接特性的重要节点与具有较少链接特性的次要节点进一步分类、组合,以适应系统运行的特点、规律,发挥系统优势。三是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对选择使用符合系统特点的方式方法类别或组合。从全局或系统整体上选择适合于思想品德复习课程这一系统的重要节点与次要节点组合,并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加以运用。
综上所述,系统思维的应用,有利于初三思想品德复习课程形成开放性的系统,有利于教师主体在系统回路中发挥作用,提高系统回路中学生客体对系统的应用与掌握程度,即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复习课程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关键词:思想品德;复习;系统思维
初中课程教学具有综合与分类实施的特点,尤其在初三思想品德复习性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此种特点体现得更为明显。如何在初三思想品德复习课中发挥好教与学的互动作用,发挥参与思想品德复习课的主体和客体的优长之处,是当前初中衔接性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随着社会科技的高速發展,复杂性科学、复杂性科学思维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兴的门类和思维方式,尤其是在复杂性科学思维影响下的系统思维的极大变化,更成为了提高思想品德复习课时效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选择。从系统思维的变化角度出发,主要从教学主体、教学客体、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互动四个环节入手,对如何在初三思想品德复习课中应用系统思维进行以下分析与研究。
一、强化课程教学主体的系统思维能力
课程教学的主体是教师,也是初三思想品德复习课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因此,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系统思维是思想品德复习课中系统思维有效落实的决定性因素。从树立教师系统思维的方式方法上看,应当普及系统思维理念、提供系统思维的实践案例、提高教师对系统思维的良性认知程度,在争取教师认可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其系统思维能力。首先,以学校为单位组织教师群体参加复杂性科学思维尤其是系统思维的针对性讲座,端正教师主体对系统思维的正确认识、提高教师主体对系统思维的应用渴望。其次,在基于系统思维、实现教学内容结构化梳理的过程中展示教学效果,深化教师主体对系统思维的认可度。最后,在梳理系统思维相关理念以及应用策略的基础上,组织实施具有一定周期性的以提高系统思维应用水平为主要目的的培训,强化教师主体对系统思维的应用能力。从这些方式方法的使用策略上看,应当坚持教师主体的自愿原则,同时配合以必要的奖励措施、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并针对不同任课教师的特点和规律有的放矢地组织实施相关工作,比如针对初三思想品德复习课的特殊性进行组织等等。
二、培养课程教学客体的系统思维意识
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客体,他们自身的客体性特质决定了:他们是否具备良好的系统思维意识,是系统思维在初三思想品德复习课中的重要因素。从初三思想品德复习课程的角度分析,养成良好的系统思维意识有助于学生客体提升其对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克服因为“复习”带来的思想和心理包袱。一是强化学生的系统思维意识,有利于增强其全局观念。强化学生的系统思维意识,尤其是有针对性地强化初三复习学生的系统思维意识,能够帮助他们树立学科学业的大局观念。以初三思想品德复习为例,如果学生具有强烈的大局观念,会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他们因为处于初三复习阶段的茫然与无措,有助于他们重拾信心、克服初三复习消极情绪的不良影响。二是强化学生的系统思维意识,有利于强化其学习能力。对于初三思想品德复习的内容与学生所处于的“境地”而言,其学习能力的提高是确保复习取得显著效果的决定性因素。随着正常初中三年学习的完结,步入到初三复习阶段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量的知识,但是却不能将这些知识有效整合、形成适用于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也是他们缺乏良好学习能力的外在表现。通过系统思维意识的培养,有利于他们更加系统完备的整合所学知识,进一步提升和改良学习能力。三是强化学生的系统思维意识,有利于培养其接受能力。随着系统思维在教师主体尤其是初三思想品德复习课的实施主体之中得到广泛而深远的传播,以系统思维为内在动力的授课方式必将成为新的教学模式,也势必影响着初三思想品德复习课的教学实践过程。因此,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意识,通过突出对系统思维意识条件下的接受能力的重点培养,强化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自主接受意识和能力,注重实现系统思维的主体结构性与思维意识的客体接受性的内在咬合。
三、实现课程教学内容的结构化梳理
在初三思想品德复习课中应用系统思维,其外在表现在于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结构化梳理,这也是系统思维应用于课程的必要途径。系统思维的关键在于系统,且主要分为系统整体、系统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链接等方面。课程教学内容的结构化梳理,就是在应用系统思维的牵引下,实现针对课程教学内容的要素分解、系统组合、链接重构,形成具有一定涌现性质的思想品德知识结构。一是形成以思想品德复习课程章节为主的纵向链接基础。以思想品德复习课程各个章节自身的知识特性和内容为主,建立要素节点、实现纵向的知识关联基础,主要是独立章节的联系与内在含义进行深入分析,根据教师主体的知识结构创建开放性的多个纵向知识系统。构建过程中,应当注重强调“开放性”,即确保具有与其他纵向系统相互连接的节点。二是形成以思想品德复习课程章节的横向链接基础。以独立章节的各个开放性节点为基础,实现纵向系统的横向链接,从思想品德课程内容的连贯性逻辑入手,建立横向知识系统。三是实现纵向挖掘、横向拓展的立体系统结构。在纵向知识系统与横向知识系统两个基础性系统构建完成的同时,不断寻求持续深入的纵向挖掘和横向拓展,通过系统之间的联系与内在逻辑推理构建思想品德知识体系,并将在教师主体与学生客体的实施性检验与适应性检验中不断改进改良,既促进知识体系之中的系统思维应用实效,又提高教师主体与学生客体的系统思维能力和意识。
四、强化课程教学互动的体系式运行
初三思想品德复习课程教学互动,其本质是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实现教师主体与学生客体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的动态性质决定了其自身的系统运行特性。在思想品德复习课程教学互动的过程中,教师主体、学生客体、教学内容是互动过程的基础性要素,以教师为主体的三者之间的运行机制是课程教学互动系统中的另一个构成要素,它是在应用系统思维条件下的教学互动系统运行的“促进”因素。课程教学互动的体系式运行所要解决的问题就在于,基于这一“促进”因素所实施的依托系统思维应用为条件的运行体制。一是搜集针对初三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方式方法、形成集合。通过对思想品德课教学方式方法的搜集整理,形成运行体系的节点集合,为后续系统顺畅运行提供节点基础。二是整理教学方式方法集合,有针对性地分类、组合。对方式方法节点进行分类,区分重要节点、次要节点,将具有多链接特性的重要节点与具有较少链接特性的次要节点进一步分类、组合,以适应系统运行的特点、规律,发挥系统优势。三是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对选择使用符合系统特点的方式方法类别或组合。从全局或系统整体上选择适合于思想品德复习课程这一系统的重要节点与次要节点组合,并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加以运用。
综上所述,系统思维的应用,有利于初三思想品德复习课程形成开放性的系统,有利于教师主体在系统回路中发挥作用,提高系统回路中学生客体对系统的应用与掌握程度,即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复习课程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